宋词阅读笔记(第一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在前面]

        几个月来,我一直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一词一小评],累计下来也已经写了不少。在汇总编缉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点点滴滴也是很有力量的,我们常说滴水穿石,那么什么是滴水穿石呢?我想这就是吧。坚持不懈地去学习,就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日积月累,就是小石子,一粒一粒也能堆成山的。


[一词一小评]之一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小评]

        此首为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

        上片先写出平林寒山之境界,苍茫悲壮。然后写日暮景色,更感凄黯。前两句是自内而外的,而“暝色”这两句,则是自外而内。其实,烟如织、伤心碧,都是暝色。由景色再到楼与人,就逼出了个“愁”字,从而唤醒了全篇的主题。觉山寒而心伤,皆因愁之故也。

        下片是用设问句点明了一个“归”字,这是重点。那个“空”字,也是从上片“愁”字来的。鸟归飞急,写出了空间的动态,也写出了鸟的心情。鸟归人不归,故而说“空伫立”。最后两句,一问一答,以境界结束,并且语意不尽。


[拓展]

        学写宋词之法是一读、二评、三写、四改。读要多读,读出语感语境来。评要看真正的专家怎么评,自己也要学会评,因为去评要有认识和想法,在不自觉中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点和美学观点。写是实践,通过写来磨练出自己的用字、用句和章法,词不仅讲究格律,更讲究字、句和章法,尤其用字是一首词的精华所在。改是写词的常态,故一首词写出来后总是要改来改去,有人说“人间正道是沧桑”,我说“写词正道是改字”。

        2018年4月我曾填过一首《菩萨蛮》,现抄录于此。


[菩萨蛮•山僧]

        闲时莫说江山事,江山自有游人醉。翠岭映霞晖,长空征雁飞。

        青灯独自语,月夜无钟吕。鱼鼓为谁敲,世间人与妖。


[一词一小评]之二

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小评]

        这是一首伤今怀古的词,托兴深远。

        上片从月下箫声凄咽写起,可见当年情梦断不堪回首。后三句,自月色外添出柳色和别情,将情与景融为一片,更见惨淡迷离之全貌。

        下片先写当年极盛之时的故地,但自“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人心。复续“音尘绝”,悲感更深一层。“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历史兴衰之感尽在其中。

        此词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为历代词作之中的精品。


[拓展]

      十六年前我登泰山,下山后曾仿李白的这首词写过一首《忆秦娥》,是自己写词的开始。现抄录在此。


[忆秦娥]

        秦箫咽,萧郎梦断秦宫月。秦宫月,千秋山色,万年情别。

        玉皇顶处秋风烈,山村漫道情难绝。情难绝,落阳西照,故国楼阙。

[一个传说]

        秦娥也被称为弄玉,是人名,相传她是春秋秦穆公女,嫁给了善吹箫的萧史,每天向萧史学箫,穆公为他们建了凤台居住。后来,这夫妻俩乘凤飞到天上做神仙去了。故事可见汉刘向的《列仙传》。北周庾信在《荡子赋》中云:“罗敷总发,弄玉初笄。”唐李白在《凤台曲》中说:“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清钮琇在《觚賸·延平女子》曰:“﹝延平女子题壁诗﹞序云……二八结褵,新妇获参军之配,何异莫愁南国,得嫁阿侯;庶几弄玉秦楼,相逢萧史。”


[一词一小评]之三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小评]

        此词极为精整,全篇无只字杂言,章法极密,层次极清。词中所写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梳妆”,领会此二字,如何理解词作就迎刃而解了。

        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在这里也要理解一下小山的含义,这很重要,它不是指窗外的山景。小山,眉妆之名目也,在晚唐五代,此样盛行,可见《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这正是指小山眉而言。孙光宪在《酒泉子》云:“玉纤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也是在写晨妆对镜画眉的情景。由此我们可知小山本是淡扫蛾眉,与韦庄《荷叶杯》中的“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懒”字、“迟”字,是写人之情态。“照花”两句承上,梳洗停当,簪花为饰,愈增艳丽。末句是新贴了刺绣花样去做女红,那花样却是鹧鸪双双,其心中难免有孤独、忧怨、期盼共生,使一段闺怨情尽在词中。如此结尾,在提振全篇的同时,也把一位古代独住思夫的女性形象刻画出来。

  在格律上,此词作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式,这样更能表现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在“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二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照”、“后”、“镜”、“面”、“映”五个响亮的去声字,置于换头之处,吟唱时,就更加显得跌宕飞动,抑扬顿挫。


[拓展]

        对于“小山”,有多种说法,现把将一些词评家的说法罗列一下来了解争议。

        许昂霄《词综偶评》云:“‘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盖指屏山而言。”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此种雕镂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

        华钟彦《花间集注》云:“小山,屏山也。金,日光也。屏山之上,日光动荡,故明灭也。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云:‘晴碧烟滋重叠山,罗屏午掩桃花月。’又《归国遥》云:‘晓屏山断续。’皆其证。一说小山,谓发也,言云髻高耸,如小山之重叠也。陈陶诗:‘低丛小鬓腻倭堕,碧牙镂掌山参差。’陆游诗:‘远山何所似,倭堕千髻绿。’皆其证。金,钿铒之属。”

        俞平伯《读词偶得》云:“‘小山’,屏山也,其另一首‘枕上屏山掩’可证。‘金明灭’三字状初日生辉与画屏相映。日华与美人连文,古代早有此描写,见《诗·东方之日》、《楚辞·神女赋》,以后不胜枚举。此句从写景起笔,明丽之色现于毫端。”

        浦江清《词的讲解》云:“‘小山’可以有三个解释。一谓屏山,其另一首‘枕上屏山掩’可证,‘金明灭’指屏上彩画。二谓枕,其另一首‘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可证,‘金明灭’指枕上金漆。三谓眉额,飞卿《遐方怨》云‘宿妆眉浅粉山横’,又本词另一首‘蕊黄无限当山额’,‘金明灭’指额上所傅之蕊黄,飞卿《偶游》诗‘额黄无限夕阳山’是也。三说皆可通,此是飞卿用语晦涩处。”

        吴世昌《词林新话》卷二云:“‘小山’,或谓指‘眉山’,或谓指‘屏山’,或谓指画屏上之画景,按各说均误。‘小山’,山枕也。枕平放,故能重叠,‘屏山’、‘画景’竖立,岂能重叠?如何叠法?岂得‘金明灭’?下接‘鬓云度腮’,可见犹藉枕未起,若已起床离枕,则发不能度腮。次韵又加‘懒起’二字,证其未起。若为‘屏山’、‘画景’,则与下文‘鬓云’及‘懒起’均不相干矣,只有作‘山枕’解,方能全首贯通。山枕之名《花间集》屡见,如‘山枕上,私语口脂香’。‘金明灭’者,谓枕上金线之花纹随螓首之转侧时可见时不可见也。此金线与下文‘金鹧鸪’同,参见‘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云:“‘小山’是指眉毛(唐明皇造出十种女子画眉的样式,有远山眉、三峰眉等等。小山眉是十种眉样之一),‘小山重叠’即指眉晕褪色。‘金’是指额黄(在额上涂黄色叫‘额黄’,这是六朝以来妇女的习尚)。‘金明灭’是说褪了色的额黄有明有暗。”

        最后列出一个史学研究的学者,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曰:“中晚唐时,妇女发髻效法吐蕃,作‘蛮鬟椎髻’式样,或上部如一棒槌,侧向一边,加以花钗梳子点缀其间……当成装饰,讲究的用金、银、犀、玉或牙等材料,露出半月形梳背,有的多到十来把的。……‘小山重叠金明灭’,即对当时妇女发间金背小梳而咏。……所形容的,也正是当时妇女头上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叠闪烁情形。”

        综合诸家,计有“小山屏”、“小山枕”、“小山眉”、“小山髻”四说,好似均可通,而以“小山屏”较胜。以“小山屏”之说,这样词有层次,首句先写遮护女子卧榻之屏风,而后及于榻上已醒未起之女子,是为第二句所写内容。

        哎呀!我的头都有一点大了,这一首只有八句的小令让我突然有一个想就此写一篇学术论文的想法,这里面涉及到文学理论和美学,甚至还涉及到道德伦理。一首小词有这么复杂嘛,都是专家们搞复杂了,以我写词的经验,写一首词哪有那么复杂呵!

        查阅了一下著名女词评论家叶嘉莹的看法,她也认为“小山”是指山屏。

        面对众多争议和说法,我认为:第一要搞清楚词中女子是属于唐代哪一个群体之人,不同的群体生活的状态和起居环境不同。第二要搞清楚词中表叙述的视角,是词人的视角,还是女子自身的视角。第三要了解唐代的女子妆式和起居家具摆设和生活习惯。

        先结合词中各个句子,采用反推法。第二句“鬓云欲度香腮雪”是全词最有想象力和美感的句子,其中“云"、“雪”、“度"三字用的绝对精妙。说女子的黑长发之美用一个云字去形容,词人不用云鬓,而是反过来说,因为云鬓是梳妆起来的发式,此时女子并未梳妆,更不可能以云鬓之发式睡了一夜宿,黑头发肯定是散开的,鬓发柔美用云字状之,也为度字提供了意象。此女子肤色很柔白,不用白字形容,而用雪字比拟。云、雪皆是自然景物,这无疑增添了此句子的感观意象,再加一个“欲度”,使拂在脸腮一片黑长发有了主观的动感,这是以物拟物的手法,把静止的黑发拟成欲动的云。

        从这第二句中的“云”和“雪”这两个自然景物意象来反推,无疑第一句中有“小山”这个自然景物更能使词的意象丰富多彩起来,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看,先有“小山”二字运用后,在第二句中选用了云和雪。但是,我的写词经验是,词人很可能是反过来的,很可能“鬓云欲度香腮雪”这一句是先在词人创作意念里生成的,或者这种熟悉的意象一直在他的潜在意念感受之中,先有此句生成,然后推动第一句用什么景物来写才能够配上这第二句,所以山屏、山眉、山枕这些唐代的称谓就自然而然地被词人选用入句子中了。

        叶嘉莹在认为“小山”是山屏,而不是指“山眉”时说,如果“小山”是山眉,那么就与第三句的“峨眉”重复了,我不太赞同她的这个观点,一是字未重复,如果说这是重复,山与峨不重复吗?

        是山屏,还是山眉?对此还有一个视角问题,结合词的其它七个句子来看,都不是从女子自身这个视角去描写的,包括第三句的“懒起”也是别人看似而感知的,如果这是从女人自己的角度描述的,那么就造成视角的主体突然变换了,导致全词观察感悟的视角不统一。如果是词人角度去看,他看山屏时,是从外往里看呢,还是从里往外看呢?显然词人不能从里往外看,因为从里往外看只能是床上女子,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是女子从里往看山屏,大白天的,屏上的金明怎么会灭呢?在上午的光照下应该是亮才对呵,这违反生活常识呵。所以从这个视角来看,小山是指山屏还是有问题的,这样我们用排除法去掉了“山屏"之说。相比“山枕”,“山眉”更准确一些,因为是“山枕”的话,这“金明灭"更无法解释了,难道这女子的头发是染色的嘛,睡了一夜就把枕头染黑了。如果小山是指歌乐妓的“山眉”,不但这个“金明灭"能解释通,而且“重叠”也能解释通。唐人乐妓演出时的容妆都在眉际妆饰“额黄”,故唐诗中有“八字宫眉捧额黄”句子。昨日陪客乐唱时的“额黄”,经过一夜沉睡之后,也早已经淡了,所以“金明灭”就在情理之中。然后我们再说“重叠“,如果是“山眉”,这里的“叠"就相当于蹙眉,唐诗有“双蛾叠柳”之语,也正是此义。

        这样饰“小山”而用“重叠”就解释通了,意为眉头蹙锁状。因为累,想到下午还要陪笑卖唱,难免烦愁在心,这样后面的“懒”和“迟”就有了心理根源。

        我认为“小山”为歌妓的山眉更准确一些,也更符合词人写作此词的实际背景。

        最后一句的“新帖绣罗襦”也是争议的,争议主要在“帖”字,有的认为个帖是贴,是把印着装饰图样贴到所穿的小外衣上。另一种认为这是刺绣的图样。如果词中女子是歌妓,起床,吃饭,然后画了妆,然后就是等客人来,客人未来之时干什么,那就在阁中刺绣以打发时光呗,而所刺绣的新图案是一对金鹧鸪,我想这里的罗襦很可能不是外面穿的小上衣,而是内穿的类似兜兜的内衣,为什么要绣这样的内衣呢?因为她内心也希望能够遇到自己所爱的人,有朝一日,如卢照邻 《长安古意》中那样:“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最后我认为理解上有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何看待词中女子的问题,有的人是把词中女子当成富贵人家的少妇,所以理解上就有偏差,我想这个女子是位歌妓更符合作者的实际生活体验和生活状态。


[一词一小评]之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评]

        此首词感怀故国,悲愤已极,为古今名篇。

        起句,追想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有《天问》之遗风。“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一个“又”字甚惨。“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苦痛不尽,仍苟活于人间,历尽心身的磨折。

        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处想入,感叹物是人非。末尾以问答之语,吐露心中万千愁恨。

        此小令通篇的悲伤与苦恨,一气盘旋而下,曲折动荡,如泣如诉。唯真性情者,方能写出这样的诗词来。我认为李煜是历代词人中心性最真的一位。


[拓展]

      前几日,我曾尝试填了一首《虞美人》,现抄录在此。

[虞美人•冬夜]

        庭前映照千秋月,冷秀玉阶雪。小径深处透朦胧,多少婷婷白桦笑寒风。

        人生难得真情醉,望眼挥別泪。香车宝马走红尘,又怎能追上过往浮云。


[一词一小评]之五

苏幕遮•碧云天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评]

        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世界。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外淹滞之久与乡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片之景为楼上所见。

        谭复堂评此首词为“大笔振迅”之作。范仲淹还写过〔御街行〕、〔渔家傲〕,在〔御街行〕曰:“酒未到,先成泪”;在〔渔家傲〕曰:“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此词又曰:“化作相思泪”;三首皆有“泪”,足见其真情流露。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这首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真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真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相似,但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诗。


[一词一小评]之六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评]

        此首词,上片即景写实,下片因景生情,整篇极豪放之致。

        上片起笔,面对江流浩荡,高歌入云,有无穷兴亡之感。“故垒”两句,点明赤壁。“乱石”三句,写赤壁景色,令人惊心骇目。“江山”两句,折到人事,束上起下。

        下片换头逆入。“遥想”四句,记公瑾当年之雄姿。“故国”以下平出。述吊古之情,别出明月,与江波相映。此境此情,真不知人间此时为何世矣。


[一词一小评]之七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小评]

        此首词因长江以写真情,意新语妙。起言相隔之远,次言相思之深。换头,仍扣定长江,言水无休时,恨亦无已时。末句,言两情不负,有晚唐顾夐的《诉衷情》之意。

  作者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拓展]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晚唐: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去年我曾填写一首《卜算子》,现抄录此处。

[卜算子•山中隐居]

        秋色染归途,薄暮苍山浅。天下横烟坠野村,人有夕阳伴。

        柱杖过溪桥,笑把耕牛唤。也似东篱五柳翁,心共浮云远。


[一词一小评]之八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评]

        此词直抒胸臆,忠义奋发,读之足以振人心扉。起言登高有恨,并略点眼前景色。次言望远伤神,故不禁仰天长啸。“三十”两句,自痛功名未立、神州未复,感慨亦深。“莫等闲”两句,大声疾呼,唤醒普天下之血性男儿,为国雪耻。下片承上,明言国耻未雪,馀憾无穷。“驾长车”三句,表明灭敌之决心,气欲凌云,声可裂石。着末,预期结果,亦见孤忠耿耿,大义凛然。


[一词一小评]之九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小评]

        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出。起言梅开之处,驿外断桥,不在乎玉堂金屋;寂寞自开,不同与浮花浪蕊。次言梅开之时,又是黄昏,又是风雨交加,梅之遭遇如此,故惟有独自生愁耳。下片,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零落”两句,更揭出梅之真性,深刻无比。咏梅即以自喻,与苏东坡咏鸿同意。苏东坡与陆放翁,皆为忠诚而念念不忘君国之人。


[拓展]

        咏梅的词有不少,但我最喜欢的是毛泽东和陆游的这两首咏梅词。现抄录几首咏梅的词在这里,可供比较性阅读。

[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眼儿媚•咏梅]

清代:纳兰性德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卜算子•咏梅]

宋代: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好事近•咏梅]

宋代: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西江月•咏梅]

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苏轼的这首词妙绝之处在于,其正着读和倒着读时,文字相同,苏轼非常喜欢写这种回文词,并且意象也很美,可见其是一位极聪明之人。


[一词一小评]之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小评]

        这首怀古词,虽然说是怀古,但实际上有伤今之意。开篇沉雄,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相同,只是苏东坡泛言,辛稼轩则实写本地风光。“舞榭”三句,承上奔往,极叹物是人非。“斜阳”三句,记刘裕曾住在这里。“想当年”两句,回忆刘裕盛况。换头,叹刘裕不能恢复失地,四十三年自己也有同感。“可堪”三句,仍是吊古之意,深叹当年宋朝武功不强大,以致佛狸饮马长江,此暗喻金人猖狂,如同佛狸。结句,自比廉颇,悲壮之至。


[拓展]

        早年我也曾步辛弃疾韵填过一首《永遇乐》,现抄录在此。

[永遇乐•秋游香山]


        心醉香山,梦觅金秋,情在幽处。亭榭楼台,暮云柳岸,波影轻舟去。雁阵飞过,江南江北,何日使君留住?怜佳人、英雄气短,万颗红豆如故。

        当年意气,山石之上,傲视风云击鼓。柱杖层阶,凭高怀远,多少辛酸苦。又观沧海,星光河汉,一片丹心曾渡。回头看、梳风沐露,也应笑语。


        宋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勇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悟到的学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


[一词一小评]之十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小评]

        此书江西造口壁,文字不假雕饰,行间自抒悲愤。一首小词苍莽悲壮如此,实不多见。作者真情郁勃,而又有气魄足以畅发其情。上片,起从近处写水,次从远处写山。下片,先将山水打成一片,慨叹不尽。最后以愁闻鹧鸪作结,尤感无限悲愤。

        此词作者虽写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温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一词一小评]之十二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小评]

        这首词写闺情,层深而浑成。首三句,但写一华丽之深院,而人之矜贵可知。“玉勒”两句,写行人游冶不归,一则深院凝愁,一则章台驰骋,两句射照,哀乐毕见。换头,因风雨交加,更起伤春怀人之情。“泪眼”两句,清代毛稚黄解释曰:“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毛氏此言,真正悟其妙。


[拓展]

        我曾写过几首《蝶恋花》,但很满意的没有,现只抄录两首。


[蝶恋花]

        长夜沉沉沉几许。昨日清明,今又春风渡。淅淅雨声空阶诉,无情应是天涯路。

        佛前对影空自语。一盏青灯,几度轮回去。莫道世间悲与苦,人情深处无寒露。


[蝶恋花•有感女同学的老照片]

        云轻绿肥杏花小,燕子飞过,枝上乡音绕。园中亭外尽芳草,又忆旧时佳人俏。

        网上情牵往事道,往事如风,网上丽人笑。笑语江山伴渔樵,世间岂只有二乔。


[一词一小评]之十三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小评]

        此词,上片写离人忆家,下片写闺人忆外游夫君。起三句,写郊景如画,于梅残柳细、草薰风暖之时,信马徐行,有些自在。“离愁”两句,因见春水不断,便忆及离愁无穷。下片,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人去之远,不能目睹,只有去想象而已。

      此词之离情,笔下极柔极厚。


[拓展]

        前年五月,我曾填过一首《踏莎行》,现抄录于此。


[踏莎行•野蔷薇]

        碧玉佳人,芳华翠蔓。山郊小径迟迟见。谁人能解野蔷薇,柔红绕绿香扑面。

        密叶如书,浓花似笺。藤枝百丈情丝卷。一墙旧梦暮春时,万千心醉迎归燕。


[一词一小评]之十四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评]

        此首词,上片写境,下片抒情。“伫倚”三句,写远望愁生。“草色”两句,实写所见冷落景象与伤高念远之意。换头深婉。“拟把”句,与“对酒”两句呼应。强乐无味,语极沉痛。“衣带”两句,更柔厚。与“不辞镜里朱颜瘦”语,同合风人之旨。


[拓展]

        前年三月,我曾填写一首《蝶恋花》,抄录在此。


[蝶恋花•问道]

        日落昏鸦归老树,春去秋来,几度风和雨。江上亭台铜雀舞,何时打坐佛佗处。

        利禄功名皆是土,遁入空门,朝暮听钟鼓。过眼云波心念去,山中不问人间苦。


[一词一小评]之十五

桂枝香•登临送目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小评]

        此首为金陵怀古之词,笔力峭劲,为苏东坡所叹赏。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登临送目”四字,笼照全篇。“正故国”两句,言时令与天气。“千里”两句,言山水之美。“征帆”以下,皆为江天景色。换头,历述古今盛衰之感,清空一气。“门外楼头”句,用杜牧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六朝”句,用窦巩诗意。“商女”句,用杜牧《泊秦淮》诗意。


[一词一小评]之十六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宋代:苏轼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评]

        这首词为苏东坡在黄州时之作。起两句,写静夜之境。“谁见”两句,自为呼应,此际只见幽人独往独来,别无他人,只有孤鸿缥缈,也如幽人在深夜里徘徊,并言鸿见人。下片,则言人见鸿,说鸿也是说人,语语双关,高妙已极。


[一词一小评]之十七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宋代: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小评]

        此首为悼亡之作,真情而沉痛,音响凄厉,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起言写死别之久。“千里”两句,又言相隔之远。“纵使”二句,设想相逢不识之状。下片,忽然折返到了梦境,轩窗梳妆,犹是十年以前景象。“相顾”两句,写相逢之悲,与起句“生死两茫茫”相呼应。“料得”两句,结出“肠断”之意。“明月”、“松冈”,即“千里孤坟”之所在。


[一词一小评]之十八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小评]

        此首词,景中见情,轻灵异常。上片起言登楼,次怨晓阴,末述幽境。下片两对句,写花轻雨细,境意更加微妙。“宝帘”一句,唤醍全篇。全词盖有此一句,帘外愁境及帘内愁人,皆分明矣。


[一词一小评]之十九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代: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小评]

        此首词为幽居怀人之作,写境空寂,而其中却有穷愁。可以说此词笔墨清丽飞动,妙绝一世。起句“凌波”、“芳尘”,用《洛神赋》“美人不来,竟日凝伫”,已写出惆怅之情,“锦瑟华年”,用李义山诗,因人不来,故伤无人共度。“谁与”二字,藉问唤起,与“只有”二字相应。外则月桥花院,内则琐窗朱户,皆无人共度,只有春花慰藉,其孤寂可知。换头,另从对方说起,仍用《洛神赋》,言人去冉冉,杳无信息。“彩笔”一句,自述相思之苦,人既不来,信又不闻,故惟有自题自解耳。满纸幽伤,固是得力于楚骚者。“试问”一句,又藉问唤起。以下三句,以景作结,写江南景色如画,真绝唱也。作法亦自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来。但李后主纯用赋体,尽情吐露。此词则含蓄不尽,意味更长。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代: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小评]

        此首词,上片写景,“空阔”二字,统括全景。初点日晚,次点柳黄。“烟横”三句,写远景空阔,音响尤佳。“犹记”十字,写别时所见之景相同也。下片抒情。换头承“出关”,回忆昔日别时情况。“回首”两句,转到如今。“欲知”二句,一问一答,极见愁深念切。“芭蕉”句原为李商隐诗,拈来与上句映射,恰到好处。“憔悴”两句,以景收,写出两地思念,比前面更进一层。


[拓展]

代赠二首·其一

唐代: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一

西河•金陵怀古

宋代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小评]

        此首金陵怀古,含括刘禹锡诗意,但从景上虚说,不似王安石的“门外楼头”、陈允平之“后庭玉树”,一味搬弄六朝史实。起言“南朝盛事谁记”,即撇去史实不说。“山围”四句,写山川形胜,气象巍峨。第二片,仍写莫愁与淮水之景象,一片空旷,令人生哀。第三片,藉斜阳、燕子,写出古今兴亡之感。全篇疏荡而悲壮。


[拓展]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代: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西河]

宋代:陈允平


        形胜地。西陵往事重记。溶溶王气满东南,英雄闲起。凤游何处古台空,长江缥缈舞际。石头城上试倚。吴襟楚带如系。乌衣巷陌几斜阳,燕闲旧垒。

        后庭玉树委歌尘,凄凉遗恨流水。买花问酒锦绣市。醉新亭、芳草千里。梦醒觉非今世。对三山、半落青天,数点白鹭,飞来西风里。


[玉树后庭花]

南北朝: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些年,我曾填写过一首《西江月》,写的也是金陵怀古这个题材,现抄录在此。

[西江月]

        今阅国画,故仿古意,填此词以记之。


        雾重风寒星小,一船晨梦铺江。山青不见待朝阳,唤醒千层细浪。

        昨日月圆花好,今夕怨落画舫。又听人唱《桂枝香》,疑是金陵城上。


        历代关于金陵怀古的诗词很多,在这里另选以下几首参考。

[月夜金陵怀古]

唐代: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代: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江山青,秦淮碧!


[金陵怀古]

清代:漆璘


江水滔滔去不归,后庭花谢美人非。

多情只有台城柳,犹自东风作絮飞。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二

双燕儿•除夕

宋代:杨无咎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小评]

  这首除夕词立意别具一格,饶有情致。上阕隐透出对年华不再的感慨,“又还惊,一岁圆”写出词人惊叹又一年过去,“惊”字表达出词人对于岁月流逝之快的惊诧。全词末句“愿新年,胜旧年”是词人良好的祝愿,表达了他渴望在新的一年中有所成就,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三

木兰花•年年跃马长安市

宋代: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小评]

        此首词,实含有无限家国之感。起言说之游侠生活,次言说之日夜豪情。换头,言冶游之无益,暗有劝勉之意。着末唤醒痴迷,好似当头棒喝,警动非常。


[拓展]

      《木兰花》这个词牌有多种格律,除此格律外,还有《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和《木兰花慢》。

        去年秋,我曾填写过《减字木兰花》,现抄录于此。


[减字木兰花•白露]

        那年今夜,桂子飘香明月下。此刻庭前,霜暗秋菊月暗山。

        人生何处? 恰似烟波飘渺去。身在篱边,又是枝头香抱缠。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四

女冠子•元夕

宋代: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小评]

        此首元夕为感赋。起六句,极力煊染昔时元夕的盛况。“蕙花”两句,写月光;“春风”四句,写灯光,中间人影、箫声,盛极一时。“而今”二字,陡转今情,哀痛无比。时既非当时之时,人亦非当时之人,故而无闲心去赏元夕。换头六句,皆是今夕冷落景象,反应上片六句盛时景象。人悄灯残,此情不堪回首。“吴笺”以下六句,一气书成,言自我过去伤感,而他人犹在乐今,可笑也是可叹。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五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宋代: 张炎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小评]

        这首词是追念北游寄怀故人之作。起两句,记当年北游之豪情。“傍枯林”三句,记北游之地。五句一气直下,气象苍莽。“短梦”两句,折到南归,无限酸辛。“一字”两句,使题叶事赋愁更深。换头,言别去之落寞。“折芦花”五句,极写凄寂无人之感与念远之切。收处与辛弃疾的“斜阳烟柳”句意相同,将友朋聚散、家国兴衰之感叹,一并收入到此结句之中。


[拓展]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代: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六

玉京秋•长安独客

宋代:周密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虫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寄西楼淡月。


[小评]

        此首词是感秋而赋。起点晚景,次写夜景。“叹轻别”三句,入别恨。下片,承别恨层层深入。“客思”两句,恨客居之无俚。“翠扇”两句,恨前事之消歇。“玉骨”两句,恨时光之迅速。末句揭出凄寂之感。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七

暗香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小评]

        此首咏梅,无一句不言梅,无一句寓意不深,皆是托喻君国,感怀今昔,极尽宛转回环之妙。起四句,写旧时豪情,一气而流。月下吹笛,乃为烘托梅花而设。试想月下赏梅,梅边吹笛,这是何等境界,这是何等情致。“唤起”两句承上,因笛声而又唤起玉人来摘梅,其境更美。“何逊”两句,陡转入如今衰时景象,人老才尽,既无吹笛之兴,也无咏梅之才,壮志消磨,感叹无穷。“但怪得”两句,再转,实写梅花之疏影暗香,意谓虽不欲咏梅,但花香入席,引人情思,不能自已。换头推开,言折梅寄远,用陆凯诗,但路遥雪深,欲寄不能,徒有惆怅之情。“翠尊”两句,承上申说相思之苦,因不得寄,故对翠尊红萼而伤心。姜白石此等郁勃情深之处,不减辛稼轩。谭复堂说这两句深得《骚》、《辨》之意。“长记”两句,回忆当年梅之盛、人之乐,与篇首相应,造境既美,缀语亦精,这是缩笔。末句,又展开,言梅落已尽,旧欢难寻,情极委婉。问“几时见得”,想见“白头吟望苦低垂”之情。此词章法自周邦彦的《六丑》得来。


[拓展]

六丑•落花

宋代: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一词一小评]之二十九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评]

        这首词是上景下情,作法明晰,意致清婉。起言春深花发,次言雨后鸟鸣。“风软碎鸣禽”,用杜荀鹤“风暖鸟声碎”诗。换头,抒及时行乐之意。“旧游”两句,以转笔作收,倍觉沉痛。


[拓展]

春宫怨

唐代: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宋代: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容,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小评]

        此首词,起从远望点灵岩。“幻苍崖”三句,吊馆娃宫。“箭径”两句,吊采香径。“时靸”两句,吊响屧廊。换头,承上吊古之意,言吴王以沉醉而亡国,范蠡以独醒而全身。“问苍波”以下,空际转身,将吊古及身世之感尽融入景中。前片所言馆娃宫、采香径、响屧廊,俱已化为乌有,只有山青水碧,乱鸦盘空而已。末句,更转一境,有“更上一层楼”之意,与起句相应。全篇波澜壮阔,笔力奇横。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小评]

        “黄沙”,即黄沙岭,坐落在潇水支流贤水河畔之山坳。辛弃疾在此建有读书堂,常于斯闲居,多有吟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此词的名句。“听取”为听着、听到之意。诗人将“稻花香”的嗅觉意象与一片“蛙声”的听觉意象交织在一起,不仅以热闹的蛙吹衬托出夏夜乡村的静谧,而且让人读来深觉别饶情味、诗意盎然。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农村夏夜图之后,下片抒写的是夜行途中忽然发现“旧时茅店”的动人情景。英雄既有金刚怒目,也有菩萨低眉;既有壮怀激烈,也有柔情似水。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二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评]

        牛郎织女的故事,汉代即已开始流行,诗人们或咏叹他们的相思之苦,或歌唱他们的相会之欢。如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出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淋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秦观此词却独弹别调,其结句尤其被词评家美称为“化腐朽为神奇”。

        咏七夕之古典诗词,此词当为上上之选,它不仅有新的命意,而且有新的意象,同时有新的语言,在唐宋词中殊不多见。不过结局所说的那种境界,恐非一般当下的凡人所能做到。人生苦短,为欢几何?当代女诗人舒婷《神女峰》中有诗句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可视作秦观词的现代反调。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三

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评]

        这首词是写“闺怨”的名词。上片写景,也写思妇追溯丈夫江上航程的意识流,景中有情;下片写情,也写思妇月夜依楼怀人的现实,情中有景。

        全词重字“留”与“恨”,叠词“点点”与“悠悠”,不仅突出了题旨,也为全诗平添了一番“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上下片的结句前者拟人,后者点明长相思的主人公。前者写“吴山”,其实是写人物的千愁万恨,“吴山点点”,不过是“愁”的客观对应物而已,后者直接写人物,高楼长倚,真是“多少恨,昨夜月明中”了,全词如洞箫一曲,余音袅袅。


[拓展]

长相思

唐代:白居易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四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评]

        这首《临江仙》,许多读者原来以为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所作,加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以之作主题歌,更多的读者以为此词出自罗氏的手笔。殊不知罗贯中逝世八十余年后,杨慎才出生,他不可能从杨慎那里预定其词嵌入自己的小说。真相是,明代学者兼文学家杨慎著有《廿一史弹词》,此词是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于杨慎二百多年的毛宗岗父子在评点刻印《三国演义》时,将其置于卷首。

        杨慎是蜀中才子,正德六年(1511年)中状元,三十七岁时因故谪戍云南永昌卫,直至七十一岁逝于贬所。他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使得他得以创作出《临江仙》这一不同凡响的咏史之词。朝代之匆过,成败之空无,生命之短暂,自然之无穷,他从历史之兴亡与江渚的渔樵两个角度去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这远远超越了一般作品就实写实的物理层次,也超越了一般人生体验的经验层次,从而飞升到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的超验层次,成为真正的词之经典,其深远的含蓄于意象之中形而上,让读者回味无穷。


[拓展]

        二十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为明代杨慎所作。


《二十一史弹词》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

  滚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

  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二十一史弹词》第二段 说三代

[南乡子]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霉,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西江月]

  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 说秦汉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江月]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二十一史弹词》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二十一史弹词》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

  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西江月]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斗龙争过眼。

  闲看坝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二十一史弹词》第六段 说五胡

[点绛唇]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西江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二十一史弹词》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茔,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西江月]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二十一史弹词》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

  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西江月]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二十一史弹词》第九段 说宋辽金夏

[蝶恋花]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二十一史弹词》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西江月]

  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五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小评]

        这是宋词中写元宵节的杰作,数百年后的今天,每一个字仍然金光四射。

        前面的写景抒情已经妙不可言了,不料收束时还柳暗花明,后来居上,令读者不胜低回。“那人”是谁,也只有辛弃疾自己知道。

        王国维说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个境界,他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第三个,也是最高的境界。美在结果,更在过程。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六

湘春夜月

宋代: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销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小评]

        此首抒羁旅之感,上下片作法皆是即景生情。上片由闻入情,下片由见入情,文笔宛妙。时近清明,闻翠禽已销魂,而黄昏清歌更不堪闻。“欲共”两句,自为呼应,韵致最胜。“念楚乡”三句,揭出旅况。换头宕开,实写眼前所见之青山残照。湘水湘云,境既空阔,情亦凄悲。“天长”两句,叹相见无期。“谁与温存”与“甚时重见”两问,有浅深之别。末句,总申愁情,与姜夔的“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结法相同。


[拓展]

长亭怨慢

宋代:姜夔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评]

        唐朝张志和,浙江金华人,做过小官小吏,后来厌倦官场而退隐,自称“烟波钓徒”。

        “渔歌子”为词牌名,又名“渔父”,原为唐教坊名曲,句句押韵,极富音乐美感。此作的前两句有远景有近景有局部的特写,有静态的描画也有动态的演示,更有山青鹭白、桃红水碧的多种鲜艳色彩的渲染,真是一幅江南春日水乡的绝美的风景画。后两句写主人公登场,青色竹叶编的笠帽,绿色的用棕叶编织的蓑衣,是一位渔翁,虽然斜风细雨,却乐而忘归,这个渔翁也许就是隐居江湖、追求闲适的作者本人的寄托与写照。南唐后主李煜也有两首《渔父词》,继承的正是张志和的遗韵,我们不妨可以参看对读。


[拓展]

渔父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

五代: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八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评]

        真得感谢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那场潇潇春雨,苏东坡被贬为湖北黄州团练副使已经三年,他在那年春日去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蛳店的沙湖,途中遇雨得疾,但他却作了千古传唱的《定风波》一词,为他黄冈贬谪时期诗文词赋的全面丰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此词上阙写雨中,下阙写雨后,是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风雨”贯穿全词。诗人笑对政治风云,蔑如荣辱得失,从眼前实景中感悟旷达解脱的人生哲理,从实景的描绘里表达超凡脱俗的生命理念。全词从实感层次向超验层次飞升,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为我们留下的是一颗光芒耀眼复照心的永恒的珍珠。


[一词一小评]之三十九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小评]

        绍兴十四年(1144年),十九岁的陆游与唐婉结婚。他们琴瑟和谐,如胶如漆,本是所谓百年好合。然而,不到三年,不满儿媳的陆母竟然强迫他们离异。陆游只好在外安排宅院,合法的夫妻竟然变成了偷渡的织女牛郎,但仍然为陆母所侦知,小夫妻只好也只能作生死别。数年之后,陆游与唐婉在沈园不期而遇。当时,胸中风雨大作的陆游纵笔挥毫,题此词于沈园壁上。这首词,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句句箫声呜咽。“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新婚生活的温馨回忆,与“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巨变永离的现实,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如同红之与黑。继之连下三个叠词“错,错,错”,究竟是谁之“错”,陆游没有也无法挑明,一切都交给了读者的想象。“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呼应开篇,也写眼前唐婉的形象。“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今日互通音迅不难,而在八百多年前,只能有口难言,有言难书,有书也难传了。


[拓展]

钗头凤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二首]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春游]

宋代:陆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菊枕诗二首]

宋代:陆游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

宋代:陆游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炷香!


[重阳]

宋代:陆游


照江丹叶一林霜,者的谎话更断肠。

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宋代:陆游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城南]

宋代:陆游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可以查阅到的陆游为唐婉写的诗词有11首,时间顺序是:

31岁时写了《钗头凤》

46岁时写了《重阳 》

63岁时写了《菊枕诗二首》

68岁时写了《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

75岁时写了《沈园二首 》

81岁时写了《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82岁时写了《城南》

84岁(去世前一年)时写了《春游 》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小评]

        蒋捷是宋末元初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中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他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在太湖之西岸,而吴江则是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词人在东漂西泊的旅途中,船过吴江,又逢春雨,他自然怀念地不在远的家乡,和家中亲情的温馨,并发出年华逝水有家难归的人生慨叹。

        “红”与“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被创造翻新,让它们兼职打工成为动词,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其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名句,也许是从李煜的“樱桃落尽春归去”(《临江仙》)点化而来,但贵为帝王才子的李煜,也会去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宋词中的无上妙品:“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萧萧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台湾名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正是因此词而激发了艺术的灵感。


[拓展]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乡愁]

近现代: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一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评]

        这首词,是辛弃疾农村词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片,主要写背景和老人。“茅檐低小”,可见生活之艰难。“溪上青青草”,一曲清溪两岸绿茵更是背景的背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侬软语本来就很温柔了,何况这两位老人喝了点酒已经微醉,彼此轻言细语絮叨家常,听起来声音更加妩媚好听。词的下片,分写儿辈。“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当是家中主要劳动力,既不能像现在这样进城当农民工,就担负在溪东豆田锄草的重担。“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年纪小些,但他也同样勤劳,手不停织,各尽所能。“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义通“无赖”,此处为活泼顽皮之意。小儿子尚在幼年,无忧无虑,他“好闲”但不“游手”,正躺在溪头的青草上剥食莲蓬呢。

      《清平乐·村居》宛如一幅明丽的水彩。辛弃疾是一代大才,于词无所不能,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他的另一面光辉。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二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小评]

        宋代写漂泊生涯的词,大多表现了中国人那种根深蒂固的乡愁,那种偏于地理与亲情的对故乡的怀想。例如柳永,在宋词人之中,他是萍踪浪迹最多的一位,也是写乡愁最多的作者。他的这首《八声甘州》,苏轼曾极表欣赏,认为其中佳句“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柳永浪萍风梗、飘转四方,对他的故乡可谓中心藏之。这位最善于表现游子情怀的词人,在《八声甘州》这首名作中抒写他的旅人望远之怀,客子思乡之念,行役羁旅之愁,登高临远之思,就是以秋日黄昏的长江为背景,从头至尾,长江的波浪拍痛了他的乡愁,也拍湿了他的诗行。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三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评]

        唐代天宝年间,渔阳的动地鼙鼓敲破了唐玄宗燕舞莺歌的好梦,仓皇中他携杨贵妃逃离长安而奔往四川。进入蜀道之后,大雨滂沱,杨贵妃已经作了替罪之羊,唐玄宗的安全危机也已过去,他难免愧恨与怀念交集,泪水与雨水齐流。闻雨霖銮铃,长于音乐的他采其声为乐曲,命名“雨霖铃”。

      《雨霖铃》作为唐代教坊乐曲,它的创作权属于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虽贵为帝王,然而其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及《雨霖铃》怀人伤逝的悲剧音调,当然打动过柳永这位多愁善感的才子的心,不然他就写不出这首名词,这首词被称为北宋婉约词派抒写离情别绪的代表之作。

        柳永词中不仅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秀句,更抒写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样的警语,创造了古往今来人共此境而人同此心的普遍情境,成了众生共有的精神财产。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四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小评]

        此词既是一曲湖山颂歌,也是一轴名都画卷。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可见不仅在宋朝的版图之内,有井水处皆歌柳词,而且这一作品也具有“国际影响”,以至金主完颜亮对江南之美也不胜欣羡,遂兴南下而牧马之意。

        柳永的词也许令完颜亮更加动心,因为当时没有电视电影,没有照相机与摄像机,生活于北方的完颜亮从柳永词中见到如此美丽而陌生的风光,当然更加萌动他的非分之想。但是,战争有其偶发因素,更多的却是一种必然。宋代的外患,一是开国之始就积贫积弱,且重文治而轻武功,君主昏庸,朝廷内长期的党争党祸,消耗了国家的元气,国势从赵匡胤黄袍加身时起就从来未曾兴盛过,就像一个底气不足而又疾病缠身的人,面对外敌几乎无还手之力,只有勉强招架之功;二是从契丹之辽到女真之金以至蒙古族之元,他们大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而宋朝则是物产丰饶文化发达的农业文明之国,为了生存和发展,强悍的民族必须以战争来掠取生活与生存的资料。

        弱肉强食,从北宋至南宋,边防连连告警,首都频频告急,金人的箭矢先是射落北宋的皇旗,由漠北而来的蒙古族的铁骑,最后终于敲遍、敲痛了整个南宋大地。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五

苏幕遮•碧云天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评]

        一代名相范仲淹的《苏幕遮》这首羁旅相思之作,有如山间的清溪,月下的池水,初上的眉月。英雄人物并非只有侠骨,同时也有柔肠,并非只有剑胆,而且也有琴心,他秋夜怀人,忧心忡忡,酒到愁肠,就已化成了相思的泪水。英雄儿女自柔情,没有矫饰,没有伪装,没有出于欺骗与愚弄众生的神化,有的是人生的真实与感情的真实。

        如此隽言妙语,有如令人欣羡的财宝,总不免引起他人的觊觎而眼红手痒。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就半偷半借地化用了范仲淹词而写出了名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六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评]

        岳飞生逢的时代,光明与黑暗并存,正义与邪恶互争,美好与腐败同生,正剧与丑剧共演。宋高宗为了自己的皇位,决不会北伐而迎回自己的父兄徽钦二帝,妥协求和是他的基本国策与既定方针。秦桧本来就是金人的奸细,为了相位的巩固自然与宋高宗狼狈为奸。岳飞其时苦闷至极,就写下了上述这首抒发壮怀与孤愤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蟋蟀鸣秋之夜,岳飞又一次梦绕中原故土,及至枕上梦回,不禁心绪难平,辗转反侧。“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绕室独自徘徊,可见岳飞内心的苦闷与孤独。“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词中两次提到“功名”,其实,个人的小功名他早就视为“尘与土”。但归程受阻,自己的年龄恐怕会和故乡的松竹一同老去,收复中原故土旧地的壮略宏图,恐怕也会抛给时间的流水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在宋高宗与秦桧的高压迫害之下,有多少人能不顾身家性命发出不平之鸣?举世滔滔,知音寥落,岳飞的满腹雄图一怀幽愤能向谁诉说呢?

      《小重山》一词以柔写刚,以婉转抒壮怀,有如万山磅礴中呜咽曲折的流水,有如黄钟大吕中幽远清扬的尺八之箫。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七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小评]

        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我将一句俗语反其道而用之,即“有其子必有其父”,晏几道的成就自有他的家学渊源。作为北宋的宰相,晏殊刚毅正直而好提携后进,如曾向朝廷推荐范仲淹、韩琦等人。但作为北宋早期词坛的重镇,晏殊的词也多写离愁别恨,如为王国维所激赏的《蝶恋花》。

        此词表现的,正是晏殊词清婉高华的风格。主题是“离恨”,主人公性别不明,属于“模糊美学”的范畴。“昨夜”一句写登高怀远之情,逼出结句之虽有彩笺尺素,但水阔山长无由可达,将离恨表现得格外刻骨铭心。凡是有过类似伤离怨别的生命体验的人,心的弦索都会被这首词敲响,但王国维却心如止水,无动于衷,他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是“昨夜”三句是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个境界。三句不离本行,原词如此缠绵悱恻,这位大学问家却别有会心,我们在钦敬之余,也只有徒唤奈何了。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八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代: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小评]

        师伯浑名浑甫,四川眉山人,陆游四十九岁时从南郑前线调到成都之后,在眉山和他认识。师伯浑是一位才能未展的隐士,宣抚使王炎想启用他而因忌者所阻未成。酒逢知己千杯少,陆游和他常有诗酒之会与诗文往还。这首词当是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陆游四十九岁以后的作品,闪耀着强烈的诗之幻想的彩虹,是陆游的一阙慷慨悲歌的“英雄梦幻曲”。

        这首词上片记梦中情景,抒写对南郑军中生活的怀念。下片写梦醒后的情怀,抒发诗人百折而不已的报国之壮心,是对上片幻境的反衬与深化。在上片中,愈是写军威之壮,愈能对比和反衬出下片中所表现的诗人心境的悲凉。灯残漏尽,寒月凄迷,诗人梦醒后百感丛生的思绪,都含蕴在那特定的景物描写之中。同时,一觉醒来,已经“月斜窗纸”,诗人的这个梦做得多么长久而快心诚意啊!最后几句直抒胸臆,“鬓虽残,心未死”,逆折一笔,又以问句出之,表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仅使前面的幻境有令人信服的心理与生活的依据,更令人感到沉郁悲凉,其情无限!


[拓展]

        陆游诗作达万余首,是高产诗人,但词作不多,他是重诗轻词之人,视词为诗余。然陆游的词虽少,却精品不少。


[诉衷情]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谢池春]

宋代: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鹊桥仙]

宋代: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秋波媚]

宋代: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长相思]

宋代:陆游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鹧鸪天]

宋代: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水调歌头]

宋代: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一词一小评]之四十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评]

        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苏轼在贬居黄州期间游蕲水清泉寺时,见寺前兰溪西流,坎坷困顿的他胸中豪情陡生,闪过灵感与哲思的电光石火。为那电光石火定格存照的,就是《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自然的铁面无情的法则不可抗拒,所以诗歌史上多的是叹老嗟卑、感时伤逝之曲。人生的悲剧意识本无可厚非,但诸如此类大同小异的音调,已经疲劳了我们的耳朵,因此,苏轼引吭一曲,就使我们耳目为之一新。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有生理的青春也有心理的青春,年轻的王勃不也说过“命途多舛,宁知白首之心”吗?何况是旷达而生命力、创造力蓬勃的苏轼?兰溪呵兰溪,不知今天是不是依然还在,是不是依旧西流?溪名美丽,水泽深长,是它启发了年已四十五岁的苏轼,唱出了一首哲思长存词也长留的青春之歌。


[一词一小评]之五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小评]

        这是一首新鲜脱俗的送别词。浙东即今浙江东南部,宋代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皱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清澈,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这首词,宛如一阕活泼倩丽的轻音乐,没有离别的感伤,而只有俏皮的描绘与祈愿。但是,如果没有对水的别开生面的奇想,这首生花之词就会花叶飘零,那妙曼的琴弦也会喑哑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宋词精选详解(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
    汉唐雄风阅读 1,390评论 0 1
  • 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 1、继承Thread类2、实现Runnable3、实现Callable 继承Thread 实现...
    金石_832e阅读 211评论 0 0
  • 这本书我花了约3.5h时间读完,干货较多,令自己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点。 一、有关时间。 作者讲到时间管理的一个方法...
    DQJY阅读 271评论 0 1
  • 游蓬莱阁 万顷碧波卧长岛,千道新绿满山川。 极顶丹涯悬蓬莱,数度风雨聆狂澜。 海市非为虚幻影,八仙斩妖古今谈。 莫...
    清韵_6987阅读 275评论 0 2
  • 网上说的减肥的方法很多,但是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你,你如果是很想减肥就要多尝试不同的方法,选择你认为最合适也是最舒...
    看见橙的味道阅读 1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