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包胥皆退隐,阖闾伐越败归亡
阖闾赏破楚大功,以孙武为首,大赏孙武,孙武请归山林,阖闾请伍子胥挽留。孙武对伍子胥私下说,你知道天道吗?暑去则寒来,春去则秋至,大王自恃强胜,四境无事,必然生出骄乐之意,现在应功成身退,不然必有后患。我之前斩杀大王两爱姬,难保大王不怪罪,我也希望你能退隐,才能保全。子胥不以为然,孙武说完离去,将吴王赠的金帛,都送给百姓中穷困的,隐去山林不知道踪迹。
有诗称赞孙武:
孙子之才,彰于伍员,法行二嫔,威振三军。御众如一,料敌若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智非偏拙,谋不尽行。不受爵禄,知亡知存。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
阖闾立伍子胥为相国,令国人效仿齐管仲,楚子文,国人只称子胥。进伯嚭为太宰,同理国政,改阊门为破楚门,以在南边界上垒石为关,以兵防守,拒守越兵,称为石门关,不久,越国范蠡也在浙江西口筑城,名为固陵,以拒吴兵。
子西与子期进入楚都,一面收平王尸体回葬,一面重整楚国宗庙。申包胥前往随国接楚昭王回国,楚昭王与随君盟誓,永不侵伐。
子西与子期在都城五十里处,迎接昭王,君臣互相慰问劳苦。昭王见都城外白骨森森,城里的宫阙,有一半已经残破,不觉凄然落泪。入宫来见母亲伯赢,两人一起哭泣。昭王说,国家有此大变,宗庙被毁,陵墓受辱,这个恨什么时候能报。伯赢说,现在复位,先行赏罚,然后抚恤百姓,等到力量恢复,再图报仇。
楚昭王晚上不敢睡在寝宫,只是在斋宫过夜。第二天,向宗庙祭告,查看坟墓,然后才升殿。百官称贺,昭王说,寡人用人不明,差点亡国,如果不是你们,我又怎么能重见天日。失国,是寡人的罪过,复国,是你们的功劳。诸大夫都连称不敢。昭王先犒劳秦师,秦兵回国。然后拜子西为令尹,子期为左尹。
申包胥功大,准备拜为右尹,申包胥说,臣向秦国乞求出兵,是为了君上,不是为了自己,现在君上已经返国,我的志向已经达成,怎么敢为自己求利。申包胥坚持不要官爵,昭王再三强求,申包胥连夜带的妻子离去。妻子问,你身伤神疲,才请到秦师,现在楚国定了,受赏是应该的,你为什么走呢。包胥说,我与伍子胥是八拜之交,以前因为朋友之义,没有将子胥泄露给楚王,以致于后来子胥破楚,这是我有罪的地方,如果我以有罪前往领功,我自以为耻。于是逃入山林中,一生不出,昭王让人寻找也没找到,昭王表彰申包胥为忠臣之门。
昭王不计斗怀要杀他的仇,反而奖赏。子西问,斗怀要杀大王,不加治罪,反而有赏?昭王说,他为父报仇,是个孝子,既然是孝子,必然是忠臣。用他为大夫。群臣见昭王宽洪大量,都十分心服。楚王妻子因被阖闾淫乐,自以为耻,在宫中自缢而死。
这里越国正积极与吴争雄,联合楚国,将宗女嫁给昭王为妻。
子西认为前楚都破败,而且吴兵已经知道楚都路径,在鄀地筑城建宫,迁宗庙社稷到这,称为新郢。
从此,楚昭王勤于国政,减免刑罚和赋税,养兵练武,修复关隘,严守边境。
芈胜回楚,楚昭王封芈胜为白公胜,封地为白公城,芈胜便以白为姓氏,聚族居住在此。夫概听说楚昭王不念旧怨,来楚投奔,昭王封他于堂溪。从此励精图治,楚国不断复强。后楚雄王时,楚昭阳灭越,楚国强盛可比楚庄王在世;后来楚怀王被秦张仪,白起等哄骗攻杀,楚国又在走坡路,这里不提。
吴王阖闾自从击败强楚,威震中原,天下诸侯畏服,开始享乐。在国中建造长乐宫,在姑苏山上建立高台。春夏时在高台居住,秋冬时在城中居住。
一天,吴王阖闾想起越国伐吴,准备拿越国开刀。听说齐国与楚国正在通好行聘,阖闾准备先伐齐,再伐越。子胥说,各国间通好是正常的事情,未必对吴国不利。不可以无故兴兵。现在太子波的元配已死,还没有续房,不如向齐求婚,如果齐不依从,讨伐不晚。于是使大夫王孙骆去齐,为太子求婚。齐只有一个小女儿,年纪幼小,齐君不敢违逆吴王之意。将小女儿少姜嫁于太子波。
少姜与太子波成婚后,一心想念父母,每天哭泣,太子波安慰无效,抑郁得病,阖闾将北面城楼改造的极为奢华,取名望齐门,让少姜在上面看齐国,少姜看不到齐国,哀伤更甚,不久病死。太子波想念少姜,不久也得病而死。
太子波一死,阖闾准备在儿子中选择一个人作太子,他还没有主意,问子胥建议。太子波的前妻,生了一个儿子,叫夫差,现在已经有二十六岁,长的一表人才,身材英伟。听说爷爷要选世子,一面来巴结子胥,暗中以父辈对待子胥,对子胥极为恭敬有礼。又贿赂太宰伯嚭。一面招贤纳士,在外面散布贤名。然后请求子胥与伯嚭在立储一事上美言。
一天,阖闾问子胥与伯嚭,太子波死后,诸公子中立谁较为合适。子胥说,太子波长子夫差,是嫡长孙,自古立储立嫡与长,夫差最符合要求。伯嚭也说,夫差为人勇敢果决,将来必成让吴成就霸业。阖闾正在考虑,说夫差不仁,恐怕难以继大统。子胥说,夫差忠信爱人,熟知礼义,而且父死子代,才是常理,如果立他人,必生祸乱。阖闾想到自己正是长公子,不满王僚继位,后来杀僚夺位,才下定决心。嘱咐子胥与伯嚭二人以后用心辅佐,如果夫差有不是的地方,应以劝誎,二人领命。
于是阖闾立夫差为太孙,夫差向子胥与伯嚭致谢。
不久,越王允常病死,他的儿子勾践即位,阖闾正乘着越国新丧,讨伐越国。伍子胥说,越国虽然有侵袭吴的罪过,但是现在有大丧,讨伐他不祥。应该再等一会。
阖闾不听劝,令伍子胥与夫差守国。亲自领兵,带着伯嚭、王孙骆、专毅等,出南门往越国进发。越王勾践亲自率师抵挡,诸稽郢为大将,灵姑浮为先锋,畴无余、胥犴为左右翼,与吴兵在槜李相遇,相距十里,安营扎寨,双方挑战,各有胜负。
阖闾命吴兵在五台山上列阵,等到越兵稍有懈怠,趁机攻杀。越王勾践见吴阵队伍整齐,兵甲精锐,令大夫畴无余、胥犴督敢死之士,左五百人,各持长枪;右五百人,各持大戟,一声大喊,杀入吴阵,吴阵不理会,用弓弩射住阵脚,坚如铁壁,越兵冲突三次,都不能攻入,只好撤回。
第二天,越王勾践,密传军令,将有死罪的人三百,分为三行,都脱光衣服,拿着剑步行到吴军阵前,罪人对吴兵说,我主公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了上国,使上国来讨,我们愿意以死替代越王的死罪。说完,罪人纷纷挥剑自刎,吴兵不知这是何意,以为奇怪,纷纷引颈观看,互相传语,议论纷纷。突然越军中鼓声响起,畴无余、胥犴帅死士二队,手持大盾和短兵呼哨而来,吴兵队伍慌乱,勾践率大军随后赶上,右有诸稽郢,左有灵姑浮夹击而来。王孙骆与诸稽郢对阵,灵姑浮左冲右突,正遇到吴王阖闾,挥刀便砍,阖闾一闪,大刀砍中阖闾左脚。幸好专毅来到,救了吴王,专毅也深受重伤。王孙骆听说吴主有伤,急忙收兵,越兵乘胜掩杀,吴兵死者过半。
阖闾传令班师。因年老不能忍受痛楚,行军七里左右,大叫一声而死。伯嚭率军护送阖闾遗体返回,王孙骆引兵断后。越兵并没有追赶。后夫差即位,矢志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