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总结】人生格言录——《论语》

《论语》到底说了什么?


2019年4月到7月,断断续续用了三个多月把《论语》读完了。“读完”,是真正完整、仔细、一句一句的读一遍。真正这么完整、仔细的读,这是第一次。

说是《论语》,其实是三本书:一本论语全本,《论语通译》(徐志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另外两本是李零讲解论语的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和《去圣乃得真孔子》,前书算是李零在北大讲解论语的讲义汇编,后书出来的晚一些,主要是对论语的总结。(注:这两本也都有完整的论语原文。说到《论语》的书,以中华书局出的程氏繁体本为佳,但是日常读的话,倒也不用在意太多了)

我是以《丧家狗》为主,同时参看另外两本,同步进行。

这次的四个问题都很难。

一、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讲什么?

《论语》简单来说就是孔子的语录。它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说过的话,做过的一些事,还有他们的一些经历。通过这些话语,集中反映了孔子和弟子在从政、治学、教育、礼仪等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

从分类上来说,这是一本论说类或者实用类的书。没错,它不是讲理论。比如,对于君子小人之说,他不是讨论如何界定君子和小人,标准是什么,如何划分等“形而上”的东西,而是通过说君子和小人如何表现,告诉我们应该要怎么选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君子不忧不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等等。

(注:在书的分类这个问题上,我考虑了很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孔子想让人们去实践他的话。当然,他自己的一生也是这样的追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二、全书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讲的?

1,首先对于结构,回答是:没有结构。

论语二十篇,因为是语录体,编写的就很随意。虽然有一些篇章勉强可以根据内容概括出一个主题,如《公冶长篇》和《微子篇》主要是谈论和品评人物的事迹,但是也有其他的内容。

我以为,这样的话就没必要非要给各篇目一个主题。

语录体的优点很明显,就是说话直率、坦诚、嬉笑怒骂,没有那种虚伪劲儿。读《论证》,很难把孔子跟一个古板的老头儿形象联系在一起。

不过结构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内容比较散,会觉得忽然这里扯一句,那里扯一句,没有头绪。

2,论语都说了什么?

很多……

谈天命:孔子重天命,但对天地、鬼神是敬而远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子不语乱力怪神 ”

谈人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也是《三字经》里的来源,至于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孟子的思想。《论语》里没有说过人性善还是性恶,大概孔子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吧。“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谈处世:他提倡要积极入世。“邦有道则谷”,虽然也多次提到不做官的隐者,孔子对他们也很佩服和称道,但是他却不会效仿。

谈为政:提倡以德治国,讲究名正言顺,各司其职,认为官员要给民众做好表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一句非常有代表性的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齐景公问政。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谈治学:孔子治学,主要是六经类的经典,特别是《诗经》和《尚书》,还谈了很多学习方法。“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谈教育:认为要有教无类、不讲出身。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子曰,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谈德行: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让、敏、惠,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仁,义,恕”。“仁者爱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见义不为,无勇也”。“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今之孝也,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后面的还有很多。

谈礼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修德行是要纳德于礼,用礼规范人的行为,乐也是礼仪程序的一部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谈富贵:主张安贫乐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其他。多是一些杂谈,有的也很有意思。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乐以忘忧,愤而忘食,曾不知老之将至云云”。

三、说的有道理吗?

有没有道理?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有。

可是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1,就事论事,还要就时论事。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这个时期的周王朝早已没有往日的权威,根本奈何不了诸侯国,甚至在大的诸侯国面前也得低三下四。

而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攻伐也很激烈。据说周朝建国时分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已经没有多少了,其兼并之激烈可想而知。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战国才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其实春秋时期也是如此,只不过那时的战争规模小,有时一场战斗可能只有几百、几千人。而到了战国时代,战争规模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规模大、人数多、时间长,像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共出动上百万军队,这样的规模,在现代战争史上也是空前的。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期望安居乐业,诸侯国希求富国强兵。于是各种游说人士和富国强兵的学说思想不断涌现,是为“百家争鸣”。

2,如果说每一家学说都是就时代开出的一剂药方的话,那么孔子给出的药方就是“以德治国”、“克己复礼”。

孔子反对使用武力。卫灵公曾问军旅之事于孔子。孔子说,礼我学过,这个没学过(孔子对于不满意、看不惯的事,经常会说自己不知道),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其实在他看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焉用武?”

世道如此混乱,根源在哪里?孔子认为,是因为大家都没有讲“礼”。如果行事都符合“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忠君敬,父慈子孝,哪里还有动乱呢?

所以他主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要求。这里的“礼仪”是指周礼。据说周礼为周公所作,而孔子梦寐以求的黄金时代,无疑就是周公的时代。

这里顺便说一下,现在我们经常以“礼仪之邦”自居,说我们从古就有讲道德、懂礼让的传统美德,其实这是误解了“礼”。

据说周公作周礼。可那不是让人大家相互礼让、讲礼貌的。周礼是一种统治秩序,是阶级身份的象征,它规定了每个阶层的人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遵守它就是“知礼”,不遵守就是“不知礼”。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为什么这么生气?就是因为你作为一个“卿”竟敢按“天子”的规格,这是明目张胆的“僭越”!不符合礼制的要求,孔子看不下去。

3,那么,克己复礼能解决问题吗?

我们从时代环境来看,不可能。

这关乎两个方面:方式和效果。

宋代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说的比较可疑,因为他并没有告诉我们是怎么治的。

以德治国,怎么治?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孔子没说。后世的孟子和荀子也没说。儒学在战国晚期就成为显学,但是并没有被任一个国家作为主要的治国理念。相反,法家反而成为诸多国家的选择。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法家的王道之说除了迎合了当时各个国家君王的扩张野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法家有一套系统的治国方式,除了有理念,他们还有把理念付诸实施的具体措施。而儒家只有理念,没有方法。

其次,就效果来说,整军备战的效果很明显,短期内就可以显示出来,而推崇德治呢?好像并没有确切的保证。旁边的国家都在扩军备战、虎视眈眈,好家伙你这边整天宣传“修文德”、“克己复礼”,你要是国家的君王,敢这么干吗?

学说有没有道理?有。但是能不能用?就当时的时代来说,不能。

这就是孔子的悲剧所在。他是一个终其一生都不得志的人。

四、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1,我们现在如何读《论语》?

前人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了。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给了很好的建议。他说:首先要注意辨别论语的真伪。(这个我们可以不用管,这种工作让专门的学者做就好了);

然后可以试着把各个章节根据同一主题自己摘编在一起,比如谈政治的,谈教育的,谈仁义的等(李零的书有一本附本,里面就做了这件事,是本很好的参考书);

还要了解孔子所处的背景,这有助于了解论语这本书;

最后,要抱着“给孔子做传”的心态来读。其实就是写一篇总结,因为总结才最有收获。

要加我自己的心得的话,有一点:对于一些可以有不同理解的句子(比如“君子不器”这句话),不要钻牛角尖,争论哪种理解才是对的,那没太大意义。凡是可以做不同解释并且都可以说的通的,选择你认为有道理的那个就行了。

2,《论语》在当代有什么用?

论语能不能治国我不知道,但是它能修养品格是无疑的。

古人经常说修齐治平,齐治平不是人人能做到,但是修身却可以。

这段时间,除了细读之外,早上起的早的话也会读上一章,或者短短几节,这让我觉得《论语》就像是一本人生格言录。

当失意的时候,我会想起郑国人说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而他听到后则是哈哈大笑,说“对啊对啊”的那种达观;(事出《史记 孔子世家》)

当想要迫不及待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会想起“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当和朋友开怀畅谈的时候,我会想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问”

当学习的时候,会想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当懈怠的时候,会想起“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当有所犹疑的时候,会想起“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当外出某地的时候,会想起“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当要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起“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瞧,我们遇到的很多情形和问题,千年以前有一个人也曾遇到过。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考的结果供后来者参考。其中的很多道理,纵然沧海横流、世事变迁,也不失其指导意义。

对于这样一本格言录,真的可以作为睡前的枕边书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