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笔记



在《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作者将沟通能力定义为“一种既要留心他人又要考虑自己的获取平衡的行为,既要求有效性,又要求有适当性。”很显然,唠叨作为沟通的其中一种方式既无有效性也无适当性。

你是否说话过于直白不讲情面?

你是否说话过于委婉达不到目标?

你又是否因为不善沟通备感挫折?

从三个层面教你养成既有效又适当的沟通方式

•看入人里之沟通者

•看出人外之沟通信息

•看人之间之关系演变

本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个部分:“看入人里”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则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

一、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之——认知复杂度

那到底什么样才能算有效,怎么做才算适当呢?这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程度息息相关,也就是认知复杂度。它指的是“人们看待问题时组织其架构的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认知复杂度越强就越能够多视角地分析事物,可以更全面、更复杂地看待事物。

二、沟通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同理心

作为孩子的领路人,当父母的方法不被孩子接受时,我们应该反思是否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与孩子有所不同。如果是的话,我们需运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事物,用新的观点重新定义原来的事。

三、解决沟通障碍的“王炸”——“枕头法”。

“枕头法”是一种既可以增强同理心,又可以增强认知复杂度的方法。每个问题都有四个边和一个中心,就像枕头一样,故名“枕头法”。四个边指的是四个立场:1、我对你错;2、你对我错;3、双方都对,双方都错;4、这个议题不重要。一个中心是指:以上四个立场都有道理。枕头法乍看上去好像好像不符合逻辑,一件事怎么可能既对也错,既重要也不重要呢?其实“枕头法”的秘诀在于引导人们从五个方向去看待问题,当你将五个角度都试一遍之后就会有一些新的洞见,这些洞见可能会让你增加对别人立场的理解(增强同理心),可能会让你对事件的全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增强认知复杂度),也可能会改善你们之间沟通的气氛。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沟通入门 为什么要沟通? 生理需求 认同需求 社交需求 实际目标。工具性目标:让他人按照我们的方式去表现。...
    夜落星河阅读 3,490评论 0 1
  • 维特根斯坦说:人的语言,其实大部分不在字词之中。 第一章人际沟通入门 1.1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生理需求一个人一天...
    Meowmaid阅读 1,934评论 0 3
  • 第一章.人际沟通入门 1.沟通的过程是双向交流的过程。 2.沟通需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表现最合宜的行为,准确理解对方的...
    瞌睡熊123阅读 3,239评论 0 0
  • 【关于作者】 罗纳德·B·阿德勒 美国圣巴巴拉城市学院名誉教授,以沟通写作为专业。除本书外,还著有六本书,主题涵盖...
    端砚_38d6阅读 304评论 0 0
  •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 作者【美】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 本书畅销30载,再版12...
    淡淡的绿茶阅读 40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