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用《稀缺》管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写在前面:首先,笔者就近段时间公众号的更新“稀缺”的情况表示抱歉。无论是发文的数量还是笔者每天用来看书的时间,与之前相比都有明显的下降。有一大部分原因,确实也是因为近期事情比较多。如无意外的话,4月份该忙的应该也都忙完了,到时就能恢复之前的一周三更了。

记得2月中旬的时候,笔者就跟诸位立了个flag,说正在看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莎菲尔合著的《稀缺》,看完后便和大家分享下笔者的读书感悟。这不,历经20余天,笔者终于抽空将这本书读完了。所以,今天便打算履行之前的诺言,和各位聊聊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稀缺”陷阱,以及该如何摆脱“稀缺”好好规划我们的人生。

笼统地来说,《稀缺》一书通过对“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一问题的探讨,向我们解释了“稀缺”这一心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并最终使我们一步步陷于“稀缺”陷阱之中。

何谓“稀缺”?其实就是:

“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而我们对“需要”的感受,实际上是取决于他人所拥有的东西和我们自身的习惯。

这个概念,说的通俗点就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不满意,并不是因为这些不足以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而是因为看到其他人拥有得更多。

正是这种“求而不得”的心态,使我们滋生了“稀缺”的心理,并被其俘获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我想大家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一心想要做成某件事的时候,那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开会、娱乐,无时无刻,关于这件事的一切总会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除了这件“紧急”的事情,其他任何事似乎都不能让我们产生兴趣、引起我们的注意。

1.“稀缺”之弊:管窥心态

而这种情况,就是“稀缺”所导致的一大弊端——“管窥”。如果将我们注意力对各类事物的覆盖,类比成通过一根管子去看这个世界。那么与“稀缺”相关的一切便是在管子视野所能看到的范围,而其他事情则被完全排除在视线范围之外。

就好像,当我们马上急需赶出一份项目报告给到老板,而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仅有当下的这个周末可以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稀缺”所俘获,我们注意力的“管子”内只有报告这件事情,而这就导致了我们可能会忘记原定于周末和朋友的饭局;忘记保险即将到期需要续费;忘记还要去参加孩子学校的活动········而这一切的一切对管子外事物的忽略,均是因为“稀缺”俘虏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将精力完全聚焦于管子以内的事物,无暇顾及其他。

仅从此来看,似乎“管窥”的副作用,仅仅就是为了完成主要目标暂时性的牺牲了其他时间,好像影响也不是很大嘛。就像笔者常说的:“忙过这一阵,就可以轻松一下了。”但是,事实上真的是忙过这一阵,就解脱了吗?实则不然,我们所面临最常见的稀缺是”金钱稀缺”和“时间稀缺”。而以上的例子,其实就是时间上的稀缺。

对于那些把每天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的职场商务人士而言。一旦他们某一次迈入了时间的“稀缺陷阱”,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不是完成一个项目后的如释重负,而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个截止日期迫近的待办事件。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当我们因为“稀缺”而陷入“管窥”的时候。其他任何事情在时间和精力上都要给“稀缺”让位。而这实际上其实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你把原先给另一件事预留的时间给了当下。那当你完成手头上的这项工作,开始着手新的项目,必然会再次面临“时间”上的稀缺,从而再不得不向其他事情借贷时间。如此反复,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同一个表演抛球的杂耍演员。当你把手上的一个球抛向空中的时候,务必要第一时间接住即将掉落手中的另一个球。你需要始终保持全身关注,一刻也不能松懈,才能让这个杂耍一直持续下去。这个时候就不是你耍球,而是球耍你了。

不过,如果真能这样一直循环下去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毕竟所有的球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但事实是: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就好像:你本来在耍的只有5个球,这个数量你勉勉强强能够驾驭的了;但是忽然间别人又抛了一个球给你,这时候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技能去应付这个不速之客。最终的结果,只能是Game Over。就好像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一旦有突发的事情发生了,完全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处理。而要避免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拥有“余闲”,这个我们在下文会提到。

2.“稀缺”之利:专注红利

以上我们一直在说,“稀缺”所导致的管窥心态,使我们像杂耍一样一步步深入“稀缺陷阱”越陷越深。那么难道“稀缺”就没有一点好处吗?当然不是,就像硬币都有正反两面,稀缺也自有其使我们受益的一面,那就是"专注红利"。“专注”和“管窥”可以说是共生的,正是因为“管窥”才能让我们变得“专注”,也正是因为过于“专注”才导致我们进入了”管窥“的盲区。如果说“管窥”的弊端在于我们对身边除了“稀缺”之外的事物概不关心,眼界受限;那“专注”的红利则是能够让我们心无旁骛的专心于当务之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这点,我想大家并不难理解。追溯到遥远的学生时代,有多少读者的毕业论文,是在截止日期前的半个月甚至一周时间内高效完成的,有多少学生的寒暑假作业是在开学前几天才开始做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随着deadline的临近,稀缺让我们变得更专注,做事更高效。

那么,或许大家之前也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拖延症总是这么严重呢?明明老板或者老师给了我们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准备,而我们却不好好利用如此充沛的时间,直到最后一刻即将到来之时,才爆发我们的小宇宙,表现出远超出自己预料的潜力。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也是因为“管窥”。因为“管窥心理“的存在,我们只能把”稀缺“的事物拖入我们的管子之内,而忽略管子之外的事物。毫无疑问的是,那些要等到一两个月后才需要上交的任务,完全不足以让我们产生“时间稀缺”的紧迫感。自然而然,这些事情便一直徘徊于管子之外,难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那么,我们是否有办法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拖入管子以内,让“专注红利”更好的为我们所用呢?

我想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了。还是以毕业论文为例,如果我们有6个月的时间去完成我们的论文,那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会着手准备的。但是,如果我们换种方法,将论文按各个步骤设置阶段性的deadline,进度表精确到周维度,那又会如何呢?这相当于,每周我们都会被提醒一次:6个月后你就要交毕业论文了,这周你必须要完成哪些环节。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设立,将“写论文”这件事,一次次的拖入管子以内,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高其完成的效率。

当然,这里面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天生的惰性“。毕竟,阶段性目标只是你自己设定的,实际上完成日期还是6个月后。有些自制力不够强的人,可能即使制定了阶段性目标,但内心深处还是会抱有“还有足足6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今天没完成也没什么,就偷下懒吧”这种心态。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觉得除了依靠我们自己本身的执行力外,还能加以利用的就是他人的监督了。笔者本人比较喜欢立flag,就是在社交平台或者相熟的几个朋友之间去表明:自己决定要做****。然后以此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样在产生惰性的时候,那种”为了不被打脸的想法”会促使自己坚持下去。当然,更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将阶梯目标制度化了:也就是老师在给你布置论文作业的时候,就明确要求各个阶段的任务,并实时要求反馈进度。

3.“稀缺”克星:带宽余闲

虽说稀缺除了会导致我们产生“管窥心态”之外,也能够产生“专注红利”让我们从中获益。但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不愿意为了这“专注红利”,让自己一直处于稀缺之中吧。

先不论“稀缺”心理本身就是让我们很不舒服的一种感觉,单就“稀缺”所产生的一个个让我们忙于应对的陷阱,就足以让我们的生活一团糟了。

而要摆脱“稀缺”的方式,显而易见就是让其不在“稀缺”,产生余闲。听上去,这像是一句废话。但正如:缺啥补啥,“余闲”确实是我们摆脱稀缺唯一的方法。而这简单的“余闲”二字,其所折射出的其实就是我们对金钱和时间的管理。

在讲余闲之前,我们先来引入一个带宽的概念。

所谓带宽:其实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而稀缺就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当你满脑子被“稀缺”的事物所占领的时候,你就没有精力去想其他的事情。就像你满脑子都在担心明天要参加的比赛,吃饭也变得食之无味;马上就要假期了,你满脑子都是出去haapy的旅游攻略什么的,也就无心思认真工作了······

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带宽一样,他的负荷只有这么大,如果某样东西占据了过多的带宽,势必会将其他事物驱逐出境。

所以说,我们要想摆脱“稀缺”,一定要让我们的带宽有足够的余闲。而如何产生余闲,其实只要遵循两点即可:

1).对自己近期的所有任务时间安排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接任务的情况发生;

2).避免时间表满满当当,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用来应对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第二点尤其重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导致我们迈入稀缺陷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意外的发生。如果没有余闲,意外会占用你本来安排给其他任务的时间,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完全打乱你后期所有的安排。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像金钱,如果我们将每个月的薪水都给他规定了相应的去处,而没有留有“余闲”以备不时之需。那么一旦当月生病了、或者有朋友结婚需要一笔额外的支出,就会打乱我们的计划。有余闲的话,我们当然可以安然度过;如果没有“余闲”,我们可能就会去进行借贷,然后次月就需要支付一笔本金之外的利息,如果这种意外再三的发生,我们贷款金额又相对较大,最后可能演变成每月只能勉强支付利息,而无力偿还本金,甚至最终连利息都无力偿还。这可以说是“稀缺”一步步将我们拉入陷阱深处的典型例子,金钱如是,时间亦是同理。

本文笔者也只是粗浅的谈了下《稀缺》一书的内容,该书以各种“实验”案例来作证“稀缺”这一心理对我们日常行为的一些影响,也算是行为心理学的一种吧。行为心理学确实是一门比较有意思的学科,正如“稀缺”,很多情况下其总是在无形中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在它面前,一切人类的理智,似乎都显得没那么奏效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