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能有一《人间指南》编辑部

1990年的《渴望》红遍全国,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看到了室内剧的未来,所以郑晓龙、王朔、马未都、赵宝刚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合计着再搞一部。

室内剧的场景是极为有限的,没有大的场面背景和复杂的调度,剧情的发展全靠演员的演技和编剧的台词来吸引观众,投资小,但难度大。

当年大家聚在一块儿写剧本,中间出现的意外让冯小刚熬出了头,王朔把这事儿跟他一说,找了个朋友借了个房子,一个月没下楼硬是喝着酱油面条把这本子给弄出来了。

当冯小刚把本子给王朔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写这本子的时候脑子就照着一人写的,没他演李东宝这戏就拍不成了。

就此,冯小刚和葛优这搭子算是要开始了。

《编辑部的故事》一经播出,没想到热度比起《渴望》有过之无不及,街头巷尾的人们嘴里说的都离不开剧,仿佛不知道人间指南编辑部就被时代淘汰了一样。

据有关报道,《编辑部的故事》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之后,先后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播出次数达一百四十多次,在一个城市首播,立即成为当地舆论的热门话题。

在信息传播远不如当今便利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部剧的大热程度便可见一斑。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商业剧,而百龙矿泉壶一事也让大家意识到,电视剧是需要广告支持的,电视剧的商业性要远大于电影。

对于《编辑部的故事》来说,它的商业性要远大于艺术性。


同时,这部电视剧没有沿袭传统电视剧的情节发展套路,每一集都独立成篇,选取当时社会上大热的社会话题,配上京片子那嬉笑怒骂的语气,从《人间指南》六个编辑的视角出发,改革开放大潮下的人生百态,就以这戏剧性的形式给表现出来了。

而这部剧,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真正意义上中国室内情景剧的开始。

当初,随着王朔的小说被接连的改成影视,京腔文化曾是北京影视业的一主流,比起当时大喊的社会主义主旋律,这批人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而1997年之后冯小刚救市的贺岁档,亦是沿袭这一风格。

人们的生活已经够操蛋的了,所以一部分的影视作品是要适当的抛开艺术性而去寻求娱乐性,而最好的结果是既让大家笑了,还能表现出一点社会意义,始终还是不能逃开社会主义这个核心。

正如这部剧的编导们所言:“首先,每一集要有一个积极的主题;其次,写成幽默喜剧而非咯吱人的闹剧。”


编剧们做的很成功,这是一部完全可以来听的电视剧,你一言我一语的京片子,那听起来简直就是过瘾。

而回归到这部剧本身来说,正是一个个能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事件,才能引起观众对于这部剧的共鸣点。

主编是老陈,认真负责,一心放在这本杂志上,在街上看到有老人带着孙子去报摊上找《人间指南》忍不住笑着跑上去追问,但是在听到回答是因为便宜的时候,脸上有着极为明显的落寞。

牛大姐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经历了许多政治运动,所以动不动就提国家,搞思想教育,而放到九十年代,俨然不合时宜。

老刘唯唯诺诺,不敢言语,传统知识分子那点懦弱在他身上展现无遗了。

虽然余德利的年纪大,但他的思想是最和这个时代接轨的,只不过身上的市井气太重,所以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靠谱的人。

哎呀,我真的最喜欢东宝了,可无奈他的眼中只有戈玲。

他们六人各自有各自的性格,并且同样的一件事情,老中青三代会各自站在立场上提出不一样的解决方式。

尽管如此,六个编辑身上所有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看起来都不像文化人,用小老百姓的样子,去审视这些小老百姓的生活。

咬文嚼字的文人气是无论如何也成不了瞎贫的烟火气的。

第一集《谁主沉浮》,说实话看的我挺意外的,当老陈说出自己要辞职的时候,大家很少做出挽留,并且也没有人掩饰过自己想做主编的心,这老陈还没走呢,余德利就已经把那当自己办公室了。

为了让自己顺利当上主编 ,几个人可算是费劲了心思,然而,正是在此时所费的心思,却让老陈看到了《人间指南》新的希望。

看到这里我才有所释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放在这里我深以为然,然而正是这种不掩饰自己欲望的竞争,才是一个办公室当中理想的工作环境。

同事之间,若是能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想要升职加薪的欲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真诚啊。

甚至在看到李东宝、戈玲、余德利分别去找工作的时候,我原本以为我看错了集数,没想到,我 不过是看了一个开始。

大家在经历了一番离散之后再聚起来的精气神,看起来更有干劲了。

东宝摇身一变知心大姐,天天守着电话接听着听众来信,在纸媒的年代编辑部每天都收到成沓的信,《人间指南》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了。


而在每一集的故事当中,都会有不同的人来应付不同的事情,也由此,产生了中国影视剧当中最早的明星效应。

大山成了广告客户代表沃德捷夫,于谦客串了一把警察,李诚儒成了一晚会组织片子,马晓晴成了一小保姆,濮存昕化身诗人田乔,刘蓓演了哑女双双,而张国立的赵永刚甚至有人说这是他最好的角色。

虽是一部情景喜剧,但客串的都是当年京圈里有头有脸的人。

而明星效应所引发的商业效应,使得之后的情景喜剧都效仿这一模式。


每一个独立的故事实则都是以喜剧的方式来展现一个事件,而一番闹剧之后,必然得就这件事情来说出一些什么道理,此为寓教于乐之意。

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作品,这里面很多的观点是有着前瞻性的,并且让中国的电视从业者意识到,原来电视剧还能这么拍。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的成功同《渴望》相比,是有着共同点的。

后来,《编辑部的故事》又续了两回,只是大家都说,再也看不出这个味儿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