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敦刻尔克》:那一条,永无尽头的撤退的路

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撤退中却孕育了胜利。

Tommy和其他许多英国士兵一样,从各地撤往敦刻尔克的沙滩,等待救援的海军将他们接回家。在撤军的路上,他们神情麻木,彼此之间几乎不交谈。德军撒下的摧毁他们意志的宣传单,被Tommy拿来当手纸用。

这些撤逃的士兵,需要努力隔绝他们的情感,不然可能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都要面临身边战友倒下的现实,自己也在死亡线上挣扎。只有将情感隔绝,才能专注于眼前的逃亡。

所以德军的枪声一响,他们就头也不回的向前跑。既不可能组织一些进攻,也没有任何彼此保护的策略。就是这样,麻木的向前跑,跑的更远更快的那个,就可以躲过子弹,最后进入盟军的防御线内。

许多电影中描写战争场景,让人以为仿佛士兵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可是导演诺兰的镜头下,真实还原了战争中的人的感受。士兵不可能明确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甚至他们的指挥官也不一定能知道全部战事的情况。他们只能等待上级的指令,然后根据指令去做自己份内的事。如果象Tommy一样已经和自己的战友走散,甚至自己所在连队只剩他一个幸存者,你能做的就是跟着本能去求生。

在海滩上,有四十几万人在等着撤离,前来接应的军舰那么少。站在栈桥上的高级军官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虽然得到了指示要将部队全部撤离,但糟糕的现实情况也让包括丘吉尔在内的高阶军官们明白,对撤离的实际人数预估和等待撤离的实际人数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更别说,是否能带着法国人一起撤离。

Tommy在沙滩上遇到了一个不说话的士兵,他刚掩埋了一具战死士兵的尸体。但从对方露在沙外的光脚,Tommy猜测这个士兵把尸体的鞋给拿走了。这种事在战争中经常发生,一旦一个人死了,在一片混乱的战场上尸体身上的衣物就自然成为了公用的军需物资。可是他不知道,这个士兵是个法国士兵,他不开口说话是怕别人听出他的口音。

法国人的恐惧比英军更甚,敦刻尔克是法国的领土,英军尚且有一线希望渡过海峡回家,对法国士兵而言已经没有家了。

所以这个机灵的法国士兵换上了死去某个英军的衣物,带上了他的狗牌(刻有士兵姓名和番号的项链),希望混在英军里撤到英国去。Tommy跟着他一起,假装成抬伤员的士兵一路从挤满了人的栈桥上跑到了军舰上,但又被赶了下来。他又学着这个法国人的方法,躲在了栈桥下,寻找新的能快速上船的机会。

可是军舰还没离开港口,就被德军的飞机炸沉了,船上的人只能纷纷弃船重新游回了码头。而一船的伤员,也只能被放弃,和沉船一起葬身大海。

Tommy和法国人帮助一些跳船的人爬上了栈桥,然后把自己浸湿,当做船上逃下来的士兵一起准备混入第二艘来接应的军舰。

虽然上了第二艘军舰,但是法国人不肯进船舱,他趁别人没留意跑到了船舷边站着。Tommy没再管他,和自己的士兵一起进入船舱领取食物和毛毯,期待可以回家。船舱里的气氛没那么凝重了,人家开始交谈,脸上也渐渐有了一些生动的神情。以为马上可以脱离危险的人们很快再一次陷入绝望,军舰被鱼雷击中了,困在密封船舱中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到处是“救救我”的呼叫声。

法国人在船舷,可以第一时间跳海逃跑,但是他没有。他在严重倾斜的走道上艰难的攀爬,将船舱的门打开了。也许救不了太多人,但一开始就已经留意好逃生方位的Tommy和其他几个士兵得救了。

他们游回敦刻尔克的沙滩,已经是凌晨,天光微亮,海面上泛着各种泡沫。麻木的神情又回到了他们脸上,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人会不自觉的卡住,一动不动的就这样面朝大海坐着。

德军基本没在影片中出现过,但是到处都是他们带来的死亡气息。飞机轰炸沙滩上等待撤离的队伍,炸沉准备离港的军舰,潜水艇也潜伏在海中用鱼雷将已经驶向英国海岸的军舰炸毁。越是看不到敌人的存在,越让人胆寒。

一个星期,虽然影片中占据的篇幅可能是三分之一或更多一些的时间,但对海滩上多次努力尝试逃离敦刻尔克的Tommy等士兵来说,这是整整一个星期和死亡相伴的经历。

在毫无遮拦的海滩上等着撤退的士兵们都在寻找自己空军的影子,他们去了哪里?

空军来了!虽然只能派出三架战机,并且很快一架战机就被德国空军击毙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两个飞行员一直紧咬着德国战机不放。一架迫降海面,另一架油表已经坏了的战斗机飞行员Farrier能依靠的是同伴坠机前给出的最后参考油数。这个时候飞回去没有问题,但飞回去意味着海滩上几十万还未撤离的士兵将毫无保留的任由德国空军屠杀。也许他未必能顺利将对方击落,但至少他的存在是对对方的掣肘。所以,他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

油表坏了,Farrier不知道最后一刻会在什么情况下到来,就象整部影片所呈现的那种未知感。导演诺兰让观众体验到的未知感,也是身处战争中的那些人所体验到的。下一刻你可能死在敌军的某个流弹中,也可能爬上某艘军舰得救,但前提是你必须自己学习去忍受这种未知感,并在巨大的恐惧下不被击垮。

Farrier选择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他击毁了德国的战斗机后,连备用油也被消耗尽了。无任何制动装置的情况下,他选择让飞机滑翔到沙滩的尽头。他当然可以象他的战友一样在海面迫降然后被救起,但他的飞机已经没有动力了,迫降对于他危险性更大。而沙滩的滑翔降落,显然更安全。虽然他知道没有制动装置的他一定会滑翔到德军控制的区域,但不是一定要为国捐躯才算勇敢,有选择的情况下,谁都想活着。结果也如他所预料的,飞机平稳降落在沙滩上,他冷静的用枪让飞机起火炸毁,等待德军将其俘虏。

飞行员出现在敦刻尔克的时间只有一小时,却为最后的大撤退肃清了空中的打击力量,为渔民们的营救行动扫除了很大的一个威胁。

栈桥被炸毁的军舰撞坏了,军官立刻组织士兵很快用汽车搭建起了新的栈桥。但是海上有德军的潜水艇阻挠,大型军舰一直成为鱼雷攻击的目标,在英国接应的指挥官马上征调民用船只前往敦刻尔克救援。

老船长Mr. Dowson不等士兵来,就带着儿子和帮忙的小伙计驶离了港口,向着敦刻尔克进发。路上他们遇到因遭逢鱼雷而沉船的幸存士兵,并将他救上了船。但是当士兵发现船只是向着敦刻尔克方向的,他情绪激动不能自己,一把将帮忙的小伙计推下了船舱,导致了对方的死亡。

责怪和报复无济于事,经历了一个星期和死神为伴的士兵已经有严重的心理创伤,Mr. Dowson和儿子Peter选择了隐瞒,隐瞒了小伙计不治身亡的真相。这个选择几乎在一瞬间做出,却可能影响和改变这个士兵的一生。要责难的原本不是这个士兵,而是人类无休止的彼此攻击和彼此伤害。

战争已经发动,撤退也在所难免,不停的责骂指挥军官的无能和德军的残忍,不如勇敢的行动起来,将那些还被困在敦刻尔克的孩子们接回来。没人能预料在这次撤退行动中,英国的渔民们起了如此巨大的作用。

在奔赴敦刻尔克的海上,Mr. Dowson看到被德国空军击毁的英方战斗机迫降在海面上,不顾发动机可能会被烧坏的危险,开足马力向着飞机降落的海域飞驰而去。这里有救人心切的善举,也有对死于战争中同样为空军飞行员的自己大儿子的补偿。

而此时已经在敦刻尔克的沙滩上被困一个星期的Tommy和他的法国朋友,以及其他几个英国士兵发现,在海滩边靠近防御区外的地方有一艘船。因为退潮的关系,它暂时搁浅着,又因为位置比较靠近防御区的边界,所以并没有人征用。于是他们几个决定冒险躲进船舱里,等待涨潮后开出海。

虽然只是躲在船舱中,但是船只却意外的成为了附近德军无聊练靶的目标。多处有子弹孔的船,就算涨潮托出水面,船舱中却也灌满了海水。已经和死亡多次擦身而过的士兵们失去了耐心和理智,他们将矛头指向偷偷混进来的法国士兵,要将他赶出船舱减轻船的负荷。

明明法国士兵和英国士兵是这场战争的盟友,可是在生死关头群体中某个人的一点不同都会引发社会偏见,最后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而心理学家把人类的攻击行为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敌意性攻击,一种为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行为是由愤怒引起的,并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目的的一种手段。躲在船舱中的英国士兵,他们只是想活下去,为了活下去他们可以攻击在场唯一的法国人,但不等于说他们真的想伤害他。

Tommy站了出来,历数了法国人沿途救他的事,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幸好这个时候,船终于浮了起来,大家手忙脚乱的开始堵船舱里的子弹孔。但最后发现,子弹孔实在太多了,于是又纷纷弃船逃跑。但是,也许法国士兵感激英国士兵没有最后将他扔出船外,所以特别卖力的在堵,以至于错过了离开船舱的最后时间,死在了里面。

这就是现实,它不可预估,又充满无奈。法国士兵的死,Mr. Dowson船长的小伙计的死,也许可以一路问责下去,但又仿佛无法去深究。导演诺兰通过这样的非线性叙事方法,让观众感受到的是时间在敦刻尔克撤退中的变形,这样的变形又对参与此次行动的人物的心理和命运产生的影响。就象卡勒德胡塞尼的名言:生活不是印度电影。不会总有美好神奇的结局。

当Tommy和他的伙伴们爬出船舱,却发现原来他们近旁的一艘军舰又遭遇了鱼雷的袭击,并且大量的漏油。军舰上更多的人和他们一样,弃船后漂泊在满是原油的海面上。只有一艘渔船冒着着火的危险深入铺满原油的海面来营救他们,那就是前文提到的Mr. Dowson船长。这个时候,影片三条穿插的时间线中的人物全部碰头了。一个星期里几次三番撤离失败的士兵Tommy、率先驾驶自家渔船花了一天时间赶赴敦刻尔克战争前线营救的老船长Mr. Dowson、和战友用了一个小时追击德国战斗机最后迫降海面被救起的飞行员,他们在Mr. Dowson的渔船上相遇。

回到英国本土的士兵一个个疲惫不堪,更让他们觉得难堪的是,从敦刻尔克撤离让他们感觉自己是逃兵。在码头发放毛毯的双目失明的老人低着头的举动,都让他们以为这是人民羞于面对自己国家的逃兵的表现。却不知道,原来祖国的人民把他们当做英雄来欢迎。

这次可以说非常成功的撤离行动中,影片中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下一秒会面临怎样的命运,但依旧不屈不挠。无论是迫切想回到祖国的士兵,还是追着德国战斗机一直到耗尽最后一滴油的飞行员,又或者是冲入原油区打捞落水英军的老船长,没有人觉得自己是英雄,但没有人因为近在咫尺的死亡而放弃。

敦刻尔克撤兵行动中,本来预计能撤走四、五万士兵,最后竟然撤走了三十几万英国士兵,和几万法国士兵。当载着最后一批英军的船只准备离港的时候,前线最高指挥官决定留下来,帮助法国士兵撤离。所以我总觉得,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背后,有一种视死如归的高雅。也许不列颠凌冽的寒风,锻造了这个自然条件并不肥沃的土地上的人民,一种内敛的钢铁意志。

影片最后没有透露的历史后续是,当时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几十万士兵,成为了之后盟军决定性战役——诺曼底登陆的主力军。

此片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会被非线性叙事的方式搞晕。导演诺兰实在非常擅长这类叙事结构,《致命魔术》、《星际穿越》、以及非常著名的《盗梦空间》,全部出自他的手笔。如果发现其实三条时间线只有在最后部分才是真正同步的,对于影片的整体理解会更容易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