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取舍——追美的践行者,专访服装设计师许旭兵

专访视频

腾讯视频~许旭兵专访

一,直觉的持久性

许老师说:"看了那场YSL的SHOW后,促使我决定投身于服装设计领域了."

我的内心顷刻间产生了共振.回想起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与感受:

读到某书扉页上的那句:"当语言无法表达时,音乐便诞生了...."

就是这句话促使我考大学时选择了音乐专业,

当读到<<小王子>>里的那两句:"真正懂得生命本质的人,数字是微不足道的东西.""眼泪的故乡---最隐秘的地方."

促成我在人生择业上的重要转型,从此踏上追梦之路...

请仔细想想,类似的直觉式触动,是否也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周围人身上?

我经常听说有人看到某位偶像的表演(作品)后,十分激动,也立马想学(干)这行了.(的确,那一刹那的直觉冲动,很多时候源自对偶像的崇拜)可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阻碍,渐渐消融了原始的直觉冲动,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由此,大家会认为,直觉是一时兴起的感觉罢了,直觉在理性面前简直弱爆了;直觉是含糊其辞的推脱;神叨叨地说自己受了直觉感召,也许别人会对你避让三分......

可是,你是否和我一样,时常觉得有些难以与人表达清楚的,模糊且长久的内心渴望?这种渴望积压在内心很多年,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某件事,某个人,某句话,你的内心被引爆,直觉喷涌而出.

所以,许老师被直觉带走后,在服装界一干就是几十年,所以姜军(上期受访嘉宾)愿用一生与电影为伴......

那么问题来了,直觉到底是个什么东东?靠谱吗?持久吗?

直觉就是未经思索的直接察觉,它不依靠语言概念作中介,更无需逻辑推理,直觉属于人的潜意识.但直觉不等同于知觉.

知觉是由于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知觉强调事物的在场.

比如:你在某家日式料理店用餐,店内氛围,菜肴风味,都实在而真切地进行着,这就是知觉.突然这一切令你想到自己另一次在不同时间地点的用餐情景,产生的这一心理意象,就是直觉的作用.

因此,直觉的产生需要关联,而不仅仅是对在场物的刺激接收.那么,当刺激物与内心那个模糊而长久的渴望对上频率后,就会直觉显现.

比如:许老师看了YSL的秀,知觉告诉他"原来衣服可以做得这么美!"与他内心长久以来对美的渴望(尽管什么算美是个模糊概念,没有标准答案)一拍即合.此时,直觉强烈显现.

我读了<<小王子>>里的话,知觉告诉我:

"对! That's  it  !"

这就是我想说的呀!与我内心长久以来对自由和追梦的渴望(尽管什么是自由难以表述清楚)一拍即合.于是,直觉为我力挽狂澜,作出决定.

抗衡直觉的,是理性.

我们受着环境的影响,都被教导去做被期望做的事.我们认为自己想要的答案都靠外界而获得:父母的教诲,朋友的意见,导师的指点,领导的忠告,我们总是遵循权威制定的游戏规则.看就业市场数据,以获得最热门的职业信息,靠云计算预测商业新趋势,和这些数据信息同步,就自认为能与最强大的势头一致,从而让自己也顺势强大起来.所以我们信奉,做不了Rule player,顺应时势是必须的.

曾经与一位朋友长聊过,"顺势而为",虽然理性认知上,达成了一致,但直觉告诉我,哪里不对.直到读到席勒的这句话:"我的思想与其说是从丰富处世经验或他人中获得,不如说更多地是从与我自身的交往中获得."

我的内心再次被点燃.

当内在的自我与宇宙的道义法则相一致时,无论追梦途中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内心都无比坚韧而强大.感觉到某种比个体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凭借直觉带着自己一路向前,并且直觉会时时处处引导并作出判断.

一旦开始察觉自己渴望更赤裸地面对灵魂时,我们就会开始寻求不同以往的成长,开启个人特质的发展历程.

所以,当内心深处模糊而长久地怀有某种渴望时,我们应该对自己抱住不放心心念念的东西认真审视了.

肉体的人是现实的,精神的人是令人置疑的.为了精神的人而牺牲现实的利益,仅仅为了可能的社会理想与审美乌托邦?理性是绝不允许这样做的.

但艺术家愿意!

愿意由利他之爱介入后达成的观照去放弃理性,依靠直觉,听从内心召唤,让直觉源源不断,这也正是艺术家的直觉优于常人的主要原因,但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

理性要求同一,天性要求不同(自我);理性通过不可动摇的规则制约于人,天性通过不可泯灭的情感滋蔓于心.在一切挑战中,始终与捍卫天性的精神的人保持恒久统一,那么,直觉的持久性便得以彰显.

还有些人,能自由穿梭于两者之间,的确有过人之处,用理性来了解人性,用天性来召唤直觉.事业登峰造极,赢得亿万膜拜.

在一个工具理性主宰的世界,艺术家的直觉功能并非解决一切,理性的问题终得由理性来解决.但艺术家的直觉功能提供了另一种路径和参照,或者说提供了一个上升通道.

二,语言的转换能力

以上所表诉的直觉不是拍脑袋的一时冲动,也不是基于处世经验丰富而作出的快速判断.直觉在不同时景下一次又一次地显现,给出指向,是因为理性(现实)与天性(精神)在不断地抗衡中.想要拥有直觉的持久性,还需要一些能力作支撑,比如:"语言的转换能力."(此处的"语言"不是狭义的文字语言)

正如许老师在谈到创作灵感时讲的,"灵感一闪而过,落实到创作对象上,外行看得出,内行做得出."这句话通俗简单但富有深意.至少包含了艺术家语言转换的三个过程.

1,艺术家发挥联想,想象,调用记忆,将在场的知觉快速转换成直觉,获取灵感.

2,艺术家将灵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付诸于表现载体(各种艺术样式),完成从灵感到表达的巧妙转换.

3,受众通过审美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甚至是审美再创造,艺术语言达成了无限转换.

快速转换---巧妙转换---无限转换,完成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转换的难度一级高一级.

与许老师的交流中,提到了两种技术:

一种是表达艺术的手段(比如:画画,弹琴)

另一种是(艺术)语言的转换能力.

这两种技术一硬一软,兼融并蓄.然而我们更在意硬技术的操练,而比较忽视软实力的培养.正如职场人士更在意PASS而非软技能(情商).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发表演讲时说:"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痛苦"时,遭受了彻底的失败----被指责虚伪,十分可笑,不像总统说的话,更像一个懦弱的小孩.在理性现实世界,无论哪国的总统,都被促使去思考,而不是去感受,去制定战略,而不是去移情想象.以情感来影响或作出决策,评估形势是毫无意义的.

然而视理性为唯一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丹尼尔.戈尔曼的名作<<情商>>出版之时,正值克林顿发表以上讲话,标志着一个新观念正悄然走起,虽然起初会被传统无情打压.戈尔曼认为:"情感的能力比传统的智商更为重要---这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谁比谁重要,没那么重要.观念意识的觉醒,时过境迁的变化才更为重要.

最近,许巍又火了,他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是高晓松的词曲.

愤青嘲它"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来日方长的坑爹."

文艺2B们被那"不顾一切"high得一愣一愣的.

商战角斗士则实在服帖这一招---打赢情感战的营销策略.

无论骂还是夸,它都已经浮出水面,就像当年鲁迅先生的小说,读者们纷纷写信发表读后感那样---引起话题,博得眼球,达成了无限转换.在艺术被泛化,商业与艺术越来越难舍难分的当下.探求"语言的转换"是否令人迫不及待?

隐喻: 似,又不似.

人们对歌词中"那片海""不顾一切"的理解与联想是千差万别的,创作者用隐喻暗示难以用清晰语言表达出的内心情感,注重的是整体传达.隐喻通过类比,联想,象征进行形象的不断转换,从而使审美体验鲜活而富有生命力.所以台下听歌的fans,具有观摩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时的激动情绪,但不会有仪仗队高呼的口号那样语意清晰.

操练一下.如果当你发现,友人不让你看Ta的朋友圈了(之前是双通的).你会如何处理?找Ta问个明白?只当不知道?旁敲侧击?......

能否运用巧妙的转换达成有效沟通?

传神:模糊而精准

许老师说的:"找到关键点,提取出来,神似而非形似"是巧妙转换的另一个途径.

我给弹惯古典作品的小朋友,弹了一首blues作品,问Ta什么感受?

答:"象流行音乐."

问:"流行音乐是怎样的呢?"

答:“就是很cool的感觉。”

一友人正热恋中……

我问:“你爱Ta什么?”

答:"说不来,反正就是很爱,一种美妙且强烈的感觉."

流行音乐是什么?爱是什么?专家会给出理性回答.我们普通人说不清楚但能精确感受.模糊并非含糊,有了精准的感受,模糊更意味着广博与多义.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在艺术作品中,被量度的指标越多,说理越充分,指向越明确,感染力与持久性越差;模糊朦胧的,欲言尤止的,难以言表的,感染力与持久性较强.

导致模糊的产生是有各种原因的:

生理原因.

大脑皮层分为六层,各层次相互联系,每一层皮质受到了外来刺激,都会引起整个大脑皮质的不同程度的脑电波活动.也就是说,大脑皮质中每个局部所受的刺激,都会引起整个大脑皮质的连锁反应.它们相互碰撞,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此亦彼的模糊整合运动,所以这这种整体性连锁反应,决定了人的思维具有模糊性.

主客观原因

客观事物本来无所谓模糊,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人的内视角观察到的外部世界,受主体意识的过滤,折射和局限,就不是清晰透亮的,而是掺和着主观经验作出判断的变异的客体了.这种若明若暗,是似而非,便具有了模糊性与朦胧感.

比如:同样描述眼睛的那句截然不同的话:"眼镜是心灵的窗口""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座监狱."前者是由内而外传,后者是由外而内输,通过隐喻,将主客观进行了连接,明暗对比中赋予生理器官----眼睛十足的生命动感.

康德说:"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有表现力,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

传神,就是模糊思维的整体性高度概括与表达.

再拿眼睛举例:

一对母女,眼睛长得并不像(形),但眼神却十分相似(神).得出"相似"的结论,你不会去分析局部(眼眶,睫毛,眼球等)而是感受整体(眼神的温暖,冷漠,咄咄逼人,悲苦哀愁......)

恰恰这些形容词又是模糊的,不能定量分析的,但是高度概括的。

传神就在这个"真切感受到了"(精准)但又"难以名状"(模糊)的复杂心理活动中诞生了.

这两个达成转换的方法----隐喻,传神,一个要求发散,一个要求聚合.在艺术创作与审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是艺术思维的重要表现.

当商业,政治都高举艺术大旗,当人生风景与艺术家情怀产生勾涟,直觉的持久性与语言的转换能力,谁说可以忽略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5,129评论 0 18
  • 第二章 闺房记乐(下) 谈到古时候伉俪情深的婚姻故事,首当提到的便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
    钧莹阅读 376评论 0 3
  • 定义 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句子。 角色 抽象解释...
    贾里阅读 211评论 0 1
  • 如果只给了一个开头 我就预演完整个故事 那么故事真的会存在吗 如果一开始抱有过多的期许 就更可能希望会落空 那么我...
    會寫詩的小妮子阅读 1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