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不同平台做不同的事

  不同的平台应该做不同的事,因为不同的平台天生地具有不同的属性,而属性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

  比如说,简书,在PC上,手机上,以及在平板上,理应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PS一下:话说我是有多么痛恨分割线啊,宁愿自己弄一个符号,也坚决不用hr(hr就是HTML里的分割线)。

  关于产品设计,有一句话我很认同,就是当你设计产品的时候,你实际上在设计的是使用情境。

  你需要知道或者说引导用户在不同的设备上做不同的事,因为不同的设备天然地就有不同的特性。

  对于PC来说,一般而言,人们都是正襟危坐在书桌前,双手放在桌面上,左手搁于键盘,右手在键盘和鼠标之间不停切换。因此,使用PC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比较正规的,人也处于比较亢奋或者至少比较认真的状态,不会太过随意。

  而手机的使用情境就全然不同。

  使用手机的时候,几乎完全可以肯定是碎片时间,用户只是在两件重要度较高的事件的过渡过程中,使用手机来快速获取信息。因此和PC截然不同,手机的使用情境以信息快速获取和快速反馈为主,不可能是比较正规和亢奋的工作状态,而只能是闲暇的匆匆一瞥。

  平板则和手机又有不同。

  如果说手机的使用大多是碎片时间,那使用平板则至少是大只的碎片,有些时候甚至就是专注地使用平板。比如说,躺在床上,拿着平板看电影。亦或者将平板挂在墙上,看着平板上的菜谱烧菜。

  使用平板比使用手机更正式,持续时间更长,人们的专注力也一般更集中。平板既可以兼顾碎片时间,又可以作为主力使用设备。而使用平板不如PC那么正式正规、那么严肃,使用平板更加生活化,也更多了移动的特性。

  而使用笔记本就又有不同。

  在移动设备大量出现的情况下,笔记本的定位比较尴尬——它既不如PC那么正式,也不如平板手机那么随意。

  我们可能抱着笔记本窝在沙发里,或者蜷在被窝中,但又不可能是躺于其中。笔记本的适应情境因此比较多变和零碎,强烈依赖于用户的使用习惯。

  因此,笔记本所对应的使用情境就是复合式的——它不如平板那么移动,又不如PC那么固定。如果说PC是固体,平板是液体,那么笔记本就是胶质。

  笔记本的特性,在于和移动设备不同的“移动”,即“输运”——它的移动不是工作中移动,而是非工作状态的移动,这是和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本质却别。

  因此,仅如此分析而言,四类产品的使用情境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分——

  PC的使用情境是正规的,认真的,专注力高的。

  平板的使用情境是闲暇的,生化的,专注力高的。

  手机的使用情境是闲暇的,碎片的,专注力转瞬即逝的。

  笔记本的使用情境则是在平板和PC之间。

  使用情境当然不但如此。

  从上述四类设备的操作方式,也能区分出更多的使用情境细节来。

  比如说,一般而言,人们使用PC的时候是鼠标和键盘,使用笔记本则会引入手势(特别是Mac),而平板主要是手势和触控,手机则主要是触控。

  使用方式的不同,自然也决定了应用所要做的交互的内容是不同的。

  比如说,PC和笔记本就更加适合文字的输入,而平板和手机则不适合——我们目前的语音输入还没那么发达。

  基于此,平板和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更适合短小文字信息的录入,比如记录一个灵感,一个GTD事项,一份备忘,拍一条微博,发一条推,诸如此类。而作为比较,PC和笔记本则适合输入长篇文字。

  我们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导致了碎片化的时间增多,而大把的时间块在减少,这也就导致了手机平板这样的移动设备的使用将多于PC和笔记本(的非职业需要状态)的使用。而这又导致了基于设备的使用情境的不同,从而人们更加被迫倾向于输入碎片化的文字信息,比如微博和推特,而较少地输入长篇文字——此一结论与当下的现象非常符合。

  而交互方式的不同除了决定了输入的信息的形式是不同的,也决定了应用的交互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原则上时下所谓的响应式布局实际上却是不成立的,因为同样的网页,交互方式不同决定了不同设备上不是简单的调整布局方式就好了的,还要考虑到交互方式和用户所需的内容与信息种类的不同而带来的调整,这是当下的响应式布局所无能为力的,只能重新设计——当然了,对于已经确定要显示的内容呈现页来说这倒不是问题。

  上面是简单分析了不同设备的使用情境的不同,下面就来揣测一下同一个服务,比如简书,在不同的设备上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差异化服务。

  先说一下大致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应用分类:

  1,PC类:

  1.1,网页;

  1.2,WebApp;

  1.3,桌面应用;

  2,手机App:

3,平板App。

  总共五类应用。

  PC段之所以分三类,因为这三个子类的应用情境也是有不同的。

  网页,就不说啥了。WebApp和和网页的区别,在于WebApp和浏览器的结合更紧密,可以调用更多的浏览器资源,从而作为WebApp可以做更多的事情。WebApp和桌面的区别,在于WebApp更加轻量级,不能调用桌面那么多的资源——而且,学究气地来说,原则上WebApp的跨平台性更好,当然这点在这里是废话。举一个例子,Evernote就有网页、WebApp和桌面应用三种,从功能来说,网页版和桌面版已经几乎没有差别,所以WebApp版也不会有太大不同(事实上和网页版在界面上是一样的)。

  很多游戏也分桌面版和WA版。就如笔记本是PC和平板的过渡一样,WA也可以看作是网页和桌面的一个过渡。在功能上,WA可以比网页版更丰富,但又不会像桌面版那么重量级——这里吐槽一下Adobe的Air。Air可以看作是加重了的WA,而且,真的很重……和WA一样,Air可以做到较好的跨平台,一个界面(原则上)通吃所有设备,而体验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虽然当设备差异太大的时候一致性反而很奇怪。

  对使用情境来说,使用桌面版的时候,目前用户的普遍内心状态依然是——这是我个人的事情,和整个网络相对隔离。

  比如说,我们虽然有完善的云体验,但是用Office或者WPS来写文档的时候,总是在心理默认为“这是我一个人在写,写完以后给大家看”这个一个情境,因此和ChromeOS所给的GDrive的在线编辑体验完全不同——也因此GDoc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很震撼,明明内心是“我个人的写作”,但实际上却能看到大家一起在编辑。这种精分的体验有好有坏,看需求。单就写作而言,桌面版的使用情境暗示了用户其是在独自离线地完成写作内容。

  而网页版应用的普遍使用情境则不会如此——无论简书如何避免,一旦在网页版写作,那种SNS的特性是挥之不去扑面而来的。当然,也有在网页版和桌面版上几乎没有使用情境差异的,比如Evernote的桌面版和网页版在UI上的差距基本就可以被大家所无视。

  相对设备不同带来的使用情境差异,网页版和桌面版的差异对使用情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当然,这主要看你打算做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

  回到简书的问题,个人认为,简书如果要做桌面版(虽然不大可能)的话,在功能上倒是可以适当地做出侧重点的转移。

  简书的根基是网页版,而且,网页版也的确做的非常好(这个马屁拍得嘹亮吧~),如果要做桌面版,可以将侧重点转移到桌面版所特有的使用情境上来——个人,独立。

  桌面版相对网页版来说,使用情境,如前所述,更侧重于个人的写作与阅读体验,所以简书桌面版可以考虑顺水推舟,将所有SNS元素都淡化,就让桌面版成为个人书写和阅读的终端。而且桌面版本来就可以在编辑器上完爆网页版(虽然我是HTML5的忠实拥泵,但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论编辑器等大型重量级交互,桌面版依然完爆网页版),所以如果让我来做,简书的桌面版将在这方面的用户体验上做强化,而弱化社交性和网络型——所有操作都让用户感觉是在本地完成的,而不是实际上的发生在云端。

  WA版,由于可以充分利用浏览器的特性,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也会考虑来做。

  WA版的使用情境介于网页版和桌面版之间,但WA版的一个大特色,就是WebApp是可以使用大量浏览器API的,其中最让人心动的就是Rich Notification。这货在最新的Chrom上又被增强(事实上Chrome的Rich Notification已经远超HTML5标准的Notification了)了,所以不发挥这个特色就太对不起编剧了。

  由于WA可以大量使用浏览器,而浏览器本身的使用情境就是网络、互动、社交,这些元素,所以和桌面版不同,WA版的简书将极大可能地突出社交性——比如有了互动就用浏览器通知你(Omnibox上来一个简书娘的扭动,Extension Badge也跟着一起摇曳,最后底部右侧弹出一个Notification,哇塞,骚爆了!)。而且浏览器的离线存储和离线交互(WA可以做到离线交互,而不用每次都访问网站,虽然HTML5本来也可以做到离线缓存,但还是有不同的),因此WA版可以在增强社交性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离线体验。

  这不但对简书如此,对几乎所有的应用,WA版的这两个特性总是最闪耀的,俗称逼光闪闪放光彩。

  PC版在桌面版和WA版上走了两个极端,但和不同设备,比如手机版和平板版相比,还是比较类似的——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基本没有不同,只不过侧重点发生了转移。

  从PC版到手机版,服务本身就可以甚至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手机版的应用的使用情境是偏向于碎片化时间的应用的,人们的注意力相对而言也不会那么专注和集中。在交互方面,手机的使用情境主要是触控而非输入,这是和PC版最大的不同。

  上述所有这些决定了,手机版简书的使用情境应该侧重于利用碎片时间的快速阅读以及敏捷交互——输入文章这条从一开始就被枪毙了。

  什么是敏捷交互?就是赞一个,踩一个,输入一个表情,结束。

  最常见的敏捷交互就是在微博上的赞和转发——甚至都不是评论。放在推特上,就只是转发。

  只要敏捷交互。

  评论的输入已经不能算是敏捷交互了,而如果是简叔推崇的千字文,放在手机上,你就饶了劳苦大众吧您哪!

  简书现在有赞,这是敏捷交互。发布到微博和推特,这也算是敏捷交互。评论已经不敏捷了,或者说还不够敏捷。

  敏捷交互版的评论可以是这样的:有一排表情,你点一下,就作为评论发出了(关于这一排表情的多少,请注意“敏捷”两字,百来个表情是怎么都敏捷不起来的……)。

  这样就够敏捷了。

  手机的碎片时间利用和交互方式决定了,PC上所常见的交互方式在手机上就是太过繁重的负担。

  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那就是豆瓣阅读(这方面Evernote可以作为反面典型。。。手机上和PC上几乎一样重…………)

  豆瓣阅读的PC版(也就是网页版)提供了划线、评论、批注、分享、书签这几个常用功能(别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而在手机版上,评论被弱化了,批注直接被去除。这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批注的操作和划线重复,而且要输入内容的话在手机那么小的屏幕上很难有很好的用户体验——屏幕一半已经死于输入法界面,另一半是输入框,划线部分本就看不到了,所以还不如只保留划线和评论。

  因为手机的使用情境不同,手机版的应用在功能上做出适当的删减以及调整,在我看来是非常应该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响应式交互,不但UI自动适配,连UX也做出调整。

  甚至于,在我看来,连内容也需要做出调整。

  对手机版来说,上述的使用情景下,太长的文字已经不适合被推荐给读者了——简书目前又不提供书签和收藏功能,长文字在手机上阅读的进度不能同步到PC段,所以会导致阅读体验的下降。为此,简书首页推荐在手机端上其实最好是另开一版——手机的归手机,PC的归PC,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手机版的首页推荐内容以短频快的精彩小文为主,一篇一分钟最多两三分钟能拿下的微小说和微评论最适合不过,而动则四五分钟朝上的阅读对手机来说不是好事——还记得二逼尿FlappyBird么?一局不超过三十秒,短频快,填充碎片时间妥妥的(联想到某些活塞运动短频快的还在那里欢呼妥妥的的朋友请自觉站到墙角面壁思过)。

  内容在某些时候也需要因为使用情景的不同而做出调整,这是最好的了。

  最后来说平板版。

  平板用作输入已经比手机好了很多,但就实际使用经验来说,在平板上输入文字还是很蛋疼的。

  因此,平板依然不适合长文字的输入——简叔的千字文计划还是省省吧。

  但,相对的,平板已经不是很以来敏捷交互了,它允许用户有一定的交互强度,只要不是长文即可。因此平板版的简书可以提供完整的评论功能,而不需要只提供敏捷交互版的评论。

  在操作方式上,平板相对PC更突出触控和手势——而手机主要是触控,手势弱化了很多。因此,平板版的简书提供一定量的快捷手势是很必要的——就如PC版上应该提供一些快捷键一样。

  从使用情境来说,平板的使用已经注定了用户的社交心理已经被调动了起来,所以平板版可以考虑和WA版一样,突出社交特性——这方面手机版也理当如此,但考虑到敏捷交互要求交互强度不能太多,所以过多的社交性对手机版来说反而是一个累赘。

  就突出社交来说,平板版应该是发展的主力,这点甚至可以考虑优于网页版——网页版,你开到另一个页面,有了新通知你也不可能及时知道,但在WA版和平板版(以及手机版)上却可以及时获取消息。因此如果要做社交,平板是主战场。

  但,这又回到了简书的定位。

  作为一个强调书写和文字的服务,简书中的社交即便有也应该强调的是“以文会友”(所以我又要怨念一句我的Traceback了……),这样的话,普通传统的SNS方案并不适合简书——那是以人为单位和媒介的交互,而不是以文为单位。

  从这点来看,桌面版说不定比平板版更值得关注。

  当然了,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回到那个原点——简书的根基还是在网站上,所以网站版如果做不好,别的也都免谈了。

  毕竟,以文会友的使用情境本身已经决定了,至少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使用简书的时候,心情情境是端坐在网站中的。

*

  最后来总结下。

  使用情境基本上决定了一款产品在不同设备甚至不同环境中应该给予用户什么样的体验,这种体验包括了视觉体验(UI)和交互体验(UX),以及,最好还能有不同但更智能跟适合的服务体验(内容)。

  但这种不同又不是天马行空的全然改变,而是要在坚持服务最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

  能做到如此的产品,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响应式作品吧。

  欧耶,废话完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