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果轮回,你需要知道点新鲜的

关于因果轮回,我想每一个学佛人都曾经有过很多疑惑。对我而言,因果和轮回就像是两个大黑洞,里面充满着不可知以及这种不可知带来的诱惑,这令我对因果轮回始终抱有深入了解的兴趣。

如果因果真的存在的话,这就是一种因,下面的文字则是从中承袭发展出来的果,在你打开这篇文章的那一刻起,这枚果子就落到了你的口中,

接下来的时间祝你吃的津津有味。

一般而言,因果轮回在佛教中特指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三世因果之“三世”是指“过去、现在与未来”,“过去”包含了无始劫数以来,而“未来”也包含了以后的无尽岁月,因果的循环,在三世之中,一波接一波,连绵延伸。

三世因果也正是佛教因果论不同于外道的一世因果论的地方。佛在教因果系统中增加了轮回这个“变量”,.如此一来就完美的诠释了因果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的来源,以及这种来源的不可知性。

若要以现前一生的现象,说明因果的道理,就好比要从一个人一生发表的言论中摘录出一句来给这个人定性——这无异于“断章取义”。必须以三世来说明因果,因果的道理始能完备。正所谓:“因前复有因,果后复有果”,在时间上看:三世因果溯之无始,追之无终,一切的现象在生灭成坏中循环连续,所以虽然说是“三世”,但其实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

 

而“六道轮回”的轮回,用人话来说,就是“生命的循环”。只要我们还是凡夫,就会不自主的被囚禁在这生死的循环——也就是轮回之中。虽然我们现在还以人的面目活在世上,但总有一天这一期生命将会灭谢。而那时我们的心念——更正确 说是“心识能量的相续”,肯定会无可选择的被“业风”吹至另一个生命里面,而且那个生命的形态还不一定是人。

用不了多久,这个生命又会结束。我们的心识又将一如既往的向前推进,如果我们还是凡夫,这种过程会一再重复,——正如泰戈尔所说“我将死了又死,以明白生是无穷”。


在我看来,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事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因和果之间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却一定有能量的传递。  而 所谓轮回,其实就是一系列因果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闭合回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 想要真正一窥因果和轮回的全貌,我们必须经由“现量”的证得,而非“比量”的推度。“比量”推度是一种间接的认知方法,并不足以看到因果和轮回的全貌。所以对于人类认知而言,真实的因果和轮回是不可知的。

“现量”看到的实相,而“比量”只是一种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判断。

比量虽然不太靠谱,但总是聊胜于无。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对于“因果轮回”的一些“比量”

因果不只是线性的单因果

三世因果是就时间来说的,在空间的因果关系上,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线性的单因果关系中不可自拔————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粗暴的,有这个原因,就必定有这么个结果。————“你做了坏事,就一定有恶报,你抽烟,就一定会得肺癌……你骂我,就一定会下地狱……你杀猪就,一定会被人杀……”

线性的单因果思维是指摒弃因果链前后和左右的关联,片面强调事物产生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思维模式。


这种毫无余地的结论,既不能反映因果关系的丰富性与曲折性,也不能正确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委,因此常常引起很多之士的质疑与诟病,甚至被有心人借此质疑佛教理论的正确性。但学习佛法后你就会知道这种单因果思维和佛教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佛教的因果论通途来说,有”六因,五果“,一果可以有多因,一因也可以结多果。经论中常拿帝释天的因陀罗网来比喻这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因陀罗网上有一千颗珠子,每一颗珠子,有自身的影相,同时也含藏着其他999颗珠子所投射过来的影相,影相间互相含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网,难分彼此。这就是因陀罗网的的譬喻。

正所谓: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

同理而言,宇宙万法的因果关系一如因陀罗网中的影相,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因此ㄧ法动,遍法界动。由此可见佛教的因果观是一种全方位,全视角的全息系统视角,这种视角认为;

决定事物发生发展的是一个系统,抛开整个系统去纠结线性的单因果是无法正确认知事物的。

反佛人士的祖师爷;范缜先生在这一点上的观点和佛教是一致的,在当时的大V竟陵王萧子良诘问他时他的反问就体现了这一点:萧子良对范缜说:“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你不相信因果,为什么有的人富贵而有的人贫贱呢?)

他回答说;“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窗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hun)之中。坠茵席者,殿下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如果了解佛教因果论的人就会发现:在对于因果复杂性的理解上,范缜和佛教是保持了高度一致的——一件事物的发生,一定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外在的原因,有内在的原因。绝不会有线性的“一因结一果”的现象发生。佛教讲究“无我”。“我”,就是主宰。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换言之,没有一件事情,能完全决定另一件事情。

风吹花落,具体落在什么地方,不仅取决于风,还取决于花本身,比如长势、大小、轻重、高低等等,风只是一种“增上缘”,不能必然决定坠席或者落溷。

而花的长势、大小、轻重、高低又要看水分,阳光,空气,等等因素,这些众多的因缘聚合才能形成这朵被风吹落的花。这些因缘在佛教当中被称之为:“能做因”“聚生缘”,意思就是果报成熟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引生结果的主要条件称为"因",而次要条件则被称为“缘”。换而言之:“缘”就是“果”之所以为“果”的辅助条件

但是光有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等的因缘就能长出花吗?显然不可能,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因缘,就是“树”的存在,佛教把这个称之为“主因”“生因”。

范缜举的这个例子凑巧又能解释佛教关于因果的另一种观点;因果同时,

在时间上,因和果的关系是“异熟”——前、今、后三世不同时段的异时而熟、三界六道不同处的异地而熟、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异类而熟。

在空间上,因果的关系则是‘相续不断“,之所以说是相续不断,是因为从空间看;因在灭谢时,果也正在同时生发。也就是说;因正在灭的过程和果正在生的过程是同时间进行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果同时“。比如在范缜举的那个例子中,花落的果在花开时就已经决定了,“零落”是花的“定业”,飘茵还是堕溷,则要看缘分——风如何吹,雨怎么打。

在我看来,定业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可逆的倾向性,因果同时,在造因的时候,果就已经是‘定业“了。所以说;定业不可转,努力要用在”因“和“缘”上。

因果同时的概念莲花显示得最明显;在莲花还没有开的时候,莲花在苞里面已经就有莲子,花开的时候,莲子就成熟,花是因,莲子是果,因果同时。

究竟层面上看,‘“因果同时”也是成立的,因为时间只不过是一种主观判断而已,属于没有实体的的“不相应行法”。


小延伸;佛教认为结果产生的影响也是多角度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强烈的也有微弱的。有显露的,也有潜藏的。在有漏法的范畴内,没有哪一件事情的结果是纯粹正面的。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话,我们思考因果关系最大的目的——从已知推导出未知就会成为臆想和空谈。


由此可见;佛教的因果论绝对不是我们通常思维中所认为的那种单因果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自恰的解释系统——因前复有因,果后复有果,每一个现象的原因都不只是原因,还有原因的原因。每一件事产生的结果也不只是结果,还有结果的结果。经过这种视角加持的人,会不停的在纵向横向逆向的思维联动中去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最终拥抱宽容达观的幸福人生。

轮回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六道轮回

说起轮回,大家立刻就会想到“六道轮回”,但这种人尽皆知的轮回并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除了生命形态的轮回,轮回在我们的生命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轮回不仅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更是我们生命的“常态”。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心智模式的轮回。

心智模式,学佛人可理解为习性反应,就是我们接触外境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系列自动反应。

佛教把这种反应的来源归结到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而社会人则用固定的心智模式来解释。

本质上看,心智模式是人们在大脑中构建起来的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模型”,这种模型的结构,是无始以来的业力和无明习气所打造而成的。因此,不同的心智结构,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结果。

在遇到触动我们爱憎的外境之后,“无明”的心智模式就会展开一系列习性反应,这种反应甚至会直接影响主观意识,大多数时候,你对这种影响毫无察觉,大部分人时刻被其牵制操纵而浑然不知。刻板的心智模式会造成我们的处境陷入无尽的轮回之中,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 在我看来,这种轮回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我们会不停的去往我们不想去的地方,而是在循环的惯性之中,我们会变得毫无选择的余地。

——没有人愿意原地踏步,但却总有人遇到鬼打墙。

这种循环的“因”是我们的“记忆”和认知的局限。曾几何时,我们曾经用这种模式处理过类似的情况。在当时的情况下,它是有效的,于是我们的神经系统里建立了一个相对应的神经链。当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时,我们的身体、理智等就自动启动,将我们的处理方式推入到过去成功使用过的模式和套路里。

随着时间轴的推移,这种套路未必还会有当初的效果了,但对于我们心理层面来讲,它却是相对“安全”的。于是你会发现相同的方式下,我们总是得到相类似的答案——哪怕你不再想要这种答案。

我们的处境就像是《奇异博士》中的多玛姆,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不停的上演着“小剧情循环”。不过与多玛姆不同的是,我们是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自己画地为牢——其实我们从来不会去做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会去做看起来简单又安全的选择。——于是乎我们就心甘情愿的从'成了习气的囚徒和轮回的奴隶。

当人们丧失勇气不想向前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知识,问题在于,他们需要勇气的时候他们想要得到安全,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却想要得到自由,他们只不过是在兜圈子——海灵格

我之所以要拿心智模式的“轮回”来做例子是因为:你我都身处其中,你我也都深受其害。

我虽然还没有摆脱这种轮回,但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来面对它

1,不再纠结在果,而是努力于因

我们的心智模式之所以会轮回,除了记忆引发的惯性使然,更多的还是因为我们被五彩缤纷的现象世界给绕晕了,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原地踏步难以察觉。

我们要摆脱现象的纠缠,在“因”上努力,而非在“果”上兜圈子。

这样做虽然会很累,但不这样做我们永远无法从巨大的惯性中抽身。

千万不能因为焦虑,就频繁动作,凡事三思而后行,想清楚了再行动。这样做即便无法立刻摆脱轮回,但起码可以减少损耗。

2.通过自我觉察和学习,让心智模式的作用从轮回变成迭代。

无论是哪一种轮回,都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性才能持续下去,而自我觉察能让我们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大脑,收获很多从未有过的“自知之明”,从而能够在循环的惯性中“抽身”,去用新的视角审视原有的问题——引入新的视角,在任何时候都是“破局”的关键。

当觉察带来的“新视角”令你开始质疑自己遭遇的“合理性”时,轮回的平衡就会逐渐被打破,并在你觉察的持续中,土崩瓦解,

但仅仅觉察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获取新的信息,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观察框架”;通过了解新的思考逻辑,掌握更多的规则,更新“思考路线”;修正自己的“价值导向”。使自己获得更加容易“解脱”的心智模式,令自己的修道之路减少一些内在的阻碍。

觉察是一个打开心门的过程,学习则是一个不断点亮心灯的旅程,这二者的叠加态作用到你的心智模式上,会让你的心智模式从无尽的轮回转向不断的迭代。和轮回不同的是:迭代虽然也有重复,但轮回只是重复而已,迭代却能在重复中不断递推出新的变量。

有头驴,拉了一辈子磨,主人怜悯它,就让它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吃草。可是驴对广阔的世界视而不见,而是绕着一棵树,一步一个脚印地打转。原来,这头驴拉了一 辈子磨,除了转圈已经不知道别的了——许多人,终其一生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上打转,难以突破,除非认识到自己是头驴。                    如果你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不要说脱离六道轮回了,仅仅是心智模式的轮回就足以令你一生原地踏步,一事无成。心智模式的轮回,如果你看懂了,它就是我们善法的增长引擎,如果看不懂,它就是我们人生的死亡螺旋。

因果并不是佛教首创的,佛教只是给它打了缘起的补丁而已。

佛陀未出世前。印度已有了着相当系统的因果学说,因果是古印度人得以解释现像存在的理论基础。


而大智大慧的佛陀则在因果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缘起”来作为一切“现象”的解释,新鲜血液的加入令古老的因果论重新焕发生机,因果论的许多流弊都随着“缘起”的加入而一逐渐消散。

在缘起论提出之前,因果论最大的问题就是——必不可少的被宿命论捆绑。因生果,果生因,因为因果之间的必然性,一切看起来都是注定的——就算是你主观的造作,也不过是某种不可知原因产生的结果而已。

但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宿命论其实是一种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世界观,它自洽的逻辑体系虽然能解释问题,但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佛教将“缘起”编入因果论的底层源代码,这个问题就随之消散——在缘起论的视角下看:缺乏足够的条件下:因就不能生果,因果之间的必然性必须构建在“条件”(缘)的偶然性之上才能实现。  果的显现必须通过、只有通过“缘”的作用才能达成,而且不是单一的缘,必须是许多因缘的交互作用,即所谓“众缘和合”才能显果。

如此一来,被缘起论加持过的因果论不仅摆脱了宿命论的控制,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通过制造因缘来得到果——这个思想也是佛教所有修证体系的逻辑支点。

缘起论认为:世界上许多事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事物发展的初期,它们往往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由于条件或者纯粹机遇的关系,最终才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下去。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最初的可能性开始的,意味着“果”是可控的,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果”的走向。

我前面说的“三世因果”的三世,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缘”,因为时间是业果成熟的根本条件,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更全面的说应该是“不是不报,缘分未到”,因为除了时间,业果的成熟还需要其他条件,时间不过是因缘具足的一个表征而已,因缘具足时,“时机”自然就会成熟。

  在“三世因果”的视角下,成为一个好人本质上是你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佛教对因果有这样的定义:1、自作自受;2、已作不失;3、未造不受;4、善恶不相抵销

1、自作自受:自己造作业因,则自己感受果报。无论善恶,无可代受。例如:自己吃饭,自己能饱,自己吃撑,也还是自己撑着。自己修行,自己解脱,别人也帮不了。如果可以代受,那么就可以让别人帮忙吃饭,别人帮忙撒尿,别人帮忙成佛,显然,这是别人办不到的。所以叫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

2、已作不失:已经造作的业因,不会失去。也就是说,你做了一件事,虽然没有结果,但是原因已经形成,结果只是早晚的问题。例如说;买回来一颗谷种,你要是放起来,不给他土壤水分阳光,他就不会发芽生根,但是种子还在,一旦条件成熟,便会结成果实,在没有结成果实以前,种子不会失去。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

3、未造不受:没有因,便不会感召果报。例如:你手不碰水,手就不会湿,你不修行,便不会解脱。

4、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需要的。

就此而言;佛法对于因果法则的肯定,其实是对人类行为价值的肯定。只有认识因果律、坚信因果律我们才能确立自己身心行为的价值,从合于因果事理的身心活动中,净化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行为,成为改善过去,开拓未来的力量。

总之,佛法以因果律,应用为有情行为责任的根据,所以吾人的行为活动,必须予以特别的注意,不可让他有不良的行为表现,我们的生命就转染成净,脱离苦海。认识因果其实是我们修学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试问:不能认识世出世间因果如何建立信仰?不能建立信仰又怎能安顿身心,身心不安,道法不隆,又谈何依教修学?不能依教修学又拿什么利益众生?

我们常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凡夫因上迷魂狂乱,果上却斤斤计较;这就是因为凡夫不能像菩萨那样如实了知因果轮回所导致的。

因果轮回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运行逻辑”如果你不能理解因果轮回,即使看到一切,你也什么都看不见。因为你只是看,而并没有看到,更不用说看懂。

在这个因果轮回的世界里,绝大部分运作,都不是在你眼前发生的,你所看到的,并不是事物的发生,而是一种事物的呈现——这个世界早已先你而行,如果你再看不懂因果轮回,你无疑就是一个睁眼瞎

不理解因果轮回,这个世界就会在你眼前以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运转着,你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期望,都注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们通常夸一个人有见地会说他很有“眼光”,其实无非是指两个方向——看的远和看得透。

看得 透,是指能看见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到因果——看见事物发展的脉络

看得远,是指看得懂未来和现在的关系——看见轮回——洞察事物背后的真正规律。

这两种能力无论哪一种都是要靠辛苦的学习和不断领悟的,但与靠惯性行走毫不费力的“睁眼瞎”相比,这种人一定走得更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198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6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985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73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9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99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1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12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1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91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55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81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4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12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99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眼又是周五,时间过得太快。 感恩还有两天孩子们就开学了,漫长的暑假终于在宝贝们的支持下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难忘的经...
    俩宝的妈咪阅读 153评论 0 0
  • 有同事问我说:“李老师,当班主任是煎熬还是享受?”我认真答道:“是享受。”这不是客套话,是我的真实感受。因为我的成...
    美言君读阅读 354评论 0 0
  • 我要问我为什么在美食专栏发龙猫!因为它肉好多的样子! 看我饥渴的眼神!
    昭昭陌上阅读 107评论 0 0
  • 作品简介 提及公关公司,总是一个让人感受到无限暧昧与浮想联翩的行业。 酒店公关、挑战高薪、帅哥美女、危机专家、搞定...
    小天天临界点阅读 3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