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观察:撕裂的乡村(一)

农村,我生于斯,长于斯,高中考学走出农门,我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这次在浙西山区的农村蹲点,给了我一次机会来慎重思考和审视我深爱着的农村。

这些年,随着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过。江浙一带的农村比北方的农村富裕很多,浙江的又比邻近省份的好一些。我所在的华川村翻过一个岭就是安徽,村里老百姓的生活比安徽的那个村好上很多,就是山核桃也能比安徽的每斤多卖上四五块钱。

然而,经济的发展又宛如一头猛兽,将宗族派系的斗争、观念文化的冲突、祖辈代际的隔阂,贫富的差距推向更高的高度,不断把农村撕裂地支离破碎。

首先,来看一个相对轻松的话题,农村建筑错乱差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这里面反应出很多问题,既有贫富的差距,有规划的缺失,更多的是强烈的个体意识,小农意识。

其实我是不喜欢整齐划一的一排排火柴盒式建筑的。我理想中的农村应是各家各户白墙黛瓦,房子不要太高太大,有充足的阳光,有个小院,房前屋后桃李瓜果,门前最好有条清澈的小溪。

这几张我觉得有记忆中的乡村味道。

拾阶而上是白墙黛瓦的房子


淙淙的流水,布满青苔的岸石


有情怀,有历史的房子

砍柴、种田、喂猪,面朝大山

其理想归理想,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农村,更多是这样的。

台阶的边上在起洋房

村子被拆得七零八落

儿子住洋房,石头房住父母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