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300万字成为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8)

零基础写作到实现自由职业者的成长之路(1)

从零基础写作到成为年入50万的自由写作者(2)

用手机写作300万字,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成长之路(3)

用手机写作300万字的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4)

成为年入50万的写作者成长之路(5)

成为年入50万的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6)

成为年入50万的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7)

出书是打造个人品牌的标配,关于出书的文章,我之前写过一篇长文文字爱好者有哪些出书方式?作为新人作者有机会出书的时候,积极争取,这是自己对写作路的最好回馈和激励。

著名作家莫言,陈忠实,海子等等,他们早期的前面两本书都是自费出版,后面书写得越来越好名气也大了,自然会有更好的出版条件,再把前期自费的书加印,反正版权在自己手上。

只不过我们现在这年头自费出书成本太高,据说要五六万元,如果你没有渠道去卖,这样出书是不划算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文字还不够成熟,可以等一等。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先签约出版电子书,全网上架,这也是打造影响力的很好方式。

2017年5月,我就是和简书平台合作,出版了《我的草根奋斗故事》上架了豆瓣和亚马逊,那时候平台是可以投稿出版电子书,书上架时候会给作者宣传,也因此有了后来签约的机会。

当年很多出版电子书的人都成为了平台的签约作者,有的因为电子书吸引了出版纸质书的合作。如简书签约作者沐丞《我在深圳10年买了三套房》他就是通过简书先出的电子书,在很多平台曝光,被出版社看中深度合作,他当年还被头条邀请签约每个月1万块钱保底,主要以写理财为主。

上一篇有提到我和一家公司合作代理出版,如果是一起策划的选题,通过了并签约,会扣取相应的提成,作者不用掏钱,如果谈的版税10%签约,代理公司会扣一部分下来,这样大家都划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来做,你只要安心写文章就好,有人帮你负责对接渠道,各种环节把关,若是我的学员,我也会全力宣传。

今天突然想到,在我写作的初期,是如何迷恋上文字?还有哪些比较难忘的事情呢?

2008年,我曾在《读者》杂志上看到很多雪小禅老师的文字,有一篇文章写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8个字都让我非常的神往,感受到文字的美妙之处。那时候会把类似的句子随手抄下来反复去看去记。

还有印象深刻的是林徽因所写的《山西通信》。

“我们看看这里金元重修的,那里明季重修的殿宇,讨论那式样做法的特异处,塑像神气,手续,天就渐渐黑下来,嘴里觉到渴,肚里觉到饿,才记起一天的日子圆圆整整的就快结束了。回来躺在床上,绮丽鲜明的印象仍然挂在眼睛前边,引导着种种适意的梦,同时晚饭上所吃的菜蔬果子,便给养充实着,我们明天的精力,直到一大颗太阳,红红的照在我们的脸上。”

这是那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林徽因的文字温婉清丽,她这篇文章我多次阅读,大致都能背得出来。在我16年做公众号的时候,有转载到我的微信公众号。

一个作者的文字可以穿越时空与我们的灵魂碰撞,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走上写作之路,这就是文字的神奇之处。

还有张爱玲的散文《听花落的声音》简直是天才式的语言表达,充满了文学性和艺术性。

还记得张爱玲文曾经讲过,人生有三恨,鲫鱼有刺,红楼未完,海棠无香。

张爱玲和林徽因都是民国拔尖的才女,貌似也只有她们俩才可以相提并论。

2008年,在温州鹿城区的黎明工业区门口做早餐,我的左边是一家江西做麻辣烫的店,我的右边是一个阜阳人做煮面条生意。所谓的店铺就是一排铁板房,简易棚那种。

那一排人家,也只有我下午忙里偷闲会看会杂志,有时候去旧书摊淘点书回来看。

温州被称为三不管地带,在那些年是非常混乱,我一年丢了五部自行车,有一次中午从店面回住房,门被人撬开,电视机都被人搬跑了,这些片段在我以前文章中也有提到过。

亲眼见过一个女孩边打电话边走着,后面一个人骑摩托车,把她的手机一夺,摩托车飙走了,女孩反应过来,摩托车只留下一溜烟。

我娃奶奶的一副金耳环,被两小伙子从背后摘走,一个耳朵还拉出血了,她开始以为熟人开玩笑,一回头,两个人飞快地跑了……

这些如同电影里面的片段,完全是事实存在过,我曾在知乎上这样回答问题,如实提及当年的所见所闻,却遇见三位网友私信我,让我把地区改为匿名,说怕影响不好,于是我把地名改成“沿海”。

我说的是我记忆中的样子,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很大的改观。

如同当年我们坐绿皮火车去福建,一路上人挤人,人踩人,有一次我和同事把家里带的腊肉干货被迫全部扔掉,不然挤不上去,那时候被踩伤出事的大有人在。

还亲眼见过车厢里面小偷偷东西。当年火车一路停无数大小车站。还有一年没买上坐票,我们都是站着,累得人要发慌,一路上不敢喝水,否则上厕所太麻烦了,过道里全是人……

还有一次我们14个老乡,从福州下火车再上大巴车,半路上被司机一伙的几个人硬要我们每个人额外再出100元,他说谁要不给,让谁嘴上痛快,皮肉受苦,我们都没吭声给了钱,有两个是其地方的人,没有给居然被司机把他们嘴巴打流血,放在半山路中。

现在回想这些如同是前世啊!也就是18年前,又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我这些所见所经历所闻的事情都成了我笔下的素材,我曾写过《记忆里的绿皮火车》《那些年被小偷的伤害》。

2007年,我在温州茶山大学城一个女装服装厂上班,厂里是做内贸品牌,质量要求非常严。我一个从外贸出来的人换这个厂,开始返工返得人想哭。

还记得女装厂里的墙壁上写着,“既要争分夺秒又要针针计较”。

那个厂还有难忘的事情,每次下班铃一响,一群往食堂方向疯跑,就像是饿牢里放出来,只因为去早一点,就会有小青菜,大打铁桶汤里可以多捞点细小的西红柿紫菜。

这个厂比我以前福建厂里工资要高不少,每天晚上10:30下班,每周单休,听说厂里在全国各大城市专卖店,海外一些国家也有店。估计这些年有所没落。达芙妮,美特斯邦威,森马这些年都在走下坡路,服装行业竞争残酷。

我07年在温州厂里做的工序主要有拼肩缝,上裤腰,上衬衫袖口等等。利润最好的工序都是领导家属的份,其他人只能眼馋。

回想起那些遥远的过往,真的是生活阅历丰富呀!怎么会愁没素材写,我写的《过去的十年》,就有写到在这个厂里的一些情节。这篇文章在掌阅仅留言达到4000多条。

那年夏天有一个中年大姐,从车间里中暑晕倒,领导冷静地让人抬出去,不知道最后是怎么安排的,车间里很快再次恢复工作模式,仿佛那是习以为常,或者说是一种漠不关心,也无力关心。

初出门的几年,我们经历过用邮递汇款单寄钱回家,信封里面夹钱一起寄回家,还有年底结账时,大家用缝纫针把钱缝在最里面衣服的荷包里,板在裤腰一块儿。

当年福建厂里楼梯口有一个小黑板,写着:“今日来信”,同事们来回都会看一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再后来经历过插卡打电话的时光,那时候的通话费真是贵呀!想说的话得提前打好草稿,必须长话短说。

我在记录个人的回忆,也感受到我们社会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是叫飞跃式发展,瞬息万变。有文章说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是任何西方国家所没有的,他们可能需要200年的速度。

如今通讯如此发达,通话费干脆都不需要了,微信随时随地通话视频,语音红包转账,一部手机可以走天下。

2004年下半年,我拥有了第一部诺基亚手机,那真是短信红火的年代,每每看到好的短信,我都会记录在笔记本上,记得我最高峰时收发短信一个月800条,每次存上70条短信,内存满了必须要删,删除之前把文采好的抄在日记本上。

这些都是热爱文字的苗头吧!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发现文字能带给我的心灵上的感动。

我的家族里有几个对文字都是比较敏感的,我的小姨读书虽然不多,但是她出口喜欢讲一些谚押韵顺口溜那类话,我小姨家的表弟,还是我小舅家的表弟,他们的文采都是非常好。

我的微信公众号《齐帆齐微刊》开张第一篇文章《粽叶飘香》用的是我表弟QQ空间的日志,表弟现在在县城做公务员,因为会写作领导对他欣赏有加。

我小舅家的小表弟,同我女儿年龄相仿,多次在学校作文比赛中获奖。

我的奶奶虽大字不识一个,但她很会讲一些朴素的语言,也充满生活的哲思,记忆力极好。

奶奶曾跟我说,我的老爷爷是位10个铜钱都数不清的人。我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老爹爹老太太,这几代都是文盲。那是时代和家庭原因没有机会给他们读书,不代表他们骨子里没有文字基因或者其他特长。

我奶奶生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人死得,穷不得”可见她的人生因贫穷带来了多大的屈辱和伤害啊!

我觉得奶奶的一生是多苦多难的一生,个人的命运,时代的命运,让她无能为力,只能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果她生在今天这个时代,应该能做一番事业。她曾和我们聊天,说她年轻的时候去街上卖柴,很多男人都挑不过她,在那种物质匮乏的时代只能靠力气来换得生存,也许这些片段是她生命骄傲的事情吧!

所以时常和我们讲到,她说不管做家务还是做外面的事,她都不差于任何一个人。我只知道奶奶五官长得很不错。

任何人的命运都是和时代息息相关。如同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那如果是出生在中东地区的一些人民,他们在战火纷乱中随时可能命悬一线,朝不保夕,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个人再有能耐又如何?

我记得樊登读书里面讲到过,每次走在人民烈士烈士园附近,内心就应该感恩前辈先烈为今天的和平所付出过的心血。

不管是我的母亲,还是我的奶奶,或者说无数类似的人们,他们在他所处的环境下是没有多少选择空间,只能硬着头皮把日子过下去,要不然又能怎么办呢?

几年前,我看过祖籍重庆后定居英国的作家虹影所写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他们家每个人命运都是很坎坷,充满着传奇性,悲剧性。她在36岁那年写了《饥饿的女儿》被翻译成世界20多国语言,她也成为享誉世界文坛的知名作家。

她这部小说看得人非常震撼,那样一个多苦多难的家庭,她的姐姐,她的母亲命运都是浮浮沉沉,艰难困苦,却又内心强大。

虹影读书爱上自己的历史老师,并主动把自己交给老师,但是老师却在wen革中轻生,虹影在18岁那年才知道自己是私生女,认为自己是个耻辱,果断离开家乡,直到6年后才回重庆……

她曾到复旦文学院学习,还去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过,后来到国外,她最先从写诗歌开始起步,我看虹影的自传体小说,心想,这一大家都是现成的丰富好素材,还这么曲折动人,这样的家庭不出一个作家简直不符合逻辑。

每个写作者走上写作之路,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源头,一切是偶然也是必然。我还记得一句话,“从来没见过哪一个笑口常开的人,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我们中国有14亿的人口,自媒体作者和小说网文作者,总量应该达到五千万左右。

如何能在这些人中生存得很好,不但考验我们的写作能力,运营能力,推广能力,以及是否能坚持下去。如果一个作者能会写又能很会运营,情商又高,人脉关系特别好,那么,他的路自然会越走越宽。

能持续写两年的人都能打败98%的作者,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会越来越少……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