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情史,成就了“爱情教母”琼瑶的幸与不幸

A: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B:你爱过一个不能爱的人,失去过一个深爱的人,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吗?

A:没有。

B: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一个优秀的作家。

琼瑶式的爱情

在所有写情的作家中——最直白热烈是琼瑶;最刻骨铭心是琼瑶;最凄美动人是琼瑶;最纠缠不清是琼瑶;最轰轰烈烈是琼瑶;最情不自禁是琼瑶;最爱情至上是琼瑶……

琼瑶,本名陈凤凰,又名陈喆,湖南人,她生逢战乱,1949年随家迁台湾,就读于台北师范附小及台北一女中,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大学。16岁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1963年自传式长篇小说《窗外》一举成名,1963至2012年,60年的时间里她一共创作64部长篇小说,其中50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可以说琼瑶小说和琼瑶剧几乎启蒙了不止一代人的爱情观,多少的少男少女们都对她笔下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满怀憧憬,觉得不轰轰烈烈一回便枉了此生。最直观的影响大概就在于,几乎所有的80后的孩子们,都被父母冠上了一个“琼瑶爱情故事主角式”的名字,有些甚至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再不济也要取个同类型的网名。比如:婉、凝、子、雨、轩、浩等等,这些在琼瑶剧里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组成了一个时代最热门的名字库。

琼瑶剧不但影响了一代人,而且成就了一批大红大紫的瑶女郎——赵薇、范冰冰、林心如、刘雪华、林青霞、陈德容等以及带有明显琼瑶特色的男主角——马景涛、刘德凯、秦汉、郑少秋等等。

尽管那个年代依然有很多可以跟她在文坛争夺一席之地的优秀擅长言情小说的女作家,比如席娟、亦舒等,但她对这个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谁也不能轻易的抹杀。


三段情史


一生被奉为“爱情教母”,古稀之年却因为陈年旧事落了个全世界唾弃的下场,想来也是令人唏嘘不已。“我这一生一败涂地”——当爱情不得善终,琼瑶说出这句话时,心里的凄凉,有多少人真的能理解和同情?一生为情所困,一生无法自拔。她这一生真的如此失败吗?倒也未必。成就她不同凡响的人生,是贯穿了她一生的三段情史。



甜蜜苦涩的初恋

初恋那一年,她只有18岁,情窦初开的年华。因为学业压力大,精神恍惚,被同学戏称为“林黛玉”。喜爱文学,寄情于文字间,便对大自己25岁的国文老师倾慕不已。这段年龄差异巨大,违反了世俗伦理,惊世骇俗的恋情在当年掀起了惊涛骇浪,其时的老师妻子离世,并不算有妇之夫,当还是遭到了世俗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她的母亲,大吵大闹最终让这位老师失去了工作下放至农村教书,郁郁寡欢,终身未娶后孤独病逝。

因为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琼瑶数次欲以自杀求得解脱,三年后,写下了自传式小说《窗外》,自从一举成名。多年后,琼瑶曾作过一首诗纪念这刻骨铭心的初恋:“见也不容易,别也不容易;相对两无言,泪洒相思地。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聚散难预期,魂牵梦也系!”

短暂失败的婚姻

高考落榜,初恋夭折,自杀未遂还被母亲逼婚,那时的琼瑶曾一度万念俱灰,这时台大外文系毕业的26岁的英语教师庆筠走进了她的人生。两个人都迷恋写作,心胸坦荡的琼瑶将自己的初恋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庆筠。他们很快就在一起,不久举行了婚礼,并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因公出差在国外,琼瑶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儿子,日子过得艰难却依然坚持写作。

而此时千里之外的庆筠却开始受环境的影响渐渐的变成了另一个人,玩世不恭,悲观厌世,回国后精神空虚迷上了赌博,一度输掉家里的生活费。因自传式小说《窗外》的发表,庆筠惨遭朋友们的耻笑,一气之下在杂志上编造了很多子虚乌有的故事报复琼瑶。琼瑶看到了文章的署名,震惊不已,对他说:原来你如此恨我。关于这段失败的婚姻,彼此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琼瑶坦言“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孩子3岁的时候,两人分道扬镳。


纠缠了近50年的深情

离婚后的琼瑶开始将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写作上,不久《烟雨濛濛》在《联合报》副刊上连载,琼瑶由此结识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联合报》副刊的主编,《皇冠》的社长———平鑫涛。

他是她的知己也是她的伯乐,一眼就认定她将是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悉心栽培和帮助她发表了数篇长篇小说。也在频繁接触中,情愫暗生。彼时的平鑫涛已有三个孩子,碍于身份的障碍,俩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以合伙人和朋友的身份交往了十几年,平鑫涛在孩子长大后离婚,与琼瑶于1979年结婚,至今一起携手走过了38个年头。

关于这段“小三上位”的感情,琼瑶的自传里是这么写的:她想分手,平鑫涛就闹自杀;她想到美国结婚,平鑫涛就纠缠。他质问她是否真的要分手,她回答“是”,平鑫涛就让她下车,把车子朝悬崖里开,琼瑶则扑到引擎盖上拦着他。当时的画面,琼瑶这样描述:

他一动不动,脸色惨白,也惊怔的瞪视着我。我不知道我们彼此这样隔着窗玻璃,互相注视了多久,在我的意识里,那可能是有一百个世纪那么长。在那一瞬间,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世界,没有宇宙,更没有其他的人类,这世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一个在车内一个在车外,再有的,就是生,或死?然后,他冲出了车子,因为我已经失去了力气,身子正往下滑,再滑几时,我会落到悬崖下去。那时候,我什么都不在乎了。他能开车对着悬崖下冲,我掉下去也没关系,可我没有掉下崖去,他用力一拉,我就掉进了他怀里……


琼瑶的爱情观从何而来


如果说刻骨铭心的初恋给了琼瑶最初创作的动力和源泉,那么与平鑫涛近50年的旷世奇情几乎影响了她的整个爱情观和接下来的全部作品。很多人都说她的三观是不正的,在她所有的故事的主角里,正室都是面目狰狞,十恶不赦的;而“爱上不能爱的人”都是伟大的情不自禁,是高于这世界的一切的。这些其实都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从上一段描述不难看出,经历过生死,连性命都可以不要的爱情,确实可以高于一切,因为在那一刻,迟疑一秒钟,两个人就有可能当场殉情而死。假如,她能一直记住那一刻,把后面的每一天都当做命运的馈赠,在小心翼翼守护自己的幸福,享受爱情甜蜜的时候,对于她直接或者间接伤害过的人有更多的愧疚和弥补,今天的局面会不会就不会变得如此难堪。

琼瑶和平鑫涛之间的感情毋容置疑,绝对是比金子还坚贞。马景涛曾经这么描述过他们之前的浪漫:



可以说,琼瑶真的找到了爱情里旗鼓相当的对手。平鑫涛对于她的深情,完全可以跟她故事里的任何一个男主角媲美。生死相许的桥段原来不是凭空杜撰的。

2017年4月2日,平鑫涛住院的第407天,琼瑶写下了这样的文章:

我轻轻的抚摸了他的脸孔,俯下身子,我在他耳边轻声说:「我只请求你一件事,请你求你,把我排在最后一个,当你把所有的人都忘记了,最后再忘掉我!」

我知道他听不见我的话,他继续熟睡,我就继续的看着他。我不知道他明天会怎样?后天会怎样?明年会怎样?后年会怎样?我不知道他何时会忘记我?我忽然想起,有次跟他在车上吵了一架(原因忘了),我任性的要下车去独自走走!他不肯,我坚持下车,他只好让我在街边下车。我在街上逛到黄昏才回家,家里竟然堆满了无数鲜花,鲜花中,放着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


「希望能够潇洒,实在无法潇洒,从妳下车的刹那,我就开始感到,无尽无穷的落寞。这与别人无关,只是太爱妳的缘故。于是我满街乱逛,看画看花,故作潇洒,我还是无法潇洒!倒不如关在空屋里,想妳,想妳!还有一车子的花,等妳,等妳!十九年像闪电一般的飞逝,这几小时却比十九年还要漫长……」

我想着他曾写给我的各种句子,想着50年如一日,他对我用情只会越来越深,从未因岁月减少分毫!那个深爱着我的人,正在一步步离我远去。用遗忘我的方式离我远去,我想着想着,心在泣血。无法控制,眼泪再度落下来。


打着爱的幌子爱自己的都是自私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在这场平鑫涛已经感知不到的“以爱他的名义”互相厮杀的闹剧里,谁都是自私的。琼瑶“爱情至上”是自私,平家的那些孩子又何尝不是。不管当年父亲是以什么样的形式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结束了自己的婚姻,这么多年,他都从琼瑶那里感受到世间最珍贵的幸福,而他们的母亲也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如果平家的孩子真的如自己所说,那么爱父亲,那么就应该肯定这点,对于给过父亲幸福的人心怀感激。当然,这点在中国的教育里,几乎是不可能的。说到底,我们爱的始终是自己。谁也没那么伟大到忍下自己的委屈,去成全别人的幸福,哪怕这个人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

作为在婚姻里最无辜受伤的孩子,是否可以无视父母已经破碎的婚姻,因为自己需要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庭便要求父母勉强在一起过完此生?这样的想法难道就不自私吗?

如果这么多年依旧耿耿于怀,那也应该去父亲那里追究“抛妻弃子”的责任,而不是在父亲几乎没有正常意识的时候,才旧事重提,去责难一个给了父亲大半生幸福的年近80的老太太。打着“替母亲讨回公道”和“爱父亲”的旗帜,清算当年的旧账时,忽略这些年他因此得到的快乐和幸福去责难一个父亲深爱的女人,本身并不公平。

没有处理好离婚后孩子问题的人,应该是平鑫涛,当然琼瑶作为当事人之一也有责任,但客观来说,并不需要负主要责任。如果是情商极高的人,是可以将这件事做得皆大欢喜,但是她确实是个沉浸在自己的爱情里忽视了整个世界的人,这是她将自己置于这种境地最根本的原因,也算是当年答应跟平鑫涛结婚,而注定要背负一生的道德谴责。


琼瑶的一生是幸还是不幸


当琼瑶因为受到平家孩子的责难,撕心裂肺的自责,说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时,人们不禁会问:她这一生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比起杨绛一开始就遇到了钱钟书,琼瑶无疑是不幸的,41岁才跟50岁的平鑫涛结婚,一路坎坷,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世间的流言蜚语。

但,比起三毛刻骨铭心却像烟花一样短暂的爱情和人生呢?琼瑶又是何等的幸运。如果可以,用满世界的流言蜚语去换回荷西的生命,去换与荷西近40年的长相厮守,三毛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

而琼瑶呢?全然的忘记了命运给过她的馈赠。尽管人到中年才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爱情,也毕竟在一起朝夕相处了近40年,享受了近40年的宠爱有加。到了此刻,琼瑶对于过往,竟然用了“不值”两个字,对平鑫涛的付出是不值得的,对《皇冠》的多年的付出也不值得的,这种武断片面的结论可以说是对命运的辜负。也可以看出,一个情绪化严重,过于自我的人确实只在乎自己当下的感受,无法正确、客观的看待世界以及自己遭遇的种种。

谁说年纪大了,就一定会成熟。琼瑶阿姨到了此刻都没真正的成熟,这大概也是因为被捧在手上呵护备注了几十年的缘故。


琼瑶的幸也是她的不幸


有人说,找到了对的人,女人就不需要成熟了。琼瑶阿姨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鸡汤是不对的。不管遇到谁,他有多爱你,你都要像黄晓明对杨颖说的那样:“不管我多爱你,你都要保持单身的状态,要在任何我离开你的时候,可以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琼瑶阿姨的一生其实已经圆满,如果多年来,她是坚强独立的,那么今天面对这样的局面也不至于如此崩溃。对命运少点要求和苛刻的完美要求,退一步去想自己得到的那些东西,何其的幸运和富足。

人,终究要学会与最爱的人好好告别,不是生离便是死别,就算有轮回,那也必须得先了却了这一世的缘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