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云浮

云浮的风光是美丽的,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有旖旎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云浮亦因之成为粤西地区的山水名城,每天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觅古、观光。那么,云浮都有哪些著名的山水呢?这些山水又有哪些独特的风采呢?

山水云浮

(一)磨刀山

如果有人要评选一个“粤西第一名山”的话,那么我就认为,此非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磨刀山莫属了。磨刀山位于河口镇和都村,山并不高,也没有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那么为何能说是“粤西第一名山”呢?要探讨磨刀山之“名”,还得从一次考古发掘说起。

那是七年前,广东省文物考古界在粤西南江流域有重大发现:经考察,在南江中游磨刀山一带发现有六十多处人类旧石器时代露天遗址,采集到近三百多件人类石制品,包括石镐、石斧等工具,初步估计其年代至少在五十万年前,比马坝猿人提前了数十万年,和北京山顶洞人属同一时期,这就说明,数十万年前南粤大地就有人类活动。磨刀山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的发现,可谓震惊了广东的考古界,要知道,在此前广东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马坝遗址比磨刀山遗址要晚数十万年,换言之,磨刀山遗址的发现刷新了广东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磨刀山是目前发现的广东境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带,而数十万年前生活在磨刀山一带的古人类也被称为“最早的老广”,云浮一跃成为“南粤之根”。

磨刀山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云浮作为南粤文明重要起源地的地位,也让磨刀山这座原本普通的小山一时名噪,成为人人都敬重的人类起源。所以,如果有人要评选“粤西第一名山”的话,我就认为非磨刀山莫属了!

(二)背夫山

背夫山,位于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是一座高约二十米的小山岗,虽然山不高,但是山上发现的一处古墓葬,却令背夫山一夜成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考古队在背夫山上发现并清理出一座较大的战国土坑墓,墓葬中出土了珍贵的玉器、石器、陶器、青铜器共达一百多件,这些珍贵的陪葬物都是古百越人创造的文明,每一件文物都带着穿越了二千四百多年的文明曙光,可谓是粤省之宝,所以背夫山亦由此扬名。背夫山战国墓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青铜器,由此该墓被考古界认定是先秦时期百越族首领的墓葬,而据有关学者推测,该墓就是周秦交替之际

西瓯部族首领译吁宋的墓葬。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迅速派出大将屠睢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屠睢一路以来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今两广交界地带,当时活跃在此地带的越人一致推选西瓯部族的译吁宋为百越诸部联盟盟主,史称“西瓯君”,领导越人抗击秦军,后来译吁宋牺牲于战役中,越人又推选桀骏为大将,杀屠睢,使秦始皇改派大将任嚣、赵佗南下征越,最终平定南越。所以,有学者认为背夫山战国墓就是译吁宋的墓葬,而且目中出土的诸多青铜兵器也能很好地反映这段真实的历史。

云浮大地是古越人活跃的地带,所以保留有诸多越人的风俗,近几十年来还陆续出土先秦及秦汉年间的越人文物,这批文物都是云浮悠久历史的再现,其中背夫山上出土的文物就最具代表性,值得我们好好维护和发扬。

(三)龙岩

今郁南县南江流域,盛行盘王崇祀文化,即南江两岸,处处都有祭祀盘王的场所,其中尤以连滩镇龙岩祖庙的香火最为鼎盛,龙岩也因之成为盘王信仰的圣地。

龙岩位于连滩镇龙岩村,因岩势若龙而得名,岩内有清泉,土人谓之“龙喉”,当地故老相传,龙岩清泉上通广西,每当上游洪水泛滥,此泉就会有

糠秕之物随流浮出,非常神奇。而龙岩的下方,就有一座龙岩祖庙,是供奉盘古大王的庙宇,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记载,此庙建于宋,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龙岩祖庙都会举办盛大庙会,庆祝盘王诞辰,谓之“龙岩民间艺术节”,据了解,这项活动迄今已举办七十多届,每到节日当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善信到达龙岩祖庙贺诞。

南江流域是南粤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而以龙岩为中心的盘王信仰,就能很好地反映南江流域的历史地位,假以时日,郁南若能够发展盘王文化旅游资源,那对于本地的知名度提升及经济发展来说,是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

(四)罗庚石

罗庚石,是三罗地区历史上著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罗旁水(今郁南县建城河,源头在广西岑溪)水口,由西江水底露出水面,因石头表面纹路由一点二线形如罗庚而得名。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罗旁水)在州西四十五里,源出废都城县,南流七十里入江,水口有石,其纹如罗,因名。”按照这则文献记载,当时罗庚石旁的所有地名均以罗庚石命名,比如“罗旁水”、“罗旁口”、“罗旁山”等等,均以其位于罗庚石之旁而得名,而后来的“罗定”、“三罗”等地名也是源于罗庚石的,由此足见罗庚石的影响力有多大。罗庚石之所以如此闻名,皆因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宋《太平寰宇记》载:“三鼎石,今名三奠石、鼎石神。<郡国志>云:有鼎石之神在江中,随波出没,即赤松子炼水玉金丹处,有赤松子祠存。”又明嘉靖《德庆州志》载:“有鼎石之神在江中随波出没,即赤松子炼丹处,其侧有赤松子祠。”又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罗旁水口有平石,约二亩许,在大江中,上多纹,纵横若罗经,名罗经石,一名锦被石。西水涨时,望之随波下上,与三水之龟纹石、香山之浮虚山、归善之浮碧山,皆南海浮石之一也。石名锦被,故其江名锦江。锦被石乍浮乍沉,常如浣濯之状,又名濯锦石。”按照以上三则文献记载,罗庚石是上古仙人赤松子(一说晋代黄大仙)的炼丹之地,过去建有赤松子祠,每当西水泛滥之际,罗庚石就会随着西江水的起落而出没,非常神奇,是广东著名的四大浮石之一。

       罗庚石,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历来就有不少名流以诗歌咏之,如清初诗人金光绶就有《浮沉石》诗云:“江深不可测,片石砥狂流。夹水平分岸,中央自作洲。风来维钓艇,日落宿沙鸥。传说浮沉事,丹砂迹尚留。”展望未来,郁南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罗庚石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自然,打造一个旅游景点,宣扬赤松子仙丹文化,那么对于郁南县的发展绝对是有大利益的。

(五)青旗山

在清代的《东安县志》中,详细记录了今云安区都杨镇境内的四座名山,分别是降水青旗山、洞坑书山、杨柳圣山以及杨柳蒲山,这四座山中,尤以降水青旗山最为著名。

青旗山,位于西江中游南岸,是西江、程溪、悦城河三水回流处,高数百米,风光秀丽,主峰金钟顶,因顶上有风水局“丝线吊金钟”而得名。青旗山人文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就是百越人的活动地带,同时还是孕育岭南古老神祇龙母的圣地。先秦时,龙母居于青旗山下的程溪水口,豢龙、驯鹿、治水、护民,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其仙逝后就葬于青旗山。因为龙母归葬青旗山的缘故,所以当地人世代不敢砍伐青旗山树木,所以青旗山的栋梁之材非常多;清康熙五十二年,西江沿岸闹饥荒,地方官府决定砍伐青旗山木材赈灾,于是先到程溪庙中占卜,在得到神灵允许之后,就组织群众上山伐木,将砍伐到的木材装船运去珠三角地区售卖,卖木材得到的款项全部用于赈灾。民间相传,青旗山还是龙母的坐骑神兽三足鹿的栖息地,当年神鹿因误踏农田而被龙母折断一足以示惩戒,所以变成了三足鹿,放养于青旗山中;相传三足鹿善鸣,旗山鹿鸣则寓丰年,若三足鹿在山上隅鸣,则有官贵自西江上游顺流而下,

若三足鹿在山下隅鸣,则有官贵自西江下游逆流而上,征验不爽。青旗山所在的降水,历史上曾隶属于德庆州,因此昔日青旗山还是德庆州和高要县的界山,在五百年前就被载入史册。青旗山风景秀丽,在明代中叶,就有德庆知州陆舜臣、高要推官陈辂、德庆同知刘魁、德庆学正陈朝器、德庆训导伍云龙、德庆庠生陈本义等人造访,并以“青旗拥翠”为题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诗,被收录于明嘉靖《德庆州志》中,是“晋康八景”之一。

青旗山,无疑是千里西江水道上最有历史底蕴的名山,同时还是云浮市境内人文底蕴最深厚的名山,假如地方政府能够充分利用青旗山的自然及历史自然,打造一个以龙母文化为主题的宣传基地,这将是利泽天下、泽及同人的一件文化盛事!

(六)金鱼沙

金鱼沙,位于云安区都杨镇杨柳水口,是千里西江水道上的一处美丽沙洲,以其景色秀丽而著称。民间关于这个美丽沙洲的由来,还流传着一段凄美的传说。

话说很久以前,降水程溪祖庙里有一个瑶池,里面养着许多可爱的小金鱼,某日,小金鱼因为耐不住仙境福地的寂寞,就趁看庙人不注意,一跃跳入西江,然后一路自由自在地向东游去,要追逐大江大海的自由。这时,西江中有鱿鱼精、蚌精、虾精、蟹精等江精坏透了心,它们不安好心地跑到程溪祖庙,在龙母娘娘面前诬告小金鱼进入西江扰乱水族安宁,龙母闻讯大怒,立即挥起她手中的玉棒,将游至杨柳水口的小金鱼点化为一个沙洲,以示惩戒,

鱿鱼精、蚌精、虾精、蟹精遂如愿而去。与此同时,西江里面的水族知道金鱼受了冤屈,就一致到程溪祖庙向龙母替小金鱼诉冤,说明了小金鱼不喜仙间寂寞而跃入西江追逐自由的来龙去脉,又说明了江精们如何陷害小金鱼的真相,龙母听后,一方面为小金鱼遭受冤屈感到懊悔,一方面又为江精们陷害小金鱼感到震怒。这时,金鱼变成的沙洲上已经有人类居住了,这是无法变回原型的了,但鱿鱼精、蚌精、虾精、蟹精四大江精仍然在逍遥法外,龙母为示惩戒,又挥起她手中的玉棒,把鱿鱼精、蚌精、虾精、蟹精点化为四座山,安插到西江岸上的都杨境内,让它们永远陪同着小金鱼,这就是今天都杨镇的金鱼沙及鱿鱼山、蚌山、虾山、蟹山的由来了。

据说正因为金鱼沙是程溪祖庙中仙鱼变化的缘故,所以今天的金鱼沙形状十分像一条金鱼,头、身、翅、尾甚为突出,最神奇的是,每当西江水涨,金鱼沙还能像金鱼一样“浮动”,随着水位的高低而起落,即使是对岸杨柳圩被淹没,金鱼沙一样是安稳如初,所以岛上的村民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仍然安然无事。

(七)云雾山

云雾山,位于云浮市云安区境内,古称云浮山,因终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这也是云浮市的诸山之祖,因此,这座山也有着相当深厚的人文底蕴。

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民间故事相传,历史上曾有诸多名人到过云浮山,第一位到过云雾山的名人就是曾到此地狩猎的南越王赵佗,之后就是到此屯兵的陈高祖陈霸先,再之后还有

雅氏夫人巧施美人计、陈璘智擒肉翼王、关帝安居马塘庙、龙母应化蛟龙坡等故事陆续在云雾山地区精彩上演。云雾山是云浮第一高峰,云雾缭绕,横连蔽日,历史上曾被山下的村民奉为神山、圣山、镇山,早在唐天宝元年,朝廷就在云雾山下设置云浮郡,郡以山名命之,这也是云浮历史上最早的建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

       云雾山景,气象万千,变幻莫测,那白茫茫的云海,时而像海浪滔滔,时而像白玉铺遍山间,时而像马尾似的卷云,时而像山峰状的积云,时而像盖住山头若隐若现的乌纱帽,时而像披在青山巨人身上若露若显的轻纱。云雾山上的云雾,“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往往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八)龙龛岩

龙龛岩,是一座孤峰石岩,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岩下有洞,相传有老龙曾在此脱骨,所以得名“龙龛”。而龙龛岩洞内,还是唐代华南著名佛教圣地龙龛道场的所在地。

话说梁朝年间,梁武帝派遣他的重臣兼驸马陈法念来到粤西地区任刺史,之后陈法念的子孙世居泷州(今罗定),成为当地一大望族,与高凉冯冼氏、钦州宁氏并称为“岭南三大酋长”;后来,泷州陈氏豪族历经陈法念、陈佛智、陈龙树、陈普光数代,历经梁、陈、隋、唐四朝,至唐代初年已然成为西江流域最有权势的家族。唐武德四年,时任泷州永宁县令的陈普光与僧人惠积一起主持对龙龛岩的开发,很快将龙龛岩打造为一处佛教道场,名曰“龙龛道场”。之后,陈普光的子辈、孙辈都相继重修龙龛道场,至武周年间,龙龛道场已然成为当时华南地区知名的佛教圣地,当时交趾郡(今越南国)僧人宝聪还曾不远千里前往龙龛道场朝圣,并成为道场的新一任住持。武周

圣历二年,在全国上下一股崇佛风气的影响下,由陈普光的孙辈主办,对道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重修,竣工之日,时任银青光禄大夫陈仁谦就请当朝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陈集原撰文以纪念此盛事,陈集原大笔一挥,一篇《龙龛道场铭并序》横空出世,被镌刻在龙龛岩洞壁上,留传至今,流芳千古。

       历朝历代的人都将陈集原的《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奉为至宝,对其有“岭南第一唐刻”、“岭南诸碑之冠”、“粤中第一古碑”等美誉,所以历来造访龙龛岩的名流就非常多,如张柬之、冯龙官、仪克中、何仁镜、何惠祁、陈士彬、湾溪菊主人等,都对龙龛岩有过题记和题咏。

(九)龙迳山

龙迳山,位于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境内,是当地的一座千古名山,因山上的一座古墓和一座寺庙而扬名粤西,每天吸引不少文化爱好者前往猎奇。那么,龙迳山上的古墓和寺庙又各是什么呢?

龙迳山,一名

“九迳山”、“狗迳山”、“苟径山”,古属高要县地界,明万历五年,三罗建制,龙迳山所在地被划归东安县。在南北朝时,龙迳山所属的高要县就是南梁大将陈霸先的发迹地,当时陈霸先正在高要任太守及西江督护,之后陈霸先也是从高要出发,灭侯景、受梁禅,成为陈朝开国之君陈武帝,而龙迳山上著名的古墓,相传就是陈霸先的衣冠冢。如清《东安县志》就记载:“南朝陈高祖墓,在思办都龙迳山。”相传当年陈高祖陈霸先虽在南京称帝,但对发迹地高要仍然念念不忘,于是颁布诏书让大臣在他驾崩之后把他的衣冠奉还高要安葬,以作魂归之地,这就有了龙迳山上的陈霸先衣冠冢了。陈霸先衣冠冢坐北向南,一墓七向,分前室、后室、拜堂三部分,过去有大石赑屃,明万历十九年,罗定道陈文衡前往龙迳山吊古维风,发现陈霸先衣冠冢有被盗葬的情况,立即上报东安知县郭濂,郭濂始行封禁。陈霸先衣冠冢的碑刻为“大汉太高祖陈公府君之墓”,左右对联分别为“聚气一团王者贵”、“星光万众子孙昌”;每年陈霸先登基纪念日,西江流域的陈氏宗族都会前往思劳龙迳山拜谒陈霸先,场面相当嘘憾。

        除了陈霸先衣冠冢外,龙迳山上还有一座寺庙十分著名,那就是坐落于“五马归槽”风水宝地上的北镇寺,古称“九迳寺”。据庙志记载,北镇寺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迄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主祀北帝、观音、华佗三圣。关于北镇寺的修建,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明成化年间,有一法名“云空”的和尚云游四海,途经龙迳山,此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时难找避雨的地方,云空和尚只好暂避于一棵香樟树下,说也奇怪,周围下着倾盆大雨,唯独这棵香樟树滴水不沾,云空和尚身上也没有沾到一点雨水,雨停以后,云空和尚继续他的行程,而他每到一处都会讲起他在龙迳山那段神奇的遭遇,附近的村民听后觉得很神奇,认为龙迳山这地方是有神灵庇荫的福地,于是筹集资金在香樟树的旁边建起了一座寺,是为北镇寺。此后每年北帝诞期间,北镇寺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届时进行各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会吸引附近市县的众多民众前往参观。

可以说,龙迳山是云城地区人文底蕴比较深厚的一座名山,也是最具旅游资源的名山,若地方政府能够善加利用此地资源,将此地打造成一个集帝王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外地人前来探胜,那么云城区的文化复兴及经济发展必将指日可待。

(十)蟠龙洞

蟠龙洞,位于云浮市区狮子山下,是一处天然熔岩,洞内有无数光怪陆离、精彩夺目的自然景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后,三十多年来已有无数游客前来猎奇、观光。

蟠龙洞属喀斯特溶岩,经历亿万年漫长岁月逐渐形成,洞内钟乳千姿百态,石笋、石柱如林,处处有景,景景皆奇。早在二十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及各种动物在蟠龙洞一带居住,早年有地质研究队在蟠龙洞内考察,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智人牙齿以及猩猩、熊猫、剑齿象、犀牛、猕猴、豪猪、竹鼠、华南虎、猎豹、猪獾、野猪、野牛、水鹿等三十多种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的动物遗骨,可见蟠龙洞还是粤西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今蟠龙洞内景点主要有“鸡鸣破法”、“龙珠镇洞”、“海狮卷帘”、“石羊拜客”、“龙床宝镜”、“龙宫奇宝”、“龙母玉池”、“仙桃盛会”、“青龙翻浪”、“鱼跃龙门”、“金龙入帐”、“斑石凌空”、“双龙出海”、“海狮护帐”、“龙母回归”、“定海神针”等五十七景,各景奇丽无比,整个岩洞的景观大多是根据民间相传的龙母故事进行润色的,走一趟蟠龙洞,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神仙世界,令人无限欢乐。

蟠龙洞内最神奇的景观就是宝石花,就是石头犹如开花一样,非常奇特,蟠龙洞亦因此成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如果未来,蟠龙洞能与市内的程溪祖庙、龙山国恩寺、聚龙洞、龙龛岩等构成一条“龙之旅”旅游路线,那么云浮的旅游业将会更加畅旺。

(十一)龙山

龙山,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境内,因山处龙脉正首而得名,山上有国恩寺,即是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以及《六祖法宝坛经》的辑录地,是南禅思想的重要发源地,被海内外禅宗信徒称为“祖庭之祖庭”。

大唐贞观十四年,原任监察御史卢行瑫在新州夏卢村(今新兴)病逝,归葬数里外的龙山之上,龙山的人文历史由此开始。唐

龙朔元年,卢行瑫之妻李氏夫人病逝,与丈夫合葬。唐弘道元年,六祖惠能为报父母恩德,在家乡新州龙山之上修建报恩寺,寺内有报恩塔,修塔时埋有佛宝舍利于塔下地宫中,寓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唐神龙元年,唐中宗降诏赐六祖大师故居报恩寺为国恩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唐先天二年七月初八日,六祖携弟子由曹溪宝林寺返回新州国恩寺,继续在此弘法利生,是年八月初三日三更,六祖安然圆寂,真身不坏,新州、韶州、广州等地的官员、僧侣、民众争相前往礼拜。六祖圆寂后,大弟子法海、神会二禅师在国恩寺录经堂内辑录六祖大师平生言教,著为《六祖法宝坛经》,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部本土原创的佛教经典,之后流布世间,使芸芸众生遍闻正法。是年十一月十三日,六祖的弟子们将六祖真身迁龛,然后迎奉曹溪宝林寺,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一直保存至今。此后,龙山国恩寺因六祖之名而大昌,竟成粤西佛教之中心,自唐以降,到达龙山朝圣、问祖、礼佛的名流络绎不绝,如宋之问、杜位、王安中、陈献章、释心如、黄仕俊、蒙惠、陈在谦、河野太通、厉以宁等,都曾造访过龙山国恩寺,并有吟咏龙山的文作传世。

龙山,是禅宗文化起源地,是禅宗的根,由六祖开创的禅宗正法无论传到多远,龙山永远都是其出发的地方。先贤曾云:“龙山为禅宗第一禅林,世人宗师教于天下者,不若南华之为盛,但不若龙山之为真。师起家于新兴而归禅于龙山,若言禅宗,不涉龙山,犹如饮水者不知其源、拔木者不知其本矣。”

(十二)藏佛坑

藏佛坑,位于新兴县六祖镇寺田村东侧,距离禅宗祖庭国恩寺约六里路,是两山之间的一条幽美的溪流。“藏佛坑”这个名称的由来,还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有着莫大的关联。

相传大唐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日三更,六祖于国恩寺安然迁化,六祖迁化后,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为避免六祖真身被各地僧侣抢去,就连夜将六祖真身奉至寺田村的山坑里密藏,等到次日天明,从各地前来朝拜六祖真身的僧侣发现六祖真身不见了,遂发散人马到国恩寺附近的村落去寻找,最后果然在寺田村山坑里发现了六祖真身,只见六祖真身面容如生、庄严如旧,僧侣众人莫不顶礼膜拜。之后,国恩寺、宝林寺(今南华寺)、法性寺(今光孝寺)、东山寺(今五祖寺)的僧侣开始为六祖真身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议,他们各自都认为六祖真身应该迎奉到自己的寺庙,大家各说各有理,一时僵持不下,最后就有人提出建议,说在山下空旷的地方点燃一炷香,看香烟飘向哪里,哪里就是六祖真身,这个建议为在场所有人接受。最后,众人到达一处空旷的平地,点燃一炷香,不多时,一阵微风吹过,香烟直贯曹溪,于是就确定了六祖真身的归处是韶州宝林寺了。该年十一月十三日,迎奉六祖真身到宝林寺的僧侣正式启程出发,至此,六祖真身正式离开故乡,至曹溪宝林寺,供奉至今;唐元和七年,唐宪宗降诏赐六祖真身之塔为“元和灵照之塔”。而在六祖故乡新兴,当年六祖真身所藏的山坑就被命名为“藏佛坑”,六祖真身安置的地方就被命名为“化身潭”,僧侣们燃香问卜的地方就被命名为“香灯冈”。

据《肇庆府志》载:“藏佛坑在袈裟岭下,去龙山五里,两山合为一岩,六祖将蝉蜕时密藏于此”。

       藏佛坑是新兴县境内除了国恩寺外六祖文化最浓厚的地方,走进藏佛坑,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牵连着六祖的故事,令人渐入佳境。而历来造访藏佛坑胜境的文人墨客也不少,并有歌咏此地风光的文作传世,如明代潘毓珩的《游化身岩》、明代简兆元的《和潘他山镌石化身岩》以及清代陈在谦的《化身潭记》等,就是古往今来名人游览藏佛坑作品中的代表之作。

(十三)虎岩

虎岩,位于郁南县东坝镇境内,因形如虎蹲而得名,是郁南县的一大历史风景名胜,也是郁南县南江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据清《东安县志》(明、清两代的东坝属东安县)载:“虎岩,在城西北七十里,地属东坝。石室高邃,背山面河,如虎蹲踞,连滩一大砥柱也。”据文献记载,虎岩下有一穴,顶有二孔,穴内有黄石,形状如鱼,悬而扣之,则声音悠扬,穴内还有“三仙对弈”、“童子拜观音”等自然景观,穴之末端有一泓清泉,常满不溢,冷如冰雪,过去有人患热病,饮用此泉水则立马痊愈,土人就将此水谓之“虎胆水”。虎岩内还有一座禅寺,即虎岩禅寺,始建已不可考,据文献记载,寺内原藏有古僧无无血书《法华经》七卷,遇火不毁,如果此载属实,则说明虎岩禅寺内藏有古代宝贵的血经书,若保藏至今,则绝对是国宝级文物。

虎岩,是上天赐予郁南人民的奇观,同时也是郁南先民赐予后人的文化瑰宝,这里凝聚了南江文化的灵魂。展望未来,虎岩可以开发成为一处旅游景点,迎接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猎奇。

(十四)天露山

天露山,位于新兴县境内,是新兴县与开平市、恩平市、阳春市等地的界山,自古以来就是新兴的镇山,而且风景秀丽、历史久远,历来就有不少名流造访、题咏。

天露山

形势巍峨,云雾缭绕,山花烂漫,四季如春,山上的杜鹃、梅花、禾雀花、石榴花、山茶花、桫椤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唐贞观元年,就有僧人定慧在天露山麓修建岱山寺,这也是新兴县境内比龙山国恩寺还要古老的佛寺,所以后世就有“未有龙山,先有岱山”的说法,后人又在天露山上修建了天露寺。唐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之侄(一说杜甫之弟)、李林甫之婿杜位左迁新州参军,在新州任职十年间,杜位遍踏新州山水,最后修订了“新昌八景”,这也是目前可以考证的世界上最早的地方八景,“新昌八景”中有一景是“天露仙源”,这就是歌咏天露山秀丽的自然风光的:“天露东山仙迹传,白云深锁断尘烟。桃花沿水千年落,药蔓粘云万古悬。窈窕巧通三岛路,幽深别有一壶天。其中想是无人到,若有相过客羽仙 。”

天露山,是禅都新兴的第一名山,自唐以降,凡一千四百年间,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禅都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十五)崖楼山

       崖楼山,古称崖牢山,位于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境内,与新兴县毗邻,位于新兴县北方,历史上与位于新兴县南方的天露山同为新兴县两大镇山,并且与天露山一样,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据清《东安县志》载:“崖牢山,在城东南五十里芙蓉都,上有飞崖若崩,欲坠不坠。向建求福寺,今废。”文献记载中崖楼山“上有飞崖若崩”,是指崖楼山顶上的一块巨石,土人谓之“牙鹰石”,因形似雄鹰展翅而得名,又因崖高如楼,故名“崖楼”。按照文献记载,崖楼山上原建有求福寺一座,可惜在清朝道光年间已经不存。早在唐肃宗年间,时任新州参军的杜位就造访了崖楼山,遍览此地景色后,就写了一首《崖楼耸翠》,诗云:“名山秀拔翠华峰,北镇关河郡势雄。垒叠层崖侵汉外,峻嶒一观柱天中。春来花竹青还淡,冬到松柏翠更浓。万古崔嵬常秀丽,四时不改色葱葱。”由此,崖楼山扬名遐迩,成为杜位笔下的“新昌八景”之一。

另外,在崖楼山附近,还有仙人谷、鹅塘水库等具有秀丽自然景色的景点,是户外旅行者们最佳的猎奇去处。走进崖楼山,就能走近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返璞归真,达到精神的升华。

(十六)龙须顶

龙须顶,位于罗定市境内,是罗定市最高的山峰,该山又因终年云雾笼罩,所以又有“云罩山”的名称。

龙须顶,因山多龙须草而得名,因主峰如狮,又名龙狮山,一山多名。

龙须顶由于海拔比较高,故常雨雾笼罩,当天空中的云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并富含水蒸气,温度比较低,可以促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常年雨水充足。龙须顶周围山体属红沙壤,这种土壤疏松,含水快,依附力差,常见滑坡,因而龙须顶周围也是一个地质多危害地带。龙须顶顶部和峭壁处生长灌丛和龙须草,中、下部则为松、杉,有野猪、狐狸、黄凉、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土特产有各种南药和龙须草,矿藏有黄铜、铅锌、磁铁、黄铁、磁黄铁、锡、金、钼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生活,而在罗定龙须顶,就有着如此幽美的境界,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般,世世代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十七)晚霞山

晚霞山,位于新兴县新城镇枫洞村,枫洞村旧因枫多成林而得名,而晚霞山,则相传唐代禅宗六祖卢惠能年轻时在每天日落晚霞之时都会经过枫洞村而村民沐其恩,在村中修建晚霞寺纪念六祖而得名。

据民间相传,晚霞山和晚霞寺都因唐代禅宗六祖而得名,但是这个说法已经无从探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晚霞”作为地名自唐代便有,唐代新州参军杜位所作的《枫洞晚霞》一诗就是最早的证明。唐肃宗年间,杜位遍踏新州山水,订出“新昌八景”,而这“枫洞晚霞”就是其中一景。诗云:“

枫洞郊西俗少华,衣冠耕读可为家。高枝接叶连树暗,小径通门绕树斜。晚见林前凝彩日,时看天外散彤霞,自今知是天孙巧,中就云机遍海涯。”

       过去的历史已无从考究,但现在的晚霞寺正越来越好,晚霞山晚霞寺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善者仁翁的大力支持,希望将来的晚霞寺会成为六祖故里的另一个朝佛圣地。

(十八)石牛山

石牛山,位于罗定市素龙街道,是罗定比较著名的历史名山,积累了无数的美丽传说和人文底蕴,同时也是罗定地方八景之一。

关于石牛山的由来,罗定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很凄美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罗定一带闹旱灾,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声闻于天,天宫的一头仙牛不忍百姓饥饿,把抗旱能力强、品质优良的“九垌仙禾”偷给罗定周围的百姓耕种,让罗定百姓得以度过难关;而仙牛则因触犯天条,被贬到罗定石牛山上化为一头石牛,如今石牛山上有石牛庙遗址,该庙就是罗定百姓为感念仙牛恩德而修建的,石牛庙旁有石牛,则相传为仙牛所化。站在石牛山上远眺,罗定城仿如海市蜃楼,在波光中浮动。石牛山之东有石镜,为“罗定八景”之“八里明镜”;石牛山之西有文峰塔,是金银湖重要景观之一。金银湖之西面有云桂山,比石牛山还高五十米,登上山顶上的电视塔和观景台,湖区风光一览无遗,半山上有云桂庵,为佛教古刹。 

       石牛山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造访、吟咏的胜地。先贤有诗云:“仙子何年此共游,危冈片石踞青牛。出关应代犹龙步,接汉常连织女浮。野鸟去来云不碍,松花开落水长流。凭高更尽探奇兴,尚有残棋著未休。”

(十九)聚龙洞

聚龙洞,位于罗定市苹塘镇境内,是一处风景奇特的天然岩洞,这也是云浮境内山水的一大奇观。

聚龙洞属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是地下水在大理岩的石缝中流动经漫长年代不断侵蚀扩大而成的,该洞全长一千六百米,有八个大厅、三十八个景点,洞体迂回典折,景观千姿百态,似幻疑真,真可谓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迷宫”。聚龙洞洞府神奇,勾、曲、穿、漏,自景天成,各类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玲珑瑰玮,在现代化的五彩电光照射下,更显扑朔迷离,流连忘返。洞前三龙腾飞,仪龙壁画,双龙戏珠,绝壁国宝“龙”字镌刻于此,洞口右侧石壁有摩崖石刻“聚龙洞”,洞口上方有摩崖石刻“仙境”。风景区集食、住、游、娱于一体,设施齐全,服务优良,安全舒适,是人们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

       聚龙洞,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如果罗定要评选地方八景,那么聚龙洞就毫无悬念地入选其中。正如前人云:仰视群峰峻,游观万景雄,山河面貌改,聚龙更峥嵘。

(二十)九星岩

九星岩,位于云浮市区中心,相传为天上九星所化而得名,自北宋年间始便孕育了云浮千古一脉的文风,所以九星岩历来也是云浮地区的名胜古迹。

据清《读史方舆纪要》载:“(九星岩)

九峰尖秀如玉笋,下有岩穴如堂,中有幽径,又有石泉,水引流可以溉田。”又《大清一统志》载:“(九星岩)群峰森列,独西南一峰有石室。穹窿高八九丈,宽可容数十人。一石有窍,吹之声振山谷,相传瑶蛮吹以号众者。左偏有石门,深窈幽邃,名曰观音洞,北为下岩,诸水汇出其下,引流溉田。”早在五代时期,九星岩下方的岩穴便被开辟成一处佛教道场,此地香火鼎盛,是当时西江流域南岸的一大圣境。宋熙宁八年都城县第一进士李熙载曾游览九星岩,并留有《九星岩》一诗,成为最早涉足并歌颂九星岩的名人,诗云:“岩穴玲珑几度秋,簪峰高插耸鳌头。化人旧有阿罗汉,喜客今逢老比丘。石罅日闻甘露滴,山间时见庆云浮。灵岩特为南乡设,从此生贤继不休。”宋元祐二年,名士张诩游览九星岩,并在洞壁留下“元祐二年张诩过此”等字。明永乐年间光禄寺丞李伯震游览九星岩,并作《九星岩》一诗,诗云:“飞星化作翠芙蕖,贯索垂光应斗枢。赤豹守关依宝藏,苍龙还钵护神珠。月林香露飘金粟,阴壑灵风振白榆。为纪重游磨翠藓,又从香积饭雕胡。”此后,九星岩进入鼎盛时期,陈文衡、冯执中、何士光、韩允嘉、叶伦等名流相继造访、留题,文风大振,为当时云浮大地的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九星岩最兴旺时曾经四教并存,岩下的星岩古洞是佛教道场,岩腰的星峰庙及岩顶的北辰宫是道教建筑,半山的培峰读书亭是儒教建筑,山下的天主堂是基督教建筑,展现了云浮人文化多元、博采众长的思想境界。

(二十一)龙泉岩

龙泉岩,位于云城区南盛镇木坑村,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天然溶洞,近年开辟成一处旅游景点,而据当地民间相传,木坑村龙泉岩还与一公里外的铁场龙母庙有着相当深厚的渊源。那么,这又是怎样一回事?

据南盛民间

相传,秦朝时的程溪龙母温氏,经常乘骑一头白色仙鹿到各处为民解难,一天,龙母由新兴途经石古河到了南盛的铁场,当时正好遇到刮风下雨,龙母又饥肠辘辘,铁场刘家祠的刘姓良人见状,好心接济了龙母,以好饭好菜款待了龙母。第二天雨过天晴,龙母为了报答刘家人的恩德,便誓言要把水向东流的铁场水口堵塞让河水改向北流,以为刘家造大批人才。龙母说到做到,她化身为一位神仙公,连夜赶到四川,找到一块可大可小的石头,用伞柄勾着回了铁场;就在龙母到达铁场水口将近一百米处时,忽然听到一声鸡啼,知道已是天亮,龙母的法因此破了,大石头落在了离铁场水口一百米处的地方,至今被奉为“神仙石”,龙母堵塞铁场水口的梦想也就无法实现了。后来,龙母又到达木坑村,见此地风光秀丽而又溶洞众多,她选择了一个形似老龙蜕骨的溶洞作为行宫,然后洞内悬壶济世,专把灵丹妙药配以洞中甘泉炼制,为当地百姓解决诸多疑难杂症,受到当地人一致好评。后来,铁场村民为了纪念龙母搬石化流的功德,就在铁场水口处修建了一座龙母庙来供奉龙母;而木坑村村民为了纪念龙母曾在当地岩洞内以泉炼药、济民解难,就把龙母炼药济民的岩洞命名为“龙泉岩”了。

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龙泉岩,并不因为山高水深而得名,而是因为龙母传说而流誉遐迩,展望未来,此地能够打造成为一个宣传龙母文化的旅游景区,为加深云浮境内各地龙母文化的联系而作贡献。

(二十二)井水殿山

井水殿山,位于新兴县东北部黎源村,是新兴县与高要区交接岭。这座山高达六百五十多米,山顶上有一座云殿观,道观周围有许多泉眼,“井水殿”亦因此得名。

井水殿山在新兴县一带绝对算是名山,其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山上的一座古墓和一座庙宇。相传北宋年间,有侠士岑义与其母居于云斛山(即井水殿山)上,岑母去世后,就葬于云斛山上,这就是井水殿山赫赫有名的岑母坟;到了明朝时,黎源村人感念岑义仗义,就在井水殿山上修建了一座云斛庙,祀奉岑义大王之灵。至此,新兴民间的岑王信仰就在井水殿山滥觞并发展开来了,数百年间,无数善男信女前往井水殿山朝拜岑母、岑义,每每都能心想事成、有求必应,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庙会时,更是来者如潮、香火旺盛。据说云斛庙祷雨最灵应,清乾隆年间的新兴知县刘芳就到过云斛庙祈雨,果然有求必应,刘芳知道岑王的灵验,此后每年元宵节期间都会命人把云斛庙里的岑王神像抬到县城巡视一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新兴县民间“走大王”的习俗。

       井水殿山下的黎源村,是一条古老的村落,开村于明朝初年,为卞氏族人聚居之地,明洪武年间,卞氏先祖任军官,从江浙一带领兵到新兴县平定瑶乱,之后就落籍于新兴县黎源村,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二十三)天子山

天子山,又名天子岗、尖子岗、天字岭,是云城区河口街道的一座名山,是河口人心目中的镇山,河口民间世代流传着诸多有关天子山的传说,其中以北宋侬文芳据守天子山的传说最具经典性。

话说北宋仁宗年间,壮族首领侬智高在广西起义反宋,之后挥师东征,连克广东封州、康州、端州等地,进而进攻珠三角,而在攻克康州州城之后,侬智高就派了他的得力干将侬文芳率领一支军队渡过西江向南打,把江南地区征服,然后再沿江东进,到端州后会师,这样,侬文芳就率领大部队渡过西江向南开进了。侬文芳一路南下,招降当地各部土著,实力大增,这样,他就来到了河口的云龙山。侬文芳大军在云龙山下驻扎下来,然后侬文芳本人则率领一支小部队在当地土著的带领下策马上山,俯察当地山川形势,当他们一行人到达山顶后,见山顶上有一湖,土人谓之“云龙湖”,当地土著相传这是神龙出没之地,湖边立有一石人,土人谓之“石将军”,

当地土著相传这是撼灾御患、有求必应的神灵,侬文芳听到这里,立即打起小算盘:自己追随侬智高出生入死,也不过做到将军之职,而此地与世隔绝、地广人稠,自己若据守此地,裂土称王也不是不可以的事,何况此地有神龙出没、石人庇佑,不正是预示自己要龙登大宝吗?于是,侬文芳打破了侬智高制定的战略,干脆就在西江南岸驻扎下来,和部将及土著首领商议要自封为王的事,得到大家一直赞同,于是就在云龙山上修建王宫,自称大南王,封云龙湖边的石人为“护国将军”,并为石人立庙,又取“汉高祖发迹于芒砀山”之意将云龙山改称“芒砀山”,然后封自己的四个部将于山下四方,为东侯、南侯、西侯、北侯,以此来巩固他的势力。侬文芳自称大南王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其子侬多胜嗣位,继续称大南王。而那边的侬智高,因为侬文芳军队的迟迟不到,在广州城下失利,不得不转战其他地方,最后回到广西。侬智高回到广西后,听闻侬文芳在西江南岸的云龙山自立为王,十分震怒,立即派出大军前往征剿,侬智高军队到达康州三洲渡时,主将派人约降了侬文芳的四个部将,四部将倒戈杀害了侬多胜,然后带着侬多胜的首级前往三洲渡邀功,结果被侬智高军队主将以赐庆功酒为名全部毒死,侬文芳军队全被收编,至此侬文芳建立的势力荡然无存。由于侬文芳去世后就被葬在王宫附近的青云山上,所以青云山也得名“天子岗”,寓意山上葬着一位“天子”,而侬文芳所封的东、西、南、北四侯也因全部约降,所以他们的封地就有了“东约”、“西约”、“南约”、“北约”的称谓,这些地名一直流传至今。

多少个世代以来,天子山是河口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既有秀丽的景色,亦有动人的传说,妙不可言。天子山在河口人心目中是神圣的,所以天子山下的河口中学,校歌开头几句就是“天子山高,河水流长,莘莘学子,桃李芬芳”,足见天子山对于河口人的重要性。

(二十四)南江

在罗定、郁南两城之间,穿插着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就是著名的南江,而南江就是孕育了罗定、郁南两城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的河流,正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也。

南江,又称罗定江,古称端溪、泷水、晋康水、建水,是三罗地区的一条历史名河,南江流域所孕育出来的南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旧石器时代,南江流域便有人类居住,先秦时,

南江流域是百越人的聚居地,秦朝南征百越时,秦将屠睢就是在南江流域中越人埋伏殒命的,后来,从汉朝始设的地方行政区如端溪县、晋康郡、晋康县、泷州、泷水县等,就是在南江流域兴建起来的。而在南朝齐时,朝廷还在南江流域设置了南江督护府,这个首次以“南江”命名地方建制,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朝历代,浮游于南江之上的名流多不可计,如张柬之、宋之问、周敦颐、朱敦儒、庄楷、屈大均、何仁镜等等,都曾舟游南江,不禁感慨。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 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 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以上这段诗,节选自宋之问的《入泷州江》,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文字想象一下,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南江两岸是一个多么凄凉的景象,但是千年以后的今天,南江两岸则是发展大好,高楼大厦林林总总,街头巷尾车水马龙,这当然有赖于我们南江先民的开拓,更有赖于南江母亲的恩赐。

(二十五)降水

发源于大金山禾枪顶的降水河,是云浮地区的历史名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历来被载入史册。那么,降水河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

降水河,又名南山河、龙河、大洚水,古称程溪、灵溪、零溪、

洚水、绛水,发源于云浮大金山,流经云城、云安二区,最后在降水口汇入西江,全长四十多公里。早在先秦时,就有龙母温氏居于程溪水口,最后仙逝于此,人们就将其故居改建为程溪祖庙,保存至今。晋《广州记》载:“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之。”南朝宋《南越志》载:“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潆洄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因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元珪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

明代中叶,降水所属的德庆州沿着降水河流域设了两个行政架构,即儒林、富禄二里,儒林里在下游,富禄里在上游。明万历五年后,降水口设洚水市,这是明、清两代东安县商业最繁荣的墟市之一。

(二十六)建城河

       建城河,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龙里坑的冲汉牛勒顶(属云开大山),流经郁南县通门、建城、罗旁三个镇,从罗旁水口注入西江,这是郁南县境内的一条历史名河。

       建城河,古称罗旁水、文昌水、古罗水,因水口位于罗庚石旁而得名。罗旁水口自古载入史册,因水口有罗庚石、罗旁山、黄鳝石、猪仔峡(大藤峡)等自然风光扬名,明嘉靖间广东右布政使林富、广东按察副使徐文溥二人以及清初屈大均,都曾舟渡罗旁水口,并留下了宝贵的文字。罗旁水口有天后古庙,始建于明万历九年,座西向东,清康熙八年、嘉庆二十一年以及近代有过多次重修。天后庙为五开间二进深,砖瓦木结构,分前后两座,两侧有通廊,所供奉的神灵为天后娘娘。天后娘娘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江河大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为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于是他们就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后,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还在船舶上立天后神位供奉。

如果说南江是郁南的第一名河,那么建城河毫无疑问是郁南的第二名河了,建城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时时吸引着外地游客前往猎奇,这为推动郁南本土文化起到了不小作用。

(二十七)新兴江

新兴江,古称允水、锦水,发源于阳春竹山顶,于高要新江口汇入西江,因流经新兴县全境而得名,这也是新兴县境内一条颇有历史底蕴的河流。

据历史文献记载,新兴江就有允水、锦水的称谓,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新兴县历史上有过临允县的建制,故境内的江水被称为“允水”,二是因为新兴江的源头竹山顶古称锦山,故新兴江就被称为“锦水”。唐代大诗人杜位创作的“新昌八景”中,就有“锦水拖蓝”一景,这就是歌颂新兴江秀丽景色的,诗云:“

锦川青碧一蓝溪,混混源头出自西。拖绿湾环如玉带,浮光潋滟似玻璃。色连碧落浑无别,影与明沂一样齐。活水安能留得住,转归大海入天池。”明代刑部侍郎陈鼎在《按滇南怀锦江旧业》一诗中亦写到新兴江:“家住城南锦水堤,白沙翠竹绕柴扉。芭蕉叶底藏春色,荔子枝头带夕晖。惆怅几回频入梦,寂寥千里但思归。不知我种门前柳,长大于今几尺围。”

       新兴江流经合河、共成、北峰、朝阳等四座水库,在公路、铁路运输还不发达的旧社会,新兴江是新兴县一条主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大部分城镇都建于江边上,形成一江两岸的又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十八)集成河

集成河,古称卢溪,位于新兴县境内, 是新兴县一条颇具人文底蕴的河流。

唐武德三年,时监察御史卢行瑫被贬新州,与一夏姓人共同在卢溪之畔开村,因名“夏卢村”;唐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子时,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卢溪之畔降生,因而后来“卢溪”一词就被作为六祖故居的代名词。后来,六祖故居旁兴起了一个墟市,人们取“六祖集天下之大成”之意,将此墟市命名为“集成墟”,而卢溪正是流经集成,所以就得名“集成河”了。

集成河发源于里洞岭(风门坳),经集成、上沙至环城区冼河桥,与船岗河汇合为东门河,在洞口注入新兴江,洞口以上长三十三公里,集雨面积九十四平方公里;其中东门河段长七点五公里,集雨面积十二点五平方公里。

       近年来,官方有意进行新兴县龙山景区集成河一河两岸景观整治改造工程,这是一个重大举措,这为挖掘新兴县禅宗文化及集成河自身的文化底蕴起到不小作用。

(二十九)大金山

大金山,位于云浮市境内,主峰在云城区,山脉蜿蜒盘旋,横跨云城区、云安区、郁南县三地, 这也是粤西地区比较著名的一条山脉。

据文献记载,大金山又名大绀山,民间相传曾有神仙在山上炼丹,后来因为有人在山上拾得黄金而得名金山。大金山

矿产资源丰富,主峰一带有铁、锡、钨矿点,南麓的硫铁矿在质量、产量均列世界首位,而山上盛产的铁、锡都属于五金之一,所以这或许也是大金山得名的原因。大金山山脉森林资源丰富,有迳心林场、西江林场、仙菊林场等;水源清洁丰富,云城区南的天马顶,为天马牌矿泉水产地,石城镇茶洞迳心林场东侧的峡凹顶,为白石河的发源地,石城镇茶洞禾枪顶,为降水河的发源地。在明、清两代,“绀岭层峦”还作为东安县的八景之一被载入史册,笔者在此介绍清初知县庄大中的一首诗:“嶔岭高与上清齐,云气浮浮盖岭低。金桔露垂寻古井,碧桃霞泛近灵溪。岩边坐稳逢春早,林外归樵向晚迷。仙合丹砂如可觅,此来吾亦卜幽栖。”

综合地说,大金山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地方能将大金山开辟成一处森林公园,吸引更多游客登山观光,这将为云浮的文化及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三十)罗旁山

罗旁山,位于郁南县境内西江南岸,因位于罗庚石旁而得名,关于这座山的大名,在三罗地区四百多年的发展史中,绝对是无人不晓的,原因就在于这座山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事。

在明朝万历五年以前,罗旁山是瑶人的啸聚地,史称“罗旁瑶”,因为汉、瑶两族隔阂太深,互相排斥,导致罗旁瑶不服从朝廷管治,而且还屡屡起事,与朝廷分庭抗礼。据文献记载,罗旁瑶最早的起事要追溯到元朝,那是元至正二十二年,泷水县瑶人刘第三率领罗旁瑶起事反抗元朝统治,

揭开了罗旁山瑶民起义斗争的序幕。到了明洪武十二年,刘第三再次率领罗旁瑶起事,明太祖朱元璋便命指挥使刘备前往征剿,刘备官兵进入瑶山,“焚山捣穴”,捣毁不少瑶寨,刘第三领导的罗旁瑶起事算是结束。但是到了明朝中叶,罗旁山的瑶人又再次起事,并且此起彼伏,持续百年之久;一直到明万历四年,首辅张居正指示两广总督凌云翼对罗旁瑶采取毁灭性打击,于是凌云翼便征调两广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罗旁山,对罗旁瑶进行了血腥屠杀,算是彻底平定了罗旁瑶乱。罗旁战事结束后,凌云翼奏请朝廷升原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辖东安(今云城、云安)、西宁(今郁南)二县,史称“三罗”,同时招引外地汉人填充新兴的三罗,于是三罗汉人的历史也从此开始了。

       实际上,在明万历五年前,“罗旁山”是指一个山区,而非指特定的一座山峰,因为明代《粤大记》记载:“罗旁东界新兴,南连阳春,西扺郁林、岑溪,北尽长江,与肇庆、德庆、封川、梧州仅界一水,延袤千里,万山联络,皆瑶人盘踞其间。”而罗旁山的主峰,应该就是指今天郁南县建城镇的大历山,所以大历山在明、清两代亦被奉为镇州之山。

(三十一)太子山

罗定灵山寺,是一座拥有四百多年的佛教名刹,向来吸引不少香客前往朝圣、祈福,而灵山寺所在的太子山,更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灵山寺的“灵气”也是源于此地的。

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山寺所在的太子山,虽然其势不高,但是却历来为人们所熟知,有关它的故事遐迩遍闻。 民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位当地颇负盛名的风水先生,手持一本他师父亲手绘制的地图册,上面记载着全罗定地区的风水宝地,其中有一块地,在今太子山上,局名叫做“罗伞遮太子”,古书中如此记载:“上有犀牛石,下有乌扣金,若能得此地,能养九州军。”既然此地风水如此上乘,于是人们干脆就将这座山命名为“太子山”了。民间还相传,太子山上有白马一匹,下雨之时则会奔走山内,人远远望之,犹为雄壮,但一旦走近,白马即会跑到山上的大石后面,隐没不见,有趣的是,凡是亲眼看见白马雨奔的人都会功名显赫、官运亨通,因此很多文人墨客,仕途中人都慕名前往,希望一睹白马的风采;虽然能够一睹白马风采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太子山下的灵山寺感应神奇,参拜过后官运亨通、功名显赫的人非常多。

太子山的神奇传说和美丽风光,加上灵山寺的殊胜故事,是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其必能释放出无限能量,予人以精神上的升华。

(三十二)东山

       东山,位于罗定市罗镜镇境内,现开辟为罗定市一座集休闲、观光、纪念、集贸于一体的公园。

       东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南宋建炎年间,罗定人在东山上修建祖庙一座,祀奉北方真武大帝,开启了东山的人文历史。之后,东山逐渐兴起,各类建筑相继完备,庙会、集市等按时进行,成为当地人朝圣、观光的好去处。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起义领袖凌十八领兵攻占了罗镜墟,并据此地与清兵进行鏖战,坚守将近一年后,凌十八在罗镜墟布置的防御被清兵攻破,眼看大势已去,凌十八便孤身走到东山,在山上跳井就义,结束了其轰轰烈烈的一生。凌十八领导的起义军虽然全军覆没,但却为洪秀全北上赢得时间,间接为太平天国的建立作出贡献,东山也因此成为太平天国起义军抗清的重要战场。

从修建祖庙的传说,到凌十八起义的故事,一路走来,东山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今得到开发利用,也是十分值得庆幸的。

(三十三)飞凤山

在云安区都杨镇仙菊村境内,有一座比较著名的山峰,名曰“飞凤山”,又名“凤凰山”,因形似凤凰飞翥而得名。那么,这座飞凤山又有哪些奇特的故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江西籍的风水先生从五岭追龙脉到广东,一直追到仙菊,但是由于连日奔波、风餐露宿,风水先生到达仙菊时已经衣衫褴褛、

形容枯槁,许多人见到他都避而远之。当时仙菊大坑冲村有一座镇安庙,庙中住着一个庙祝婆,她心地善良,见到风水先生躺在路边奄奄一息后,就把风水先生扶到镇安庙中,好饭好茶招待他,等到第二天,风水先生就恢复元气了,他非常感激庙祝婆对他的照顾,于是他决心要寻得自己连日寻觅的真龙穴送给庙祝婆,以示感恩。功夫不负有心人,风水先生果然就在仙菊龙河的石山上找到了风水宝地,此地穴名“飞凤朝阳”,谁若能葬种,后代就能出大富之人。于是风水先生兴高采烈地跑回到镇安庙,要带庙祝婆去看飞凤山,教她怎样安葬宝地,但是庙祝婆说什么都不愿意去,风水先生摇摇头,知道庙祝婆无缘福地,于是就在镇安庙的庙壁上写下一行字:“飞凤出在龙河上,谁人葬得中,黄金打斗量。”之后继续云游四海而去。而飞凤山的故事就这样传了下来,之后许多官贵乡绅听到这个故事,都派人去寻找飞凤地,结果均无果而返,这或许是众人的福德未够吧。

飞凤山基基永杰,程溪河水水长流。飞凤名山,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就吸引了多少风水爱好者前往猎奇、探胜,而那古老而神奇的传说,更为这座大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三十四)西坑降

西坑降,位于云安区都杨镇仙菊村委大坑冲村,是高山之中飞泻而下的幽泉,周围林木苍翠,自然风光秀丽,是云浮人夏天选择避暑消温的好去处。

仙菊四周皆山,山中又有水,而西坑降的山水,是仙菊最出名的。西坑降所在的位置比较偏远,车辆不能直接到达,前往需要行走山路数十里,在翻过几个山头之后,就到达西坑降了。西坑降中间是一个深水潭,相传潭底连通降水河,水潭周围是一片绿压压的森林,水潭上方则是从山顶飞泻而下的瀑布,人称“仙女瀑布”。这里流水潺潺,空气清新,宛若世外桃源;每当盛夏之际,都有不少市民慕名来此游玩、避暑,人们的嬉闹声、欢呼声热闹了西坑降,为这里增添了灵秀之气。

美丽的故事总会让人回味,美丽的风光总会让人留恋,西坑降就是如此,这里既然怡人的景色,又有悦耳的故事,所以知道西坑降的人不少,喜欢到这里游玩的人自然就很多。

(三十五)崖鹰山

崖鹰山,又名牙鹰山,位于云安区六都镇西江边,是六都境内数一数二的名山。

崖鹰山之所以有名,倒不是因为它有多高、多美,也不是因为它有多么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是因其形似大鹰傲视西江而得名。过去六都镇一带盛传六都有“九里十名地”,即“出山虎”、“入山牛”、“仰睡狮子”、“伏睡牛”、“麒麟横涧走”、“猫儿伏鼠巢”、“大鹰石上站”、“猴子望江流”、“烂网挂犁头”,其中“大鹰石上站”的名地就是指崖鹰山。民间相传,过去曾有地师在崖鹰山藏下谷米试福,谁能发现谷米就是此地福主,后来大地因开发被破,果然见有谷米,还有鞭炮一串,可以鸣放,非常神奇。

如今,崖鹰山已经开辟成为一处公园,附近民众闲暇之时可以登山远望,俯瞰千里西江风景,十分壮观。

(三十六)观音山

观音山,位于云城区南盛镇境内,是市内佛教名山,百年古刹成觉寺就坐落在山下。

观音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景色怡人、空气清新,相传是观音菩萨的显灵道场,早在明朝中叶,便有善男信女在山下修建成觉寺,祀奉观音等神像。成觉寺建成后,就有种种神奇的传说在当地民间流传开来,当地百姓更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到寺中朝拜一番,以求心灵上的慰藉。此后,成觉寺一度荒废,直到近年来才在善男信女和有识之士的合作下重建了该寺,成为云城地区的一大丛林。过去人们徒步走山路去新兴国恩寺拜佛,中途亦会在成觉寺停留,休憩之后再继续行程。

目前,观音山成觉寺的扩建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假以时日,如能把观音山开辟成为一处公园,就必能招揽更多旅游观光人士,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十七)万丈洒

       万丈洒,位于罗定市泗纶镇都门双德村,距离罗定市区约有六十公里,是从相距百米的岩石中涌现的一条宛若绫罗绸缎的小瀑布,因落差之高,故被当地人称之为“万丈洒”。

       万丈洒,有“罗定第一瀑”的美誉,此处山路尚未开发,树木茂密,遮挡了绝大部分的阳光,但即便是在阳光炙热的中午,也不会觉得热。刚踏入在密林时,就会不时听闻远处传来瀑布如雷般“隆隆”的响声,闻声虽近,但相距甚远。行走密林中,有着千姿百态的藤蔓,还不时地会有色彩斑斓的野花从你眼前出现,这一切的美景,让疲倦的旅途变得有趣起来。绝美的风景大多都隐藏在艰辛的背后。一路泥泞后,透过树梢,在阳光的映衬下,万丈洒瀑布宛如绫罗绸缎般夺目,从悬空高悬的岩石中急泻而下,不时溅出晶莹水珠,水雾扑面而来,让人顿然明白何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美景。

       身临万丈洒,头上天空湛蓝白云朵朵,身旁青山相拥苍林翠竹坐落其间,眼前瀑布水花飞溅银光闪闪,置身于这天然的“氧吧”内便可感受到丝丝清凉,洗去一身的疲惫。

(三十八)佛手岭

在新兴县簕竹镇境内,有一处佛手岭,因山岭形似佛手而得名,这里瀑布众多,是新兴县著名的旅游胜地。

佛手岭范围内共有高低错落的山峰六十六座,主峰幌伞山的佛手顶海拔六百六十六米,最低海拔四十八米,共有大小山谷四十八处,东线、 西线三条水系贯穿南北,形成大峡谷。在如此空间内,三米以上的大小瀑布三十六处,其中东线十一处,中线十六处,西线九处,最高瀑布达一百六十八米, 宽四十八米,仿佛一幅立体山水画悬于空中,被当地人称为“山水画大瀑布”,其他瀑布形态各异,有单瀑,双瀑、多股瀑、多折瀑、多叠瀑、 子母瀑、珍珠瀑、水帘瀑等等,而令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叫绝的是 ,在这么一个小的范围内,竟有如此众多的瀑布,在世界瀑布史上也是罕见的。

       佛手岭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尤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深峪纵横曲折,两则山势陡峭,三条山溪沿着山峪延伸达三公里长,景区内有独特罕见的瀑布飞流,最高的瀑布水头高达五十米,流水飞流凝聚深潭,景区内有明未清初龙云寺遗址,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

(三十九)石门

       石门,位于郁南县建城镇境内,顾名思义,石门就是由神奇而特大鹅蛋石相互重叠组合成的一个石门洞,总长两百多米,洞中清泉流水淙淙,人入洞内,时而见天,时而不见天。

       石门位于建城镇东三里大垌村梅坪山,地处新修的建旁河堤结合的公路旁,景色秀丽。山麓神奇巨石累累,迭石如迭卵,这些巨石,明显表露出由无数指头大的小石子天然粘合而成,相互重叠组合成天然的螺旋形岩洞,全长约三百米。入口处,有石壁峭立,三石叠成门,上有“石门”二字。门内中通一洞,别有天地,涓涓流水,穿岩而出,游人从石罅螺道而进,悬崖欲压,几疑无路。时而有一束光线从头顶射入,昂首而望,竟是一线天。透过岩洞,豁然开朗,相传昔日有仙人到此,故石上留有仙人脚印,长尺许,深寸余,至今还存。

       经有关专家考察,石门洞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石门旁边有石门寺,连年香火不断,寺周边是果园,置身其中,一边倾听古老传说和风土人情,一边漫步果园,品尝新鲜水果,真是其乐无穷。

(四十)南山

南山,位于云浮市府后侧,因地处城南而得名,现开辟成为一处公园,这也是云浮市区比较著名的森林公园。

南山之山,起伏连绵;南山之泉,清澈冰凉;南山之绿,郁郁葱葱。不同的季节,南山森林公园总有着不同的景色。春回大地之时,明媚的阳光和漫山花香总能吸引南归的鸟,鸟语和花香便成南山一年的开端;等到炎夏,那盛放的一池荷花,阵阵清香沁人心脾,配上云浮天之蓝美得让人心醉;深秋时节,伴随斜阳的光辉,曲桥染秋,日暮虹影,水中残荷,婉惜晚晖;冬日艳阳,折射到漫山绿叶映得晖黄,引得人们坚持冒寒漫步观景。

       如今,云浮市正利用附近的自然资源,规划把南山公园开发建设成一个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体,以休闲健身、科普娱乐为重点,以绿色生态为特色,集游览性、康乐性及知识性于一体的城区型森林公园。

(四十一)圣山

在云安区都杨镇境内,有一座圣山,土人俗称“圣山坑”,关于这座山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比较神奇的说法。

民间相传,在秦汉年间,圣山下住着许多人,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老人是比较奇怪的,他是修道之人,须发皆白,每当人们问起其寿算,他都是回答忘记了,他自称司马氏,又称孔氏,所以当地人都会尊称他为“司马神仙”或“孔神仙”。这位

司马神仙经常会向人们预言些什么,无有不灵验的,于是人们都知道他神力非凡;后来,司马神仙仙逝,人们将他葬在圣山之上,并修建祠庙供奉,每当天大旱,人们到山上祈雨,大雨骤至,于是“圣山”之名亦由此而来,后世人也将司马神仙尊称为“圣山公”。

展望未来,西江文化旅游走廊可以开发到圣山,为宣传本土优秀文化献力,更为丰富西江流域文化底蕴作贡献。

(四十二)蒲山

在云安区都杨镇杨柳水口西江边,矗立着一座大山,此山名曰“蒲山”,是清代《东安县志》中所记载的都杨四大名山之一。

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载:“

蒲山,在杨柳都水口,圆耸屹立,缀绿浮青,上有贞元古刹,俯临金鱼沙。松风夜月,渔歌梵音,致足乐也。挽西流而作带,抚南岭以排云,术者谓罗阳山水至此一大结束。”在文献的描写下,蒲山的景色活灵活现,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明崇祯八年,就有乡人徐有序等在蒲山之上修建了贞元寺,这也是都杨镇境内有文字记载的唯一一座明代的寺庙。

       在明、清两代,登蒲山、朝宝刹、望鱼沙、吟诗赋,是文人士子们的共同爱好,日久年深,竟成为一种风气,蔚然壮观。如果未来,蒲山可以开发为西江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个景点,那必将为本土文化的振兴及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四十三)天马山

在郁南县建城镇境内,有一座天马山,这座天马山是郁南地区人文底蕴颇深的名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的胜地。

天马山上有盘古庙,现尚存。天马山甜桃,远近驰名。春天,山上桃花灿烂,情景如画。山上也有野生的兰花,曾有人采摘到奇异的品种,卖得高昂的价钱,许多人荷锄到此寻宝。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肇庆知府夏修恕造访天马山,并作《天马山》诗云:“天马山高势插云,年年花发鸟逢春。社鼓声喧战鼓歇,僮伶尽作太平人。”天马山上有一拗更石,把罗庚(罗盘)放在石上,其所指南北方向恰恰相反,因而得名,清末诗人何庚生就曾作《天马山上拗更石》诗云:“我今来游天马山,山多奇石山腰间。 中有一石形如鱼,星光烁烁自斓斑。合观两石此石奇,反复中含至妙理。 经拗定南子午针,有似不肯随俗靡。 个中抑别有玄机,石不能言识者稀......”

天马山不但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明朝少数民族杰出女首领梅映雪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山上,明朝万历初年罗旁山那场可歌可泣的战争,为这座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悲壮的面纱。

(四十四)刘三岩

       刘三岩,位于郁南县东坝镇根竹村后,是一处天然岩洞,因民间相传唐朝歌仙刘三妹曾居此而得名。

       据清初《广东新语》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常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语言。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即奉之为式。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瑶、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按照该记载可知,刘三妹是唐中宗时新兴人,十二岁就通经史,而且擅长唱歌,附近乡民都喜欢到来听她唱歌。刘三妹经常往返于两广交界的山区,山区间土著种类较多,所说语言都不相同,但是刘三妹天生聪慧,每到一处都能听明白当地人的语言,并且用当地方言作歌教授给当地人唱,使当地人奉她的歌为当地山歌的样板。后来,刘三妹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对歌,歌声连续七天七夜不断绝,当地的瑶族、壮族土著争相前往观看,现场围观者包围了数十百层,七天之后,刘三妹与少年双双化石升仙,成为千古传颂的歌仙。而郁南县东坝镇的刘三岩,相传就是刘三妹曾经居住的地方。东坝民间传说,刘三妹在根竹村山岩中生活,每天早晨对山唱歌,有个财主嫌她惊扰美梦,就将她赶走,她辗转到达新兴、阳春,后迁到广西,广西人把她尊称为刘三姐。

       民间故事中,刘三妹离开东坝之后,东坝的人每天将她怀念,就把她所住的地方称做刘三岩,由于她的影响,南江两岸歌手代代辈出,经常聚众歌唱,蔚然成风。

(四十五)同乐大山

       同乐大山,又名铜镬大山,位于郁南县平台镇境内,与广西苍梧大坡镇交界,是郁南县境内著名的山峰。

       同乐大山山峰雄伟连绵,入山始知山深路远。林海无垠,苍松云杉顶天而立。这里,有原始森林、雄奇山水。大山献宝,溪流溅玉,緑色山野,百里画卷。那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野牛、山猪、狐狸、穿山甲的天堂。人入其中,极易迷路。浓荫夹小路,路上铺满积叶,双脚踩下会觉软绵绵。纵令中午,路也幽闇。在大山之巅,环望四周,尽是林海。

       同乐大山脚有个水库,名为平台水库,有副对联描绘这里的风光:平野聚珠时时满,台阶映緑步步高。同乐大山的山溪水,流到这里,库水晶洁,緑波盈盈,水映山使山更秀丽,山立水边使水更添柔情。

(四十六)金银湖

       金银湖,位于罗定市生江镇、罗平镇境内,是一处人工湖泊,此处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罗定地区比较著名的风景。

       金银湖如群山拱托的天地,水面三千八百亩,四周山峦起伏,昔日的黄土荒山变成翠绿的花果山,湖水清绿,水面中有十二个大小岛屿,如银河星斗,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风景壮美而清幽。湖之北面,有石牛、天马、立良诸山环立。石牛山历来就是“罗定八景”之一,山上有巨石如卧牛,有清代石刻,旁有石牛庙,遗址尚存。站在石牛山上远眺,罗定城区仿如海市蜃楼,在波光中浮动。石牛山之东有石镜,为“罗定八景”之“八里明镜”。石牛山之西有文峰塔,是金银湖重要景观之一。湖之西面有云桂山,比石牛山还高,登上山顶上的电视塔和观景台,湖区风光一览无遗,半山的云桂庵,为佛教古刹。

       大多数人都知道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堪称黄山一绝,但在罗定市的金银湖也经常出现云海,每到夏、秋季节雨后,金银湖经常出现云海,登临山顶,极目远眺,但见云海飘逸,犹如仙境,十分壮观。

(四十七)云开山

       云开山,北起广东、广西交界的西江南岸,跨越广东的郁南、罗定、信宜、化州、高州、阳春、阳江和广西的梧州、岑溪、容县、北流、陆川等县市,为两广界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连绵二百公里,是云开大山山脉总系的主要大山群。

       云开山西南走向,连绵二百公里,群山连绵、千峰叠歭、万壑纵横,登高远望,山那边,风光如画。望君山气势恢宏、美丽多姿的景色:茂密丛林,溪流潺潺,鸟语花香,层层梯田,农舍掩映,绿水青山奇石溶为一体,一年四季均景色宜人,让人感觉来到了桃花源。自然景观:原始次生林、箭竹林、杜鹃花、吊钟花、高山草甸,云海。分布有南亚热带季雨林,主要树种有格木、榄类、红椎、荷木、樟、桐木、米椎、红楠木等。盛产松脂、肉桂和八角。

       云开山风景秀丽,每天都有不少户外旅行者前往观光、猎奇,并有人以诗歌的形式礼赞大山。前人曾有《云开大山映山红》赞云:“春暖花开映山红,仿佛火山喷岩溶。红透万山红透脸,镜头红了风也红。花海观赏多幸运,美醉怎能心不动?绿水青山金银山,百姓幸福乐无穷。”

(四十八)云霁山

       云霁山,俗称三叉山,位于广东罗定市南部,此山东望八排顶,西接龙须顶,背靠信宜市,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此。

       云霁山海拨一千零一十米,山势挺拨高峻,四时常有云雾缭绕,西南面高山黄鹤顶盛产茶叶,品质优良,明清时曾为贡品。云霁山峰严冬积雪,景色如画。峰下山水汇集成云沙河,湍急的河水在鹅卵石床上飘流,分外清凛。河中间涌出的云沙温泉,人称“暧水壶”,雾气升腾,仿如白龙飞腾,隆冬尤为壮观。云霁山下的龙岩村有“东南一景”, 是蔡廷锴将军自幼游玩的地方,景观自然,高山层叠,山涧曲折婉蜒,“帝瓮飞瀑”更是在群山环抱之间,涧流飞泻,如十丈白练,注而成潭,当地称此地为“帝瓮”。

       云霁山山腰,有现在仍然耕种的明、清古代梯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凌十八抗清遗址,此外还有云沙温泉、三叉大塘和贞节牌坊等一批古建筑。

(四十九)神仙滩

       神仙滩,位于郁南县建城镇境内,为郁南县著名景点,这里空气清新,负离子浓度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有流水的地方就可能有滩,而有滩的地方就可能有神仙的传说,于是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有以“神仙滩”命名的风景名胜,像新疆的额纳斯神仙滩和广西的岑溪神仙滩等等,而就在我们七千多平方公里的云浮山水间,也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神仙滩。神仙滩位于建城镇冷水、东坑村交接的大历山,总面积约十平方公里,林木茂密可遮日,峡谷幽深听溪流,越往里走灌木藤林异卉也越来越多,时不时摇曳的绿枝偷偷地拽你一把,草丛中的小鸟猛地一窜悉悉索索乱响,一种山野独特的清香扑鼻而来。一座座青峰或雄健挺拔,或瑰丽奇异,或清秀脱俗,错落有致,坡度或陡或缓;水或湍急,或飞流,或舒畅,水量充足;树木参天入云,灌木藤林异卉,攀援石山上,青翠满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三叠瀑布,蔚为壮观,可和庐山的三叠瀑布媲美。该景区主要开发大历山风景区,度假山庄、瀑布群、漂流、滑草场、蹦极、冷水大屋等。

       据说山上还有多种名贵中药、各类土特产及山鸡、野狸、穿山甲等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真个是景区风景宜人,山清水秀,林木茂密秀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开展旅游度假活动。

(五十)魁岩

       魁岩,位于云安区六都镇凤楼村,是一处孤峰石岩,为云安区五大溶洞之首,也是云安区较具文物价值的地方。

       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载:“魁岩,在县东北三十里,岩甚峻峭,中有云窝,前有疏林曲沼。开县时,孝廉冯执中读书于此,石刻冯诗及都督陈璘诗犹存。”据考,“魁岩”之名缘于明万历甲午科举人冯执中曾在此洞读书功成名就之缘故,为此一带岩穴之最。据考证,冯执中为明朝太子太保、左都督陈璘之女婿,于明万历甲午年考中武举人,后任山东利津县知县,多树德政,卒于任上,其妻遂携子到广西定居,今下落不明,而魁岩成为冯执中在家乡留下的唯一遗迹。魁岩保留有陈璘和冯执中的诗词石刻,成为魁岩中的文化瑰宝。陈璘诗云:“魁星岩面蓬莱境,宰相人间好读书。二十年前戎马地,今看高步玉堂居。”冯执中诗云:“高莫高于魁岩巅,萃皇茂树青草连。书台土龙四从起,嶙峋石乳雪高悬。探奇客去吾叔来,飞觞共对岩花妍。披襟淌却人间暑,扪萝赤脚踏台烟。我今看花游上林,长安早春先著鞭。丈夫一行即万里,共醉岩石又何年。”

       魁岩山有一大一小两个山峰,山顶林木葱葱,大峰山有一半是光滑的石壁,石壁下就是魁岩洞,洞前有一小溪,流水潺潺,跨过小溪,即置身岩中,拾级而上,即是冯执中读书之岩洞。

(五十一)石麟山

石麟山,又名石狗山,位于云浮市区中心,是孤峰石岩,因形似麒麟而得名,而“石麟耸秀”也是明、清两代“东安八景”之一。

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载:“麒麟石,一名锦鲤峰,在城东半里,

状如麒蹲,头、角、鬛、趾悉备。近拱学宫,旧<志>谓当有伟人崛起之应。上盘危磴,下环清沼,有梅花岩、藕心井诸胜,高士张穆之尝筑石麟草堂居焉。石台有文昌阁,今圪,下建归一庵,左为武帝庙,右为泷东书院。嘉庆十六年迁书院于城内,道光三年,知县汪兆柯改建为节孝祠。”明万历五年开县时,首任知县来到县城就任,当他看到雄伟的石麟山时,当即想起自己梦中曾见过类似情景,不禁感叹。明末清初时,东莞著名书画家张穆之曾北上抗清,后失利,清兵捣毁其老家,其遂举家迁居东安县石麟山,直至病逝。民国二十八年冬,顺德籍云浮县县长陈子和与邑中文士共建张穆之读书亭于石麟山上,并植梅以志景仰,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张穆之老先生。

       石麟山不但风景秀丽,而且人文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有杜墁、沈铣、陈子和等名流题刻。古诗赞云:“凭空幻出玉峥嵘,角趾苍然孕地灵。秀骨已成标翠壁,奇姿如画插金庭。彩毫事业凌宵汉,绣绂文章象日星。盛代声明通百粤,师师纪瑞应郊垌。”

(五十二)降水沙滩

降水沙滩,位于云安区都杨镇降水村委大湾村前,濒临西江,是近几年来被发现的一处风景秀丽的沙滩,与杨柳金鱼沙、六都勒头沙并为云安三大沙滩。

降水

沙滩面积约几百平方米,沙滩在一片沙田下,濒临浩瀚西江,最宽阔处离江水是二十米左右,长度约莫一百多米。每当夏季时节,数百平方米的沙滩上就会人头攒动,不少外地人来到这里,在西江中戏水,而附近的村民也趁机做起了“旅游”生意,提供停车、沐浴更衣等服务,生意火爆,附近渔民的西江河鲜、鱼干也受到游客的青睐。站在沙滩上,远处可看见青旗山、黄旗山锁着西江,两岸叠彩峰岭、云气腾腾,十分壮观,而西江航道上的货船,更是时刻往返于苍梧和珠三角之间,这天地间就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

当然,西江是珠江的干流,是名副其实的大江大河,水深江面宽阔,而且又是黄金水道,来往的船只很多,在没有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下,下江游泳风险极大,所以前往游玩的游客需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作者:周业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233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013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030评论 0 2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27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21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42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14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1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2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9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9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4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8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12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60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61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折腰体七绝*回家(新韵) 已知节日不能回,腊月伺机早作陪; 寻常话语家常菜,却见双亲齐展眉!
    補缺楼丨胡德棒阅读 352评论 0 7
  • 昨晚回去,楼下的音乐小镇正热闹,摇骰子声,酒瓶碰撞声,吆喝声,灯红酒绿。 现在的我已经毕业出来工作了,想起曾经自己...
    阿_洲阅读 292评论 13 4
  • 什么是栈 栈是一种运算受限制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这一端被称为栈顶,另一端被称为栈底。向一...
    KEEPINUP阅读 3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