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厅|消失的虚拟城市:豆瓣“阿尔法城”首次考古发掘报告


张经纬

2015-03-24 17:19 来自 澎湃研究所

【编者按】

豆瓣阿尔法城关闭。有人评价,它是痴迷于城市规划的豆瓣创始人的一次文艺乌托邦的尝试。但如今,它仅存遗迹。

一座虚拟的城市和社区,能让诸多同好相聚一处,却无法对应真实的空间,这意味着它不可能像现实中的城市,因人口增长超过环境容量而崩溃,只会因人口流失而凋敝。

无论如何,这里都曾是诸人理想中的一座城池,值得进行考古挖掘。

一 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经过

“阿尔法城”遗址是SNS类(社交网络服务)网站豆瓣网2010年12月27日上线的一个虚拟社区。从豆瓣网站首页页面上方,第十个按键“更多”下第二个选项可以点击进入。(事实上,“更多”是这十个包括“豆瓣、读书、电影、音乐、同城、小组、阅读、豆瓣FM、东西、更多”在内十个首页按键的最后一项,“更多”下,仅有“九点”和“阿尔法城”两个按键。)

“阿尔法城”与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50年前导演的电影《阿尔法城》(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1965)同名。该片讲述了化名为雷米•柯兄的侦探进入未来都市阿尔法城的冒险,该城由超级计算机“阿尔法60”控制,所有市民都受计算机“逻辑”管理。抛开该片负面的“人机关系”,《阿尔法城》电影提供了一个未来都市、虚拟城市的设想。

豆瓣“阿尔法城”2010年末上线时,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实验性项目”。未满一年之际,2011年1月14日的《文汇报》就表示了对这座建设中的“虚拟城市”的期待:“豆瓣网阿尔法城的定位是:一个实验中的虚拟社区。它会从零开始,慢慢生长成一座城市。眼下城里的大街小巷已现雏形,五花八门的街头小店正被‘居民们’乐此不疲地创造着,像是饭馆、旅社、面包房、民政局、婚介所、算卦摊。”此外,2011年9月6日的“腾讯科技”也曾介绍“用户可以在新版的阿尔法城中逛街、开小店、挑选喜欢的公寓居住、发言、以及认识志趣相投的人。”

数年过去,这座“虚拟城市”走向了当初的期待么?经过几年的发展,截止2015年3月21日24时的页面数据显示,“阿尔法城目前一共有18个坊,共126条街道,380家小店,居民78817人”。城市规模如图1所示:

“阿尔法城”构造图

在“阿尔法城”页面的右侧下方则是:“阿尔法城即将于2015年3月24日关闭,请在此之前备份数据。和抱歉为你带来的不便,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向大家说声再见。”

虽然这一网络虚拟社区仅存在4年多,但作为著名“文青”网站留下的数据遗址,阿尔法城在Cyber空间里留下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阿尔法城”以其来自希腊字母“α”的含义,寓意“第一座城”,作为当年“典型的重前端项目实验”,代表了SNS类网站在GIS类应用方面的早期尝试。鉴于该虚拟空间即将因豆瓣网本身转型面临关闭,Cyber考古人类学家张经纬及其团队,受澎湃新闻网•市政厅栏目委托,于2015-3-15~3-22日期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发掘报告。

二“阿尔法城”地层情况与结构

“阿尔法城”的地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根据“腾讯科技”(2011.9.6)介绍,阿尔法城 “于(2011年)9月1日凌晨正式上线2D图形化新版”。以此作为明确的地层分界,我们把2010年末至2011年9月之间的版本称作“阿尔法城第一期文化”(即“阿尔法城下层文化”)。将2011年之后的版本称作“阿尔法城第二期文化”(即“阿尔法城上层文化”),“阿尔法城上层文化”,又可根据文化实践者使用的情况分为I期和II期,下详。

2.1阿尔法城下层文化

“百度文库”中一篇名为《豆瓣网阿尔法城广告策划》(作者:Nicky)的文献保留了“阿尔法城下层文化”的基本形貌,如图2所示:

“阿尔法城下层文化”格局图

我们将这张格局图转化为表1,以便更详细分析、对比“阿尔法城上层文化”的基本形态:

可见,阿尔法城早期居民(简称“阿尔法人”)生活在A~F六个区域。每个区域约有4、5条街道不等,总计76138人,每区人口平均约为12690人。

对早期“阿尔法人”的口述史研究显示,包括“小孔成巷”、“Rock”在内街道名称是通过“投票”方式确定的,每条街道聚集了对该街名所具有内涵,保持强烈认同感的居民,比如热衷“摇滚”的用户,更多倾向“Rock”街名。文献作者Nicky曾对此表示:“简单的来看,阿尔法城是升级版的豆瓣小组。但是仔细观察,阿尔法城则是一次大胆的实验。在阿尔法城中,只是给每个坊设下了大致方向,供用户方便选择,而坊下的每个街不设置固定主题,每一个街道的文化内涵完全由住户来确定。完全像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城市。”

由于早期数据自然丢失等因素,无法获悉街道内部居民活动的具体情况,也未进一步见到digital遗物等文化遗存。但从《阿尔法城的重来》(作者:fzfasfafhrred)的记录“随着城内内容的迅速空洞化(差不多除了街名投票就没什么好干的了,而街名投票也慢慢失去了吸引力),以及它与豆瓣主站广播的隔离状态,居民们纷纷割舍了这个多余的鸡肋,而重新回到了从前的轨道”可见,在“阿尔法下层文化”中,很可能没有产生足够丰富的物质文化。

2.2阿尔法城上层文化

(2011年)9月1日的改版是“阿尔法城上层文化”出现的标志。新的文化堆积层迅速覆盖在不足一年前出现的较浅的“下层文化”之上。改版后,出现了图1所见的城市结构。

原先的A~F区,被改造为六个街坊,分别为“一坊到六坊”。这种对应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每个坊又分为三个部分,以“三坊”为例,共有“三坊、三甲坊、三乙坊”三个单元组成。按照“下层文化”中的六个“区”计算,总计18个“坊”,但没有单独的“一坊”和“五坊”,在这两个坊应有的位置上,分别为“时光里”和“ONE PARK”。如表2所见:

坊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数字命名的一级坊,如“二坊”、“三坊”(包括“时光里”和“ONE PARK”),共六个。另一类是一级坊下一级的次级坊,如“一甲坊”、“一乙坊”,这种“甲、乙”形式覆盖所有次级坊。

其次,一级坊和次级坊的街道数量也不同,一级坊都拥有9条街道,次级坊只有6条。以次级坊“三甲坊”为例(如图3所见),分别拥有:不知道、社透路、三甲四街、Nou Camp Road、飞虎山路和拾光巷六条街道。或许各自代表:好奇者、内幕爱好者、谦虚者、巴萨球迷、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时间回忆者。那么,“阿尔法城上层文化”中的街道数量为(9+6+6)×6=126(个)。则潜在拥有126种不同风格的“同人”群体。

“三甲坊”六条街道概览

和“阿尔法城下层”文化相比,“上层文化”除了坊、街数量急速增长,增幅分别为200%和384.6%之外,还出现了新的机构“小店”。在“阿尔法城上层文化”中,小店的设计容量为1764个。与街、坊共同增长的,还有设计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新阿尔法城”的理论人口容量为189000人。

根据文献《阿尔法城的重来》的记载,“小店”类似豆瓣主页中“小站”【注释:一种由个人或官方管理,具有发布公告、组织线下/线上活动功能的次级主页】的功能。因此,此类“小店”的开设又不同于其字面意义上的名称,并不类似淘宝小店的趣味和经营模式。对经营内容限制,在文献中并不鲜见,《重来》一文还提到,“少数小店确实试图经营一些实体化的内容,但由于用户们总体上趣味集中,不能接受经营与豆瓣氛围差异过大的内容(有一家小店售卖袜子,因此还被围观群众吐槽)”。有关“小店”的详细报告,见下一章“阿尔法人的文化与日常生活”。

在“阿尔法城上层文化”底层中,还能见到普通阿尔法人的居住遗址,即被称作“公寓”的个人空间,见下章。小店与公寓共同组成了“阿尔法城上层文化”的主要街道格局,见图4。此外,根据《重来》的记载,“现在在街道上移动还是比较慢,……这个移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目前在城里的几处发现了施工中的地铁站”。可见,虚拟的“地铁”也是这一文化堆积层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各种小店、公寓和社会设施的基建推进下,便有了2011年1月《文汇报》的期待:“城里的大街小巷已现雏形,五花八门的街头小店正被‘居民们’乐此不疲地创造着,像是饭馆、旅社、面包房、民政局、婚介所、算卦摊”。我们将这一底层称为“阿尔法城上层文化I期”。

以三坊乌衣巷为例的“阿尔法城上层文化”街景

(其中上排为“小店”、下排为“公寓”,有图片者为入租小店,未见图片为“招租中”)

“阿尔法城上层文化”I期和II期的分界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根据豆瓣“喜欢”应用下“阿尔法城”条目的留言板显示【注释:留言板会按时间记录不同用户的感官,其在Cyber考古中的作用相当于“树轮测年”】最早对阿尔法城表示“失望”的留言来自网友“橡木”(2012年10月2日)的留言:“希望能不那么冷清”。其次则为网友“消失的某人”(2013年7月6日)的留言:

“阿花【注释:网友对“阿尔法城:昵称】渐渐没落,被豆娘【注释:网友对豆瓣网昵称】遗弃,就如同以前的部落,现在的各种BUG也不打算去修理。可惜了我们花大力气开的小店、呼朋唤友建立的街道,荒凉得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由此可见,“阿尔法城上层文化II期”的出现,应该不晚于2013年中旬。另外,据阿尔法城网络工程师,网友Ryutlis的日志《终于这座城要看不见了》(2015年2月14日)显示:

也许阿尔法城本该在两年前就关闭了,感谢阿北【注释:豆瓣网创始人的昵称】给了它最后两年的光景。我们大伙儿当时开始做阿尔法城其实就是源于阿北对城市和社区的设想,这样的虚拟世界实在是藏在大家心里的梦……

阿尔法城上层文化I期与II期的分界,可能就出现在2012年末到2013年上旬之间。图5较好地描绘了阿尔法城遗址存在的地层分期。或出于运营、管理上的客观因素,或由于设计、理念上的分歧,阿尔法城的管理者选择放弃对该遗址的经营。而作为用户的阿尔法人,也迅速感受到了这种管理衰退导致的物质文化的流失过程。这导致我们今天看到的阿尔法城遗址II期,人口离散、物质遗存取向简单化的景象。

阿尔法城遗址地层关系图

三 阿尔法人的文化与日常生活

阿尔法城的主要居民,除了少数幕后技术工程师和管理员,其余绝大多数都是“阿尔法人”。这些阿尔法人是我们今天所见“阿尔法城文化遗址”的实际创造者,通过对其物质遗存的分析,有助还原该web2.0遗址实践者所体验的生活,并揭示阿尔法城消亡的原因。

3.1阿尔法人的规模与构成

按照阿尔法城的游戏规则,只有豆瓣网的注册用户,才能成为阿尔法人。参照表2所示,截止2015年3月21日,阿尔法城用户人数为78817人,作为对比,2015年上线的豆瓣网APP口号是“豆瓣 汇集一亿人的生活趣味”,两者的数字距离可想而知。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阿尔法城的人口规模是预设的。我们发现,阿尔法城遗址中个体的身份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小店店主,一种为普通居民。店主拥有“小店”,而居民则生活在“公寓”中,见图6。

小店和公寓的数量受到街道的制约。如图4所示,一条街道上只能容纳14家小店(+1座街道管理中心)和30幢公寓。每幢公寓可住50人,则小店数和人口数分别为1764(家)和189000(人)。根据2015年3月21日数据,这个数字实际分别为378(家)和78817人,占设计容量的21.93%和41.7%。也就是说,实际容量远低于设计容量,并不符合人口增长超越环境容量,导致人类社会崩溃的经典人类学解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结合表1和表2,“阿尔法城下层文化”与“上层”之间的人口比为76138:78817。也就是说,当阿尔法城随着包括街坊、道路、小店、公寓等设施出现,而发生结构性变化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人口增长(仅增加了2679人,增长率为3.5%)。这一点可以概括为,发生在2011年9月的结构变化,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假如是以人口增长作为目的的话);那么这也说明,导致人口增长停滞的因素在“阿尔法城下层文化”中已存在,改变城区格局未使其情况改观。

街道两侧的小店与公寓

对照《重来》一文,还可以发现,“阿尔法城最初邀请的用户都是由豆瓣官方挑选的,因此精英意味很浓,世外桃源的气氛也很强烈。开城后人数并没有立刻大增,这便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官方希望通过阿尔法城将交流挤压得更为频密,而用户希望有更多的人这样才更好玩。这大概是阿尔法城遇到的第一个危机。”这种准入制度似乎始终没有消失。伴随着这种准入机制,当阿尔法城中都住满了“精英”,又没有产生一种服务意识的同时,“谁为谁服务”、“服务给谁看”的问题,似乎给“围城”中的精英们造成了某种显而易见的困惑。

3.2阿尔法人的生产与居住格局

生产与消费是(无论真实还是虚拟)任何人类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阿尔法城的建设者也考虑了这个事项。2011年改版后,最有实质性的变化,就是小店的出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小店的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虚拟流通中介——阿圆——也随之出现。“阿圆”的前身为豆瓣虚拟货币“小豆”【注释:历史上,小豆可以用来兑换与豆瓣合作的B2C在线购物网站打折、抵扣券】。

小店就是阿尔法人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开设小店需要25个“阿圆”,阿圆的发行方式却令人思考(稍后再探)。考古发现,系统设计的小店格局很有特点。为了揭示小店的独特构造,我们特别选择了“三坊乌衣巷2号”的“树洞”小店进行了试发掘。选择原因在于,三坊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阿尔法城下层文化”中六区之一的直接延伸,具有上下两个文化层的叠压,同时是人口数仅次于ONE PARK的人口大坊,全坊拥有82家小店,该街道有7家小店,1500人满额。而“树洞”则是该街道“喜欢”【注释:喜欢,是SNS类网站表示欣赏、支持的一种方式,类似“点赞”】数最多的一家,非常具有代表性。小店的构造如图7所示:

“小店”房间构造

所有小店具有统一构造,面对马路一面为“前厅”(通常是发布主贴、日记的地方),“前厅”三面与里屋相连,分别为“左厢”、“右厢”(可以发布图片和内容)和“正厅”,正厅背后还有“后花园”(用于发布活动公告)。右厢房后还有单独的侧室(不与正厅相连,为留言板)。除前厅和后花园的功能固定外,左厢、右厢、侧室和正厅内容可以互换。不知为何,阿尔法人似乎不讲究对称,仅有右侧室,而无与之对应的左侧。房间之间有门相连。这就是阿尔法城小店的主要格局。

按照阿尔法城的规则,店主可以随意命名自己的这五间房间,以符合小店的风格、主题。如前所引,阿尔法城“精英”们,“不能接受经营与豆瓣氛围差异过大的内容(有一家小店售卖袜子,因此还被围观群众吐槽)”。这使得某些小店的内容也变得非常有趣。三坊的朝闻道有一家名为“大雷音寺”的“小店”,如图8所示:

“大雷音寺”小店构造

这家小店充分利用了“小店”既有的房间结构,使之颇似一家在线寺院的网络结构图。这条朝闻道是非常罕见的开满十五家小店的街道,从西往东依次为:余味咖啡店、PC保姆电脑维修站、周先生的店、B612星球、正太的玩具屋、欢乐时光、斯莱特林学院、拉文克劳学院、CI工作室、加州旅馆、朵儿咖啡、赫奇帕奇学院、奥古斯丁神学院和大雷音寺。有趣的是,所有的小店,无论是电脑维修,还是大雷音寺,都没有实体销售的内容,其功能或如产品介绍,或如工作感想。

小店之外,位于道路另一侧的则是阿尔法城住户的公寓。令人惊奇的是,公寓的外观和内部构造都出奇地简陋。如图9、图10所示:

阿尔法城公寓格局

公寓的内部样式

阿尔法人在城中通常仅拥有一个和豆瓣头像相同的图标和ID,这是个体在其中唯一的身份标记。当某位居民选择某坊某街某幢(未满员)公寓时,点击空格处即可,如同乘坐航班时的“选座”服务,但这也令人无从期待。进入个人公寓隔间后发现,每位用户仅拥有留言及回复功能,除此之外,只能在小店留言,或静静地等待街道活动(参见下节“阿尔法人的非物质文化”)以及非常文艺地“放空”——这的确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单间”。

描述完小店和公寓的居住格局后,就要提到与阿尔法人生产、消费有关的阿圆。由于阿圆的官方发行机构未对此作出解释,这里仅引用“百度知道”上提供的答案:

赚阿圆有几种方式,可以通过逛街上的小店捡阿圆,每天的上限是2阿圆。也可以自己开小店,等着别人来捡钱的时候,系统会给店主同样价值的阿圆。或者参加一些小店举办的活动,得阿圆。可以在阿尔法城里找到一份工作,店主会按月支付你工资,欢迎来人才交流中心求职。阿尔法城里还有很多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可以存钱或者购买股票来获得利息和分红。

由此可见,无论小店还是普通阿尔法人,都无法稳定地获得阿圆收入。作为店主,仅能依靠扩大浏览量吸引入店“捡钱者”的到来,作为普通用户则需要每日浏览。发掘人员在考古勘察过程中,也在浏览小店时“捡到”两个阿圆,但每日两个的限额,或许会影响用户在捡到之后继续浏览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店主通过经营小店活动浏览,而用户则利用“逛街”获取阿圆,最终无法形成更具实际意义的物质或数字产品,比如类似QQ空间的各类装饰物。这造成了用户“公寓”的朴素风格,以及店主对小店缺乏经久的耐性(不知最终转化的生产效益),并最终制约了阿尔法人的创造力。更具体地说,也可能与阿尔法城缺乏B2C销售资质有关。

3.3阿尔法人的非物质文化

阿尔法人虽然“无所事事”,但并不代表他们留下了一片文化沙漠。街、坊命名投票活动留下的街名,就是早期居住者活动留下的明显痕迹。其次,尽管大部分店主对经营活动的物质成果缺乏期待,但不妨碍他们留下了378家仍可查看的小店遗址。

此外,在今天已经异常冷清的街道上,还能看到另一类阿尔法人留下的痕迹,见图11:

街道上的留言

在阿尔法城每条街道上保留了一定数量的留言,在城市关闭之日临近时,街上留言有了复燃的迹象。在阿尔法城的历史上,短期内由多人用同一主题发出的留言或图片,可以覆盖整个街道界面,这一集体行动被称为“快闪”【注释:类似现实生活中具有公益性质的“快闪”表演】。被发帖覆盖的街道则在名义上被发帖者“占领”。但由于系统自身的清除功能,这类留言将在24小时内被清除,所以很难留下痕迹。

在发掘助手网友Cyberpunk的帮助下,我们挖掘了一次网友Eve|Classified发起的名为“时间领主大道快闪活动:Time War”的“快闪”活动,时间是2011年12月21日,位于“阿尔法上层文化I期”的底部。该网友自动设计了该活动的流程,如下(经过笔者排序):

地点:豆瓣阿尔法城时间领主大道

人群:DW粉、DW主题coser!(TimeWars小组成员请活跃起来!)

方式:时间领主大道街道留言,请尽量保持【Time War】主题。

打雷克阵营,每个人留言一句:“EXTERMINATE! EXTERMINATE!”

Coser阵营,你懂得,只要说自己的台词就好,不求长但求响亮哈哈!!!!

补充:每个人不限留言次数,比如固定间隔去喊,或喊个3-5次即可;

人数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以我默认回复此楼的自动加盟(年末元旦忙碌的打雷克不限自由,不要紧张)

其中提到的DW粉,指的是经典科幻英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的fans,其中的主角“博士”就是一名来自Gallifrey星球的外星种族“时间领主”。该文案提到的“打雷克阵营”即剧中的主要反角戴立克(Dalek)。在这场“快闪”游戏中,分别为正方(博士的Coser)和反方(Dalek的扮演者)的两派,在“时间领主大道”上,通过台词完成一幕《神秘博士》的交锋戏剧,以此实现向该街道命名的源头致敬。遗憾的是,该活动的链接处,未留下当时“快闪”活动的截屏图片。

而这类又被称为“大字报”的“快闪”活动,展现了阿尔法城曾经昙花一现的“狂欢”一面。作为阿尔法人最主要的日常仪式,这呈现了具体街道定居者的集体认同,也记录了阿尔法人单调“面壁”生活中屈指可数的激情与互动一面。

四 综述:解开阿尔法城消失之谜

通过对阿尔法城与阿尔法人的考古发掘,我们分别对城市地层结构、文化与生活等方面有了全面认识。或能帮助我们解开阿尔法城消失之谜。

首先,经地层结构分析显示,阿尔法城并未因人口膨胀而走向生产与消费入不敷出的境地。其入住人口无法和豆瓣网注册人数相比,远低于设计人口容量。城市管理者意识到早期邀请机制导致的人口不足之后,2011年进行了改版,虽然增加了多种功能,使用户得到更丰富体验,但没有获得实际的人口增长(仅微弱提高了3.5%),这种始料不及的情况很可能是城市规划者所遭遇的最初挫折,最终放弃建城项目。

其次,人口、生产和非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呈现了城市人口停止增长的原因。1、“精英”意识消磨了城市居民的互动和服务意识。2、生产和消费机制的缺环制约了生产者的积极性。3、单调的体验方式降低了阿尔法人的参与程度。虽然我们看到,少数富有创造力的城市居民创造性地开创了“快闪”文化以实现Cyber空间的“狂欢”,但大多数居民(用户),却在乏味的操作中放弃了实践的积极性。同时,随着街道和居民的日渐固定,有限的“快闪”2011年后也很快淡出了阿尔法城的街道舞台。

回到我们对地层结构的观察,阿尔法城上层、下层文化分野标志的2011年改版,并非对当时现有发展瓶颈的努力突破,更像是,因项目发展方向日渐迷失,对业已出现的病灶进行的一次强行补救。然而不幸的是,这次“外科手术”并未实现最初预想的人流如织、店铺琳琅的盛况,反而在改版之初的“回光返照”后,迅速陷入无力回天的沉沦。这甚至进一步让阿尔法城的建设者失去了改善的信心,导致2012年末就已被普通“市民”感觉到的“清冷”。或许诚如阿尔法城曾经的参与者Ryutlis所言:“也许阿尔法城本该在两年前就关闭了,感谢阿北给了它最后两年的光景。”

基于Python和Javascript技术,“阿尔法城”以GIS类应用开创了SNS网站的先河,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怎么说也算不上一次失败。在投入运行的4年多时间里,该网站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关注。只不过其主要功能已分给了“小站”、“东西”等几项应用。阿尔法城即将关闭,连遗址也不剩下,街道两旁上是写着“招租中”的小店,和永远不会住满的公寓,曾经的用户依然在街道上留言表示依依不舍。

通过考古人类学在Cyber空间中的应用,我们发现,完整的生产-消费关系,无论现实还是虚拟空间,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联系。“文艺”毕竟不能替代一切,一句话,阿尔法城的居民其实因“无所事事”而选择离开。期待这次并不完美的Cyber实践,能带来下一次更丰富、更有参与性的Cyber实践。

致谢:本次田野发掘特别感谢发掘助手网友Cyberpunk的无私帮助和耐心解答,以及技术顾问邻家の柠檬叔的大力协助。还有给予协助的众多热心豆瓣网友,他们是安先生、惹惹不闹、鼹间失格、Jason、络绎很无聊地、臭不要脸郑喜定、静水沉岩,和李富贵,谢谢你们让研究少数民族的人类学者体验到Cyber考古的乐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次不负责任地评价过知乎,这次轮到α城。因为只是旁观者的身份,缺乏直观的用户感受,所以发言不靠谱,也不负责任。如果...
    TysonFury阅读 278评论 0 0
  • 我爱电影,是从看不懂电影的时候开始的,就好比喜欢漂亮女生,是从不懂得爱情的时候开始。 九十年代初,村子里有两件文化...
    史闪亮阅读 744评论 0 3
  • 1.CALayer是核心动画的基础,可以做圆角、阴影、边框等效果。2.每个UIview内部都有一个Layer的属性...
    大玲_阅读 2,173评论 0 13
  • 又快12点了,佳佳才睡。搅的我也早无睡意。美善中午睡了好几个小时,到现在也睡不着。找来手机给她放故事陪伴她入睡。登...
    晗颖Jane阅读 1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