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未知因神秘,洗尽铅华留敬畏

有时候,人的焦虑来自于不自信,来自于自己的过度想像,或者来自于对于结果的未知。当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未知变成已知,一切的神秘都变得清晰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焦虑多么可笑,自己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其实,那个热只是来自于自己的折腾,只要心静下来,向远处望望,那热也就没了,清凉却是一直都在的。

侄女昨天进行了考研的复试,对于认真对待,认真准备,认真背课的她来说,不允许自己出现一点点问题。但在抽到复试第三号的时候,她觉得很好,这样就可以快点结束。但当她出来的时候,对自己的表现表些不满意,特别是英语的部分,一个单词不认识,回答的时候也是磕磕绊绊,所以,出场后就开始了担心。

我告诉她,三十三个人选三十一个人,如果能把专业第一,总分第三的人拿掉,这也就出新闻了。既然已经认真对待了,那就在事情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不去想结果。这就是做事时认真,做过后放下,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我们总会有期待,总会想要知道结果,就在期待中杂念纷飞,而且是负面的想法越来越多,最终会形成一场头脑风暴,让自己的宁静消失在其中。

有时候,我不想告诉她,当我们经历一件人生大事的时候,那件大事的神圣感,还有自己曾经的敬畏感也就消失了。

小时候,对学校有一种好奇,看着比我们大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放学,就很好奇也很期盼,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妈妈就会说,等你长大了就可以了。所以,跟小朋友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弄上一个书包,玩上学的游戏,还弄个黑板,也有扮老师的在讲课。当我真的走入了学堂,被作业压得透不过来气,被升学的压力弄得精疲力竭的时候,才想起还是儿时乡村的无忧无虑是我最向往的。

当电视剧看多了,对爱情有着向往,也有着憧憬,可当走入婚姻的殿堂,才知道生活不仅有美好,也有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不仅有着你浓我浓,也有着你吵我喊;不仅有着温馨,也有着热闹。当经历了一切,那美好的向往只不过是头脑中的想像,真实会带来冲击,也带来了成长。

就像当年跟随释迦牟尼身边的善星比丘,跟随久了,看到释迦牟尼也会吃喝拉撒,像平常人一样进行着日常生活,所以内心中的敬畏也就消失了。其实,他消失的不仅是对释迦牟尼的敬畏,也是对信仰的丧失,最后,成了诽谤佛陀的人。

这就是当繁华过后,敬畏感退去,神秘消失,成长却也在落寞之中成熟了起来。当洗去了铅华,一切头脑中的幻想也就消失了,但不能给孩子洗澡之后泼脏水也把孩子丢掉,那种敬畏感不能消失,那是让人安稳的基础,也是让我们升华的基础。

保持着敬畏也就会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更有着活力,让自己活得更有滋味,也更有意义。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