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72-出轨现象

2017.11.15 星期三 天气晴

11月15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72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出轨现象”。

当你说到“出轨”时,你会想到什么?在过去我们往往认为,出轨意味着不幸福的婚姻、道德上的缺陷或者对社会规则的破坏。而现在,在婚姻治疗师的观察中,出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对于“出轨”有多种范围和界定,对于出轨的统计数据往往差异很大,在26-75%不等。但总体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在稳定的关系之外寻求情感和性。

为什么出轨变成一种普遍现象?

1. 出轨似乎是人类(动物)的天性。

在哺乳动物中,仅有3-5%的物种维持一夫一妻制。人类是其中之一。而在这些一夫一妻制物种里,规则和欲望依然共存。像狐狸等物种,也都有普遍的出轨行为。即便仅从人类的进化史上看,出轨、或者说同时拥有多个性伙伴的历史,也远比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要长久。

2.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出轨的渠道和机会越来越多,出轨的定义也在不断扩大。

如果说我们过去常常将出轨分为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给陌生人发色情短信,在约会软件上玩暧昧,或者是在游戏中组成恋人、给某个主播刷礼物,都有可能被定义为出轨。不过也有人认为,出轨和互联网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互联网增加了我们发现出轨的渠道,增大了被“抓包”的可能性。

3. 人们对性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在这个时代,生殖不再是性的主要且唯一的目的;人们对性愉悦的要求增加,更多的人认为,自己在性这件事上拥有快乐的权利。我们开始尝试性的年龄也变得更早,性伴侣变得更多。

在一夫一妻制的约束下,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制度建立之初,我们是先结婚,再初尝禁果;后来,变成了先结婚,然后停止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现在,亲密关系的种类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仍然实行一对一的婚姻制度,但比如开放式关系等等非排他的关系开始出现。

不过,在人群中,总有一些人似乎比起其他人来更容易习惯性出轨。根据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杂志的调查,在出轨的人里,57%的男性、54%的女性称自己在每段关系中都会对伴侣不忠。这些总是在出轨的人,被称为“连续出轨者”(Serial cheaters)或者“长期出轨者”(Chronic cheaters),对他们来说,不是因为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才会出轨,而是出轨成为一种习惯,或者一种生活状态。

容易出轨的生理性原因

有些人的基因可能就会导致更容易出轨。新的研究发现,有一些固定的基因变体,导致某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出轨,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芬兰的研究显示,携带垂体后叶荷尔蒙接收基因的特殊变种的女性,会更容易陷入配偶之外的情感联系:在针对7400对双胞胎和其兄弟姐妹的研究中,有6.4%的女性有滥交行为,而其中40%的人都携带这种基因变体。另一项瑞典研究则发现了垂体后叶荷尔蒙基因变体对男性的低婚姻质量(来自他们伴侣的报告)显著相关。

垂体后叶荷尔蒙基因和出轨的关联,在动物的实验中被进一步证明。用来做比较的对象是两种田鼠:一种是纵欲、多偶的山地田鼠(montane voles),更偏好一次性的性行为;另一种则是一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prairie voles),它们在性行为之后会发展出对自己配偶独一无二的、持续的依恋。

研究发现,垂体后叶荷尔蒙接收基因在两种田鼠的大脑内位于完全不同的区域,在一夫一妻制的草原田鼠那里,位于大脑的奖励中心附近,因而会促进两两结合、增进一对一的依恋;而在纵欲的山地田鼠大脑中,则大多位于杏仁核区域(与恐惧、焦虑等情绪有关)内。

而且,田鼠的性行为习惯可以被干预改变:如果给雄性山地田鼠注射垂体后叶荷尔蒙,刺激它在大脑的奖励中心周边释放,那么山地田鼠也会表现出一夫一妻制的习惯。

出轨,更多时候是心理性的诉求

有时候,出轨其实是为了解决出轨以外的问题。学者认为,如今,出轨和性的关系更小,却与渴望密切相关。

有的人出于一种强迫性的渴望而出轨,出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法自控的强迫性行为模式,他们需要不断的“蜜月期”或者新鲜的性的刺激,来满足自己对性和爱的渴望。

而在更多的时候,出轨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其他的渴望。渴望被关注,渴望重拾信心,渴望被人需要……出轨不过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解决出轨以外的问题,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导致的行动和负面表达。

如果你似乎不是因为对性或者爱的强烈需求而出轨,那么可能是出于以下这些原因:

1. 低自尊(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出轨,是因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觉得世界上并没有人会真的爱他们。低自尊的人总是对生活缺乏一种安全感,通过出轨、拥有关系外伴侣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是具有性吸引力的,而且,他们需要持续不断地这种确认,因此可能会拥有不止一个出轨对象,或者持续处于出轨的状态中。

2. 自恋

自恋的人拥有一种对于自我重要性的夸大,会不现实地渴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优待。他们需要持续获得极高的关注,因此可能会将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魅力非凡。在有些时候,他们需要通过吸引他人的程度、性伴侣的数量、出轨对象的外表和地位,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真的被出轨对象吸引。

也因此,他们是机会主义者,习惯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地剥削和利用他人,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他们关系中的固定伴侣,永远无法满足自恋者全部的需求。他们也是自恋者剥削的对象。由于缺乏共情,自恋者并不能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对自己的伴侣造成多大的伤害。

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尽管长期出轨,却拒绝离婚或分手,甚至会不惜一切地保持婚姻和关系。如果对方提出离婚或分手的要求因为这会让他们的自恋受挫、感到自己被拒绝,会使他们非常愤怒。

3. 对自身现状感到不满意/厌恶

有一类人更容易出轨:那些长期对自身现状感到不满意和厌恶,但却无法将其改变到满意的状况的人。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无聊、疲倦、过度工作、受人利用和操纵、觉得自己没有获得自己应得的东西的状态中(虽然可能只是他们自己以为如此),那么Ta会需要寻找一些特别的、刺激性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生活的意义,比如出轨或者接受色情服务等等。

在这里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人对现有的亲密关系感到不满意,但又无力解决亲密关系本身存在的问题时,他们便会采用出轨作为一种解决的手段。

有的人选择出轨,是为了让亲密关系可以持续下去。有可能他们觉得自己对伴侣的吸引力不够,从而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关注,或者让对方产生嫉妒;也有可能,他们也可能会对伴侣感到内疚,反而更愿意去维持关系。有时候,这种“无法完全处在一段关系中,也无法完全拥有情人”的三角/多角关系状态会带来奇妙的平衡感。

也有的人选择出轨,是为了让关系破裂。因为原有的关系已经无法持续,但又无法和平地分开,因此会采用这种极端的行为来让关系变得无可挽回(给对方和自己都不留后路),不再委曲求全,最终达到暴露关系中的问题、使关系破裂的目的。

“被禁止的事,好像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学者说,这可能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时,容易出轨的原因。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在做不喜欢的事情,过着不喜欢的生活,于是便选择出轨这种方式:“我们之所以去找寻另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并不是出于对自己伴侣的厌恶,而是出于对自身现状的厌恶。我们也并不是在寻找另一个人,而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他们因此感到自己活着。”

如何面对习惯性出轨?

有时候,出轨使人精疲力尽,是压死亲密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有时候,它却也能变危机为机遇,让亲密关系有新的可能。事实上,大部分经历了出轨风波的夫妻,最后仍然生活在一起。

· 如果你发现你的伴侣是个习惯性出轨者:

1. 确认对方出轨的实质。

出轨有很多种,你需要弄清楚的是,Ta是因为对性的新鲜感的渴望,还是被某个特定对象持续地吸引?Ta是仅仅在网上随便撩,还是真的爱着对方?有时候,对方也不一定真的清楚,你可能需要帮助Ta一起分析。

2. 明确自己的底线。

每个人对关系的期待都是不同的,对于出轨的定义和底线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对于对方发暧昧的短信无所谓,但却很在意肉体出轨;有的则连看色情视频都觉得无法接受。当然,你们最好在关系的一开始就这些底线进行沟通,让双方知晓。

3. 最终,你们的关系是否继续、如何继续,是由你们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第三个人。

很多人会感到亲密关系被出轨事件所彻底打乱。但实际上,对于你们两个人而言,和第三个人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在发现对方出轨时,不要去纠结出轨的细节,而是探讨对方行为的意义和动机。不要去反复思考,Ta比我好在哪里?为什么会选择Ta而不是我?他们都去了哪里,怎样发生的性关系?是不是她在床上的技巧比我强?

相反,你需要探究的是出轨背后的意义和动机:出轨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关系里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和出轨有关?你如何看待Ta 和你们的关系?你是否能够接受Ta是一个缺乏安全感、或者自恋的人?你们的关系的承诺性、亲密度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你们是否还能够彼此信任?

4. 引入第三方。

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寻找婚姻/家庭治疗师进行伴侣心理咨询。或者,在你们都无法控制情绪、冷静思考的时候,寻找一个中立的第三方,Ta也许可以帮助你们观察到在亲密关系中,你们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如果你自己是那个习惯性出轨者:

1. 对自己和伴侣都要诚实。

很多出轨的人意识不到、或者不认为自己存在出轨习惯。而事实上,诚实面对自己的想法是第一步,由此,你才能发现出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需要解决自己的低自尊,确认自己安全和被爱,还是需要改变自己的自恋型人格,消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样,你也需要了解性对你来说的意义,要享受性本身,而不要将它作为逃避某些问题的手段。

2. 学习自控,学习延迟满足。

在某种程度上,无论你在出轨行为上是否已经到达成瘾的程度,自控都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有时,当你出现一些不能控制的、强迫性的想法时,尝试在它们变成行动之前,感知到自己出现过这样的想法,及时和自己的伴侣讨论。

3. 如果你需要新鲜感,那么,可以和伴侣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

无论是去陌生的地方旅游,还是尝试其他的恋爱和性的方式,都可以帮助你发现旧的关系中新的可能。你现今的亲密关系也许不如你想象中乏味,外遇也不像你想象中那么美好。

本期音频非为出轨辩护。如研究者所说,出轨毫无意外是一种越界的行为,它伤害了伴侣间的关系、快乐和信任。只不过,我们对这一普遍现象的理解却非常有限,常常忽略了出轨的背后是什么。因此,希望本期音频可以帮助出轨或被出轨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和发现出轨的真正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今日电影推荐:《理智与情感》导演·李安 主演:艾玛·汤姆森 凯特·文斯莱特 1995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3






11月15日阅读心得

公众号拾遗——惟精惟一

从“发现生活的美”——心里有束光,眼里有片海 高稿酬,专业化精深运营

第一篇《活到极致的人,必是雌雄同体》——人格塑造

特色:“拾遗物语”——服务亮点:关键概念阐释,精华内容提纯

解释:这里的雌雄同体,指的是心理,而非生理,指的是一个人既有本性别的鲜明特征,又巧妙揉进了另一性别的优点。为人做事,不是站在单一的性别立场,而是兼具双性性格立场。

导出二级观点:最优秀的男女,最伟大的灵魂,必是雌雄同体。(精华所在)

1.感性认识

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人本雌雄同体,切割后男人少了柔情,女人少了英气。

引用柏拉图名言:人本来就是雌雄同体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缺失的另一半。

作者就此引申:这缺失的那一半,不止是另一个异性个体,还有另一半异性特质。

2.理论渊源

著名心理学大师——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意象理论。

导致其中一个被偏废的原因,来自于社会文明过分重视性格一致性与歧视和刻板印象。

久而久之,形成了脸谱化的人格面具。

3.理论支撑

《太平广记》中寺庙中的故事:一个人想要得道成佛,心中既要住怒目之金刚,也要住低眉之菩萨。

引用周国平名言: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一个人身上越是蕴含异性的特质,在人性上就越丰富和完整,优秀的男女往往集两性优点于一身。

4.

英国诗人萨松的名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人心就是猛虎与蔷薇的两面体。

生活化案例:同为肌肉男下厨,消防员救猫,瞬间击中无数共鸣。

5.

蒙娜丽莎的名字渊源,阿蒙与伊丝,分别代表埃及主男主女的神。

引用戏剧导演曹克非的名言:好的导演,兼具感性理性。

著名小说家毕飞宇的名言:好的作家一定是雌雄同体。

尼采名言:任何顶级艺术都是雌雄同体的。

6.

德国总理默克尔——物理博士:“我只是理性地运用了一条物理规则,没有质量便无吃水深度”——讲述默克尔平时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生活细节。

最终从哲学范畴做总结:发现顶级领袖大多都是阴阳平衡型性格。

伍尔夫名言: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7部分:

第一次听人说自己是雌雄同体的,舞蹈家杨丽萍。格局广阔,视角独特,完全跳出了小心思小性子,举手投足却柔美婉转。

精彩论述:真正的高手就是这样,往往具有双性心理,他们与世界的反应和交流是加倍的,不仅拥有自己性别的优势,也占有了另一半的优势。高手性非异也,自成阴阳。

8.

夫妻相调查研究——爱情到极致,必是雌雄同体。

9.

中国情感学先去着冷爱:我见过最好的情感专家,不是理性的女人,就是感性的男人。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健:工作之极致,必是雌雄同体。

10.

一个人想要成就更好的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自己性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然后再去学习另一个性别的优势……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成为东方不败,在你的那个世界里——笑傲江湖。

第二篇《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人际交往

拾遗物语:越是聪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少。因为他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唯有成为自己的贵人,别人才会成为你的贵人。

1

通过艾小羊的例子,点明一些所谓友谊的虚假。

导出:平时你好我好,关键时刻应者寥寥——这已成为朋友间的一种常态。

2

通过与发小疏远的以点带面的普遍情况,点明昔日关系的渐行渐远现象。

导出:为何旧知己,最后变不到老友——这也已成为朋友间的一种常态。

3

1与2抛出现象,3部分做原因分析:风墟先生讲的“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

所谓“共情社交”,“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他对共情社交的需求就会越少。”“因为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朋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了。”——通过张爱玲与闺蜜的故事进一步论证共情社交的本质。

4

所谓“功利社交”,“就是指为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它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效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互传递。(孩童例子)二是拥有较为“对等”的价值水平。这个价值水平不仅仅是指社会地位的层次对等,也指精神才艺上的和谐共鸣和思想观念上的门当户对。(伯牙子期的例子)风墟先生说:“功利社交的目的,就是获得‘有效交换’。如果一段交往不能给你带来丝毫利益,就会被你本能地舍弃。”看似很功利,但这就是社交的本质。

5

认清两种社交本质,就不在纠结于是否要挽回昔日的关系了:行走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此处非常生活化地举了很多细节上的例子)

引用《千与千寻》中的经典台词打共鸣,导出结论:所以,友谊走至末路的时候,

不要去勉强挽救与维持我们仍是好朋友的假象,相对无言,相对无趣,不如相忘于江湖。

就像余华那样:“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新的生活。”

6

打消读者顾虑:当然,如果你与老友的三观一直很合,如果一直想成为无话不谈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办法——彼此跟上对方的成长。

朋友与朋友闺蜜的案例来支持此论点。

7

开始讨论如何做的问题,提倡将两种社交区分处理,并帮读者梳理清了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的边界。

“共情朋友”从来没有义务对你做出“功利性帮助”的必须。他愿意帮你是情分,不愿帮你是本分。而且,最好的方式就是:当你提出“功利性”诉求的一开始,就应当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去沟通。——不要在该谈利益的时候,谈感情。

8

继续用公司拉客户的案例进一步加固上面的论点并深化:当我们懂得功利社交的本质后,

就知道现在很多人“经营人脉”的方式很可笑,天天迷信于“为人处世之道”等社交技巧,

最后发现都是然并卵,没什么实在用处。人脉的基础是你的“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别人就越会帮你。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因为他懂得:成为自己的贵人,别人才会成为你的贵人。

9.

作家李尚龙的故事,导出: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10.

打消读者顾虑并升华主题:最为上等的朋友之交便是如此,既拥有“功利”上的交换,

也拥有“共情”上的连接。既可以在“功利”上互帮互助,也可以在“共情”上情意绵绵。

但是一个人即便自身再强大,“功利交换”也只能到一定程度。要让功利社交更有价值和深度,就必须在功利社交基础上加深共情社交。这样才能“但将血泪酬知己,死生又何妨”。

自古最好的友情皆是如此——层次对等,既能功利,又能共情。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和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同等级的人深交。

第三篇《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生活品质

拾遗物语:我们一直忽略了——原来日常生活,才是我们一生最尊贵的工作。

1导入

女孩飞机上换装的故事,导出二级观点:会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体验。

2

作家艾小羊买300块毛巾与其闺蜜买上万包包,却嫌其毛巾奢侈的,非常生活化的案例,导出:这就是我们的“共病”——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对待生活十分敷衍。

3

承接2部分,具体铺开阐述我们是如何敷衍生活的,扎心找共鸣。

第一种是:“凑合凑合就得了。(配上案例)上金句:我们习惯了接受并臣服于凑合的生活,

并把自己的无奈之举当成崇高。于是终于,我们凑合着过完了这一生。

4继续承接3

第二种是:“等我有××后”。(配上案例)上金句:委屈自己的时间长了,委屈就成了一种习惯。有句哲言说: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5小论述

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核心:我们每天在城市间奔波,这么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好好享受生活吗?但现在我们只记得努力工作,却忘了好好生活了。导出金句: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件大事:人生最重要的事业,是好好生活。

正如生活大师松浦弥太郎所言: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

6继续向前走

顺着松浦弥太郎讲他如何真的找到了好好生活的方法的。

7部分

先上了一个实习生的案例,接下来打消读者顾虑:很多人肯定会问:把日常生活当成一份工作来规划,是不是太麻烦了?

但松浦说:“事物所有的滋味、优点和乐趣,全是从麻烦的事情上孕育而生的。”

“做菜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要花工夫的一道道工序。”

“茶道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要花工夫的一道道工序。”

…………

“正因为你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所以享受起来才有特别的满足感。”

米兰·昆德拉说:“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

热爱生活的人,从不嫌生活麻烦。

那些生活品质很高的人,没有一个是怕麻烦的人。

那些能把一辈子过成几辈子的人,没有一个是怕麻烦的人。

怕麻烦的人,不可能拥有好生活。

8部分:总结收尾——生活就是这样,你怎样对它,它就怎样对你。那些把日常生活当成尊贵工作的人,“这份工作”一定不会亏待他。

第四篇《你们反鸡汤,我反反鸡汤》——思维观念

打破刻板印象,找到绝佳选题。

1

现象引入:现在,读文章有两大现象。

一个是:凡是正能量,就会被扣鸡汤帽子。

一个是:阅读鸡汤的人,会遭到他人鄙视。

鄙视鸡汤已成为一种潮流。

2 摆事实讲道理

鸡汤的来历,材料准备充分,说服力飙升:意即“正面思维”,就是要积极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他们的逻辑有三点:第一,凡事皆有利弊,要试着从好的方面去看。第二,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第三,如果不喜欢目前状况,就该行动起来去改变。所以,他们创办了很多心灵鸡汤刊物。风靡全球的《读者文摘》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很多明星、科学家、大商人乃至总统,都是读着心灵鸡汤长大的。你看,他们并没有因此就“穷三代,毁一生”。

3 劣中推优,是打破偏见的好方法

影史第一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案例,我们能想到的所有艺术门类,

包括电影、戏剧、小说等等,最经典最激荡人心的东西,都是正能量的,都是心灵鸡汤。

所以,一篇稿子值不值得一看,不在于它是不是鸡汤,而在于它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参考和借鉴价值。(非常的客观冷静且理性,实事求是,让人想起别扣帽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 该部分最见作者思想之成熟,把问题结结实实按下来,给它定住,确定辩论的战场边界,让双方在一个战场内打,这是打赢的必备的铺垫工作。

厘清了斗争对象:我们要反的,不应是鸡汤,而是那些虚伪巧饰的伪鸡汤。

伪鸡汤具有五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伪科学。第二个特征:是伪因果。第三个特征:是伪路径。第四个特征:是伪真理。第五个特征:是伪命题。每一个都有解释去稀释。

到这里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接下来就是打完巴掌给甜枣的工作……

5

劝读者们,不能因噎,就废食。

也不能因为伪鸡汤,就否定一切正能量。

很多人说鸡汤有毒,

其实,很多反鸡汤毒性更大。

接下来一段非常生活化的案例,苦口婆心地导出:反正,他们总是会寻找各种负面理由,告诉你:认命吧,王石任志强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背后内幕资源多的是,我等屌丝这辈子只有这样了。

这样的反鸡汤,细思极恐。

看似很有味,其实是砒霜。

6部分:更见作者的思想之解放,不落俗套,不容易被忽悠

而且,反鸡汤本来就是一种鸡汤。 奇葩说,陈铭,马东,蔡康永,罗振宇的例子,导出:所有的毒鸡汤反鸡汤,只要你细读三遍,就会发现它本质上也是一碗鸡汤。

大家都鸡汤,还用得着反吗?

彻底全盘压制了。

最后7、8、9部分,拔升思想维度,站在全局的视野上,升华主题:

年少时,我们喜欢汪国真。

现在唯恐谈之,因为他鸡汤。

年少时,我们喜欢余秋雨,

现在唯恐谈之,因为他鸡汤。

年少时,我们喜欢周国平。

现在唯恐谈之,因为他鸡汤。

一提鸡汤正能量,我们就觉得跌份,

生怕别人鄙视自己浅薄、没内涵。

而且渐渐,我们也开始鄙视那些看鸡汤的人。

道出了一种悲哀,正如入江之鲸的一篇文:《可笑的是,我们竟然嘲笑自己的梦想》

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一定是包容的。

他从不刻意拒绝鸡汤和正能量,

只要对生活和工作有启发,他都吸纳之。

他也不会嘲讽那些看鸡汤和正能量人,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很多人说:“你喝了那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到这话,我就想反问一句:

“你那么唾弃鸡汤,为什么也依然没过好这一生。”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是为无知。”

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

阅读了那么多书籍,

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因为道理无用、书籍无用,

而是因为我们“知而不行”“行而不坚”。

所以,我们何须刻意反鸡汤,

因为几乎所有艺术经典都是鸡汤。

而且,反鸡汤本身就是一种鸡汤。

当你开始强烈的反鸡汤时,

大概真的需要一碗鸡汤了。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72天,今日小理论是:出轨现象。


工作之极致,必是雌雄同体。

她说了一段让雪铭记一辈子的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不努力,就和你差距越来越大,

再好的朋友之间也会有隔阂,

维系友谊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共同进步。

我们一直在同一节奏上,才可以一路同行。”

最好的友谊,原来是跟得上对方。

就像哲学家周国平所说: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

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

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

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所以,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因为他懂得:成为自己的贵人,别人才会成为你的贵人。


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一定是包容的。

他从不刻意拒绝鸡汤和正能量,

只要对生活和工作有启发,他都吸纳之。

他也不会嘲讽那些看鸡汤和正能量人,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说这件事情,不是讨论范雨素文字到底好不好,而是想说:我们自己要有主见,不要人与亦云。

我转发文章,从不看它是什么类型,

只看这篇文章能不能打动我:

是否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所想的东西。

是否帮我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困惑和问题。

是否帮我强化和完善了固有的观念和认知。

是不是很有意思很有趣。

若不是,你们说得再好,我也弃之如敝履。

若是,我就转发之,不管你们鄙之如鸡汤。

我不会因为喝了鸡汤就感到羞愧。

听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说:“你喝了那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到这话,我就想反问一句:

“你那么唾弃鸡汤,为什么也依然没过好这一生。”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是为无知。”

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

阅读了那么多书籍,

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因为道理无用、书籍无用,

而是因为我们“知而不行”“行而不坚”。

所以,我们何须刻意反鸡汤,

因为几乎所有艺术经典都是鸡汤。

而且,反鸡汤本身就是一种鸡汤。

当你开始强烈的反鸡汤时,

大概真的需要一碗鸡汤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298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701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078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87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01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410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29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12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24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9评论 2 24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03评论 1 25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68评论 2 2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94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4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7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35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312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