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菜集锦|北京₁₅ | 点心、小吃 |【知·食】

《知·食——中国名菜集锦》目录

上一篇:春宴楼饭庄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裸食说

大约是三十年前,一群日本人组团来到中国,对北京、上海、广东和四川这四地的名菜名店一一探访。有趣的是,当时的日本人可能不知道川菜的存在,在准备上飞机前,被四川人拉住,才得以让这今天威名远扬的菜系被收录其中。

在一部关于川菜的纪录片里,知道了这套书。立马搜索并找到了日文版,无奈不懂日文,只得放下。

某天,找了个日文翻译,看能否翻译一下。这翻译的朋友也真心负责,竟然跑来说:“这套书有台湾版的。”

当下真的感激不尽。毕竟,翻译这套书的金钱亦或时间成本都实在高昂。几经波折,中文版终于到手,虽然外壳相比日文版那是不堪入目,但好歹也是珍品了。


【题记】

普通人想要长生不老,吃不了蟠桃,也没有唐僧肉。那就吃个寿桃吧,说不定就长命百岁了呢。

《知·食》推出《中国名菜集锦》专题,以名店、名菜为主题。用今天的语言和阅读习惯,重新编撰这套三十年前的巨著!不忘初心尽绵薄之力,以期能以此回顾曾经中国的名店名菜、地方风味、饮食文化、烹调艺术……

连做梦都在吃烧饼,这慈禧太后是有多馋?


鱼酥


【关于北京的小吃】

这套书里,收录了49种北京风味的小吃与点心。而真正明确为点心的,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其实是小吃。

不同的场景下,同一款菜品,会有不同的称呼。

比如,在宫廷里:

芸豆卷、豌豆黄、小窝头、肉末烧饼……

在正式宴席上,被叫做点心;

但是,这些到了街头的小店,就成了小吃。

上了年纪的北京人,把小吃叫做碰头食或茶食。

小吃几乎出现在各种小摊上,和沿街的手推车上。色、香、味、形,撩得路人垂涎欲滴。

煮和炸的元宵、艾窝窝


【历史悠久的小吃】

北京的小吃历史悠久,据说在14世纪左右就有了。

北京人常吃的八宝莲子粥、肉饼,就是元代的宫廷小吃莲子粥、肉饼儿演变而来的。

六百年前,元代的饮膳侍医忽思慧,写了一部《饮食正要》,书中就有关于小吃的记载。

15世纪左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京的小吃种类,也因而大幅增加。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内监(原书注:宦官的别称)刘若愚在《明宫史,饮食好尚》和《酌中志》里,就记载了有关小吃的风俗:

“明人在正月吃年糕、元宵、羊双肠、枣泥卷。

二月吃黍面枣糕、煎饼,

三月吃江米面凉糕,

五月吃粽子,

十月吃奶皮、酥糕,

十一月吃羊肉包、扁食、馄饨,

腊月吃灌肠、油渣......”

清代的北京小吃,受到满人饽饽的影响,变得更加丰富。

清乾隆时期,诗人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就有描述关于小吃的乐趣:

“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和居。

三大钱儿有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

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

凉果糕炸聒耳多,吊炉烧饼艾窝窝,

叉子火烧刚好得,又听硬面叫饽饽;

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爆肚油肝香灌肠,木稚黄菜片儿汤。”

由此可见,北京小吃在当时已经种类繁多,而且富有独特的风味。

肉卤刀削面


【配合季节的庶民食物】

北京小吃因四季而不同,春夏秋冬都有相应的小吃。

杏树长出花苞、柳枝冒出嫩芽的时候,街头上到处是年糕、艾窝窝和豌豆黄……

酷暑炎炎,清凉的杏仁豆腐、芝麻凉糕、奶酪,降温解渴(裸食注:老北京的奶酪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食物,是用牛羊乳汁制成的半凝固制品。与欧洲的Cream Cheese稍有相似)

秋风飒飒,八宝莲子粥、栗子粥、江米藕清心润肺。

冬雪飘飘,热气腾腾的盆糕、羊肉杂面温暖人心。

北京小吃,随着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比如众所周知的:

正月十五的元宵,

五月初五的粽子,

八月十五的月饼……

《旧京风俗志稿本》中,就有对粽子进行过详细的描述:

“至若应时特有食品,首则为粽子。各处做法虽小有不同,大致并无大异。兹专就北京一隅言之,自二三月,直至六七月而止。惟以端阳前后数日,为最应时。京中无论富贵贫贱,亦互相馈赠。”

什锦猫耳朵


【材料、种类广而多彩多姿】

北京小吃的用料广泛,有麦、米、豆、黍、肉、蛋、牛奶、水果、蔬菜……

各种年糕:塔糕、芙蓉糕、鸳鸯糕、芝麻凉糕

材料还能再细分:

米,有糯米、粳米、籼米,

豆,有大豆、绿豆、菜豆、豌豆、扁豆、小豆……

调味料也有一百多种。北方出产小麦,所以北京小吃中粉食、面食最多(裸食注:用面粉或其他粉状食材做成的食物)

粉食、面食做工精致,种类繁多。

烧饼,有麻酱烧饼、油酥烧饼、吊炉烧饼、豆沙烧饼、缸炉烧饼……

粉食,有千层糕、馓子麻花、蜜麻花……

做法各异,又风味独特。

比如,千层糕的材料就有面粉、白糖、熟猪油、金糕、蜜枣、青梅……等十三种。

千层糕,重重叠叠,不过是6cm的高度中,竟有整整81层!81层!81层糕皮!

这手艺,蒸糕(真高)

银丝卷、清油饼、酥饺、四喜蒸饺


【多种多样的调制法】

北京小吃,小而好看又好吃,自然靠的全是厨师的技术

烹调法有:蒸、炸、煮、烙、烤、煎、煨、炒、爆、烩、炖、熬……

整形法有:擀、抻、包、裹、卷、切、捏、叠、盘……

种类繁多的小吃,复杂的做法,无不需要熟练的技术。

银丝卷

比如,人人喜爱的银丝卷,要经过和面、发酵、揉面、溜条、抻条、包卷、蒸熟等七道工序。

仅仅是抻条,就要熟练的技术。

把1.5公斤揉好的面团,用双手拿住。靠手腕上下、左右震动,再拉长对折。

然后在双手之间往返进行:两条变四条,四条变八条,以此倍增。

经过九次往返后,形成长约2米,整整512条的丝状。这道工序的成品,被成为“一窝丝”。

手法若是到了火候,这一窝丝则是,粗细一致、不黏不断。

切成适当的长度,涂油。再用薄薄的面包皮包好,蒸熟,就做好了银丝卷。

清油饼

清油饼在北京,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用的也是一窝丝,抹上芝麻油,卷好后再烙制而成。

把一窝丝再来回抻两次后,变成2048条,就是有名的:龙!须!面!

抻面名厨周子杰,能在1分5秒9的时间内,做出长2·5米,共4096条,如头发丝一样细的龙须面。

这抻面的技术,简直了周子杰!

焦圈的做法,也是手工制作。

主材料有:面粉,加盐、食用苏打、明矾。如果材料的比例不适当,焦圈的口感就不好。

炸的时候,关键是油温要保持在120~140°C,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做工精巧的焦圈,色、形都好,看起来像金手镯,吃起来香脆可口。

听鹂馆餐厅的宫廷点心

五福多子桃 荷叶卷 宫灯龙须面 佛手酥合子 苹果 香麻酥角 石榴 菊花酥

听鹂馆餐厅的宫廷点心


【点心的代表】

五福寿桃

五福寿桃

寿桃,自然让人想起传说中,瑶池金母(原书注:西王母)的蟠桃园。

据说,蟠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鲜美无比的蟠桃,吃了能长生不老。

蟠桃熟后,西王母就要开生日趴,八方神仙都来祝寿。要是能分得蟠桃,那可是无上光荣。

民间寿宴中,仙桃形的点心或菜是必不可少的,代表祝福寿星的意思。

平民的寿桃,通常用面粉做成桃形,然后再蒸煮而成。还有豆沙馅的、枣馅的、黑砂糖馅的……

官吏或富裕家庭的寿桃,馅料更加高级。宫廷皇室的寿桃,更是精巧至极。

五福寿桃,用宫廷的传统技法做成,大桃中有小桃。外面看,是一个大桃,切开就出现一个个小桃。

桃的数目,那可是有讲究的!一般多少岁,就做多少个。

比如,过五十岁生日,就做49个小桃,连同外面的大桃,一共50个,正好与年龄相等。

最高级的五福寿桃,一个大桃中有99个小桃。

总共100个,代表长命百岁。小桃的数目多了,那技术可不是盖的。不信?你来做咯~

前方高能!满满的小吃袭来~


仿膳饭庄的宫廷点心

小窝头千层糕 佛手卷 芸豆卷 豌豆黄 巧果


仿膳饭庄的宫廷点心

【豌豆黄】

豌豆黄

【芸豆卷】

芸豆卷

把豌豆黄和芸豆卷放一起来说,不仅仅这都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

总要的是,在过去,这也是清朝宫廷御膳房的美味。

据说,有一天慈禧太后在静心斋休息。忽然听到街角传来小贩的声音,慈禧太后好奇一问,原来是豌豆黄和芸豆卷。

慈禧太后尝了一口,不禁叫好。就把这位小贩留下,专门为她做这两道小吃。

可见,街边小贩要逆袭成御厨,不仅要做得一手好吃的点心,关键是还要让太后知道(那个,街角位置和叫卖时间也要精心布置...)

豌豆黄以白豌豆为馅,软糯适口、清爽淡甜,是消暑的小吃。

做豌豆黄,要先将白豌豆捣碎煮软,加入白糖做成馅,等凝固后再切。

中国烹饪不变的定律,做馅时仍然适用,关键看!火!候!

如果水份太多,凝固后不容易切开;如果水份太少,凝固时又会出现裂纹。

只有火候适当,才能让水分合适,做成有豌豆香气的豌豆黄。

芸豆卷是一种清甜的小吃,先把白豌豆捣碎后,做成薄皮。包上不同的馅后,卷起来再切。

把白豌豆捣碎后,放入热开水泡一夜晚。然后放入滚水中,先煮1小时,再蒸20分钟。

蒸好的白豌豆,取出做成馅,夹在两条湿巾之间,从上往下压平。取掉上面的湿布后,用菜刀切成四角形的薄片。

在薄片上放细长的豆沙馅,把湿巾从上向中央,卷成细长的圆柱形,再切成适当的长度。

【小窝头】

小窝头

据说,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占领京师时,慈禧太后逃往西安。

一位名叫贯世李的人,把贫穷人家的主食窝头,献给了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慈禧。

窝头,是一种玉米粉拌大豆粉,做成圆锥形再蒸熟的食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西太后,却感到很好吃。

回京后,慈禧太后就叫御膳房的人做窝头。

御厨们在玉米粉和大豆粉里,加入白糖和糖桂花,就做成了甜甜的小窝头。

从此,西太后斋戒期间的甜食,又多了一种小窝头。

小巧可爱的小窝头,纹理细嫩,好像金黄色的小宝塔。

吃过的人几乎都以为,是用栗子粉做成的。其实小窝头的材料是,新鲜的玉米粉和大豆粉。但重点不在材料,关键是做工

厨师巧妙地用手指头,把500g的粉捏出100个小窝头,每个要精准到5g。这技术服了!

从前东安市场的食品店就有这种小窝头,但还是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最有名气。

【豆面糕】

豆面糕

豆面糕,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驴打滚。

上了年纪的北京人说,这是因为小贩在客人切豆面糕时,黄豆面粉轻飘起来,就像是驴子在地面上打滚,扬起黄沙的画风。

做豆面糕时,将抟好(裸食注:“抟”读“tuan”,第二声。意为把东西揉弄成球形)的黄米粉压平。用面团包豆馅,卷成长卷状。

在外侧撒上黄豆面,切成3cm宽。切口裹上白的黄米粉,里面满满的豆馅,看着就很香甜。

豆面糕,是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小吃。那时候,小贩推车上和小吃店里,都有豆面糕。

这么好的味道,自然在北京大受欢迎。

【肉末烧饼】

肉末烧饼

肉末烧饼在宫廷里,是清宫御膳房专门为慈禧太后做的小吃。

慈禧太后,的确是个吃货。

有一日,她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吃烧饼。连做梦都在吃烧饼,这是有多馋?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餐里,真的有肉末烧饼。美梦居然就这样成了真!

慈禧大悦,马上把做烧饼的侍女赵永寿叫来,直接赏赐其尾翎(原书注:清官吏礼帽上的鸟羽)和白银二十两。

从此,肉末烧饼的名声就跟着慈禧的故事,传遍了四方。

肉末

肉末烧饼,是将炒过后调味的肉末,夹入烧饼中,做成的小吃。

烧饼的做法是,在发酵的面粉上,加食用苏打(碱面)、白糖抟过后,掐成小块,做成扁圆形。

另外将面粉抟过后,分成小块。将小面团块,涂上一些芝麻油,然后裹入扁圆形材料中。从上往下压,做成烧饼的形状。

最后,在其表面涂上糖汁,撒上芝麻,放在铁板上烤熟即可。

肉末烧饼

吃的时候,从烧饼比较厚的地方切入,取出中间部分,然后塞入调味好的肉末。

烤好的烧饼口感柔软,再夹上了松散细嫩的肉末,味道自然很美味适口。难怪慈溪太后,做梦都在吃烧饼~


【八宝莲子粥】

八宝莲子粥

八宝莲子粥,是夏秋季节的小吃。

八宝,自然是指加入了莲子粥的八种材料。一般会加入青梅、核桃仁、小枣、瓜子仁、海棠脯、葡萄干、瓜条和金糕。

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治心志不宁補中强志,聪明耳目。”原来吃八宝莲子粥,还能让人耳聪目明。

先把糯米放入锅内,再倒入冷水。强火煮开后,转弱火慢煮。直到煮成黏性的粥后,放入碗内冷却。

把去皮蒸熟的莲子、蜜饯、核桃仁等食材,摆在糯米粥上。

最后淋入加了白糖的糖桂花汁。吃的时候,还可以加甜糖汁,口感更好。


【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

北京东来顺饭庄的奶油炸糕尤其出名。黄白色的外侧,炸得颜色恰到好处,内部酥软、芳香可口。


【耳形麻花】

蜜麻花 芙蓉麻花 干糖麻花

耳形麻花

北京南来顺小吃店,各种小吃令人眼花缭乱。

有金黄色的、白色的,有蒸的、炸的,有甜的、辣的,有软的、脆的……

尤其蜜麻花,金黄色闪亮的蜜糖,经常撩得人自掏腰包......

蜜麻花,先把预备好的发酵面粉,加白糖揉成椭圆形,做成类似耳朵的形状。再把做好的耳朵状面团,下锅油炸,加上饴糖。无论大小,关键是精致。

加上饴糖,叫蜜麻花;

加上白糖,叫芙蓉麻花;

什么都不加,就叫做干糖麻花。

这种北京独有的小吃,虽然市内处处可见,但南来顺的最有名。


【茶菜】

茶菜

北京小吃的特点就是:配合四季、种类繁多。

每当秋风吹起,到处都是茶菜,为古城平添不少秋意。

风味小吃茶菜,是用立秋后收获的红皮番薯,做成的炸果子。

这种看似朴素的甜食香甜可口,吃起来卡蹦脆,令人大呼过瘾!

先把番薯切成薄片,放两三个小时阴干。把阴干的番薯片,放入熟花生油中炸到金黄色后,捞出滤油备用(裸食注:这时的成品,有些像湖北咸宁地区的苕片)

锅中留少许底油,加入饴糖、白糖、糖桂花和适量的水,弱火炖煮到可拉出丝来的蜜。

把炸好的番薯片放入,裹匀糖汁后装盘,撒上青梅丝、金糕丝即可。


【元宵】

煮元宵
炸元宵

南方的汤圆、北方的元宵。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裸食注:有关于元宵节的介绍,可以大力戳这里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曾用诗描述过元宵的盛况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元宵,又叫圆子、汤圆或汤团。上元节晚上,家人围坐吃元宵,寓意着团团圆圆。

糯米粉做成的元宵,即使体型再小,也不能露馅。

这种可以被称为“天衣无缝”的小吃,在外国人眼里总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是如何做出来的。

元宵的馅料,当时就有十几种:

有黄油和可可馅的黄油冦冦

有生奶油和栗子馅的“奶油栗子”,

有莲子馅的“莲蓉”……

现在,元宵馅的种类更多。

比如,糖桂花、核桃仁、芝麻、金糕、腌猪肉、火腿……做法细致,味道丰富。

水煮的元宵,滑溜溜;油炸的元宵,香味浓。

无人不知的元宵节,除了赏灯外,一家人团圆吃元宵,更是一大乐事。


【艾窝窝】

艾窝窝

艾窝窝又是一道风味独特的北京小吃。

把煮熟的糯米做成球形,包上芝麻、核桃仁、青梅和金糕馅。看起来就像白色的雪球,入口更是甜美而有弹性。

每年的春节前后,直到夏末,北京的小吃店里都有艾窝窝。

《燕都游览志》里说到:

“先是四月八日,梵寺食鸟饭,朝廷赐群臣食不落夹,盖缘元人语也。”

不落夹是什么?

明代万历年的诗人刘若愚,在其《酌中志》中说:

“以糯米饭夹芝麻糖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这宫廷中的不落夹,就是艾窝。后来传到民间,改进变化后,成为当地人喜爱的小吃。


【粽子】

粽子

粽子,古人叫做角黍。用黄米或糯米加冷水,泡涨后,用新鲜竹叶包起。做成三角形状,再用强火煮熟。

洁白的糯米粽子,咬起来柔软香黏。竹叶的清香,充分渗透到糯米里。

蘸白糖,或者包豆沙馅、枣子馅、猪肉馅……味道都不错。

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屈原而做。

据说,屈原跳江后,问题来了。

备受世人尊敬的屈原,葬身鱼腹怎么办?当时百姓就搞了一个大事件。

把做好的粽子丢入江中,后来就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当然了,这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多讲了(不讲都讲完了...)


【炸三角】

炸三角

把揉好的面,做成薄皮。用面皮包起含汤的馅,炸成金黄色。

炸三角是北京有名的小吃,皮香馅美,因为三角形的形状,被叫做炸三角。

这种在北京有上百年历史的小吃,味美价廉、备受欢迎。

当时的美食家曾如此赞美

“三角炸来香且脆,卤为馅子面为皮,价廉物美大众化,还能充餐可疗饥。”

炸三角的馅,是薄糊状的肉馅或蔬菜馅,将薄皮炸到黄褐色,肉馅依然细嫩。

不可不知的吃货攻略:

吃的时候,用筷子朝皮戳几个孔,放出里面的热汤再吃。

不然呢?小心被热馅烫伤。又或者馅料喷溅而出,弄脏了衣服。

哪里能吃到正宗的炸三角?自然是北京的“都一处”。

这是一家18世纪初开张的老店,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清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曾微服私访,来到都一处。炸三角的味道,让乾隆大饱口福。

据说,这家店的匾额,就是乾隆亲笔。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前也叫做环饼或是寒具,可谓是北京的传统小吃。

有人说,馓子麻花的形状像美人手镯,味道像春夜之眠。

谁这么矫情?

如此香艳的画面,还是出自苏东坡之手: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玉煎出嫰黄深。

夜来春暖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说:

“馓子以糯米和面,牵索扭捏成环钏之形,麻油煎成。入口即碎,食之,能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

所以馓子麻花不仅好吃,还有益健康。

先把面粉抟好,分成适当分量的小块。再将面团块,拉成细长的线状,成型后再炸。

馓子麻花的形状各异:

有如梭的舟形,有连成椭圆的轮型,

还有像四枚花瓣的扇形……

有黄褐色和浅黄色,沾上芝麻,味道淡甜,又有桂花香气。


【烧麦】

蛋黄烧麦 三鲜烧麦 翡翠烧麦

烧麦

【三鲜烧麦】

烧麦,是北京“都一处”的名吃。

将抟好的面粉,做成小块,压成薄片,包好肉馅,入笼蒸熟。

做好的烧麦,皮薄色白,看起来像石榴形;包馅的开口处折痕,像梅花,因此叫梢梅。

随着季节变化,馅料也有所不同。

既有肉馅,也有菜馅;比如,猪肉馅、韭菜馅、瓠馅、蟹馅……最有名的是海参、虾和蟹等材料做成的三鲜馅。

这种北京大众化的小吃,手工精巧,让人增进食欲、意犹未尽。

香味可口的三鲜烧麦,包裹着海参、虾和猪肉的馅料。是北京小吃,也是大众小吃;是日常小吃,也是宴席点心。


【三鲜拨鱼】

三鲜拨鱼

三鲜拨鱼,是山西风味馆子“晋阳饭庄”的名菜。

这其实是一种面食,面条的两端尖尖细长,就像面鱼(原书注:草根鱼、面条鱼),因此叫做拨鱼。

先把抟好的面粉放入大碗,再用三角形竹筷,从碗边把面粉压进,搅细。

将面条,一条条的放入煮开的汤锅之中。高明的厨师,能将500公斤面粉,做出330~350条。

拨鱼吃法多样,直接吃或者加酱料都行。尤其加入海参、虾和鸡胸肉,炒成三鲜拨鱼,更是鲜嫩可口。


【过桥面】

过桥面

“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了科举考试,有位书生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专心读书。

家人带来的营养便当,就用浮起的鸡油,为热鸡汤、热面条、热鸡肉保温。

用餐的时候,把面条、鸡肉往热汤一泡,就能吃到热腾腾的美味。

书生欢喜之余,问到面食的名称。因为送食物时要经过小桥,家人便随口说道“过桥面”。

等等!这不是过桥米线的传说吗?!(书上是这样写的,怪我咯?)

将面粉加蛋抟好,压薄。切成细条,煮熟。

滑溜溜的面条,配上芳醇美味的鸡汤和新鲜的虾仁、鸡肉、猪里脊肉薄片……就是这么美味~!


【爆肚】

肚散丹 食管 肚蘑菇尖 肚板去皮 肚仁 肚领 肚板

爆肚

牛、羊肚切成丝、片、段,放入滚水煮熟。加入各种调味料后,味道浓厚,是很好的下酒菜。

爆肚的材料羊肚,选用喂羊,即围中饲养的羊,最好。

羊肚可分为九种:

肚蘑菇、肚蘑菇尖、肚散丹、肚板、肚板去皮(去皮的肚板)、肚领、肚仁(去掉外皮与内皮的肚领)、肚葫芦、食管。

用牛肚做爆肚的话,只会用肚蘑菇尖、肚散丹和肚仁三种。

其中糟牛(原书注:老牛)最上等。

由于羊肚、牛肚各部位不同,爆或用滚水煮的时间也不同

以羊肚为例:

肚散丹12秒,

肚板去皮15秒,

肚板17秒,

肚仁和肚葫芦18秒,

肚蘑菇和肚蘑菇尖19秒,

肚领20秒,

食管23秒左右。

这些食材放入沸腾的滚水中,从软瘫到开始收缩的时候,就必须立即取出。

时间长了,滋味就是云泥之别。

爆肚的调味料很多,有酱油、芝麻酱、醋、葱花、香菜、辣椒油、酱豆腐……

这些调味不仅有助消化,且调配好后,才能凸显这道小吃的绝佳风味。

点心、小吃 (


小吃,是一种令人感到亲切的食物。

软嫩的、有嚼劲的,甜的、辣的,液体的、固体的……各色各样的小吃,色、香、味、形都很有趣。

一口一个,是何等的趣味无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