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最重要的是「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开始找工作,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同一个问题:毕业后,要去哪里工作?

每个毕业生都会面对这个问题。说真的,我没有答案。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没有在做选择。

01

几天前,班级群出现了一条福建龙岩市人才引进的公告,公告内容大体是这样:

龙岩市引进的储备干部,承诺在龙岩服务7年以上。985硕士一次性安家费30W,每月补助3000元;985博士及特别优秀的211博士,一次性安家费40w,每月补助4000.

消息一出,大家纷纷感慨,去了龙岩,走向人生巅峰。

我们能不能达到招聘单位的要求,这个暂且不说。但好像,我们并没有同学打算去应聘。为什么不去呢?理由五花八门。

听过最多的答案是:离家太远。但是我不禁反问,对大部分朋友来说,北上广深难道不是离家更远吗?各自的省会城市难道不是离家更近吗?为什么我们又总是舍近而求远呢?

再继续追问,听到的答案变得具体:龙岩这样一个小城市人际关系太过复杂,升迁靠「做人」,发展前景有限,生活一眼望到头等等。

听到这样的答案,有没有朋友觉得很耳熟。我们在描述自己的家乡,那个小城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想象中,龙岩不是离家太「远」,恰恰相反,它离家太「近」,它太接近我们长大的那个环境了。

想到龙岩,我们就想到了自己成长的环境。在那个环境,我们通常是以子女的身份,进入父辈的社交圈。我们呆在父母的身后,通过父母,来与那个环境发生联系。在那个地方,你永远只是某某的儿子或女儿,在个人经济独立之前,没有人关心,你到底是谁。

对一个尚未毕业的人来说,我们仍然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因此,我们不会选择去到一个和「家乡」相似的城市。我从不相信,毕业后选择不回家,是因为我们更爱大城市。我们只是更害怕退回父母的襁褓,成为那个被保护得太好的巨婴。

也许,我们都在渴望独立,希望物质和精神,双重断奶。我们拒绝的不是龙岩,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三四线城市,也不是可以让我们获利的社会关系。我们拒绝的是,依赖父母的那个自己。

这也许只是一场,自我认同的战争。我是说,也许。

02

「龙岩」事件警醒我的,其实是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我们大部分人,是靠着「情绪」在做选择!

我对「龙岩」这个地方,其实一无所知。只因为在我的想象中,它和我的成长环境有着某种相似,我便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把它排除出自己的选择范围。

我们的大脑,总是依照「情感好恶」,迅速地做出判断。这是进化赋予我们的本能。在几百万年前,尚处于食物链中端的人类非常脆弱,所以人类必须学会在第一时间就「避开危险」。而这种本能,遗传给了我们每一个现代人。

但这种快速决策,经不起任何理性推敲。因为我知道,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足够多的信息,一旦发现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条件,我很有可能会选择去「龙岩」。

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龙岩」这个地方,看似是我不喜欢而拒绝它,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不了解,是我认知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不够。

但是,人生之吊诡,就在于此。我们永远不可能在掌握所有信息才来做决定。我们几乎总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带着对着生活的模糊认知,做下「yes」or「no」的决定。

最让人崩溃的一种情况是:你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个非理性的决定,你知道前面很可能是个坑,但是你又无可奈何。因为,我们总是被迫在做选择。大三快结束了,才想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秋招开始了,才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工作。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在短时间内收集更多的信息,革新自己的认知,做出更理性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通常就会依靠「简单好恶」来做选择。就像台剧《荼靡》里说的那样:我们都只是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张的写下,那唯一的答案。

我无意把这个讨论带向死胡同,我只是试图提醒自己,提醒阅读本文的朋友:有些看似毋庸置疑的选择,看似是跟随内心而作出的判断,其实很可能是一个陷阱,是情绪埋下的陷阱。

所以,最近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会谨慎对待自己的一些下意识反应,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言自明的决定。我不断地问自己:我一定要去互联网吗?一定要在北上广深吗?一定要找不加班的工作吗?……一定要非要怎样不可吗?

其实反复追问后,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否定的。大部分看似毋庸质疑的决定,真的经不起任何追问。

03

现实已然是如此。如何在认知有限、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好的选择,是我想要去解决的问题。

生活的考卷,我们未必需要慌张作答。因为很多情形没有看起来那么可怕。秋招没有拿到offer,可以春招再来。没考上研,可以来年再考。第一份工作不好,完全可以换。那些总说一考定终生,第一份工作决定职业生涯的鬼话,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这种观点试图告诉你,毕业后到死的60多年里,你再也不会成长了。

我们之所以想把每一步都走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期待」和「同辈压力」。但是吊诡的是,从小到大,我们好像一直都在违背父母意愿。所以,所谓父母期待,其实是句假话,我们根本就不在乎。而「同辈压力」,是「考试升学」的这种教育模式带来的后遗症。我们彼此的人生从来都不同步,生活不是竞赛,它只是你一个人孤独的旅行。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学会坦然处之,但我一直在学习如何变得更从容。

如何变得更从容?

Follow ur heart.

这句话我们常挂在嘴边,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Heart,究竟是什么意思。据我观察,在实际操作中,Heart更多的被我们当成了「情绪,冲动,直觉」。

Heart最重要的两个意思是:「Important Part」and「Feelings/Emotions」. 换句说话,所谓心,是核心(重点,要点)和情感的结合体,是理性部分和感性部分的集成。

理性与感性结合的那个Heart/心,我们又称「价值观」。

价值观这个东西,没有情境去谈,很容易变得抽象。当我们把它放在「选择」这个情境中,它便有了明确的意义:

价值观就是,选择时,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

对处于不同人生阶段,面临不同情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找工作这件事情来说,有些人认为城市是最重要的,有些人认为行业是最重要的,也有些人认为薪资是最重要的。

我们暂且不管这些重要因素,是不是真的有利于自己做选择。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就是我们此时此刻最真实的想法。毕竟,坦然面对真实的内心,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去承担选择之后的后果。

把自己认为是重要的条件,一条一条写下来,并进行排序,会得到一个重要事情的列表。我把这个列表称为「选择清单」。这个「选择清单」,就是我们做选择的依据。

但是「选择清单」上的条件不能太多,条件太多,我们可选择的范围就会变少。

举个例子。找工作常说,钱多,事少,离家近。但从概率论来说,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工作很少。但如果只挑选两个因素,我们选择的范围就会变大一些。而如果只挑选一个最重要的,我们的选择范围就会变得更大,相应的,我们也就更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有人大概会觉得我在灌鸡汤:放低要求和期待,然后获得幸福。

这种理解其实有个误区:减少条件的数量,并不意味着降低自己的要求和期待。真实情况恰恰相反,把无关紧要的条件砍掉,把注意力和时间集中在最重要的条件上,我们会在有的放矢的基础上,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从而更有可能获得好的选择。比如你原本既想进世界500强,又想月薪过万。最后为了满足两个条件,进了一家你不太喜欢的公司。后来你放弃了月薪过万这个条件,结果你的选择范围变得更大,你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和认同的公司。

当然,我并不试图去判断哪些条件该坚守,哪些该放弃。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正是这些价值观,定义着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现时现刻的我们,只能遵照自己当下的价值观做决定。

04

但是,随着认知的不断变化,我们的价值观会经历不断地深化、调整,乃至改变。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清单」需要不断的被拿出来看。

比如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原本非去不可的城市,好像不再那么重要了。原本看似不能接受的工作,我们也接受了。

这不是妥协,也不是放弃,而是成长。通过多次与学长姐交流,通过多次面试中与hr面试官的沟通,我们会获得对自我和真实社会更深的认识。在这种状况下,反复无常一点都不丢脸。世界太复杂,而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选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在deadline来临之前,我们随时都可以反悔。

总结前文的自言自语,我想再次重复下自己的思考:

我们永远都只能在信息不全的境况下做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用直觉、情绪和感觉去做选择。我们要尽量跟随内心理性的部分,做出理性的判断。

我自己在找工作时,就尝试着这样的方法:

1.初判真心:列出我自己的「选择清单A」,枚举我认为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进行重要性排序。
2.取经前辈:听职场规划和求职的课程,抓紧时间去和已经工作的前辈们交流,参照着做另一份「选择清单B」。
3.实战检验:通过求职过程中,自己阅读行业、公司和岗位资料的经历,通过面试中与hr沟通的经历,结合「选择清单B」,修改「选择清单A」。

9月以来,我的「选择清单」,已经被更改多次。从早期「一定要选互联网和媒体」,「尽量不加班」,「月薪必须xxxK」,变成了现在唯一的一条,「选择大平台+专注成长和快速进步」。我不敢说这就是我的最终版,我也不敢说这是科学的准则,这只是在实践中被不断修正的,符合我价值观的清单。

希望看到这篇短文的,正面临选择的,聪明的你,去列自己的「选择清单」。

我仍然想不厌其烦地唠叨我的思考。

一定要面对真实的自己,跟随自己的内心。但「内心」不是情绪,而是感情与理性的综合体,是你的价值观。同时,请千万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生活在变,人在变,我们的价值观也会变。

05

我们这一生,注定在内心漂泊。

因为随着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加深,我们要不停地去做自我革命,可能一直要持续到生命枯竭那一天。

想到这里,我总是能很强烈的感觉到,整个现代哲学背后,那充满英雄主义的绝望:

我们渴望精神归乡,但精神从没有故乡。它从未知中来,也终将走向未知,留给每个人的,只有星辰陪伴的征途。

我们的生活,只有「征途」。

想起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里有一句台词: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你愿意的话,大可以说我是在探索生命。

落子从来有悔,真诚就好。

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毕业要去哪里,我只是在做,真诚面对自己的事情。

[完]

凡击碎我们的,皆使我们成长。最好的成长,是共同成长。感谢你阅读完这篇长文,很希望能与你做朋友。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505170484.一起唠嗑,一起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829评论 1 3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603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846评论 0 22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600评论 0 1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80评论 3 27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95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36评论 2 2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2评论 0 18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53评论 0 22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42评论 2 2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47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90评论 2 2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93评论 3 22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3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8评论 0 18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64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623评论 2 2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