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的入世之光——星云大师文学作品中的人间佛教情怀

“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运动中由太虚大师提出的一个理念。太虚大师主张佛教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他认为应该用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全社会的人类都得到进步,使世界得到改善,所以,人间佛教的关注点不应主要落脚于生前死后、出家解脱等问题,而应该着眼于现实世界,建设人间净土,把个人的力量贡献在服务大众上,做到自他两利。

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的这一理念对后世影响颇深,到了星云大师这里,人间佛教更成为现代佛教建设的主流方向。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对就人间佛教理论便多有系统的阐述。星云大师自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来,便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进程。

作为一名对全世界佛教界都颇有影响力的佛教作家,星云大师著作等身,其中尤以《人间佛教》书系、《佛光菜根谭》等影响最为广泛。本文拟就星云大师文学作品中的人间佛教情怀进行讨论。

(一) 禅在人间:人间佛教的思想特色

释迦牟尼作为一个修行觉悟者,他的一生都在人间度过,他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神话传说中的存在。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法,句句不离生活,佛教经典中讨论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身心烦恼。因此说,佛教不只是出世间法,它从不远离日常生活,而且在大乘佛教中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帮助他人成就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生命境界的提升。

诚如星云大师所说:“禅,虽然是古老的遗产,但更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泉源,因为禅的功用可以‘扩大心胸、坚定毅力、增加健康、启发智慧、调和精神、防护疾病、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提起理解、清晰记忆’。”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序言,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将禅的智慧、禅的精神、禅的灵动和美感普遍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这其实正是要运用禅的方法来解决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真正的禅在人间,是使现代人在禅学、禅修的指导下接触内心的困惑和烦恼,以及种种心理障碍,因此说,人间佛教的一大特色便是跨越古今中外的界限,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社会关系更和谐,进而实现一种圆满、祥和、智慧的人生。生活禅并不是把禅当作名贵工艺品一般高高地供养起来,而是应该落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比如,如何协调员工与上司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一个家庭之中的矛盾、怎样化解因情而生的烦恼、怎样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等等。

这些现实性的问题,在星云大师的论著及文章中均可见到。在《谈禅》一文中,大师这样说:“现代人常常把心灵和外界对立起来,生活因而变成一种负荷与累赘,因此不能从生活上去掌握那充满趣味的禅机。但是禅师们非常幽默风趣,他们在简单的几句话中,就能把我们的烦忧净化,引导我们走入纯正喜乐的世界,仿佛一部大机器,只须用手轻轻一按开关就可以发动,并不需要繁杂的知识程序,也不用重叠的思考架构,禅就是活泼泼、充满生机的生活境界。”

一个“生活境界”便点明了人间佛教的另一特色,它不是要现代人都放弃心中的梦想和手中的工作,更不要我们抛下家庭和亲人而跑到深山之中枯坐。生活禅就应该是禅的思维、禅的智慧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它不是刻意地迎合现代社会,而是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然会需要这种智慧的思维方式来化解内心的烦恼及种种身心痛苦。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同样是身患绝症,当一个人有了禅的智慧、用禅的方式来思维、来生活,或者亲身参加禅修活动,那么他即便无法遏制病魔,也能够使自己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里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喜悦、安详与平和。这便是禅的智慧、禅的力量,它不仅影响了患者自身,而且也影响着患者身边的人。

但是,如果是一个缺少禅的智慧的人,他在面对同样的绝境时就会有完全截然不同的表现,恐惧、焦虑、抑郁或狂躁,这些负面情绪时刻都在折磨着他。在生命中的每一天中,他都经受着百般苦楚。

当然,人间佛教生活禅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不只限制在这种面对生死分离等重大问题上,其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身心上的各种烦恼病痛,即便再怎么琐碎、细小、不起眼,都可以用禅的智慧来观察,以禅的思维去把握,用禅的方法来对治。佛教里的种种理论就是要为现实人生服务的,人的幸福安乐应该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当然,这个幸福安乐的范围不仅包括每个独立的个体,更应该包括所有人类乃至所有生命。

从星云大师所举的人间佛教基本思想的纲目来看,我们不难看到这些纲目指向的都是现实人生,而没有一句是讲人们要抛弃现实生活,抛弃物质生活的。佛教倡导的是一种中道的生活方式,追求身体与心灵的平衡、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自我与大众以及社会的平衡。如果有谁说只有过一种远离社会、远离人群的生活才算修行,那么这样的修学态度,则根本不是星云大师所提倡的。在《星云大师讲演集》中,大师将人间佛教基本思想的纲目列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讲演集》,页64,第四卷,电子版)

这六条纲目,无不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着想,无不是为了众生能改善现实生活而作为出发点。在中国佛教传统观念中,对世人生活所需的财富、爱情等抱以绝对否定与断然厌离的态度,这一点是为星云大师所批判的。这样的观念,是将人生与佛法对立起来,助长起避世、逃世的风气,使人们对佛教误会更深更多。在佛教经典中确实有过将金银比作毒蛇的譬喻,但这是为了提醒世人切不可沉溺在财富享乐之中,更不可对世间一切生起执着之心,但这绝对不是要求世人对什么都刻意地加以拒绝、排斥。在佛经中也有督促世人对社会、对他人尽责任的论述,在人间佛教的理论中就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如法地获得物质财富、获得身心快乐、使眷属和睦、家庭幸福,那么这是非常值得倡导的。比如禅修,这并非只属于少数人,或者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禅修是对生活的接纳,而不是逃避,躲在新奇的禅堂里欣赏一段精神的插曲”。(巴里·马吉德着,吴燕霞、曹凌云译,页122,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在星云大师那里,人间佛教也被称为“生活佛教”,它强调的是将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与生活融为一体,肯定的是人间的现实生活,针对的是各种佛教与生活相脱节的偏邪与误解,比如口上说修行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身语意上的改变,或者只是把佛教当作学问来研究却不注重心灵的建设。星云大师认为,即便佛教的学问了解得再多、深奥的道理能说上一堆,可内心的贪、嗔、痴依然深重,生活中的得失放不下、是非看不开,那依然算不得是合格的修行。

长期以来,有许多信徒还只是把修行停留在念佛、打坐、放生等等行为上,可他们也只是把修行止于此处,对于人格道德的建设、心性修养的提升、生活问题的解决、社会和家庭责任的承担等方面是完全忽视的。针对这种情况,星云大师也曾做出过批评。星云大师强调佛教的生活化,并且说过:“佛教一旦离开了生活,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佛法,不是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和指标。佛教如果不能充实我们生活的内涵,那么佛教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佛陀的教化,本来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人生,净化我们的心理,提升我们的生活,因此佛法是离不开生活的。”(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讲演集》,页671,第二卷,电子版)这便是要用佛教的智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绝不是把佛法世俗化为标榜自己、炫耀自我的手段。

如果,人们把佛法作为指导生活的原则,佛法便不再是一种教条、经验、知识和学问,它不再是僵死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源泉,我们的生活也将从此彻底改观。星云大师更倾向于把佛法作为一种指导生活的智慧方法,而他给人们的印象也是一位慈祥可亲、智慧和蔼的生活导师。在他所接引的众生中不仅包括佛教出家信徒,而且还包括医师、教师、学生、商人、员工等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群体。他应机说法,可主要的说法内容总不离如何以佛法指导生活,大师的教诫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对社会的使命、对生命的慈悲、对家庭的责任,小到个人生活中的点滴,这些指导不仅充满了智慧,而且具有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向大众推广人间佛教、生活佛教的理念,星云大师还着有格言集《佛光菜根谭》,这些格言短小精炼,但却是指导人们如何智慧地生活、带着禅意去生活的法要。仅从《佛光菜根谭》涉及的内容来看,我们便可发现,这本书讲的完全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改善生活、和睦亲友、结缘众生等等,可谓是覆盖了一个人的生活、情感、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

《佛光菜根谭》主要包括教育教理教用、励志修行证悟、做人处事结缘、慈悲智慧忍耐、社会人群政治、贪嗔感情是非、生活勤奋人和、教化修行责任、励志敦品警惕、自然因果法则、成功进步的道路、身心安顿的良方、做人处事的原则、进德修业的指南、励志自思篇、群我相处篇、成功立业篇、信仰修行篇等十八个篇章。语言文字虽通俗易懂,但不失庄严智慧的风貌,哲理内涵虽厚重深博,但也兼具文学的优美婉约。从《佛光菜根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在思想特色上具有鲜明的入世性,而且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的某些思想,比如“有力的人才会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是勇敢、担当,忍是负责、奉献”,在佛教中有菩萨修行的六种法门,即六度、六波罗蜜,其中就有“忍辱”这一项,在星云大师看来,一个人不仅要学会修习忍辱法门,而且还要在忍辱中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忍辱不再是为了到彼岸而修持的一种法门,而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君子的行为。再比如“有失败的勇气,才有成功的希望;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实的收成”、“思想要有活见解,做事须下死功夫”、“路,不可以不看就走;话,不可以不想就说;事,不可以不明就做:神,不可以不知就信”等等格言不仅给人一种励志的感觉,而且还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启示,既予人力量又给人智慧。这又可见,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特色落脚点是人道,但其实是通过在现实人间里的修行,将个体生命价值提升到佛道的层次,是一个从人道到佛道的提升。

(二)“人间生活禅”对现实生命的关注

唐代僧人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提到禅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五种。在唐代又有牛头禅、北宗禅、南宗禅等分类,此后又发展出念佛禅、默照禅、茶禅等,而到了现代,禅又有生活禅、人生禅等等。虽然,禅的种类十分繁多,但禅法修行的过程无一不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禅法修行无一不是以断除烦恼、令身心清净平和为目的。日常生活是禅、是修行,而禅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禅是人间的禅、生活的禅,人间佛教对现实生命的关注,也正在于此。日本著名禅学家铃木大拙认为:“禅把依靠洞察达到的心的本性,发现心本身和以自心为主,作为目的。达到此心或精神的真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因此,禅在普通的冥想或禅那之上。禅的修行是为洞察实在的原因而开启人心。(铃木大拙,谢思炜译:《禅学入门》,页27--28,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8)

星云大师作为禅宗临济宗的传人,他在自己的著述中对禅文化、禅法、禅学等多有论及,更为难得的是,这些论述不仅有着相当的深度,而且都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现代人有这样一种感觉:禅,不再与自己的生活有一层隔膜,它虽然神圣,却不再神秘,它虽然古老,却呈现出一种无可替代的现实性价值。禅,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修行也不再只是挂在口头上,所谓的禅意生活,所谓的修行修心,都落在了动用之中,落在了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之中。

作为居于中国佛教发展主导地位的一支力量,禅宗自唐宋以来便日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直延伸到现代社会,许多禅宗典故都成为人们比较熟知的口头语。这些禅宗典故在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人们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升自我生命境界的一种独特“药剂”。

就现代社会的人群而言,虽然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因为长期忽视精神生活和心灵建设,因此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灾难。这并非笔者妄言,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也正因如此,禅文化才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并且成为人们调整身心、放松精神的一种生活方式。

星云大师曾说过,禅虽然发源于东方,盛行于东方,但并不专属于东方,它在西方国家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相当程度的发展,比如在美国的许多大学里也设有禅堂。禅堂不再为寺院所独有,禅也不再独属于东方文化。可见,禅不仅已经超出了东西方的地理范围,而且还跨越古代与现代,跨出了宗教行为,而成为一种“人间生活禅”,即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现代人得以疗愈身心的一种途径。

人间生活禅弱化了其宗教意味,这样一来非但没有使禅文化没落式微,反而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也更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并接受。禅,发源于印度,据佛经上记载,佛陀在灵山法会上手拈一朵金色婆罗花示众,默然不语。当时前来听佛陀讲法的天人四众都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只有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佛陀便把禅法传给了他。从这则佛经故事中可以看出,禅是一种以心印心的方法,而不需要人们执迷在语言文字上。

提倡禅法生活化的禅师,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应该算是百丈怀海禅师。他认为,担柴挑水、衣食住行这些无不是禅。推而广之,现代社会中的工作、学习、与人交往等等,那也是禅。这种人间生活禅,说到底,指导的是生活,提升的是生命质量。通过禅修,获得生命启示;通过禅法,找到生命全新的活法。禅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帮助人们化解心灵上的苦恼,丰富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创造出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这正是人间生活禅对现代生活的价值,这也正是星云大师在一系列著作中着重阐明的思想,所谓修行,那便是自我人格的健全,是对他人的牺牲奉献。

在星云大师的文学创作中,既有颇具启示性的禅宗故事,也有针对现代人苦恼的解决方法,这些修心方法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可以说是既是从禅学中来,又弱化了禅学中的宗教意味。禅,本来就是普世的、“亲民的”、活泼的、生活化的,而关于人间佛教,星云大师在著作中曾将其归纳为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时代性、普济性六大特性。(星云大师:《佛光教科书·佛光学》,页97,电子版)

在《人间佛教的建立》一文中,星云大师引用了《维摩诘经》里的一段经文:“菩萨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便是说,佛国、佛土都应该是在世间求、在世间修,离开了这个现实人间、离开了广大众生,也就没有佛、没有道了。

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星云大师认为每个人在现实生命中遭遇的一切经历,无非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锤炼、反省和觉悟。星云大师认为,“人们在挫折中,更应该内观自己的心性,因为内在智慧的生发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锤炼的,而这种内在智慧则比获得物质上的成功更有意义”。(马超:《高僧说什么》,页179,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年)

在谈到一个人应如何过一种有意义的现实生活这个问题时,星云大师说:“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尽管,星云大师从不否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求和欲望,但他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应该高于物质生活的,精神旷达好过沉陷于物质享受和情欲享乐之中, (星云大师)尤其觉得年轻人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人生理想,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利益,应该更多地探寻内心世界,通过现实生活的磨砺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内心的自由度。”(马超:《高僧说什么》,页179--180,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年)

人间佛教不仅是关注现实生命的,而且也应该是生活化的、给人一种欢喜、一种希望和前进的勇气。经常有人对佛教抱有误解,认为佛教谈论诸法无常、万物空性、人生是苦,因此是消极的、对生命建设是毫无用处的。但是,星云大师指出,苦并不是佛教的目的,佛教指出人有八苦,乃是为了“不苦”,是为了面对苦的现实,然后再去找到不苦的方法。这就好比医生先指出你的身体有哪些病痛,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指出病痛不是目的,获得身心健康才是最终的旨归。

因此说,人们追求欢喜、快乐这并没有错误,“一个家庭的经营,因欢喜的缘,必能凝聚包容,共创未来;一个社会,能够有欢喜的因素,必然有强力的后盾;一个国家能够欢喜,必然来自于人民的安居乐业。能知觉到欢喜,进而能够创造欢喜,散布欢喜满人间,这就是人性的开发,人类素质的提升。”(星云大师:《佛光教科书·佛光学》,页140,电子版)自己欢喜,同时又让身边的人欢喜,进而令一切众生悉得欢喜安乐,这才是真正的人间佛教,这才是人间生活禅对现实生命的关注。诸如那些否定如法获得的快乐、喜悦,在星云大师看来都是对个体的忽视,这一理念的提出,算是对人们以往印象中佛教修行者整天愁眉苦脸、衣衫褴褛的形象进行了相当程度的颠覆。

在星云大师看来,“苦虽然存在于现实之中,但是我们如果能以坚强的力量加以克服,更能体会快乐的意义。”(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讲演集》,页595,第二卷,电子版)这一点也很切合禅的精神与风骨。有一则禅宗故事,它所表达的意趣与星云大师的这句话就颇为相似。古时候有一位禅师,他对着三个弟子问:“寺院门前有两棵树,现在枯一棵,荣一棵,你们说到底是枯好还是荣好?”弟子甲说荣的好,弟子乙说枯的好,弟子丙却说“枯也由它,荣也由它。是枯是荣,全是外境,与自心何干?”真禅者,应该是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由内而外地洋溢着欢喜与自在的。星云大师认为,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苦的外境,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外境束缚自己的心灵,外在的苦我们无法左右,但内心是喜悦或是烦恼,却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做主。

当然,这种自心生起的欢喜还只是属于生命个体的自我感受,星云大师认为,人们还应该把这种欢喜带给别人,即便我们没有什么财物可以布施给别人,但如果我们能将欢喜布满人间,将随喜的功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也是很大的善事,而且这才是人间佛教、生活禅法应有的理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星云大师也曾强调过,人间佛教所倡导的欢喜,可不是那种欲乐之欢喜,后者并非是真正的欢喜而是致人颓靡堕落的恶因。星云大师倡导的是一种如法的安乐欢喜,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我们不要想着如何占有,而应该感受享有的快乐。一旦生起“占有才快乐、才欢喜”,那便是给心灵套上了枷锁,欢喜也会变成烦恼,而由执生起的烦恼是最不容易去除的。

除了谈到人间佛教中的欢喜、喜悦,星云大师在著作中也经常论及入世进取的重要性。以往人们总认为出家人远离人群、远离社会,只是为了来世做准备而完全忽略了今生今世。星云大师认为,这诚然是众生对佛教不甚了解才产生出误解,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佛家修行人不要把来世当作今世的追求,而应该活在当下,积极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星云大师的这一观点,是对以往佛教修行人逃世厌世、消极退避的偏向进行的一定程度的批判。“在过去,我们中国佛教徒的思想,总以为逃避世间,到深山里修行才算清高。就算住在都市里,也以不问世事为尚。结果使大乘佛教救世的热情一点也提不起来,使人误解佛教为消极、厌世的宗教,因此佛教在社会上逐渐孤立起来。”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讲演集》,页657,第一卷,电子版)其实佛法与世间是相即不离的,六祖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依笔者猜想,星云大师倡导的“以出世心做入世事”的理论支撑便应是源出于此。

在《禅宗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意义》一文中,陈超先生这样写道:“中国禅宗是一种以现世的自我精神解脱为轴心的生命哲学。自然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顺应自然而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获得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因而禅宗精神就是超越精神。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的心灵世界、精神生活是可以产生并非虚妄的正面意义的。” (陈超:<禅宗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意义>,《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三)星云大师文学创作中的“人间佛教”情怀

既然“人间佛教”的关注点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产生的各种身心病痛,那么已日益泛滥的心理疾病自然成为“人间佛教”重点关注的对象,而且不仅要关注,还要传授给人们化解心理危机的方法。

陈兵先生在《佛教心理学》一书中写道:“精神心理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日益严重,自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从一个侧面说明现代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举世畸重物质而忽视精神,消费、享乐及制造商品成为生活的中心……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显得紧张忙碌,活得累。越来越多的人精神、心理超负荷。” (陈兵:《佛教心理学》,页1137,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

以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心理疾病,主要源头有三个,即贪、嗔、痴,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三毒”。人们因不懂世间诸法本性无常的道理,从而妄生执着乃至种种颠倒妄念,在心里不断积聚着种种烦恼种子,烦恼日夜积累、逐渐炽盛,如果又遇到一定的对境,就会在内因外缘的聚合下引发心理疾病。正如《成实论》中所说:“行者以邪念故,欲等诸漏,未生则生,生者增长,谓从下生中,从中生上,如种、芽、茎、节、花、叶、果实,现见皆从因渐次增长。” (诃梨跋摩造,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卷十五)这里说的很明白,烦恼是积累的过程,无明是因,它又在内因外缘的作用下而不断炽盛,如果人们对烦恼缺乏一定的觉察,内心缺少足够的智慧,就很难进行自我调适,由此,心理问题不断增长,以至于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星云大师在著作中多有论及,他往往是先讲述一个禅宗小故事,把大家带入到故事情境中,然后再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给人们提供具体可行又清楚明白的指导方法。

星云大师书中讲述的这些禅宗故事多是有本有源、有据可查的禅宗公案,这些禅宗公案本是古时候的高僧大德在接引参禅学徒时所作的一种禅宗式问答,它是禅家为指点学人而在动作或语言上做出的垂示,它具有特殊的启迪作用。禅门公案是禅文化的缩影,它的源流虽在古代,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可以发挥出其指导生活、开悟心灵的作用。

现举例来说,在星云大师的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赵州吃茶”这个禅宗公案,昔日有禅僧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得道,赵州禅师只是回答他:“吃茶去!”星云大师想通过这一公案告诉我们,禅,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心灵与生活的契合,是生命的觉悟。尽管有些人读了许多关于禅学方面的书,但那还只是一种“知识”,尽管它能充实我们的头脑,但不能丰富我们的心灵,更无法提升我们的生命层次,改善我们的生活。诸如吃茶、倒水、扫地,这些也是禅道,是不能被人们忽视的,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谈禅论道,那只会更加偏离禅道。星云大师又继续启发读者,禅的功用要落实到生活之中,一旦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了禅的观照,则可以摆脱欲念的牵绊,令生命自然活泼、轻松自在,使生命充满活力、创造力,以扭转现代人生活颓靡的局面。

当谈到一个真正的禅者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时,星云大师从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吃、喝等等方面下笔,就以“吃”这方面来举例,星云大师说世人吃饭不仅要食物美味可口,还要色香味俱全,好吃的、自己喜欢吃的,就贪得无厌,而不好吃的、自己不喜欢吃的,就挑挑拣拣。而真正的禅者,不论食物好坏,他们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他们心中对于色香味没有丝毫执着,因而可以保持身心的自在无碍。虽然身心是自在无碍,看起来不受世俗的影响,但他们却是以这种禅者的心态去做世间的事业。在星云大师看来,禅者的心态,人人皆应该有,但这种心态并非是要我们放下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而是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以往,每每说到禅者,人们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不问世事、逍遥自在的世外之人的形象,但在星云大师的笔下,真正的禅者却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生活在尘世,做着尘世事,却能够做到不使自己的心中生出挂碍和烦恼,不仅如此,而且还把这欢喜和智慧带给身边的人。

在星云大师的作品中,还可见到这样一则禅宗故事。某位护持佛法的老妇,供养一位禅师参禅修道,二十年后她想知道这个禅师到底修行的如何,就把她那年轻貌美的孙女叫来嘱咐了一番。按照老妇的嘱咐,这个年轻女孩给禅师送完饭就一把抱住禅师,那位禅师则一动不动,只冷冷说道:“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他这意思是说,我这个修行者像枯木死灰一般,在寒崖的地方,经过三冬,如今我人冷心冷,人我之间的是非、美色等等,都影响不到我了。

这话被老妇知道后,她很失望,就说自己供养了一个自了汉,便把禅师赶走了。几年之后,禅师又回到原来这个地方,老妇还是按照原先的方法去试探他。那美貌的孙女像上次那样抱住了禅师,禅师也抱着她,孙女回来后把这经过告诉了老妇,老妇这时才高兴起来,她说自己这次是供养了一个真正的人间菩萨。

星云大师是想借这个故事表达其人间佛教的理念:禅门修行不光是为着自己,而是为了所有一切众生,一定要行菩萨道,像大菩萨那样以大慈大悲之心来对待众生,切不可做一个只想着自己的“自了汉”。这一道理落实到生活中,便是要人们改掉自私自利的习气,并且要以慈悲和热忱来回应众生。古老的禅故事被赋予了现代意义,透着出世风骨的禅文化最终到了星云大师这里才算是接了地气,处处流露出人间烟火气以及对现实生活、现世生命的关照情怀。

结语

人间佛教本不是星云大师首倡,这一理念源自于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但星云大师却认为这本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佛陀所有的教法,都未曾离开现实人间。也正因此,星云大师被称为是人间佛教的实现者,这可并非虚言。星云大师弘扬人间佛教不遗余力,把古老的东方宗教与现代人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佛教成为世间众生的一种生命实践,它唤醒的是内在智慧,改变的是现实命运,提升的是此生此世的生命质量,阐扬的是佛教对出世又入世的菩萨道精神。

星云大师与太虚大师、印顺大师并称为人间佛教理论的三大重要建构者。他系统阐述人间佛教思想的著作为数众多,如《人间佛教》丛书、《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如何建设人间的佛教》等论著,此外还有大量的日记、格言、演讲、专栏文章、文艺作品等也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过论述。星云大师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现着人间佛教的入世理念,这些文学作品内容丰厚而全面。不仅闪耀着人间佛教思想的智慧,也体现出星云大师对生命的大慈大悲的菩萨道情怀。

【本文为2014年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论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511评论 1 33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495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595评论 0 2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558评论 0 1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15评论 3 2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72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12评论 2 29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37评论 0 18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17评论 0 22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28评论 2 2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16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73评论 2 2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53评论 3 2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2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0评论 0 1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23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583评论 2 2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