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墨梅》(王冕)

元 王冕 墨梅图 纸本水墨50.9x31.9 北京故宫博物院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本期分享

小寒将至,“万树寒无色”,更加让人怀想“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的梅花。本期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王冕笔下的《墨梅图》和《墨梅》诗。

王冕《墨梅》赏析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仄起式七绝《墨梅》


赏析文本

小  寒

       冬至节气快要过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开始涂九九消寒图呀?现在应该已经涂完了第一个字或者点完了第一朵梅花在涂第二个字、点第二朵梅花了吧!是不是感觉每多涂一笔天气好像就会更冷一些呀。俗话说,“冷在三九”而“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我们马上就要迎来小寒节气了,所以大家要做好“欢度寒冬”的心理准备哦!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天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不过,对于神州大地而言,小寒通常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虽然叫“小寒”,但却是气温最低的节气,比大寒还要冷。小寒节气开始,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中国东北地区更是一派严冬的景象,也是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也在-20℃上下,河套平原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而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则一般在5℃上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会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原因。因为自然气候环境的不同,这一线南北,无论是地理风貌,还是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也有少数年份大寒比小寒冷。所以华北一带的谚语说“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江南一带也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xiàng)。这个“乡”是趋向。冬至一阳生,小寒时节已经是二阳之候,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向北飞之。

       我在按照节气物候给大家分享诗词的时候一直有一个疑惑,我总觉得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和我生活中感觉到的不太一样,要提前很多。比如说立秋时北京还很热,但物候已经是“白露生”了,《立秋》诗中也说“满街梧叶月明中”。而现在“小寒”时节正是最寒冷的时候,但物候却说“雁北乡”了。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不过在这次的分享中,我通过和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和讨论,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鸿雁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的物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鸟类了,许多节气的物候都提到鸿雁这种候鸟的迁徙。这是因为古人通过认真的观察发现以大雁为代表的禽鸟特别是候鸟,因为生存的本能常常会得气之先。每当秋冬季节,大雁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又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这段迁徙的旅程全程有几千公里,大雁的飞行速度虽然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但这漫长旅途还是要花上它们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在小寒二阳之候的时候,鸿雁就已经很敏锐地感觉到了萌发的阳气,于是成为“先导”,开始往北迁徙。这样才能保证在立春前后能够回到北方繁殖后代。如果中途遇到寒潮还可以停下来歇几天再继续飞行。

       二候鹊始巢。古人认为喜鹊的巢门一般都是向着太岁开,因为冬至是天元之始,到小寒二阳已得来年之先,所以喜鹊开始筑巢,而且知道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观察自然也可以看到,确实是每年寒冬11到12月,喜鹊便开始衔枝营巢,一则可以避寒,二则也为繁殖后代做准备。三候雉始雊(gòu)。雉是野鸡,一种阳鸟。雊(gòu)是鸣叫,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这么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保暖哦!

王淇《梅》

       在这“万树寒无色”而且一直都没有雪来妆点的漫漫寒冬,在涂九九消寒图之余,虽然还不能真的去江南的梅林观赏“冰姿自有仙风”、“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的梅花,但读梅花诗、赏梅花图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寒冬的雅趣。所以我在冬季几大节气分享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梅花。之前大雪节气的时候我给大家分享了卢梅坡的《雪梅二首》。不过古代喜欢梅花的可不只有卢梅坡,爱梅花的文人雅士可以说不计其数。宋代诗人王淇在他的诗作《梅》中说:“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林逋是大家公认的梅花第一代言人。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著称的陆游,以他的这首《卜算子·咏梅》启发了几百年后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的另一首同题名作。还有专门为梅花创作了两首自度曲《暗香》《疏影》的白石道人姜夔,让多少后人和他一起怀想“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的清雅意蕴。在本期的分享中,我要给大家介绍元代坚决不肯出仕为官,隐居在老家诸暨枫桥镇北九里山,在那里植梅千株,以爱梅、咏梅、画梅成癖著称的诗人——王冕,一起赏析他的名作《墨梅》。 

王冕《墨梅图卷》

       说到王冕和他的《墨梅》,第一个常常引起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什么是墨梅?有两种说法。一种解释为“淡墨色的梅花”,是梅花中的珍品,也就是一种颜色非常深的梅花,有点接近墨色。但在现代很发达的梅花栽培技术下,中国的几大梅花基地都没有墨色的梅花,所以墨色的梅花即使有也肯定是很罕见的,这么罕见的梅花诗人也不大可能很随意就能看到吧。因此更为大家接受的说法还是“用水墨画的梅”,因为王冕的这首诗正是题在他画的一幅《墨梅图》上的,而且画墨梅也是古代非常流行的文人传统。

       水墨梅花首创于北宋时期,它的创始和文学有密切关系。北宋林和靖、苏东坡等诗人热情地歌颂梅花的雅韵和风骨,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无限的感情,于是梅花也就成为画坛上盛极一时的题材,“无声之诗”梅花图蔚为大观。当时对画梅最有创造和贡献的当推释仲仁和杨朴之。仲仁和尚正是水墨梅花的开山之祖,据说有一天晚上他看到月光把梅花的影子映在窗纸上,因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淡不同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大诗人黄庭坚见了大加赞扬:“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仲仁和尚之后,他的徒弟杨朴之,另一位画梅高手继承了他的墨梅创作。

水墨梅花

       不过,把水墨梅花这门艺术真正推向顶峰,使它登峰造极、广为人知的正是我这次要分享的这首《墨梅》诗的作者王冕。王冕继承了前辈们画梅的方法,又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创造了被乾隆皇帝称为“钩圈略异杨家法”的“白花头画法”,发挥了“乱圈花瓣乱拈须,野梅花与官梅殊”的“破蕊之法”,独创了用胭脂画没骨梅花之法,成为对后世画梅影响深远的著名画家。王冕画墨梅更是堪为大家,清朝何瑗(yuàn)王作诗《题王元章墨梅》称赞说:“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清朝朱方霭说“画梅须高人,非人梅则俗,会稽煮石农,妙笔绘寒玉”,王冕把自己的情感气韵灌注在绘画创作中,因而他画的“墨梅” “神韵秀逸”,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和他的孤傲正直的品性和不慕名利的卓绝相表里。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画“墨梅”的大师——王冕。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既是画家又是诗人、还是文学家、书法家,兼能刻印,相传用花乳石作印材即是他始创。因为酷爱梅花,亦号“梅花屋主”,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

王  冕

       王冕自幼好学,天分很高。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诵,以至于傍晚回家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但过后他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就劝他的父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父亲对他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但因为家贫,王冕读书很艰苦。他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就悄悄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但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但在屡次应试不第后,他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

       后来王冕曾游历四方,目睹了人间种种的不公平与残忍:他看到耀武扬威的元朝统治者和流落四方穷困潦倒的百姓。看到灾害降临,百姓流离失所,官府却丝毫不关心。王冕原本就性情孤傲,品行高洁,这次游历,更使他清楚地看破了人情世事,看破了世道人心,他从此绝意仕进,隐居在山明水秀的老家诸暨枫桥镇北九里山的水南村,“种豆三亩,粟倍之,梅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王冕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么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村中度过的。朴实的生活与清幽的山水赋予他的诗画创作以浓厚的生活气息。他在诗中描写此处“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

隐居九里山的王冕

       但隐居的生活并不只有诗情画意,更多的却是劳作的辛苦。王冕和陶渊明一样,是亲身参加各种劳动的,读书作画不过是他的一些农余活动,而且是为了生活,以卖画易米糊口和纳租付税,所以他写诗作画自然与一般士大夫吟风弄月、消愁遣恨有所不同。但即使王冕蓬头赤脚日日下田辛勤耕种,并广栽竹、茶、桑、麻及杂粮,还是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他的《竹斋诗集》中对贫苦生活的描述比比皆是,比如《九里山中》“九里先生两鬓皤(pó),今年贫胜去年多。敝衣无絮愁风劲,破屋牵萝奈雨何。数亩豆苗当夏死,一畦芦穄(jì)入秋瘥(cuo2)。相知相见无他语,笑看生前白鸟过。”九里先生家的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冬天寒风凛冽,他们却破衣烂衫,连棉絮也没有,草屋破漏无力修补,只能对着风雨徒呼奈何。几亩豆苗抗不住天旱在夏日骄阳下枯死,一畦芦菔(fú)和穄子到了秋天也病病殃殃的收获无望。《有感》诗中说“江南古客无寸田,半尺破砚输租钱。好山好水难夤(yín)缘,荃房日薄蒙荒烟。” 虽然一家人没有半寸官田,却还要卖掉自己的破砚交租。虽然有好山好水,可家徒四壁,囊中空空又哪里有心情欣赏?

       生活日益窘迫,家中破甑无粮,妻子忍饥挨饿,不得已只好采野菜充饥,王冕“酸辛甘自爱,褴褛愧妻儿”。更让王冕心境悲戚不堪的是,连乡里人也开始蔑视他。《过山家》写到“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破甑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尤其使他不忍心的是不能供养父母。《自感》一诗中说:“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yū)。”

王冕大铜章

       王冕实际上是完全有条件过荣华富贵的生活的,但他生性孤傲,蔑视权贵,不慕名利。明朝朱存理的《铁网珊瑚》里记载“(王冕)今年老异于上年,须发皆白,脚病行不得,不会奔趋,不能谄佞,不会诡诈,不能干禄仕,终日忍饥过”,就是说他尽管生活困顿,遭遇惨苦,但他宁愿耕作卖画度日,也不愿奔走豪门乞食。因此他的朋友著作郎李孝光想荐他为府吏时,王冕却说“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岂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唤?”元末朱元璋听说了王冕的大名,想把他招致自己的麾下,出动士兵请王冕为官,王冕宁愿出家也不愿出仕。《列朝诗集小传》记载他的另一幅梅花图上的题诗“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也表现了他不愿给外族统治者作画,不肯阿附权贵的坚贞不屈的性格。

羌笛吹它不下来

       正是因为王冕不同流俗,清高自持的品格,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在其古典讽刺文学佳作《儒林外史》中把王冕塑造成自己鼎力推崇的封建文人的理想楷模,把他置于卷首,以其为人“隐括全文”,以其行事“敷陈大义”,因此王冕是《儒林外史》的灵魂人物。书中“王冕画荷”的故事也广泛流传。

       王冕的这首题画诗《墨梅》和这幅《墨梅图》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隐居九里山期间。诗和画都能够体现出他高尚的人格与不凡的情操。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本身吧!

        在细细赏析这首诗之前,我要给大家说一说这首诗第二个常常引起争议的话题,就是它的“不同版本”。因为这首诗家喻户晓,所以很多人都会背,但很多人会把这首诗背成这样:“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或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但是,这些“不同版本”实际上都是在流传中产生的误读,因为王冕的这首题画诗《墨梅》和这幅《墨梅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因而有他本人的原作为证。诗人写诗一般都是字斟句酌,所用的字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甚至千锤百炼的,通常都有它特殊的含义,这些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的误读恰恰可以帮我们体会这首诗的不俗含义。

流行版本的《墨梅》

       先来看前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吾家”的意思就是我家。“洗砚池”指的是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这是一个典故,一说是三国时期钟繇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更被大家认同的说法是用的王羲之的故事。相传王羲之幼年刻苦练字后,经常到池中洗刷砚台。因为他的勤学苦练,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就管它叫“洗砚池”。关于王羲之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入木三分,说的就是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练字十分刻苦用功,所以他才能成为“书圣”,才能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名作。王冕这里也是化用这个典故以及王羲之的这种精神表现自己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而且,因为王羲之与王冕同姓、同乡,所以王冕才会借王羲之来自比说“吾家”。“头”指的是边上。“个个”就是朵朵的意思。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清墨、淡墨、浓墨、焦墨四种。“淡墨”就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痕指的是痕迹,留下的印记。这两句就是说我家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这两句常常会被读作“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那么作者为什么会用“吾”而不是“我”呢?“我”是比较口头化的语言,相对比较随意,没有那么优美。但“吾”就是诗的语言,虽然和“我”的意思一样但听起来却更有诗意,与梅花的那种气质更为相配。诗中经常会出现这个“吾”字,比如说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赠孟浩然》中:“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等。“头”同样是“边”的意思,但“边”这个字就说的有些太实了。但“头”这个字却让人觉得洗砚池的周围有那么一棵梅树,不一定在什么固定的位置,感觉自由自在,富有韵味,让人去想象那棵树所在的位置,回味无穷。“朵朵”,我们平常说花都是说一朵,没有说“一个花”的。作者为什么用“个个”我也没有查到特别的说法。我自己觉得是这样:用“朵朵”形容花给人的感觉就是许多的花聚集在一块,像朵朵桃花、梨花都是一簇一簇的。若是用“个个”则感觉不是那么一团花簇拥在一块,而是单独一个一个的,感觉比较独立不群些,正如林逋所说的“疏影横斜”。这也符合梅花本身的特点,本身就不是一簇一簇的,也充分体现它不同于百花,高雅脱俗的特点。

元 王冕 墨梅图轴 纸本墨笔 67.7x25.9cm 上海博物馆藏

       接下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上句语言明白如话,下句值得特别留意的是“流”字,“流”是流传、流布之意,有流动的有无限生命力的感觉。“清气”于梅花来说自然是清香之气,但此处也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所谓清气就是雅意,就是不同流俗之气,也是诗人自己的清高之气。满就是弥漫。乾坤,指天地间。古诗中经常用“乾坤”代称天地,这种说法来源于《周易》“乾为天,坤为地”。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玉台观》中:“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王冕的另一首很有名的梅花诗《白梅》中:“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有体现。满乾坤就是说弥漫在天地间。这两句就是说: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赞它的好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流布充满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经常被读作“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好颜色”和“颜色好”听起来确实差不多,但仔细体会却有不同。如果说“颜色好”,读起来像是说梅花的颜色很好,好像这种颜色是别人给它加上去的。比如我们在生活中说的“这幅画颜色真好”,这颜色就是别人涂画上去的而并非是画本身的,所以说“颜色好”,似乎不是“形状好”,也不是“构图好”。但古人在说一个人天生长得好的时候,一般会说“他生得一副好皮囊”,《红楼梦》中的《西江月·嘲贾宝玉》也有这样的诗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都把“好”放在前面。所以如果用“好颜色”写出的感觉就是梅花与生俱来包括其形神气韵在内的好颜色,不需要任何点缀,浑然天成,也就更符合梅花的清雅品质。还有如果用“颜色好”就显得意蕴很窄,好像只能是它的颜色好一般。还有这个流水的“流”字,经常被写成“留下”的“留”。那为什么诗人会选择用流水的“流”而不是留下的“留”呢?如果用留下的“留”,表达的意思就是梅花已经凋谢了,但把它的香气留在人间,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一种很悲壮的感觉。但王冕在这里想表现的是梅花不要求人们夸它的好颜色,只是要将自己的香气流布于世,并没有悲壮的牺牲之意,反倒是要表现梅花虽然不张扬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一定要用流水的“流”,这个字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坚贞而高洁的志向。

王冕赏梅图

       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的形态,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把清香流布人间的美德,同时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写出了画中的梅,现实中的梅,当然还有作者自己心中的梅。

       从网上的图片看,王冕的这幅现藏于故宫的《墨梅图》,画面是三两枝梅花秀逸斜出,枝上梅花或绽放或含苞,个个清新、朵朵雅洁,遒劲而有风骨。这首题于画面左上侧的《墨梅》诗更是诗人高尚的人格与不凡的情操的写照。听了我的本期分享,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想去故宫一睹它的真容,并亲眼验证一下那些被误读的字句呢?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参考反馈题目

1.   小寒这么冷,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预防生病。那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寒的饮食习俗和养生之道吗?

2.   你觉得为什么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和我们生活中感觉到的不太一样,要提前很多呢?

3.   除了王冕,你还知道有哪些画梅的大家?

4.   你看过《儒林外史》吗?你能给大家分析一下《儒林外史》中王冕的形象吗?

5.   这首《墨梅》是王冕写梅花诗的代表作,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他的梅花诗吗?

6.   你觉得这首《墨梅》诗人的原作更好还是那些通行的版本更好?为什么?

《梅花山鸟》明 陈洪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6,90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546评论 1 2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705评论 0 2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24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40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71评论 1 21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672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96评论 0 19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069评论 1 23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50评论 2 24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76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43评论 2 2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47评论 3 2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04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55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378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66评论 2 25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