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的边界》—— 自下而上,链接一切

Too Big to Know

作者和本书概要

戴维·温伯格 是哈佛大学伯克曼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还曾担任过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网络政策顾问。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都在思考互联网对于人类的思想、沟通和社会的影响,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可以称得上一位互联网思想家。

《知识的边界》,英文书名为“Too Big to Know”,直接翻译就是“大到不可知”。看这个书名的意思有点和另一本畅销书《浅薄 -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观点类似:互联网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知识碎片化的问题,网络世界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去理解它。然而恰恰相反,本书的作者戴维·温伯格认为,如果有人认为互联网成为了获取知识的阻碍,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理解正在发生的知识变革,互联网创造出的无限连接的信息网络,让我们更接近知识的真相

《知识的边界》《浅薄 -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两本书观点有点对立可以一起看看。

内容

一、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人们抱有哪些偏见

偏见1:纸质书比网络获取知识更好

  • 纸质书看着有“质感”?

“质感”怎么去定义呢! 实际上,大多数人看的书都是那种廉价的、看完就扔的一次性用品。 可能很多时候这种“质感”是虚荣心的一种表现。

纸质书上的知识真的“更成体系”吗?
而且,书籍这种一页一页装订起来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大多是按顺序展开,作家的思路也就被它限制住了。作家在写书的时候,论证一件事情的思路就像一条小路,他会带着读者从 A 地到 Z 地,这么一路走下来,每一步都要仔细推敲。如果有什么和这条小路不同的观点,或者是从主观点分支出来的小观点,都会因为怕干扰了读者的注意力而被删掉。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应该是一个链条,要说“成体系”,恐怕还要读者自己多多搜罗资料了。

偏见2:互联网让我们陷入了信息过载的焦虑

信息过载很可能是一个伪问题。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有信息过载的问题。

今天的问题不是信息过载,而是新式的信息过滤器失效了,比如说,以前的过滤器有报纸、百科全书、教材,它们是有权威性的,会帮读者筛掉大部分信息,这样就缓解了人们对信息过载的焦虑。而互联网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几乎不会被真正地过滤掉,它们永远都存在。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标题,“2018年最不容错过的8条新闻”,这个筛选本身也是信息。而且,它并没有把其他没被选入的新闻删掉,那些新闻仍然在网上,只不过可能在搜索引擎排名的第100万条之后。

所以,我们要避免陷入焦虑,不是要远离信息,而是要 找到新的信息过滤器。比如通过社交网络,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信任的人那里,获得有效的信息,忽略其他渠道的信息。

偏见3:“回声室效应”让极端主义加剧

“回声室效应”,是指人们在网上经常会看一些和自己观点相近的消息,就好像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意见相似的声音不断地重复,人们都以为这些片面的消息就是事实了。现在我们用的一些手机软件,也会按你的喜好来推荐内容,这也是一种回声室。
回声室效应会让人们更容易屏蔽掉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和真正的理性知识隔绝开,甚至有人认为,互联网就是孵化极端主义的温床。

不过,事情真的有这么糟糕吗?有两位美国的经济学家,跟踪调查了人们上网时浏览的网站,发现情况和我们想象的似乎相反。那些经常登录极端保守主义网站的人,也会登录自由主义的网站,而且还比一般上网者登录的可能性更大。反过来也一样,常常登陆极端自由主义网站的人,也更可能去访问偏保守主义的网站。温伯格说,回声室虽然有四面高墙,但是因为网络的存在,高墙已经变得可渗透了。原来的回声室是完全与世隔绝的,现在的回声室就像临街的房子,街上车水马龙的噪音都可以轻易地传到屋里来。

网络上虽然存在回声室效应,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偏见4:事实还是知识的基础吗?

最后一个偏见,我要说一个最颠覆的。我们常说,掌握知识要成体系,这说明我们认为知识是有一个框架的,它的地基非常扎实,能让我们在地基上建起一座知识宫殿。这个“地基”就是事实。那我就要问一个问题了,在互联网时代,你可能会说,这个问题太奇怪了,就说科学知识吧,要不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那不就成伪科学了吗?我们来听听温伯格是怎么说的。

温伯格把人类近代历史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 在经典事实阶段,事实很稀缺,找到很不容易,比如达尔文曾经花了7年的时间研究藤壶这种生物,最后确定它是甲壳纲的动物。
—— 后来到了基于数据的事实阶段,虽然这个时候数据比原来多很多,但因为技术限制,比如硬盘容量太小,还是需要有人对数据来进行筛选,我们对知识的认识没什么变化。
—— 到了现在,人们进入到“网络化事实”的阶段,数据量剧增,原来写在期刊上的文章,因为版面有限,文章引用的数据只能摘录一小部分出现。而现在在网络上,一个超链接就可以了,于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手获得大量的事实。

而这就带来了一个矛盾,事实太多,我们失去了得出结论的能力,反而比原来更容易犯错了。你可以说,我在世界资源研究所收集的数据里,找到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他也可以说,我从欧洲动物群物种分布的数据库里拿到的数据,得出了跟你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对于这个情况,温伯格拿牛顿第三定律做了个类比。牛顿第三定律是说,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温伯格觉得,在网络上,事实也是这样,每个事实都有一个“反作用力”,它不一定对,但是当很多很多事实相互连接,各种相互作用力充满了网络的时候,你会发现,事实失去了它古老的作用,它没有那种板上钉钉的感觉了。你要是不喜欢我的结论,几秒钟就能找到反驳我的事实。人们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事实变得非常无力,变得很容易被推翻。

听到这里,你会不会很怀念原来的纸质媒体时代?在那时,人们在报刊上总能找到确定的结论,而不像现在,说什么好像都有人能反驳。不过温伯格提醒我们,因为纸张的成本问题,纸质媒体没有那么多版面来发表全部的事实,而且即使有错,在已经刊登的版面上也无法修改了。也就是说,我们那个时候相信的,可能也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报纸刊登的报道。

所以温伯格才说,传统的知识是纸张的意外产物

事实失去了它古老的作用,不再是知识坚实的地基。

第二部分,互联网塑造出的全新的知识生态系统,到底是什么模样;

互联网塑造出的全新的知识生态系统。我将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人们思维的形状,这四个方面的变化来跟你描述这个生态系统。

生物学上的生态系统是说,在自然界的一部分空间里,生物和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现在网络也是这样的一个系统。也是因为互联网这样的特性,它重新定义了“知识”。

我们原来觉得,印刷在图书、报纸上的文字就是知识,它会被一直保存在图书馆里,永远没有变化。但温伯格提出,其实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种叫“知识”的东西能让我们这么保存,在网络世界里,知识不在书本里,也不在每个人的大脑里,而在网络本身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你可以把互联网想象成一间有好多人的房间,当知识网络化之后,最聪明的不是房间里的哪个人,也不是所有人的群体智慧,而是这个容纳了所有的人和思想,并且和外界相连接的房间。这就像生命一样,你不能说生命活在我们的神经里、活在血液里,它活在一切的联系当中。

既然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那它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先来说生产方式的变化。要说生产知识的人,你一定想到了,那就是专家。大到各国政府的智库,小到父母依赖的育儿专家,很多人对他们笃信不疑。

专家相对的,就是“群众”。在大众传媒时代,“群众”这个词已经和“从众”联系在一起。把群众聚集在一起,就会出现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那样的情况,人们一旦聚集起来,就变得盲目、冲动、更容易轻信别人。如果说要指望群众来生产知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在互联网成熟之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网络能成为知识的来源,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恰好就是它连接了更多的人。很多原本可能花费高昂、费时费力的任务,依靠庞大的网络大军就能轻松完成。

而且,互联网也打通了传统专家们细分领域的圈子,它能让更多不一样领域的人来解决相同的问题,而这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温伯格在书里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有一名电力工程师,他帮高露洁公司解决了一个难题。我们知道,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但是它在被装进牙膏管的时候,很容易向空气里扩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名工程师发挥了他的专业特长,他提出,只要在往牙膏管里注入氟化物的时候,给氟化物加上一股电子流就行了。在电子流的作用下,氟化物的颗粒就会紧贴着牙膏管壁。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拉卡尼评价说,谁的专业知识离问题越远,反而越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知识的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专家”向“每个人都是专家”转变

说完了生产,我们再来说传播,互联网将知识的传播方式从原来的金字塔模式,变成扁平的网状模式

知识的金字塔模型你可能不陌生了,最底层是数据,往上是信息,然后是知识,最顶端是智慧。我们以前处理信息的方式,也是这种金字塔模式,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我们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信息,再通过处理信息得到知识,以此类推。有了这个模式,我们就能决定传播哪些东西了。最底层没有价值的数据不值得传播,人们会选择更上层的,比如信息、知识来传播。

温伯格说,在金字塔模型中,我们处理知识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过滤、筛选。比如我们会设计一个复杂的过滤系统,过滤掉大多数人写的东西,只剩下精品才能发表出来,那这个过滤系统可能就是杂志编辑部。这种靠中央权威机构来过滤的模式,就是金字塔模型。我们的商业、文化、科学、政府都是围绕着中央权威来运行的。

当然,在网络里,我们也需要权威,只不过,权威机构、权威的人不再是知识的终点了。在网络化知识里,每个节点都不是终结点,它们构成了一个扁平的网。想了解进化论的知识,就算搜索到了达尔文的作品,你也可以继续从他作品当中找到可以延伸出去的链接,这些链接会让达尔文的观点更容易理解、更加贴近现代。而且,一部作品是不是权威,也不单单是由单个人或组织来决定的,而是在不断地讨论、编辑、修改当中,逐渐确立的。

温伯格的这个观点,倒是和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博士马特·里德利不谋而合。里德利在《自下而上》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观点,他把人们预先设计一套方案再去推广的过程,叫“自上而下的设计”,而那种从混乱中自发出现秩序的过程,叫做“自下而上的演变”。想想看,原来人们处理知识的金字塔模型,就是由权威机构自上而下设计的,而在互联网当中,人们能从网上海量的数据中,顺着一连串的链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就是自下而上的涌现。里德利在《自下而上》这本书里还下了个断言说,好东西几乎都不是设计出来

本书的作者温伯格倒没有说得这么绝对,因为 那些有错误和有害的观点也能通过扁平的网络迅速传播

那么,既然知识有了这样的变化,我们思考方式会随着怎么变化呢?在美国作家卡尔《浅薄》这本书里,他提到说,网络上的那些闪烁的图标、各种链接让我们变得愚蠢。因为这些东西分散了注意力,减弱了我们对信息“深加工”的能力。

温伯格把这种能力叫做“长形式思考”的能力。什么意思呢?你看,书把思想固定到了纸上,想要让读者明白你最后的结论,那就要把论证过程细致地摆出来,必要的时候还要解决读者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保证论证的完整。比如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的时候,在全书15章的内容里,花了6章来解决他认为读者可能有的批评。这当然很高明,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思想本来就是这样的,而是受限于书籍的形式。因为书是一种单向的媒介,作者不得不自言自语,想象读者的反应,完善自己的论证。 书充当了“知识”太长时间的载体,我们就误以为,思考就应该是长形式的。

那么脱离了书,知识网络化之后,思考会回归本来的样子吗?那会是什么形状的?作者说,这种觉得思考一定有形状的想法会阻碍人们,不限长度、不限形式的思考才更好,而网络就是这样一个无边界的载体。比如,如果你在看《浅薄》这本书,你是可以从作者规定好的长形式思考中跳出来的,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关于这本书的争论,可以看的更多关于互联网对人们影响的观点。这些观点组合起来,就是一张没有形状的思想之网。

那思想的这种形状的变化,真的让我们变浅薄了吗?作者也不同意这个观点,他引用了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话。平克拿科学研究举了个例子,他说如果互联网真的让我们变愚蠢了,那科学的质量应该直线下降才对,但是你想一下,从1994年万维网诞生到现在,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答案显而易见。其他的精神生活领域也是一样的,比如文学、艺术,都在不断进步,没有倒退的迹象。

总结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互联网塑造出来的全新知识生态系统,和原来相比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分别讲述了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人们思维形状的变化。总的来看,网络化的知识告诉我们,世界更像是一个不定形状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第三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个跟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问题,在这个海量信息、无限连接的网络世界,我们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

历史上每次出现不同的媒介,都会带来知识革命,从竹简到纸张,到广播、电视,再到现在的互联网,每次都带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温伯格说,我们希望这个过程能更加迅速地发生,因为我们现在的知识媒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利。

那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利用网络,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呢?这就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温伯格说,一套新的认识世界的策略正在形成,我们要在无法达成共识的世界里探索知识,我们要主动出击。他为我们提出了四个建议。

第一,是在开放的网络生态里,好好利用过滤器。我们在前面提到,在纸质书的时代,有各种过滤器会帮助我们过滤内容。在开放的生态里,我们还是会从图书出版社、期刊编辑那里受益,只不过我们要学习如何才能混合使用这些过滤器,怎么用一些过滤器作为其他过滤器的指标。利用好这个过滤体系,你就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开放的网络。

第二个建议是,上传资料时,要上传“关联数据”。比如,如果你有很多很多关于化学元素的信息,那你在上传的时候,不要上传单个的数据,而可以用一种“三元组”的形式上传。三元组就是包含两个对象和一种关系,比如“汞”和“元素”分别是一个对象,它们的关系就是“汞是一种元素”。因为“汞”这个词在英语里还代表水星,还代表罗马神话的里的一个神,所以三元组的好处就是超越了单个数据,让数据之间发生联系,变成了知识
想想看,当科学、商业、文化等等所有领域的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能拿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资源。温伯格说,这种资源就是一个数据公地,我们才刚刚知道它的变革作用。

第三个建议是展示你的工作,链接一切。在互联网时代,温伯格认为我们的知识系统应该是开放取用期刊那样的。比如,科学大刊《自然》杂志,可以说是在金字塔顶端的杂志了。它现在已经创办了自己的网络版,可以不受页面的限制刊登所有有价值的文章,研究者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把自己的研究上传,让其他人能更快地接触到有价值的观点。而且,也要把你的作品链接到更多的文章。
咱们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关于链接的好处,它能让我们找到所有感兴趣的知识。这个想法凯文·凯利在《失控》这本书里也说过,他说,在未来,连接才是王道。他把整个世界的物质都叫做“进化体”,不管是石头、青蛙、人类、国家,还是互联网,它们都是打通的。而进化体内部个体连接的程度越高,这个进化体就越优秀。

最后一个建议是,学会拥抱不同。网上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分辨哪些是废话,哪些是证据充分的结论。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想要避免回声室效应,我们就要学会包容不同的观点,不要只关心自己熟悉的、和自己意见一致的观点。温伯格说,我们一直是在技术的范畴里理解自己,想想看,知识的载体是书籍时,人们的思考形状就是长形式的思考,而互联网突破了这个思考模式。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帧网页,让超链接这个新型的基础设施,带给我们更多的、对自身的新发现。

总结

人们对互联网和知识最大的四个偏见。

第一,纸质书真的比网络获取知识更好吗?温伯格认为,人们只是把图书过分浪漫化了。而且受限于书籍的形式,我们只能跟随者作者的思路,拿到一个“链条状”的知识,而不能像在互联网里一样,发散思维,开枝散叶。

第二,现代人们的焦虑,是因为信息过载吗?温伯格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过滤器失效了,它不再能帮我们删掉信息,反而会增加信息。

第三,回声室效应会让极端主义加剧吗?网络上虽然存在回声室效应,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进入一个回声室,也是在一片嘈杂当中听过了很多声音之后,才进入的。

第四,事实还是知识的基础吗?温伯格说,在互联网上,如果你不喜欢我的结论,那你很快就能找到反驳我的事实。事实失去了它古老的作用,不再是知识坚实的地基。

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人们思维的形状,这四个角度来给你描述了互联网塑造出的、全新的知识生态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书本上固定的文字,也不是网络上的信息,而是网络本身。

知识的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专家”向“每个人都是专家”转变,
而知识的传播方式,正在从原来的金字塔模式,变成扁平的网状模式。知识的这些变化也让我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来受限于书本的限制,都是从 A 到 Z 的长形式思考,而互联网的超链接帮助我们,能把这条链条扩展成一张网。

最后,温伯格给出了四条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建议。
第一是在开放的网络生态里,学会混合利用过滤器,让一些过滤器成为筛选其他过滤器的指标。
第二个建议是上传资料时,要上传“关联数据”,让数据和数据之间发生联系,变成知识。
第三个建议是展示你的工作,让有价值的观点能及时让人们看到,并且链接一切,链接越多,网络就优秀。
第四个建议是,学会拥抱不同,我们既要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别人的观点,也要包容不同的意见。请把自己当成一帧网页,和世界做更多的连接,收获更多对自身的理解。

信息网络的这种超链接,的确会诱惑我们一路向前、不停地点击,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如果这个诱惑让我们偏离了本来的目的,那也许它真的消耗了我们的专注力。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因为它不仅迅速地帮我们解答了困惑,也让我们能沿着自己的兴趣去探索。

温伯格后来在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时候说,知识网络并不关心我们从哪里获得知识,无论是从网络上免费获取,还是从书本、课程里付费得到。它关心的是,在获取知识之后,你是不是能和别人构成网络,一起理解这个知识?互联网形成了比起聪明人还要聪明的专家网络,网络能够让我们更聪明,只要我们自己想要更聪明。

参考: 得到-每天听本书

本文标题: 读《知识的边界》—— 自下而上,链接一切
本文作者: AndyRon
本文链接: http://andyron.com/2018/知识的边界.htm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012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589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819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52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5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81评论 1 21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68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4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082评论 1 23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55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80评论 1 2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49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64评论 3 23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0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81评论 2 25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