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这几天很开心,开学第一个月的几次考试成绩一公布,班级排名妥妥前进了5-6名,以至于开始得瑟起来
“麻麻,那个谁谁谁实在太逊了,两次分数还没我一次高”
“麻麻,那个新转学来的同学成绩不咋滴啊,原来国际学校出来的同学英语也不好”
“麻麻,上学期上网课有好多同学成绩有水分呐,现在开学就露馅儿了,老师总算知道了……”
我每次都被她搞得又好笑又无语,虽然说的也是大实话,但这样的心态还是需要好好引导。
女儿在小学时期一直是学霸(主要由于是普通公立学校),主课、兴趣课都遥遥领先,也是老师、学校妥妥的重点培养对象,各种比赛、演讲、活动都是C位,奖状、荣誉拿到手软,不能说不好吧,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但我心里总有隐隐的不安,孩子还是需要一些挫折教育。
进入初中,一下子跨越到市重点学校,不管是学习进度还是同学水平都远远超过女儿的认知,加上我工作项目特别繁忙,无暇顾及她的学习,按她之前的学习方法明显不适应,我常开玩笑和朋友调侃“从学霸变成了学渣”,小朋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迷、谈心后还是及时调整了状态,这里不得不提我和她爸的教育理念打小开始保持一致,成绩仅仅是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只要努力、上进、正面积极保持中游偏上就行,更多的是性格培养与心理素质的养成,以后00后、10后在社会上立足,除了拼学历还要拼抗压性、适应力,就当现在提前让小妮子体验一下。
但是对于有一点点小进步就飘飘然的态度还是有必要淳淳教导一番…
“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段时间的进步不错哟,总结下是哪个环节颇有成效,学习方法改变了?时间效率提升了?还是其他”
“麻麻,我觉得是我找到了一些学习的窍门和方法”
“嗯,比如呢?”
“我每周整理自己的错题,把不懂的都弄明白”
“嗯,特别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坚持下去,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和班里成绩最好的几个同学关系搞搞好,有不懂的能问她们”
“哈哈哈,行吧,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人际关系导向,不过对于一些成绩一般的同学也是需要互相帮忙的”
“知道了,和我关系最好的同学学习都一般,但能聊到一块,麻麻,你要相信我的社交能力,我可是社牛,新来的同学也已经和我是好朋友了,巴拉巴拉…”
“嗯,棒棒哒!”
被女儿的一番话逗乐了,果然性格好、三观正的教育理念在我家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