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刮痧它是怎么起源的?人们身体痒的时候,会用指甲挠,稍微挠得重一点或者挠的距离大一点时,人们发现会出来红色的印,后来也叫痧。特别是像神农尝百草的那一类人,喜欢研究人体的健康、喜欢研究人体疾病的各种自然疗法的人,他们就会继续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了刮痧疗法。
当然那样的刮痧,是人们带着对自己身体的一种觉知、一种感知。他会感知到身体要沿哪个方向刮下去,哪个地方需要刮,需要力度加大,还是需要力度变小。像前天我的胳膊有点痒,我用指甲轻轻地划,然后力度加大划到一个位置,再往左边、往右边我都觉得不舒服。只有在这一条线的时候,我才觉得舒服,那就刚好跟肺经是相应和,我就沿着这一溜刮,再往前刮也不舒服,再往后走也不舒服。这是最初刮痧的由来。
后来刮痧发展到刮后背、刮身体其它比较大的部位,而指甲可以刮到的范围是比较小的,所以就演变出刮痧板,最早是将玉石打磨,后来有了牛角、龟板、瓷勺,还有小瓷碗。后来出现的洋瓷碗,包括现在家里的碗都可以用,无非是它们的薄厚不同。厚的时候力量可以加重,薄的时候力量就轻一点,被刮的人才不会感觉到太疼。
再后来,人们在实践经验中发现,涂上一些植物的油脂,刮痧的效果会更好,由此演变出刮痧油。植物的油脂,它的味道人们比较能接受,也好清理。
刮痧的本质就是这样。学东西就要学本质,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你自个儿平时用,总结一些经验。所谓的手法,切法、悬法、刮法、剃法,全都是你怎么拿着顺手、怎么刮着舒服、怎么能解决问题,你那个手法就对,你再给它起个名字,就各种刮法就来了。像后背天宗那一块,你就得悬着刮,小孩子就轻一点,人年龄大了,皮厚的,就力量大一点。
不要经常刮痧,会把毛孔变粗的,不好看,刮多了还泄气。所有的治疗方法,为什么大家没问题,我就不愿意讲呢?知道多了都是负担,遇到问题了,我们把问题解决了,解决了就放下。学医的人学医学多了,学疾病多了,天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得病了,还不如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活得简单,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个东西讲得这么简单,简单了,大家心里就轻松了,用的时候也轻松。
刮完之后注意不要吹空调,不要受凉风,热风也不要受,也不要去碰凉水或者吃凉的东西,刮痧之后,这些都是禁忌。因为这个时候毛孔是张开的,不要让风和凉透进来。为了护卫我们的免疫力,刮痧之后,把衣服穿上,可以躺着休息。
一般刮完之后,用家庭常用的抽纸把涂抹的多余的植物油轻轻地擦掉,也可以用热毛巾把后背的油擦掉,但不能用凉毛巾,不要见凉水。如果自己感觉皮肤不习惯、不舒服,也可以洗温水澡,但时间不要长,快速冲一下,然后用毛巾擦干就可以了。
只要能起到润滑作用的,都可以用作刮痧油,但是如果是由化学成分合成的,不建议大家用。大家能够吃的东西,能吃进肚子的东西都可用于刮痧,对身体是没有什么伤害的,家里的芝麻油、橄榄油、菜籽油等食用油都可以,我用的是橄榄油。无论用什么油,都用食用级的,因为皮肤会吸收一部分,食用级的对身体没有伤害。
常用的刮痧板一边是薄一点的,另一边是厚一点、带有弧度的。带弧度的边在身体有弧度的地方使用,一般用薄一点的边的情况比较多,例如肋骨、脖子、膝盖等不同的部位,通过人的手势调整不同的角度和力度,一样能够完成刮痧的过程,起到同样的功效。现在买刮痧板也很方便,建议大家平时备一个刮痧板,网上买也很便宜,二三十块钱,水牛角的就可以,质量好一些的,四五十块钱,五六十块钱。用砭石也行,但砭石凉,要用水泡温热了使用,我习惯用牛角。如果没有刮痧板,应急的情况下,用勺子和小碗也可以。
被刮者身体的姿势摆舒适,摆放松,不要紧张。
要刮的部位先涂上橄榄油(或者其它食用油),如果家里没有小喷壶,就用手轻轻地蘸一下碗里面的油,涂抹到要刮的部位上,这样就不会因为摩擦而导致疼痛。涂上之后就可以轻轻地刮,力量由轻到重。所有刮的力度都是由轻到重,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刮痧的时候要顺着肌肉和骨骼的纹理和筋刮,不要逆着它刮,就这么简单。可以往下力量大,往上力量稍微轻点,这样来回刮,把它刮热。有的痧是黑色,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粉色,有的不出痧,把它局部刮热就行,摩擦生热,热本身就对身体有治疗的作用。一个位置刮两三分钟就可以。
如果是刮后背和腰,被刮者可以趴在床上,也可以抱着被子和枕头坐着,把整个后背伸展开。从上往下,从后背的脊柱的两侧往下刮,肉多的地方就可以力量大一点,肉薄的地方力量就小一点。肩胛这块,在有骨头的地方就轻一点,在肉多的地方力量就加大,有窝的地方就可以旋转一下。
在刮肋骨这个地方的时候,注意用刮痧板的尖部轻轻地沿着肋骨槽、肋骨窝两侧,沿着肋骨的方向,力量由轻到重,一直刮,刮下来。
如果刮脖子,可以让被刮者坐着(趴着的时候脖子不太好刮),沿着后面枕骨方向,沿着肌肉的条纹刮,从上往下刮,上去的时候力量轻一点,下去的时候力量重一点,这样就可以连续起来。
小孩子受力没有成年人那么强,所以给小孩子刮的时候就轻一些。如果孩子没有生病,力量轻;如果孩子生病、发烧,力量就稍微加重。有时候孩子会有一点疼,就让孩子稍微忍受一下,或者快速地刮。
在什么情况下人体适合刮痧?最常用的刮痧是在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头胀、头紧,脖子紧及后背发紧,身体不出汗。出汗的情况也可以,上半身是热的,到下半身、腰以下,屁股是冰凉的(用手去摸),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刮痧的方法。从脖子两侧开始往下刮,沿着后背一直往下刮,在有骨头的地方,力量变轻。
孩子要是特别高烧的时候,他烧得自己浑身难受、睡不着觉,哭着说爸爸我特别难受,我就给孩子刮痧。艾灸慢,而且发高烧不适合艾灸。小孩子要给他轻点刮,把痧刮出来,可以刮快一点。小孩皮肤一刮就出痧,差不多一分钟我就刮完了,疼就疼一阵,刮完孩子头就不痛了,身体就轻松了,孩子要是再一哭、一使劲,出点汗也好。
因为受风受寒引起的后背紧、头痛、高烧,把热从头部脖子刮下来。咱们平台有专门刮痧的视频,就是我们家小儿子做模特演示的。
刮痧非常简单,最早人们发现刮痧是用指甲在身上抠,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这个也是我自己体会到的,不是学来的。觉得哪里痒的时候,你就沿着痒的肌肉纹理,可以把它用点劲,痒的地方抠的时间长,抠的距离长一点,其实就是刮痧,这是最早的刮痧。
草药也一样,大家平时吃的东西的总结,其实咱们课程就是教大家跟神农尝百草一样的功夫,一样的觉知力,一样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一样的养生的能力,一样的对生命的觉察力,包括练功。没什么玄妙的,不需要太多知识,大家都能学会,大道至简。
一般人的心理,你要告诉他一个简单的方法能治病,他不相信,人们总相信复杂的东西。得找个有名的人,得大老远跑,跑到省医院,得花点钱,好像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生病。你要是直接给他一个简单的方法,说这能治好,不是缘分到了,不是很深的缘分,也帮不了他。
为什么说这一点?就是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些简单的自然疗法,不要以为用自然疗法简单,把病治好了,好像显得自个儿身子骨贱一样。有的人找医生非得给他开点人参,要没给他开点人参,这一副药达不到三五百块钱,觉得医生不重视自己,觉得自己的命不值钱。关键是能不能把病治好,所以还是佛法说的对,只能看缘分和福报了。福报是最值钱的,有钱跟能不能健康是两码事儿,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有福报跟能不能健康有关系。
福报怎么来?积德行善。不光积德行善,还得认命。认命是接受自己的错,经历的那些不好的,别人对自己不善的,那都是自己的因果业报。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家族,你认了就了了,你认了跟你积德行善是一回事儿,这样就会有福报。有福报就有一切,有幸福,有健康,有家庭的和睦,有子孙的兴旺,什么都有。我不信佛教,但是我信这些道理,以及这些让大家能够变得身心健康的方法。
刮痧典型应用-孩子风寒感冒引起的高烧、头痛
首先让孩子趴在按摩床上,把孩子扶正,裤子往下脱一点,露出屁股,从后背这个地方刮下来。坐起来的时候,身体肩胛骨以上部分好刮。趴着的时候,后背的两侧、肋骨下面就更好刮一些。肋骨沿着肋骨缝刮下来,整个后背中间从上至下刮下来。沿着脊椎两侧,一直刮到屁股蛋上,把上焦的热引下来。可以摸到屁股蛋温温的、发热的时候,这些地方出痧或者不出痧不作为判断标准,只要它开始发热、发烫,热引下来了,就可以停止了。一般刮一次,5分钟左右就结束了,就可以起到想要的功效。
如果孩子出现了咳嗽,扁桃体肿大,同时还可以在孩子胸上面的部位,就是中府、云门这个部位刮。如果孩子鼻塞、扁桃体肿大,还可以在下面肋骨这个部位涂上油,沿着肋骨缝刮,把热邪、火从底下泄下来,就像釜底抽薪一样,上面的热邪也就没有了,从底下透出来了。
第五章 扎针、刺血疗法
我们对放血的认识是在急救或者急性扭伤的时候应用,疼痛跟肿胀压迫有关,可以通过放血来缓解。
有的放血疗法,我觉得就不需要了,因为肿胀的话,我们自己用手轻轻地拍一拍,抹点红花油或者用艾灸灸。血是人体的精华,平时我们不建议采用放血疗法,它只是缓解了身体局部的压力而已。血能别放就别放,那都是你身体的营养。吃进去的东西要转化成气血,转化成营养,还得有个消化的过程,能别糟蹋就别糟蹋。
因为很多放血的人不懂辟谷,不了解通过练功身体能够把那些淤血给吸收、转化了。大家在辟谷期间都有体会,身体的淤血、淤斑自己都转化了,我们甚至有非常强大的自己分解、消化自己体内的淤、堵、陈旧杂质的能力。对身体来说烦恼也是菩提,疾病往往是我们健康的资本。
以下是刺血疗法的典型应用:
在急救的时候采用十宣放血,就是十个手指头放血,还有耳尖、头顶百会、脚趾头放血,急性脑中风、急性脑梗,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急救。所以家里常备一盒一次性采血针,一个是急救用;二是小孩的高烧,成年人的高烧、惊厥、胡言乱语、神志不清,就可以在手指尖大拇指外侧(专业术语叫桡侧)的少商这个穴位放血。放血之前把胳膊往下捋一捋,捋上7下、9下,然后用一个手把拇指往前挤一挤,血就充盈了,然后用采血针扎进去,挤上几滴血,把黑血挤出来,不至于烧过了,把孩子烧傻了。但是不要一发烧就放血,没必要,烧一烧,让身体净化一下也挺好。这里指的是高烧不退,孩子神智不清,有点迷糊,你跟他说话都不太清楚,手指头有点捏床单、有点胡言乱语或者孩子哭。少商,商阳都可以放血。商阳穴位于食指末节桡侧,再严重的话可以加一个中指的指肚,这个位置也可以放血,一般商阳和少商两个加起来就可以了。
急性的扁桃体肿大,也是这两个位置放血。那就是两个手4个穴位,再加上耳尖。耳尖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耳尖放血还是用一次性采血针,放血之前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放血的时候把耳朵搓热,把耳尖肉提起来,不要扎到脆骨上,把采血针扎进去,如果一次扎不准没出血的话,再扎一针,然后往上挤,把黑血挤出来,像高血压的人,血压忽然很高、头晕,就可以在耳尖放血。
还有小孩子不好好吃饭,脾胃消化不好,可以在小孩的四缝穴放血,一扎下去就有效果。让小孩把手伸出来,看他手的四缝这几个地方有黄黄的,有的甚至就跟脓包一样,黄黄的就是积食,积在那里。把它扎破,把黄色的给挤出来,挤出来之后小孩的消化吸收和饭量就会变好。平时养孩子,积食就在这地方扎,避开血管,不要扎到血管上,然后挤的时候用手两边一挤,把黄色的粘液挤出来。
脚上大拇指的指甲盖外侧有一个大敦穴,这个穴位在人因为暴躁、愤怒血往头上冲的时候、自个儿心情难以平复的时候,拿针在这个地方扎针放血,把血挤出来,能够降一降你的火。
在感冒、受寒、头痛的时候,把大椎穴刺破,用一次性采血针扎上5-7下,拿一个拔的气罐,把血拔出来效果很好。另外一个是荨麻疹,这种疑难性、顽固性的皮肤病,还有湿疹,还有身上的瘙痒,除了大椎穴之外,还有在大腿上膝盖的内侧有一个血海的位置,专门治疗身体的各种皮肤瘙痒。这个位置可以在皮肤瘙痒,各种疑难性皮肤病的时候,刺上3针,然后拔一个小罐,放血。当然这个位置艾灸也可以,艾灸效果也很好,还是那句话,能不放血就别放血。血是你自己的精华,如果艾灸能够调理好,那就别放血。艾灸治疗各种皮肤病,急性的过敏、瘙痒、荨麻疹,灸肚脐最方便,自己悬灸也行,用艾灸盒,把灸条切成段,这样受热的面积更大,也可以后面的大椎、前面的血海配合着灸。
头痛、眉心痛,可以用一次性采血针在眉心把它挤起来扎一下,挤上3滴血、5滴血,可以缓解头痛。头顶百会的放血也可以缓解头痛,百会的放血要躺下,有人帮你操作,急救的时候加上百会穴放血有用,但头痛百会放血,我觉得这都是方便法。放血疗法从来都不是根本的疗法,但是大家要熟悉,关键的时候也要会操作。头痛的关键是把脖颈后面给疏通开,用艾灸枕在脖子后面疏通开,或者通过扎针,通过按摩的方式把脖子后面疏通开。当然,还有咱们的太极拳和辟谷。效果是检验一切知识有没有用的唯一标准。
急性的腰扭伤,如果疼痛难忍,放血也有效果,可以缓解局部的压力。因为疼痛都跟压力压迫神经有关,还有伤口化脓、肿胀的,把它刺破,把里面那些脓水挤出来,也是同样的原理,有助于伤口康复。家里实在着急用的时候,没有采血针,缝衣服的针一样可以扎,扎之前拿打火机烧一烧消毒。
扎针案例-富贵包、心脏病
杨一丰:有一位学员上次来找我,是因为他心脏病忽然发作,自己很害怕,来我这里扎了一回针,他有富贵包、脖子紧,我也一起帮他扎了针。今天这次过来,他反馈说脖子的富贵包没了,心脏也不难受了,今天只是胳膊有点麻,脖子后面还有一个地方有点胀。我给他脖子扎了针,给他扎胳膊时,问他还麻不麻,他(陕西人)说“哎,咋找不着疼痛点了?不麻了”。
他心脏有问题,胳膊还发麻,给他采用了针灸治疗,取了手少阴心经的两个穴,一个是少海穴,一个是少府穴。少海穴是心经合穴,少府穴是心经的本穴,要取对侧治疗,他是一边胳膊麻,我给他扎的是另一边胳膊的少海穴和少府穴。在中医里“麻”是虚症,“痛”是实症,虚实症还与时间有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这个是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别。
扎针案例-眼睛干涩
学员:我分享一下今天在杨老师家扎针的感受。刚刚晚上8:30,咱们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开了一下视频,我妈妈在听杨老师讲课,我就开一下视频给她看,结果咱们有3位学员同时给我发微信说我变好看了。同时收到3位学员的微信,我也惊讶了一下,我说肯定好看了。
杨一丰:你们先说说,她的五官哪儿变了?她还没说今天找我扎针是扎哪个部位,你们说说她哪儿变了?
(学员通过文字信息互动)
她是眼睛变了,变好看了。她原来眼睛就跟我的眼睛一样,是耷拉下来的。扎完我就看到她整个眼睛变了,因为她专门找我治眼睛,嘴还是歪着,上次扎了一次嘴,这一阵忙没怎么扎嘴。慢慢来吧,学得慢,忘得也慢。不着急。
学员:眼泪都出来了,我要拿个纸,这会儿大家都盯着我看,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是眼睛反应起效果了吗?
杨一丰:我们是全息健康疗法,这个也算一种疗愈方法。
学员:老师给我扎了太阳穴、睛明穴,还扎了头顶跟眼睛相关的穴位。扎的时候我胀的感觉很明显,针下去之后一会儿功夫,除了胀之外,就是我的头顶就跟天使的光环一样,在那转圈圈。还扎了手上的合谷,还扎了小腿跟脚背上的穴位。
杨一丰:你们到现场来的时候,我会现场给你们扎。你们眼睛都有问题,我会手把手地教你们。老年人的青光眼、白内障,眼睛模糊、老花眼,年轻人的近视眼、远视、散光,都一样。大家记住一句话,中医治症不治病,我们现在教大家的中医没有病,所以大家经常讲一些病我听不懂。不是我不懂,懂的人更不懂,我还知道我不懂、这个没有意义。中医只看症,就说你哪里不舒服,怎么不舒服,“病”不过是人给它起个名字,误导大家而已。中医就是说肝开窍于眼,肝胆是目嘛。它都是提纲携领的,都是规律。你就说你眼睛有什么变化就行了。
学员:我之前是风一吹或者是到下午的时候,眼睛就会流眼泪,这几天特别明显,早上起来工作了一会儿,就觉得眼睛很酸,还容易起红血丝,今天就找杨老师扎针了。扎完之后我起来,明显感觉眼睛亮了,因为我本来就有近视眼,但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戴眼镜了。
平时如果我工作一天不出去走或者是不睡午觉,基本上到晚上咱们晚课的时候,眼睛就吃不消了,有的时候会直接闭着眼睛听课。但是今天我跟老师在外面,下午一直在外面办事,回来还有现场的学员在扎针,再到咱们开晚课,到现在我的眼睛一直都是挺好的、挺舒服的,也没有说要闭着眼睛听课,明显感觉亮了,也舒服了,上晚课盯着电脑也不会说看不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变化。
杨一丰:其他的人看的也对,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一变,心就变了,心一变,气质、皮肤什么的都变了,大家说的都对。
扎针案例-腿肿、脸肿
学员:多年以来,我有个毛病,感觉精气神不是很足,有的时候晚上喝水多了或者吃水果多了,第二天就浮肿。来终南山之后心情也好,吃得也多,确实是脸变得很大。除了胖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肿了,眼睛也肿了,脸也肿了。9月份在现场我们成年组摔跤,膝盖扭了一下,自己一直不当回事,一会好一会又摔伤了,反反复复的,没有完全好透,老师帮我扎膝盖,扎膝盖的时候发现我下肢和脚脖也水肿,扎了两天的针。上次跟大家第九期一起辟谷11天,之后我就发现小腿比以前细了好多,我对自己的身材一直挺满意的,就是小腿不满意,因为小腿就像油瓶那样,弧度特别大,穿萝卜裤穿不进去的那种。辟谷之后,可能是扎针的效果,感觉小腿特别细,特别满意。复食之后因为遇到一位学员的事情,心理起伏也很大,特别容易哭,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是肿的。不哭的时候,第二天早上起来觉得眼睛也是肿的,脸也是大的。我就知道我这个毛病又犯了,所以头两天杨老师就帮我扎了一次针,当时扎的主要是胃经和脾经。隔了两天,我感觉一直没有浮肿,而且确实我的脸变窄了。老师说3次是一个疗程,现在只扎了一次,今天还没顾上。所以觉得扎针确实很神奇。
有一个学员过来的时候我们也都在,确实就是几针下去,她困扰好久的肩胛骨疼的问题就好了,昨天那个学员也反馈了,说现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也是有这种感觉,扎完了确实是我眼睛也不肿了。当时我白天没怎么喝水,排了两次尿,可能这个效果就马上出来了,脸也变小了。
杨一丰:咱这可以开美容班了(笑)。问题是咱不卖产品,也不卖药,咱这太古老了,但咱这没有副作用。
扎针案例-痛经、鼻炎、抑郁
学员:我以前特别不喜欢过冬天,因为一到冬天太阳又少,天气又冷,哪儿都冷,又很阴的感觉。我自己身上也是阳气不足,一到冬天就很容易抑郁,心情特别沉闷,反正就觉得冬天很难熬。但是今年冬天在这儿我觉得每天都挺开心的,自己心理、身体变化都挺大的,感觉跟大家在一起,在杨老师身边,每天都挺开心的,心里也挺暖和的。
我以前痛经特别严重,经常会莫名其妙肚子疼,我还去医院检查过,又是拍CT,又是照彩超的,结果也没查出什么来,自己心里其实挺恐慌的。痛得受不了吃止痛药、吃布洛芬,虽然知道有副作用,但是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治痛经。
前几天我又痛经,杨老师就给我扎针,当时一扎完就不疼了。我记得上午还疼得很厉害,扎完针之后,一直到那天下午跟晚上都没有疼,就觉得扎针特别神奇。
之前我心脏有些问题。前段时间,我连续几天都有点不太舒服,每天早上醒来昏昏沉沉的,坐在那里也特别没劲。结果那天下午我们出去吃面条,吃多了,回来之后心脏扑通扑通地跳,我觉得我不行了,上完晚课就给杨老师打电话,老师就来给我扎针了,扎完针之后就舒服了,那天晚上给我感动得不行。第二天还是有一点点心慌,后来又去老师家,老师又给我按膻中穴还有心口还有肚子。后来我又辟了几天谷,一直到现在心脏都挺好的,没有什么难受的。
我有鼻炎,经常鼻子坑坑的,不通气,老师还给我扎了鼻子。扎针的中间就能感觉到鼻孔在变大,扎针的过程中就能感觉鼻子能吸更多的气了,扎完之后鼻子明显就通了,通了之后我就说还是感觉有一点点东西给堵着,老师说那是痰,让它在这待着,痰化了,鼻炎也就好了。
以前我因为鼻炎也没少吃药,吃鼻炎片,喷药水,反正一吃完药我总感觉虽然鼻子通了,但是身体挺难受的,鼻子也疼,喷药老感觉会喷到嘴里,嗓子也苦,哪儿都苦,反正难受得不行,但是扎完针就感觉特别舒服,感觉特别好。
杨一丰:我说一下鼻子的治疗。鼻窦炎、鼻炎和鼻子过敏,用麦粒灸灸上星穴,目前发际线一寸,你手从这(前发际线的正中)往进推,第一个坑叫神庭穴,那是治疗神经病的,神经有问题、中邪。紧挨着又是一个坑,第二个坑(头上的穴位全都是坑)叫上星穴,用麦粒灸直接在那灸,一灸,滋溜一下就通了。你们谁鼻子不舒服、不通气,都可以灸,就用这种方法来灸。小孩的腺样体肥大也可以这样灸。
扎针案例-耳鸣
学员: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有一个患者,他耳鸣半年多了,尤其到了晚上耳鸣特别明显。我们给他针灸,针灸之后发现效果不是很明显,他自己感觉也不很明显。
根据颈椎片,他也有一点第四颈椎、第五颈椎的突出,我们那的老医生怀疑他耳鸣是肝肾阴虚,给他并症了,但是我们的针灸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想这两天给他换下穴位,记得您说过耳鸣的虚症,应该是扎复溜和照海对吧?
杨一丰:复溜就可以。是你给他扎吗?
学员:我没给他扎,是我们的针灸师给他操作的。
杨一丰:针灸是以气引气,跟针灸师关系很大,不是说把针扎进去就行了,跟甩着鱼竿下河钓鱼一样,有的人钓不上来,有的人钓一大箩筐,扎针就跟那一样,针扎进去之后得有“得气”的感觉,补的手法、泻的手法怎么样得气,没有气是什么感觉,有气是什么感觉,怎么把气引过来。你自己的关节还得松。所以有站桩、太极拳这个基础,针灸的效果就不一样。
学员:我没给他扎过,我到这里来就没扎过针。
杨一丰:之前扎的是哪儿?
学员:之前扎的就是颈夹脊穴,因为当时是考虑他颈椎的问题,老医生给他下的针就是颈夹脊穴,还有风池、曲池,然后又加了一下太阳穴。
杨一丰: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治疗耳鸣的。
学员:后来我就想给他换一下穴位,因为我看确实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还不能推翻人家原来的治疗方案。
杨一丰:用3寸针从下关扎进去,扎过去以后一直扎到里面,就是治疗耳鸣的。但是还不够,还有听宫、听会,都在耳门的地方。嘴巴里含一个东西,把嘴张开,或者用弄牙齿的工具把嘴撑开,这3个穴位就开了。可以同时下3针进去,也可以下一针、两针、三针,针进去的深浅要把握住。
学员:这个没有操作过,我觉得实行的时候不太好操作。
杨一丰:后面的翳风穴也是治疗耳朵的。你要看他的身体,时间长了肯定是虚症,肾经上复溜穴肯定可以。颈椎有问题后溪也可以,后溪管督脉。膀胱经上的母穴——委中也可以。穴位跟开药一样,这个组合得组合好,你肯定得扎耳朵附近。
学员:耳朵那里选一个听宫和下关可以吗?
杨一丰:你也可以全进。
学员:关键是我对针灸师的技术没有那么信任。
杨一丰:除非你自己扎,不然你现在问我有什么用?给他们说穴位可以,他们敢不敢扎?
学员:但是现在选穴很关键。
杨一丰:翳风、耳门、听宫、听会,这几个换着扎,隔一天换一个穴位,然后下关也可以扎进去,这都是治耳朵的。复溜、后背的肾腧、肾腧旁开的志室,这都是治疗耳朵的。
学员:好,我给他换一下治疗方案。因为我觉得5天了,包括吃中药,还做了头疗,他们用了一些药物,最主要针灸选的穴位我觉得不对症,我就一直观察这个患者,因为我听您讲课说过,耳鸣的时候要这边进3针,我就想是不是要给他换一下,最起码让人治疗的时候见效果。
杨一丰:针进的深浅、针下去的手的感觉,都决定着治疗效果。
学员:但是我觉得穴位如果选对的话,也应该是比现在会有好转。
杨一丰:你不是要来我们这儿吗?我们这样天天泡在一起学,你又是主任医师,你也方便给人行医,你来,我会的都教你。
学员:我是得先学习的,因为好久都不动针了,有点手生,还没有往起捡。学习得需要一段时间。
学员:给病人扎针如何避免病气?
杨一丰:病气是有一类从医者或针灸师或按摩师对于一种现象的定义,我个人不太认同“病气”的定义。有两种现象会产生所谓病气的身体反应。一种是自身具有某种疾病的内因,在跟外界与之接近的疾病状态接触时,内外相应,自己的身体就会有一些感觉,但如果换一个身体比较健康的、没有这个疾病因素在体内的从医者,他去触摸患者或给患者扎针,就没有这种感觉。另外一种是自己的心里有对病人的对抗和恐惧,或是认知上对病气这个概念有担忧,那么就像我们小时候打针一样,针还没到屁股上就哭,觉得屁股上已经有反应、疼、不舒服。
实际上,大部分“病气”是来自于个人意念上的认知引发的对携带某种疾病的人的生理反应。上面第一类现象和第二类现象都是首先在人的思想意识上、心念上,认为有病气这回事,而且对于病气的一些危害有先入为主的意识,然后跟身体的一些反应关联起来。我觉得首先是意识,其次才是身体上的一些反应,意识是主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认为有病气这回事,那么他的身体可能会有一些反应,但是这个反应不会停留在他的身体上,可能很快就过去了,或者身体自己调整、修复也会过去。另外,当治疗者心甘情愿地去服务病人、愿意去服务患者与他心不甘情不愿或有担忧、有顾虑地去服务患者,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造成他接触和治疗患者的过程里引发的身体反应也会不一样。有时候这些反应的一部分、人们的不舒服就会被定义为病气,但我个人觉得首先是来自于自己的心念,是用什么样的心念去对待你所调理的病人或患者。
那这里就对调理者或医生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为什么以前的中医都说要练功,会太极拳或会站桩,或是打坐,或是气功?医武不分家,一方面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精气神足,自己通过锻炼、保养,然后去调理患者、服务病人,就不容易受“病气”的影响。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侵”,我见到一些老中医、老大夫,包括西医院里也有活到90多岁、100多岁的老大夫,他们一辈子都给人扎针、治病,也没见病气把他们怎么样了。如果自己的身体比较虚,或身体不健康,自己的身体也有很多疾病,那这样去调理一些患者,外面的邪气就容易进来,别说是病气,就是日常空气里也有很多细菌,也有感冒的因素,身体虚的人也容易被感冒,或者有皮肤问题,包括被细菌侵染,自己免疫力低下本身就容易生病。所以,如果说有病气,那大自然中、空气中到处都是病气。所以首先是自己的心理认识,对这份职业、对这份工作的正念,积极的、正向的思想认识;第二、自己身体、心理健康,自己正气、精气神充足,然后再去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