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最新随笔集《身为职业小说家》翻译连载(十八)

第五回《那么,写些什么才好呢?》(中)

译/彭少君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1】执导的影片《卡夫卡\\迷宫的恶梦》(一九九一)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杰瑞米·艾恩斯【2】扮演的弗兰茨•卡夫卡潜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城堡(当然是以那部著名的《城堡》为原型),里面摆放着一个书柜,书柜里有许多抽斗。我记得当时我看到那个书柜时,突然想到:“啊,我的脑内的构造,正好就和那个书柜的形式是相同的。”这部电影非常有趣,如果有机会看到它,请留意一下那个镜头。我的头脑中的书柜虽然没有那么令人惊恐,但是基本构造是相似的。

作为作家的我,不仅会创作小说也会写随笔散文。不过我自己规定在创作小说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去写随笔散文的。因为在创作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时,要根据需要打开特定的抽斗,将其中存放的记忆信息当作素材使用。在写小说的时候即便想要使用那个素材,但是我知道它已经在其它地方被使用过了。比如“啊,说起来那个一真正生气就变得喷嚏不止的人的素材,已经在周刊杂志连载的随笔散文中使用过了”之类的情况也是有的。当然,随笔散文和小说使用相同的素材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种类似于撞车的事如果发生了的话,小说似乎就会不可思议地变得消瘦。所以在创作小说的时候,还是确保它有专门的书柜为好。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所以还是尽可能珍惜使用。从我多年创作小说的经验而言,这是我摸索到的诀窍之一。

创作小说暂且告一段落的时候,还有许多的抽斗一次都没有打开过,也还有很多的素材没有使用过,于是就将它们(说起来可以算是剩余物资)整合在一起写成随笔散文。对于我而言,随笔散文就如同啤酒厂生产出的罐装乌龙茶一样,终究属于副业。真正有价值的素材会为了下次的小说创作而提前储备好。如果储备了这样的素材,那么我的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涌出“啊,好想写小说”的情绪。因此必须要认真储备素材。

再次回到电影的话题。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E.T.》 中有这样一个镜头:E.T.把库房里的废品搜集在一起,当场就制作了一个通信装置。您还记的吗?不知道用的是雨伞、台灯、餐具还是留声机,已经是很久以前看过的电影了,具体的内容现在已然记不清楚了,但是就是将现有的家庭用品适当地加以组合,很快就制成了。虽说是当场制作的,但却是可以和距离几千光年的母星取得联系的真正的通信器。那时在电影院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不禁感慨万分。优秀的小说肯定也是这样的。材料本身的品质并不那么重要。最不可欠缺的其实是“魔法”。即便只有常见简易的素材,即便只能使用简单平易的语言,如果拥有魔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制作成令人惊叹的、精致完美的装置。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我们而言,要自己各种打理的“库房”是必需的。即便再怎么使用魔法,也不可能从空无一物中制作出实体物品来。E.T.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你说“不好意思。能让我用一下您的库房里的一些东西吗”的时候,你能够立马打开库房门对他说道“好的。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吧”,像这样经常在库房里储备一些“废品”是必不可少的。

最初创作小说的时候,到底应该写些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到任何答案。我并没有像我的父母那一代人一样经历过战争,没有像比自己稍大的一代人一样体验过战后的混乱和饥荒,也没有体味过革命(虽然有过近似于革命的经验,但也不是自己特别想要讲述的东西),更没有关于残酷的虐待和歧视的记忆。我就是在一个位于比较宁谧的郊外住宅区的普通工薪家庭里长大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满和不足,没有什么特别的幸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幸(或许可以说是有着相对的幸福吧),我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毫无特色、平凡无奇的少年时代。学校的成绩不是非常出色,也不是非常糟糕。即便环视四周,也没有发现“无论如何不能不写”的东西。虽然也不是没有想要写点什么的表达欲望,但是却没有自己想要书写的实际存在的素材。因此,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在迎来二十九岁生日的时候自己竟然会创作小说。如果没有值得书写的素材,那么就从这些没有素材的地方自己创造些东西之类的才华,我也根本不具备。那时对于我而言,小说仅仅是阅读对象而已。所以虽然我阅读过很多小说,但是那时我从没想像过自己居然会去写小说。

就我的想法,这样的状态,对于现在年轻人所处的环境而言,基本上是相同的。或许可以说,比起我们年轻的时候,他们似乎更加没有“值得写的东西”。那么,这个时候怎们做才好呢?

我的建议是,只能使用“E.T.的方法”。打开仓库,姑且将其中有的东西——尽管只能找到一些毫不起眼的废品——收集起来,之后只能倍加努力,砰地使用魔法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联系其它行星了。只能使用手边恰好有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可以做到,那么你的手中就握紧了一种巨大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你能够施展魔法(是的,你能够写小说,你就可以和住在其它行星上的人取得联系。实际上就是这样!)

我在创作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时,深深地感受到:“看来只能写一些不值得写的东西了”。但是,“不值得写的东西”反而成为一种武器,让我以其为出发点开始持续不断的小说创作。如果不这么做,就没有办法去对抗前辈作家们了。总之就是只能使用这些手边的东西编织物语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崭新的语言和文体。必须构建之前的作家们未曾使用过的媒介,即语言和文体。不去(或者没有能力)处理战争、革命和饥馑之类的严肃问题,就必然地要处理一些更加简易的素材。为了这一目标,不管怎么样都需要拥有轻便机敏的机动力的媒介。

在我经历过多次试错后(关于试错的内容在第二回里有提及),最终我成功地构建了一种耐用的日语文体。虽然还不能做到完美无缺,虽然还多有纰漏出现,但是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创作小说,也可以原谅。缺点之后——如果还有之后———点一点地改进就好。

这里,我所在意的事,首先是“不做任何说明”。也就是说,将许许多多断片式的情节、意象、情景和语言,放入“小说”这种容器中,然后将它们立体式地组合起来。而且这种组合必须在和世间的逻辑与文艺的熟语没有任何关联的地方进行。这就是基本的方案。

在这种工作的进程中,音乐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恰好使用了演奏音乐的要领来写文章。主要是爵士乐给我了帮助。正如你所了解的,对于爵士乐而言最重要的是旋律。演奏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准确平稳的旋律。如果不这样做,听众就无法跟上乐曲。第二重要的是Chord(和音)。换句话可以说是和弦。优美的和弦、凝浊的和弦、衍生的和弦以及省略了基础音的和弦。Bud Powell的和弦、Thelonious Monk的和弦、Bill Evans的和弦以及Herbie Hancock的和弦。有着诸多和弦。明明大家都是使用相同的八十八个键演奏音乐,但是不同的人却能演奏出迥异不同的和弦,令人诧异。而且事实上,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便不得不用有限的材料编织物语,也存在着无限的——或者说接近无限的——

可能性。“因为只有八十八个键,所以无法用钢琴谱出新曲”之类的事是不存在的。

第三重要的是Free Improvisation(即兴演奏)。这是“爵士乐”这种音乐的根基。在优美的旋律与和弦(或者说是和弦构造)之上,自由地编织音乐。

我不会演奏乐器。至少无法演奏给别人听。但是,我却有着强烈的想要演奏乐器的渴望。所以我最初的想法是,能像演奏音乐一般去写文章就好了。而且这种心绪直到现如今依然延续着。于是,当我在敲击键盘的时候,我总想寻觅到正确的旋律,总想捕捉到与之相适应的声响和音色。对于我写的文章,它业已成为经久不变的重要因素。

从我自身的经验而言,以“没有东西值得书写”为出发点,想要发动引擎确实要费很大的功夫,但是一旦交通工具启动,并顺利地向前行驶,那么之后的事就会变得极为轻松。因为“寻觅不到值得书写的东西”,换句话说可以意味着“什么都能自由地书写”。即便你的手边只有一些“轻量级”的素材,而且它们的数量有限,但是如果你能施展将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魔法,那么不管什么样的物语你都能创造出来。如果你对这种工作驾轻就熟,并且没有丧失健全的雄心的话,你甚至可以建构出令人叹服的“厚重而深邃的东西”。

与之相比,一开始就以一些重大的素材为出发点的作家们,当然并非人人如此,在某个时间点或许会有难以“胜任那种厚重感”的倾向。譬如,以描写战争体验为出发点的作家们,发表了不少从各个角度书写战争的作品,但是之后,或多或少他们会陷入“接下来应该写些什么呢”之类的暂时停滞的状态中。当然,有些人痛下决心改变了方向,开始书写新的主题,并因之得到了成长。但是很遗憾,也有许多作家无法顺畅地变换方向,而渐渐地失去影响力。

欧内斯特·海明威,毋庸置疑,是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前期的最为优秀”,暂且成为世间的定论。在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他最初的两本长篇《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以及有尼克•亚当斯【3】出现的早期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中具有着令人惊叹的优异品质。但是,到了后期,他的作品也有优秀的地方,然而其小说的潜能有些下降,作品也不像原来那样能给予人一种精妙的感觉了。我不禁推测,海明威应该是那种从素材中获得力量,然后再创作小说的作家。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他才积极地投身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非洲狩猎,四处钓鱼,沉溺于斗牛中。或许他经常需要来自外界的刺激吧。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可以算是一种传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体验的积极性也会不断降低。到底原因是什么当然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即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九五四年),由于酗酒过度,在一九六一年名望达到最顶峰的时候,他自己了断了自己的生命。

与其相比,那些不倚重素材的厚重感,而是从自己的体内编织出物语的作家们,反而会觉得非常轻松吧。将自己的身边自然而然发生的事件、每天看到的景色、平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们作为素材,从自己的体内取出,然后驱动想象力,以这些素材为基础,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物语。可以称其为“自然再生能源”。没必要特意去投身战争,没必要去体验斗牛,也没必要去捕猎豹子。

为了避免误会,我想强调的是,我并不是说战争、斗牛和狩猎之类的经历是毫无意义的。当然,它们是有价值的。不管怎么说,广泛的经历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然而,我想说的是,即便没有这些轰轰烈烈的经历的人,依然可以写出小说。不管有着怎么微不足道的经历的人,如果处理得当,都可以牵引出令人惊诧的力量来。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软木坠沉,顽石漂浮”。这种事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在小说的世界里——或者换言之,可以说是艺术的世界里——这种违背自然规则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一般世人认为轻飘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无法忽视的重量;一般世人认为沉重的东西,会在某个瞬间失去重量而变成一堆残骸。持续的创造力这种肉眼看不到的力量,在时间的帮助下,会制造出诸如此类的惊天逆转。

(未完待续)


【1】史蒂文·索德伯格(1963年1月14日-),美国著名导演、编剧。1989年其作品《性、谎言和录像带》获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从而一举成名。2001年其两部作品《永不妥协》以及《毒品网络》均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最后凭借后者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这在奥斯卡历史上是第一次。

【2】杰瑞米·艾恩斯:1948年9月19日出生于英国,英国影视演员。

【3】尼克•亚当斯:海明威虚构的人物角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