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读完10位音乐大师》读书笔记

十位音乐大师分别是:欧洲歌剧四大巨子之一的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之父巴赫、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和作曲之王舒伯特、歌曲大师舒曼、德国歌剧舞台最伟大的人物华格纳、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世界圆周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及世界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贝多芬。

 

他们每一位的经历都是传奇,除了一种相同的艰难命运,又各不相同。普通的读者所关心的大概和我一样,大师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特别是感情生活怎样?他们的音乐风格如何?什么导致了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本书辑录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们的讲义,能否回答这些问题呢,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音乐世界吧!

 

莫扎特

1756年1月莫扎特生于奥地利一个真正的音乐世家。身为音乐家的父亲发现4岁的他能准确无误地辨出任何一个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一首小步舞曲他能在半小时以内就学会。不满5岁的他就写出了结构严谨毫无错误的协奏曲。6岁就和姐姐一起,在父亲的安排下在慕尼黑、维也纳等地的贵族豪宅间往返演奏。

1763年11月,他们抵达了巴黎,受到法国上流社会的注意,并到宫延为国王表演。

1772年至今1777年间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一个成熟期、丰收期,虽然喜欢的是歌剧,在父亲的开导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奏鸣曲。

1777年9月,莫扎特在母亲的陪同下再游欧洲。在曼海姆22岁的莫扎特狂热地陷入了与阿珞西娅的爱恋,但因阿珞西娅的家庭贫穷,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3月,莫扎特不得不泪别阿珞西娅,初恋划上休止符。莫扎特的妻子在生活习性上和他同样懒散、不谙家务;不切实际而疏于理财。两人在一起只能勉强正常维持生活。

1783年6月出生的第一个孩子三个月后因疾病和营养不良不幸夭折。第二年圣诞节前夕,莫扎特携妻子回到维也纳。他写出了堪称他所有钢琴曲中最优秀、最柔美的《C小调赋格曲》。多年后将其改编为《C小调行板与赋格曲》。为表达对海顿的尊敬,他写了一组四重奏献给他。

1784年11月,他完成了第四首,即著名的《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狩猎四重奏》)。

1784和1785年间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和《C小调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诗意情绪表达的登峰造极之作。尽管此时他的作品越来越成熟,声名也越来越显著,可他仍然经济拮据,常常入不敷出。

1785年4月,《费加洛的婚礼》终于脱稿。当时维也纳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费加洛的婚礼》的不朽价值,除了海顿、达·庞蒂和他自己等少数几人。

1786年12月在波希米亚的布拉格上演时获得了爆炸性的效果,他受到波希米亚人前所未有的欢迎。

1786年间莫扎特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室内乐作品。9月妻子新生下的孩子未满月便夭折,他再一次忍受着情感的波澜,为化解悲痛,在年底写就的《D大调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交响曲》)展示了莫扎特成熟期的风格,堪称古典交响乐的典范。从布拉格回到维也纳,他便立即投入到歌剧《唐·璜》的创作中,并于1788年在春在维也纳上演。

1789年是莫扎特最失意落魄的一年,妻子病得沉重,医药开支犹如无底洞。他四处奔波,无法集中精力作曲,也是创作最少的一年。

1791年初开始,半年的时间写就了歌剧《魔笛》,莫扎特却为此耗尽了心血,他的身体完全垮了,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疾病的危险性。

1791年7月,最后一个孩子出生,正当他沉浸在这短暂的喜悦时刻,一灰衣瘦高男子交给他一封信,要求创作一首《安魂曲》。这引起他的强烈不安,他感到这是神给予自己的死亡预示。

1791年12月5日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五岁。

 

海顿

约瑟夫·海顿(1732-1890)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就像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作品中可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且具有巧妙的幽默感,及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他的父母是普通劳动者,他身材矮小,给贵族当过仆人,看过大门,当过邮差,擦过皮鞋……很长一段时期在贵族的私人乐队歌唱班中服务。一直到1790年,他为委托者写了100多首交响乐和80多首弦乐四重奏的绝大部分,这些体裁在海顿创作中占主要地位。

海顿爱上了理发师的小女儿,可那位姑娘却去做了修女。在聪明的理发师的建议下,他不喜欢那位姐姐却于1760年11月娶了她。最终对于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只好各过各的日子了。他的另一位夫人是一个寡妇。1792年之后两人的关系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海顿一生都没有儿女。

90年代,是海顿最重要的创作成熟期。他的交响乐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790年写下了他最有影响的交响乐——12首《伦敦交响乐》。并且创作了包括《皇帝四重奏》在内的许多四重奏、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大量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

海顿被作者誉为最为健康的作曲家,他是“一位各方面都良好的人”“少有作曲家能像他一样,全然摆脱神经过敏的折磨”。他是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可说没有任何音乐形式未经他使用过,大家都公推他为作曲圣手。

 

巴赫

巴赫(1685-1750)是出身于德国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9岁那年,小巴赫的父母不幸相继去世。由他的长兄带着他。当哥哥有了第五个孩子后,巴赫离开哥哥家,被吕奈堡的一个合唱团录取,入神学院学习。

1702年毕业后他在吕奈堡小镇谋得管风琴手职务。

1703年4月赴魏玛任宫廷小提琴手。

1704年他又谋到阿恩什塔特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但上司粗暴的审问、带侮辱性的斥责,使他于1707年离开,赴缪尔豪森的教堂当管风琴师。同年10月与早在阿恩什塔特教堂就已心心相印的巴尔巴拉结婚,他们育有七个孩子。

1708年7月巴赫在魏玛就任新职。巴赫的一大半管风琴曲都作于魏玛。如著名的《a小调管风琴托尔塔与赋格曲》、《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以及宏伟的《帕萨卡里亚》。此外,他还写了一些宗教和世俗的大合唱。巴赫在柯屯王子没落的小宫廷中担任乐长时期,创作主要集中在器乐重奏和古钢琴方面。1720年完成了古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曲》;1722年完成了复调音乐的最高典范《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还写了6首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1720年妻子去世,谋求汉堡的圣·亚科夫教堂管风琴手未果。

1723年5月带着刚结婚不久的歌唱家妻子和孩子们接受苛刻的条件来到莱比锡任乐长。任乐长时面对经费缺少,他上书市政局,描述了音乐事业的情况和困苦的物质条件。情况非但没有得到改善,换来的却是更多的攻击和迫害。在莱比锡的头十几年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时期。为适合市民的趣味和要求,他创作了管弦乐组曲、世俗大合唱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如《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等。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他曾乞求宫廷音乐家称号,但三年后获得了这个称号也没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巴赫在他最后10年对社会活动失去了兴趣,忠实陪伴他的只有继弦妻子和孩子们以及几个他最喜欢的学生。巴赫晚年患眼疾,两度开刀致双目失明。不久于1750年6月28日辞世,他的死没有引起社会注意。

巴赫一生未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应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风貌与特点。他的音乐作品都含有哲学伦理的意义,有着严谨的形式和很强的逻辑性,这正是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的一种体现,这种音乐的概括性,有时很难被人们所理解。

 

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出生于俄罗斯小城,家境宽裕。一场霍乱使他年仅10岁就孤身一人留在彼得堡上学。后来,母亲染霍乱去世,他亲眼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当父亲终于接受了儿子学音乐的决定,柴可夫斯基的命运就此改变了。从音乐学院毕业,柴可夫斯基对出路深感茫然。

1866年1月6日,柴可夫斯基前往莫斯科,在音乐学院中任和声教师一职。在这儿,他执教13年,一边教书,一边谱写曲子。他的第一次恋情以“不战而逃”告终,当他真的动心想结婚,却被女人背弃。后来他与热烈追求他的学生有过极短的婚史,这段婚姻给两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此后柴可夫斯基再也没结过婚,只与一位富孀保持了14年的精神爱恋。

《D大调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第一部名扬海内外的佳作。

1876年是柴可夫斯基艺术道路上的里程碑。在这一年一部杰作诞生了,它便是芭蕾舞剧《天鹅湖》。

1881年,他获得了俄罗斯音乐“领导者”的位置,这一时期他共创作了4部不朽之作:《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一八一二年序曲》与歌剧《玛采巴》。此后他还写就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及歌剧《黑桃皇后》。

1892年9月《第六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成为他最后的收山之作。他于11月6日长眠。

 

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是一位天才的抒情歌曲作曲家。他一生共作600余首歌曲,大多是偶发之作。他作曲一气呵成,迅速而极少更改。12岁入天主教会的孔微克特学校。在校5年间的生活,为其一生音乐的基础。舒伯特除18岁时暂时在父亲的学校做小学教师,及后来暂当一次家庭教师以外,一生未曾有过正式的职业,真正是天才的生涯。从1818年开始,舒伯特进行了所有古典乐曲类型的创作:交响乐、歌剧、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等等。舒伯特31岁夭逝,计算其作曲的年代只有15年,然作品总数有1000种之多。内中除600首是珍贵的歌曲,其他交响曲、钢琴曲、歌剧,均有美丽的旋律。《未完成交响曲》尤为有名。

舒伯特一生没有恋爱, 是音乐家中——尤其是浪漫音乐时代的音乐家中——也是与恋爱关系特别浅的人。

舒伯特对歌词赋予一种全新的理解,就是用音乐形象的语言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阐释,他使歌词的思想内容借用音乐的载体而影响人、感染人。他的名曲有《魔王》、《流浪者》、《圣母颂》、《听!听!那云雀!》、《小夜曲》、《维也纳之夕,第六》。对于歌曲这种短小的音乐形式,能证实其特色的从来只有舒伯特一人。“歌曲”虽小,但能含藏一切长篇作品所能包摄的内容与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舒伯特的音乐,似乎觉得与音乐密切的相触,特别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

 

 

舒曼

罗伯特·舒曼(1810-1856)诞生地德国小镇茨维考。茨维考镇有着浓厚的音乐气氛,舒曼的家庭也酷爱音乐。舒曼在这个殷实的有着文人气息的书商之家长大,父亲的藏书让他着迷,他最为崇拜的是诗人保尔和天才作家霍夫曼。年仅7岁的舒曼拜入昆奇门下学琴。

1819年,9岁的舒曼已为《诗篇》第150篇写出了声乐和器乐伴奏。

1826年,舒曼16岁时,大他三岁的姐姐因不堪忍受难以治愈的疾病自杀身亡,几周后父亲承受不了丧女之痛也撒手人寰。亲人的逝去让舒曼痛不欲生,他的人生由此开始显现了灰暗色调。直到去世,舒曼一直都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

18岁时舒曼动身前往莱比锡大学学法律。第二年,无法忍受莱比锡大学的郁闷的舒曼,在母亲的同意下转学海德堡。他无心致力于学业,反倒是每周都去他的法律课程教授家参加音乐聚会。孤身在外的舒曼缺少亲人的教导与管制,却不缺乏金钱,母亲的邮包和汇款让他成功步入了海德堡的上流社会。中学时代同时爱上两个女子的舒曼在大学时代依然风流不改,闪电般爱上了父亲生前好友的女儿。他先是和朋友的嫂嫂发生感情纠葛,随即又对另一朋友的妻子着了迷,进入维克门下学琴后,很快便换了爱情目标。即使这一次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一次,最后还是分手了。初见维克老师的女儿,舒曼对其印象并不好。但由佩服克拉拉极高的演奏天赋,渐渐欣赏起本人来。

26岁时母亲去世了,舒曼只剩下克拉拉一个精神支柱,他决定正视这份爱情。可维克老师的回答是:“不!”让舒曼更为伤心的是,在父亲的要胁下克拉拉也动摇了!为了将克拉拉日渐疏远的心拉回自己身边,舒曼动用了最有效的武器:音乐。几番周折,甚至对簿公堂,29岁的舒曼与克拉拉终成眷属。婚后的生活是怡人的,他们堪称一对绝配。

1831年舒曼处女作《阿贝格变奏曲》出版后如石沉大海。舒曼让保尔的文学精神贯穿到自己的乐曲之中,其中的一章《假面舞会》他为其取名《蝴蝶》。组合12首风格相似的钢琴曲,成为《蝴蝶》组曲。由《蝴蝶》开始,舒曼形成的自己的风格,他是音乐想象力是由黄昏、黑夜和一切神秘、令人迷惑不解、鬼魅般的东西引起的。他的作品不像舒伯特作品那样气势庞大、情感外露,却能深深地钻入人们的心底,令人无法抗拒。

1840年2月舒曼为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配乐,好评如潮。这一年他完成24件作品,约50首歌曲,而在随后的12年里,他所写的艺术歌曲共约35件,才只有近160首歌曲。其中《女人的爱与一生》、《神话》、《茉莉花树》、《雪花莲》等是名作。艺术歌曲是“歌曲之王”舒特的最爱。或许舒伯特谱曲的急智是舒曼所不具备的,但舒曼的诗人气质是舒伯特缺少的。作于1841年的《春之交响曲》没有庞大的场面,却像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一首婉转轻扬的小诗。接下来舒曼创作交响曲进展不顺,转而又作钢琴曲。随即作出《A小调幻想曲》,可受到出版商的冷落。

1842年舒曼随克拉拉巡演不来梅和汉堡。但此行中自尊心严重受到打击:他的作品引不起轰动,而克拉拉所到之处却掌声不断。他要做出点成绩给克拉拉看。之后舒曼拿出了自己的作品——三首A小调四重奏,自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作品,它的慢板华贵典雅,魅力独具。完成于1842年10月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舒晚年力作之一,它的曲调朴素平静得如同林中三月的春风,午后慵懒的鸟鸣,令欣赏者的心仿佛也感到困倦与惬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文学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序曲,但评论界未免失望。年近不惑的舒曼无从察觉,自己的身体已成为理智与混乱、健康与病魔拉锯的战场。

1853年,被失眠、中风、失语折磨的舒曼赴哥德堡求医。

1854年,舒曼的全面崩溃终于爆发,他仅披着外套,冲入无边大雨,纵身跃入莱茵河!被救起后送入精神病院,度过两年寂寞时光。舒曼葬于波恩,终年46岁,去世已一个多世纪的舒曼不会料到,他在身后赢来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这对一生寂寞、慨叹知音难寻的舒曼来说,应是一种安慰。

 

华格纳

理查·华格纳(1813-1883)出生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第二年夏天母亲改嫁。使华格纳立志走上音乐道路的是贝多芬的音乐。

1831年,18岁的华格纳随托马斯教堂的音乐家学习和声、对位。次年,他创作了《C大调交响曲》,在莱比锡上演获得成功。1839年华格纳来到巴黎。在巴黎的三年,是华格纳一生中最贫困的时期。在短短三年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完了两部歌剧、一部序曲和数首歌曲。1842年10月,《黎恩济》在德累斯顿剧院首演获得空前成功。他的另两部歌剧也在该剧院相继上演。他参加了1849年5月发生在德累斯顿的一场街巷(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防御战。结果革命遭到镇压,华格纳也遭到追捕。1849年,华格纳来到瑞士苏黎世,开始了12年的流亡生活。辗转回国后,华格纳着手创作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

1864年,时年51岁的华格纳被邀请到慕尼黑去见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路易二世的友谊,使华格纳从绝望的边缘一跃而起,成为畅通无阻的成功者。华格纳创立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音乐剧。《歌剧与戏剧》是华格纳一生中最主要的一部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阐述了把多种艺术综合为一体的艺术理想,他把自己的音乐剧称作“未琰的戏剧”。华格纳关于歌剧改革的主张是他毕生事业的中心理想,他先后创作了8部歌剧,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实践了他的歌剧改革的理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华格纳一直梦想兴建一所新型剧院。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于

1872年在巴伐利亚的一座小城拜雷特破土动工。

1876年8月,华格纳终于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尼伯龙根的指环》三部剧在新建的拜雷特剧院首次上演。华格纳断言音乐只有和宗教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帕西法尔》正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艺术实践。1881年春,华格纳赴柏林参加《神界的错昏》的公演,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心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他顽强的活下来了,但从此他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华格纳重返拜雷特,参加《帕西法尔》的首演,最后一场还亲自指挥。随后,他又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日死于威尼斯。

 

肖邦

肖邦(1810-1849)生在波兰华沙一个不十分富足但却和睦幸福的家庭中。

7岁时由老师代笔发表了第一部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

8岁参加了一次公开的慈善募捐演出。肖邦受父亲敏锐的判断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影响,肖邦十足一个天生的贵族模样,举止高雅有礼,极具吸引力。肖邦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是芮尼,为他制订了严格系统的训练计划,十分称职地教导他。在5年当中,循序渐进地教给他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鼓励他接受一些维也纳名曲和较为新潮而不太出名的作品,让他融汇百家之长,从而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本功。

1825年,只有15岁的肖邦被召去为沙皇荣登波兰皇位的庆典演出。数天后他向大众发表了第一首正式作品《C小调回旋曲》。1827年,因肺结核病年仅14岁的妹妹与世长辞。为化解心中悲伤,肖邦将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咏叹调《把筝给我》改编成变奏曲。

1829年,19岁的肖邦音乐学院结业后到维也纳学习。在出版商的安排下举办了两场音乐会。同年,肖邦回到华沙。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第二年春天,他完成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被称为《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首曲子标志着肖邦开始走向成熟。在给老友的信中,肖邦吐露了他隐密的恋情。他单相思一位波兰籍女高音,一直都不肯让对方知晓自己浓烈的爱意。

1831年五六月间,肖邦又完成了两首他真正满意的作品:《第一号谐谑曲》、《第一号叙事曲》。1831年9月,身在斯图加特的肖邦得到来看华沙的坏消息,7日华沙再度沦陷。此时肖邦创作出了最著名的《十二号革命练习曲》。作品饱含了浓烈的情感,带有很强的悲剧意味。不久,发现全家安然无恙,于9月前往巴黎。肖邦在1832年2月举办了他在巴黎的第一场音乐会,演出十分成功。

1833年,《C大调波莱罗舞曲》、《G小调夜曲》、《C大调玛祖卡》先后问世。1834年,肖邦24岁,他又创作了4首《玛祖卡舞曲》,其中第四首是肖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继与伯爵的女儿玛丽亚一段夭折的恋情后,乔治•桑给过肖邦生命历程里最欢乐的日子。但是因乔治•桑与前夫的女儿索朗热编造的谎言,两人分开。生命的后期,肖邦的肺病已无药可救,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

1849年10月17日凌晨2点,肖邦在一阵剧痛中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完成了他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生于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凭借150多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是他的长子。

小约翰只有6岁的时候,便创作了第一支圆舞曲:《第一个想象》。当时父亲正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约翰·施特劳斯与家里关系日趋恶化。首先是由于他性格上的弱点:专横跋扈,独断专行,性格暴躁,神经过敏。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另有新欢,后来甚至另立家庭。当小约翰在父亲面前展示他的音乐才华后,他的父亲却坚决定不让他走音乐之路。这当中有对他的地位的威胁的预感,也有不希望儿子为了音乐疲于奔命。小约翰·施特劳斯为维也纳的年轻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谱写了众多乐曲,其中有圆舞曲《维也纳青年》、《年轻的梦想》和《塞尔维亚方阵舞》。

1847年对小约翰·施特劳斯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开始,他和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建立了长久的密切联系。此后他共为该协会写了9首合唱曲,其中有6首圆舞曲,两首波尔卡舞曲和一首进行曲。如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和《醇酒、美人和歌!》这两首圆舞曲,都是其中不朽的名作。

1848年,欧洲大革命爆发了,这场革命汹涌澎湃,势不可挡。23岁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以实际行动参加了这场革命,被奥地利最高当局看成是一个极端危险分子。但他仍用音乐来支持革命。

1848年3月他演奏了他的新作——《罗马尼亚民族进行曲》,这首曲子密切配合了革命形势。他直到1848年6月才回到维也纳,同时带回了他的新革命歌曲——《革命胜利进行曲》。同年12月2日,革命遭到了镇压,奥地利皇帝斐迪南退位。关于革命的梦幻破灭以后,小约翰的性格彻底发生转变。他的作品开始变得深沉、含蓄。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之中,为了自己的音乐事业,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在贵族名流家里演奏的机会。此时创作了《马克兴之舞》、《尼古拉四组舞曲》、《化妆庆典方阵舞曲》等。

1856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动身前往俄国,在当地召集了一个40人的乐队,首场演出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轻易的征服了俄罗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先后去往巴黎、伦敦、波士顿等地,并于1872年7月13日结束了他这次远征新大陆的光辉历程。

从1870年小约翰·施特劳斯开始创作第一部轻歌剧《茵迪格》,陆续写出了《罗马狂欢节》、《蝙蝠》等。《蝙蝠》是轻歌剧中的杰作。1873年,他还推出了一首传世名曲——《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

1858年,小约翰·施特劳斯与俄国一位贵族的掌上明珠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可是姑娘的父母却千方百计要拆散他们。

1860年,这位姑娘写了一封信告知他两个星期之前已订婚。为了怀念他心爱的姑娘,他专门创作了波尔卡、马祖卡舞曲《小精灵》。

1862年8月27日,小约翰·施特劳斯与女歌星耶蒂结婚,这是他唯一一次的真爱,可惜的是这位坚强而迷人的女性因心脏麻痹于1878年去世。一个人根本无法过日子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于耶蒂去世才50天的时候,急切地与小他25岁的声乐专业大学生莉莉结婚。这次婚姻并不愉快,两人争吵不断。后因妻子移情别恋,这段婚姻终以分手作结束。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最后一段爱情是与小他31岁的阿黛勒。他还写了一首《阿黛勒圆舞曲》,献给他年轻的妻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享年73岁,对于艺术家来说算是长寿的了,这其中包含了阿黛勒的无数努力。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的破阁楼中。贝多芬的童年是苦难的,他的人生从悲惨和残酷中开始。父亲努力发掘他的音乐天赋,甚至用暴力来迫使他学习,以便在人前炫耀。

11岁,他参加了戏院乐队。两年后,他成为大风琴手。1787年,他所深爱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因为母亲死于肺病,所以贝多芬以为自己也因此受到传染快死了,他感到害怕,再加上焦虑,紧张的坏情绪比病魔更加残酷。悲惨的命运折磨得他看上去已经不像个孩子,这时贝多芬才17岁。

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德国文学。

1792年11月,战火烧到了波恩。贝多芬只好离开故乡,来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出于爱国热情,在1796年到1797年两年内,弗列特堡垒的战争成了他音乐创作的素材,他为此作了两首曲子,《行军曲》和《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法国大革命唤醒了世界,也唤醒了贝多芬。天妒英才。

1796至1800年间,耳聋像酷刑一样折磨着他。内脏也像耳朵一样毛病不断。他在通信中曾这样描述自己:“……我忍无可忍了,我要诅咒命运!伟大的史学家、伦理学家卢塔克教我学会忍耐,但我宁愿战斗,而不愿这样毫无意义地忍耐。有些时候,我也会想,这是不是上帝的故意安排。忍耐是多么残酷,但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欢悦的《七重奏》和明澈如水的《第一交响乐》,都是他在1800年创作的,其中就飞扬着一种青春的情趣。可见抑郁并没有影响他全部的作品。在维也纳的那段孤独的日子里,贝多芬一直生活在对故乡的思念中,这种迹象不时出现在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在《七重奏》中,他把莱茵河的民谣作为主旋律;《第一交响乐》也是为了赞美莱茵河。

1801年,他爱上一个叫琪丽哀太·琪却尔第的女子,于是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月光奏鸣曲》。他为这段爱情,付出了很高的代价。首先,残疾和贫困使他无法娶他所爱的姑娘,缺陷在爱情面前显得格外凄惨;其次,琪丽哀太的多情、稚气和自私使贝多芬万分苦恼。

1803年11月,她抛弃贝多芬,嫁给了伽仑堡伯爵,这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常大。这次打击更让他狂躁,几乎把他彻底摧毁。他甚至写下遗嘱并在上面注明“等我死后拆开”。这种呼声凄惨之极,令人不忍倾听。最终他艰难地挺过了这一关,但他对心灵的痊愈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贝多芬仍然顽强地再活了25年,他坚强的意志最终没有向磨难低头。他内心的挣扎从他1802年的作品里可以看出来:附有葬曲的《奏鸣曲》、俗称《月光曲》的《幻想奏鸣曲》、题献亚历山大皇帝的《提琴奏鸣曲》以及《克埒采奏鸣曲》,无不显露了宗教式的赞歌形式。大革命浪潮很快波及维也纳,贝多芬不可避免地感染了情绪。他接连写下《英雄交响乐》之《波那帕特》、《帝国的史诗》和《第五交响乐》的终局《光荣的叙事歌》。其中第一篇是真正的革命的音乐,复活了时代的灵魂,强烈而纯洁。因为这位孤独的巨人心中,对那个时代的巨大变故有一份强烈而且纯洁的情感。这种印象不会在现实中减损分毫。对于他的《热情奏鸣曲》俾斯麦曾说:“只要常常聆听这首曲子,我的勇气将永远不竭。”

1806年5月,久违的幸福终于降临了,他和丹兰士·特·勃仑斯维克订了婚。这一年所写的《第四交响乐》,就像一朵最美的花朵,蕴藏着贝多芬平静生活中最醇最美的芬芳。因为有了爱情,他像一只凶猛的狮子终于收起了他的利爪。但在他的眼睛深处,甚至在《第四交响乐》幻梦般的温柔情调里,那股可怕的倔脾气以及喜怒无常的情绪仍然有迹可循。他暴烈的性格、多病的身体和愤世嫉俗,无形中给他的爱人带来压力。贝多芬自己又因为撕毁婚约而心如枯槁,这段爱情却一直留在两个人的心中。贝多芬在1816年时说:“每当我想起她,我的心依旧会剧烈地跳动,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同年,他连续创作了6篇《献给遥远的爱人》。

1810年,贝多芬已经功成名就。

1821年7月17日他在笔记中写道“只有个性才是和寻常人不同的精神!心是一切伟大的起点”。1812年,贝多芬在托帕列兹完成了《第七交响乐》和《第八交响乐》的创作。前者是极富节奏感的大祭乐,后者是轻松风趣的交响曲。

1822年裴旦丽奥演奏会上贝多芬指挥失常。“11月里的这一天是致命的,没有任何一天能和这一天相比。”辛特勒记述道,“他悲伤欲绝,这一幕幕可怕的情景一定令他终生难忘。”两年后,他指挥了一场演出后,全场的人都挥舞着帽子,向他鼓掌欢呼。他把自己完全封闭在狭隘的内心世界,和人群完全隔绝。只有大自然里的东西才能给他足够的安慰。贝多芬自己写道:“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热爱田野……我爱树木胜过爱人类……”他的兄弟卡尔于1815年死于肺病,膝下还有一个儿子。他把所有的关爱都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等待他的却又是残酷的痛苦。苦难之神仿佛对他格外关照,不断地在他身上增回分量,让他增回新的灵感。在《第九交响乐》中,身陷悲苦的他却仍在歌颂快乐。《欢乐颂》里的“欢乐”就这样从天而降,隐藏超越现实的宁静中。《第九交响乐》的胜利,已经在贝多芬心中留下了光荣的印记。然而死神终究会光临。1826年11月末,他患了感冒。

1827年1月3日,他把最爱的侄儿立为正式的继承人。他变得非常柔和,有着超常的耐性。1827年2月17日,他在经过了3次手术后,没有等到第4次。弥留之际他还安详地说:“仔细想来,任何灾难都不见得全是坏事。”他所说的好事就是解脱,是像他临终时所说的“喜剧的终场”。但我们认为他的一生却是悲剧的结局。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看来是比我们多承受了一点磨难和不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