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塑造人类、造就历史|10分钟读懂《进击的智人》

推荐指数:★★★★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本名袁硕)在一席主题为《进击的智人》演讲火了,当时就被他精彩的讲述所吸引。口齿清晰、逻辑严密、风趣幽默、言简意赅的在半个小时时间里讲述了人类上万年的历史。

这次作者推出同名的科普书,更加细致、完整的扩展了人类的发展史。跟之前的演讲一样,作者的文字虽然一般,但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出众,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没有滞涩之感。而且主题清晰——围绕着“匮乏”二字开始和发展一直到结束,逻辑自洽,确实是近来读到的一本不错的书。

但是,在我看来,也有缺陷,比如过于口语化、伸出的很多零碎枝丫完全可以删除,多了生动独特,却少了书面语的精致和丰富,所以文字就显得不是那么漂亮。还有文章前后很多地方都在重复,看着有点烦,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凑字数之嫌。再就是读完全书,总感觉还缺内容,好像书没有写完。说是意犹未尽也好,不完整也罢。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1.

相信每个人从出生以后就会有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人是如何进化和发展的?现代人类都是早产儿?瓜子脸的审美是自古有之?男性为什么永远分不清楚女友口红颜色的细微差异?什么是“外祖母假说”?……

人类历史中任何社会/文化行为,都有其自然科学的底层逻辑。

许多疑问,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在生物分类单元上来看,我们(现代人)属于动物——脊索动物——哺乳——灵长——人——人——智人。学术观点定义人类,被描述为“习惯性直立行走的灵长类”。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振的结果。

百万年前,剧烈地质变动,巴拿马地峡形成影响了地球气候,气温骤降,干燥和寒冷,使得非洲东部大片雨林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草原。面对环境巨变,食物短缺在古猿群体内爆发了激烈的矛盾,这时双脚站立起来的恐吓行为就成为条件反射,这是直立行走的“根源”。


Homo erectus skull

还有一种观点得到不少人认同:食物变少,古猿不得不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寻找食物,这就需要长距离的转移,站起来用双腿走路代替四肢触地的爬行就有了优势。可以说,食物的匮乏成就了人类直立行走

但直立行走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麻烦,除了我们现代人熟知的腰椎间盘突出、胃下垂和心血管疾病,更大的麻烦是逐渐演化出来的越来越小的窄骨盆,从而造成女性的难产。直到近代,新生儿和产妇的死亡率也高的惊人。难产的另一个祸首是婴儿的大脑壳。

有了窄骨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祖先的脑容量也越来越大,自然头颅也要变大。在漫长的演化中,为了降低分娩时带来的风险,人类采取了“生理学早产”的方式。生物学家波特曼认为,人类婴儿普遍早产了1到3年。于是我们也就理解了刚出生宝宝要发育很久才能独立生活,再看看其他动物,比如角马,刚一出生就可以奔跑。

为什么人脑越来越大呢?佛雷博士的答案是: “在匮乏的环境中,知识储量对于物种个体乃至族群的存续有着重大价值,那么脑容量作为知识存储的物理基础,在匮乏的环境中就受到了强烈的正向选择。”

2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脑容量有过一次迅猛增长,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可能更重要的原因——基因突变。这次MYH16的基因突变使得人类头部负责咀嚼的肌肉生长放缓,从而缓解头部发育的束缚,使得更大的脑容量成为可能。

在自然界中,演化的基本逻辑是先有基因突变,再有环境选择。

为什么小下巴会成为一种美的特质,受到人们的追捧呢?这很可能和食性有关。小的下巴意味着不充分的咀嚼,不充分的咀嚼意味着平时吃的都是绵软精致的食物,而绵软精致的食物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则意味着更高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所以小脸往往和优渥的家境联系起来,这在择偶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反之同理,宽大的下巴往往意味着经常咀嚼粗糙的食物,粗糙的食物则代表着糟糕的生活品质,也暗示着匮乏的生活状态。

能人(是人属之下最早出现的一个人种,很可能是直立人和智人的直系祖先)咀嚼肌变缓,进食效率就会降低,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此时,惊人反转的一幕出现了,能人拿起石器对食物进行预处理——锤碎外壳、捣烂纤维、砸成肉馅,原本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来咀嚼的食物变得容易进入肠胃。一百多万年前,奥都为峡谷能力手持的石器,让时间折叠。

Paleolithic tools found in Bernifal cave in Meyrals, Dordogne, France, estimated to be 12,000 - 10,000 years old

咀嚼肌减弱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福利,包括寿命的延长。外祖母假说阐述的就是外祖母为了延续自己的血脉,帮助生育的女儿更好的照顾孩子,就一定要活的久。久而久之,这种相对长寿的基因被筛选和扩散开来,人类的体格也会随着越长越大。

让我们总结一下:

匮乏的环境下,人类祖先通常只能以粗糙低质的食物为生,于是他们不得不依赖强壮的咬合肌以保证进食,后来基因的突变使得他们的咬合肌减弱了,一部分人不得不使用工具对坚硬的食物进行预处理以缓冲匮乏的压力,这同时使得他们的脑容量增大。头部尺寸的增大使得母亲的生育变得困难,同时采集食物的效率降低,形成了新的匮乏,为了缓冲新的匮乏,更长寿的外祖母被筛选了出来,帮助自己的女儿养育孩子,于是筛选出了更长寿、更晚熟的基因,使得人类的生长进度被拉长,形成了更大的体格。

如此看来,人类无论是在性状上的适应还是在行为上的适应,都是为了应对那个永恒的难题:匮乏

2.

所谓进击,就是与匮乏的对抗中,一边搏斗,一边前行。

为什么在我们的意识里,多数时候,对称才是符合审美标准的?

为什么女性择偶更倾向选择阳刚的、男子气概的面庞(当然现代社会有部分人发生改变,喜欢小鲜肉)?

为什么百万年前制作手斧的英国直立人要费事儿的在石器结构上做出严谨的中轴对称,进而展示自己高超的技术?

为什么有的雄鸟长着明显夸张艳丽的羽毛(对它们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更容易受到天敌袭击)?


Peacock (seen from behind) displaying to attract peahen in foreground

答案,跟性有关。比环境选择更强大的力量——性选择,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关性的,除了性本身。性是关于权力的。(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上述手持阿舍利手斧的英国直立人就像是今天拿着豪华跑车车钥匙走进酒吧的年轻男子。

雌性动物会在雄性动物之间进行精心的挑选,将那些健康、强壮、聪明的雄性个体甄选出来,以确保自己的后代在基因和生活境遇上都能获得保障。

对于脸部棱角清晰的男性,面部骨节通常比较粗大,骨节的大小是由其体内的睾酮决定的,睾酮水平越高,骨节也就发育得越粗大,面庞看起来也就越阳刚,也就越健康。睾酮通常被认为与竞争意识或攻击性有关。在自然界的性选择领域里,美是关于健康的,是对健康的直接判断

3.

人类的进化历程被认为是这样的:南方古猿进化成能人,能人进化成直立人,直立人进化成海德堡人(海德堡人有时被一些学者归纳到广义的直立人中去),而大约在距今50万年前,海德堡人在非洲和欧洲分化为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目前的所有人都属于同一个生物种,即智人。

柏拉图给“人”下的定义是——两足行走的无毛动物。人为什么要褪去体毛呢?有很多假设,如水猿假说、寄生虫假设,最主流的一种观点是为了散热。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肤色不同呢?决定人类肤色深浅的直接因素其实是光照强度,更确切来说,是阳光中紫外线的强度。为了适应叶酸的匮乏,智人进化出了深色的皮肤,因为皮肤中的黑色素可以有效地减弱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叶酸的分解作用,以缓解叶酸在体内的匮乏。

同一地区的人,其肤色深浅是由叶酸和维生素D两种营养物质的平衡所决定。

4.

据目前人类学家的推测,大约在距今7万年前,我们的智人祖先走出了非洲。


Spread of Homo sapiens

由于尼安德特人没有精密的语言,所以他们很难建立复杂的社会组织关系。智人正是通过精密的语言系统建立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无形网络,大大减弱了智人物种的内耗,同时增强了协同性。智人对尼安德特人的取代是无意识的、没有规划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在攫取经济中,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是很弱的,族群里的一部分人不得不迁徙到新的家园去生活。智人就这样伴随着人口压力的增长,在地球上一点一点蔓延开来,一个跨越数万年时间的伟大征程开始了。

在大约2万年到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终于踏上了中国大陆。

5.

今天的学术界通常会套用三个标准来界定“文明”:成熟的文字系统、人口密集的城市以及青铜冶炼技术。


The ruins of Ancient Ur of Sumer, one of the world's earliest cities, with the Ziggurat of Ur visible in the background. Located in present-day Tell el-Mukayyar in Iraq

我们都知道的古代四个文明是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华夏文明,至今只剩下了华夏文明。对应的这四个地区分别是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的北非、南亚次大陆西北的印度河流域以及今天中国境内的黄河流域。

新、旧石器两个时代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生产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旧石器时代人们过着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生产方式属于攫取经济;而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渐开始以种植农作物为生,生产方式属于生产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准之一


Agricultural tools found in the Iberian settlement Bastida of Alcusses, late 5th century B.C.E. to the 4th century B.C.E

今天的男女朋友总是互相抱怨,你不懂我;男和女的行为方式也有很多不同,比如男性去商场都有明确目的直奔目标而去,女性逛街则很随机,随意性很强,看了帽子看鞋子,一会儿看衣服,然后去吃泡芙,顺便路过化妆品柜台也要试试。为什么会这样?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推测,这很有可能是旧石器时代男性的狩猎行为所产生的惯性。这种差异的根本在于两性分配注意力的习惯是不同的。

智人的历史大约有30万年,他们在29万年左右的时间内都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时间上所占的比例超过95%。在采集和狩猎的部落中,大概有60%~80%的食物是由女性提供的,因此在旧石器时代的很多族群中,女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并不低。

在农业社会中,男性成为了主要劳动力,他们也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其直接结果就是男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提升。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设计出各种规则、制度,试图控制和约束女性,比如让女性头裹面纱或闭门不出,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后代是自己的血脉,以继承自己的遗产。

狗和猪在漫长的被驯化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类会不断地杀死那些凶狠的个体,保留温顺的个体。

人类的特点之一就是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所有神话中的怪物和神明,其实都不过是现实生活中已知元素的拼接组合,人头蛇身的女娲是这样,狼头人身的阿努比斯神也是这样,一切虚构出来的形象都是这样。

性的匮乏使得男性一刻不停地相互竞争、打斗甚至彼此残杀,广泛且频繁的暴力行为在新石器时代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6.

将先后发生的两件事之间强行建立因果关系,就是迷信的本质。残酷的行为可以通过匮乏环境的筛选,被随机降临的奖励不断地加强和固化。 所以我认为,活人祭祀的本质,就是一种在匮乏环境中被筛选出来,进而又被随机出现的奖励事件固化和加强的迷信行为。

Bronze Battle Axe Shang dynasty—1600 to 1046 BCE—Excavated at Yidu, Shangdong Province, 1956. T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疯狂崇拜,转而用道德和礼制来构建整个社会,此后数千年,中国社会中的世俗力量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主宰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段时,大家却达成了“气候寒冷、灾难频发”的基本共识,“天下大饥”这四个充满绝望哀怨的字在史书中越发频繁地出现。

由于气候由暖转冷,北方曾经大片适合于耕作的农田变成更适宜放牧的草原,而更偏北的草原被凛冽的极寒彻底封锁,中国的农牧交界线也在此消彼长中南移。曾经的家园已不再适于生存,于是无数的牧民迫于匮乏的压力被强行推挤进农民的家园。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批大批地进入中原地区,甚至出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

锌元素的缺乏会大大提高孕妇在分娩时的死亡率,这使得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社会中孕龄妇女大量死亡,进而出现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高凯博士推测,正是为了防止人口崩溃和民族灭绝,同时也为了家族血脉的延续,收继婚的习俗出现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也因此被很多学者视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其黑暗和恐怖程度,恐怕只有明末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了。在中国历史上,由食物匮乏导致的食人现象并不罕见。

Victims of a famine forced to sell their children from The Famine in China (1878)

在17世纪,深陷危机的并不只有中国,同时代的西方世界也是哀鸿遍野,比如,17世纪的法国先后被大灾荒洗礼过11次,据推测,17世纪末的一次大饥荒可能消灭了法国全国人口的10%,仅仅在1635年到1660年的25年间,法国人民就进行了156次起义。17世纪末,全英国1/4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饥荒已经司空见惯。相较之下,在同时代的德国科隆,每5万人中就有2万人在大街上行乞。

匮乏以及匮乏引发的风波和苦难成为17世纪的主旋律,伏尔泰曾说:“17世纪是篡权者的时代,世界是抢劫、掠夺、胡作非为的大舞台。

当时全球可能有1/3的人口在频繁的战乱、饥荒和瘟疫中消失。解决匮乏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匮乏传递出去(相反的过剩问题解决方式也是一样,一战、二战都是这么来的),也就是战争,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正是这么做的。除了严重的饥荒和战乱,瘟疫也是加剧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WWI

明清更迭之际,华北三省死于鼠疫的人数不低于500万人。明朝末年,中国人口剧烈崩塌,最悲观的推测认为,明清迭代之际,全国人口消失了40%。

坦博拉火山爆发的第二年,即1816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火山造成的降温效应完全显现出来,北半球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迎来夏天,所以1816年也被称为“无夏之年”。

在云南地区,越是瘴疠肆虐的地方,人们对鸦片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显然,疟疾带来的生存压力是罂粟在云南扩散的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而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恶劣卫生条件下的药品匮乏。

一个地区一旦发展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就标志着社会秩序的彻底崩溃。这场灾荒从1876年持续到1879年,又以1877和1878两年为甚,这两年分别为丁丑年和戊寅年,所以这场光绪初年的灾荒也被后世称为“丁戊奇荒”。

正是匮乏塑造人类及其历史,我们无论是改变性状还是改变行为,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某种匮乏。匮乏就好像是一个幽灵,你永远无法真正地战胜它。

“所谓进击,就是在与匮乏的对抗中,一边搏斗,一边前行。 ”


感谢大家持续关注鹏叔鹏叔专栏,读书、旅行、投资尽在把握。旅行全集:旅行游记攻略集锦持续更新中:按国家分类,读书笔记全集请点击读书笔记集锦持续更新(100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