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福建土楼,还是近几年的事,而且也是从网络上得知的。尤其是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答题,我多次遇到有关土楼等古建筑的题目。
而亲历土楼现场,却是这次厦门之旅,而且到厦门的第二天恰巧便是到云水谣古镇参观怀远楼和和贵楼两栋土楼,还外观了多栋土楼。虽然没有亲睹四菜一汤的尊容,但对土楼还是有了一些了解。
福建土楼是指兼具群居与防御功能、利用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住宅楼房,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平和、诏安、漳浦、华安几个地区。
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繁多、功能丰富而著称,享有“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等美誉。
土楼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是坚固的防御设施。福建土楼出现于宋、元时期,在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比较盛行。
闽西南山区地势险峻,人烟稀少,曾一度有野兽和盗匪出没,为了方便御外敌,当地人巧妙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就地取材建起极富美感和防御功能的生土高层建筑。
从空中鸟瞰,一座座土楼宛如降落的飞碟,又如雨后蓬勃成长的蘑菇,或如巍峨壮观的城堡,其造型、气势、装饰及建造工艺全世界独一无二。四菜一汤的土楼群曾被美国人误为中国的导弹发射基地。
土楼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入细沙、石灰、竹片、木条和糯米、红糖等材料,经过反复揉、舂、压等工序建造而成,顶部覆盖火烧瓦,最高可建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土楼的外墙有1~2米厚,而且地面有一个多人高的外墙是大的鹅卵石砌成的,一楼没有窗户,只有坚固的大门。只要关上大门,土楼便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为了防止外敌进行火攻,大门上还设有漏沙、漏水的装置,可以很快将火灭掉。即使不幸被攻破大门也不用恐慌,居民可以从土楼的地下暗道逃走。
据史料记载,一次七级地震曾经将一座土楼的墙体震裂了20厘米,令人惊奇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座土楼竟然自行“痊愈”了,足见土楼设计的巧妙与坚韧。
虽然现在土楼已经不需要防御功能,但那些设置周全的防御功能和冬暖夏凉的巧妙建筑,仍然令人惊赞。
土楼的独特之处还古玩它多样的造型。土楼按其形状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半圆形、八卦形楼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圆楼和方楼,二者常常共同出现在建筑设计中,以简单明快的几何图形展现在青山绿水之间。
圆形土楼又叫圆寨土楼、福建圆楼、客家围屋,分为单环和多环两种。单环圆楼在土墙内设置木构架房间,中间为天井,一般有两三层,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第三层为卧房。
多环圆楼最常见的是2环,最多的有4环,一般面积比较宏大,既有整体统一性,又有局部变化的灵活性。圆楼中每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联系各个房间,侧重了土楼的防御功能。
方形土楼为数最多,最常见的是一字形和口字形,还有回字形、日字形以及五角形、八角形、凹字形等变异形状。
方楼在建筑时先要夯筑一个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然后沿着围墙扩展建设房间、天井、回廊,最高可建六层。
一字形土楼又称“四门朝厅”式,楼的各层结构相同,一面开门,进门是厅,厅两边各有2~4个以土墙分隔的房间,楼梯置于厅后,楼内无天井。
口字形方楼又称“四角楼”,四面高度相同,或后向比前面三向略高,以木构架设置房间,楼梯分设于四个角间前面,天井为开放性空间,厅堂在中轴线后端或天井中间。
还有东倒西歪的土楼。据导游介绍,漳州的书洋乡有一处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1368年,共有五层270个房间。
从第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从左向右顺时针倾斜,而第五层回廊的木柱又逆时针方向倾斜,最大斜度达15度,看上去东倒西歪,好像顷刻间便要轰然倒塌。
对此我感到好奇,后来在网上搜索得知,裕昌楼的斜只是局部结构的斜,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所以几百年过去了,尽管经历了无数风雨和数次地震,裕昌楼依然挺立如昔。
这次我所看到的怀远楼是两环圆形的,而和贵楼是长方形的。
漳州共有800多座土楼,第一座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是仙都二宜楼,历史最悠久的是建于1371年的齐云楼,规模最大的是直径达94.5米的在田楼,有“超级土楼”之称。
另据了解,最著名的“四菜一汤”土楼群,坐落在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由4圆1方5个土楼组成。5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如一朵绽放的梅花点缀着大地。
居中的步云楼与和昌楼建于1796年,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随后在周边相继建起,构成了人间建筑的绝妙美景。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的南靖河坑土楼群在不到1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了14座大型土楼,从最早建于1549年的朝水楼,到最晚建于1967年的永庆楼,时间整整跨越了420多年。
在观景台上俯瞰,一座座土楼宛如破土面出,融入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其中晓春楼、东升楼、永庆楼、阳春楼、春贵楼、裕昌楼、裕兴楼7座圆楼被称为“北斗七星”,凤凰卫视《寻找失去的家园》节目曾在此取景。
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共有46座福建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
福建这些建筑别致的民居土楼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以其巨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建造技艺傲然挺立于群山之间,也迎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