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的不止是成语——读《为官之道:王立群智解成语》

首发豆瓣

        书是熟识的图书管理员推荐给我的,本意是拿来顺着目录查阅、搜集一些资料用于备课,并没有打算细看,却不想只简单的翻了几页便被书中详实的资料与清晰的讲解所吸引,一个专题章节读完,已经要返回头去再看看封面,怀疑着这本书到底是不是成语解析。

        对,成语解析。

        白纸黑字书法飘逸,“为官之道”四个字摆在封面上,很容易让人忽略后面紧跟着的“王立群智解成语”几个字,从而误认为这本书在讲述官场的成功或生存之道。而实际上,这本书实实在在的是在讲成语,讲成语的来龙去脉、讲成语的深刻内涵、讲成语背后真实发生过的点点滴滴。

        尤其是作者王立群老师,一个儒雅而学识丰厚的学者。从当年的《百家讲坛》到近来的《诗词大会》,都让我在听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就能想起他清瘦而笑又侃侃而谈的模样,此刻他将多年的学识积养于此书把成语细细道来,能获得的除了阅读的沉醉之外,更是知识的积累与开阔。

        纵览全书,这本成语智解有三处让我十分惊叹。

        一是成语分主题,知故明理。

        “用主题串联成语”,这是我读王立群老师这本“成语智解”时最为直观的感受。

        不同于曾经读过的一些成语典故集锦,王立群老师采用全书一个大主题、每章一个小主题的方式对相关的成语及典故进行了分类集中:比如书名既是《为官之道》,那么十五个章节便从当官应该具备的品行能力来阐发,有“廉生威 公生明”的为官守则,也有“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为官意识等;而每章节也同样,用小标题层层递进、周全而详细的将章节主旨阐发清晰,比如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一章节中,他就用“夕惕若厉,战战兢兢,临渊履冰”三个成语来串联忧患意识中的危机感,用“居安思危,临渴掘井,患至呼天”三个成语来阐发“明确的预见”是忧患意识必不可少的,最后用“忧国忧民,匹夫有责”两个成语来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官员、提升到每个人应该挑起的责任感中。

        由此,成语解析就并非只是单单的为了明确词语含义而讲定义、为了知道典故而讲典故,而是用一个共同的主题将不同的成语分层次、分角度串联起来,用成语典故背后所蕴含的千年文化传统与承载的真实历史相结合,以古论今,令人在识得成语、联想记忆的同时,更能明白些许人生在世不可忽略与罔顾的道理。

        二是历史与时间为线,体现传承之感。  

         在主题的凝聚之下,王立群老师的成语解析依照时间和朝代顺序展开,更像是一副缓缓展开的画卷,将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中国传统精神的所思所想娓娓道来,真正让人从成语中明白,什么是一个民族的“传承”。

        以第六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为例,在讲述以“清醒的危机感”为主题讲述“夕惕若厉,战战兢兢,临渊履冰”三个成语时,首先从我们祖先诞生之初讲起——

        “我们的祖先在风高月黑之夜,在面对洪水猛兽侵袭之时,心中畏惧情绪顿生,这种畏惧情绪便是忧患意识的起始,……忧患意识是由责任感的推动在畏惧情绪基础上自觉出现的。”

        没有直接讲定义,也没有直接讲成语,而是将读者带回到时刻置身于危险中的祖先时代,以人类趋利避害本能和预防伤害产生的责任,让读者产生“共情”,以更好的从本质上理解“忧患意识”产生的根源及必要性。

        接着便追本溯源,从“忧患”一词最早独立出现于《易传》和《孟子》讲起,援引了《易传》中对《周易》成书的评价: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既指出了最早的出处,又借它说出周文王作《周易》时(此处援引传统说法)的忧患之心。这颗忧患之心垂法后代,令周武王因忧患国事而夜不能寐,即《周易·乾》三爻辞中所说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清晰顺畅的将第一个成语“夕惕若厉”和概括的成语“朝乾夕惕”引出并讲解清楚,没有逻辑的断裂,也就没有阅读的停顿。

        继而是《诗经》中的“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继位后,面对仍然纷乱的天下,下昭中的“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历史的洪流滚滚而过,朝代更迭、人物交替,却串联起中华民族从始而终的“忧患意识”,让读者在深刻理解忧患意识与成语的同时,更体会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传承”——

        不是“忧患”这个词语被时刻念在口头、贴在床前、挂在堂屋,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从早到晚的勤奋谨慎,是如同走在薄冰之上、深渊之边的战战兢兢,无时无刻,不是忧患意识在心,无时无刻,不是精神传承。

        三是由点及面,扩展丰富。

        讲成语典故,又不全是在讲成语典故。

        王立群老师的这本书,总让我想起大学的课堂上那些讲着讲着忽然不好意思挠挠头,自言自语一句“哎呦我怎么讲到这里来了”的可爱老师。

        不知道是不是学识丰富之人特有的“习惯”,很容易从某一点阐发引申开去,他讲得兴味盎然,甚至浑然不觉自己的拓展,而听的人也津津有味,思绪逻辑没有丝毫的断裂与牵强。

        王立群老师的这本书读来同样如此。

        从成语的某个点阐发引申出去,浩浩汤汤,让你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面,却又在最后不留任何痕迹的重新回到这个点,完整的环形链条,囊括了丰富阔大的知识。

        依旧是拿第六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例。

        在讲到“忧患”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和《孟子》中时,王立群老师并没有急着将两处原文从书本里拽出来摆着讲内涵,而是从《易传》宕开一笔,先讲清楚《周易》、《易传》、《易经》之间的关系,又将传统说法中周文王作《周易》的背景故事、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并异常严谨真诚的将“假托周文王之名而作”的说法摆出,没有丝毫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而罔顾学术真相的低劣之举,坦坦荡荡,令人钦佩。

        而这种“宕开一笔”又“圆满收回”的写法在书中随处可见,让人在读成语、学成语的同时,读到、学到的不仅仅只有成语。

        读到的不止是成语——由查阅资料始,认真研读终,从未想过读成语解析也能读出一片别样的天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829评论 1 3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603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846评论 0 22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600评论 0 1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80评论 3 27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95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36评论 2 2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2评论 0 18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53评论 0 22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42评论 2 2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47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90评论 2 2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93评论 3 22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3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8评论 0 18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64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623评论 2 2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