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网络小说,不过是公式叠加的效果

文 / 文明一半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采访,大致采访的是些大学毕业不同年份的年轻人,问他们大学后悔没有学习哪些专业,不同年龄层的人,回答当然也不同。

刚毕业的人多数回答都是技能方面,后悔没有学好一门专业知识技能,导致现在工作不顺利之类。随着毕业年份的不断增加,最后的采访对象是些毕业许久的人,问他们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或者后悔没学什么专业的时候,他们的大多回答是艺术。

百度上都能搜到的艺术种类共有八种,分文学、音乐、戏剧、建筑、舞蹈、雕塑、绘画、电影。

在这八项里,似乎每一项都离生活特别近,但是每一项实施起来都有难度,例如,一个连设计理念都不懂的人,肯定没法设计建筑;没有些身体柔韧性、节奏感,肯定跳不了舞。所以,八大艺术,从一定方面形成了接触门槛。

但是,近些年来,网络世界的高度发展,艺术的门槛似乎被大大降低了。即便我不懂,在网上能搜到一些影评,知道卢米埃尔,知道《火车进站》,那我就是对电影有研究了;知道体验派、知道方法派、知道第四堵墙,那就算对戏剧有一定认知了.......

我不是来批判谁的,也不是义愤填膺的来骂人说这些人侮辱艺术。只是,从我看到的角度来说,仿佛大家对待艺术的认知开始变得低浅化,同类化。

每个人几乎都认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然艺术高于生活,那就肯定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某种方面对生活的提炼、浓缩与总结。

而在这些所有的艺术中,似乎文学是被“糟蹋”的最严重的。

毕竟,你要想拍电影,你最起码得去了解景别、蒙太奇这些起码的东西,最不济,也得有个机器可以拍摄吧,但是文学呢?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认字,上学的时候背过那么多课文,每年不知道被逼着写多少作文,那我现在认识字,会用键盘打字,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写书了呢?毕竟,现在的社会,那么多人都能出书......

文学的具体种类是很多的,具体分些什么呢?大家谷歌搜索就可以了。

因为我才疏学浅,其他种类我就不谈了,单说一下小说的写作问题。

我一个朋友前一段时间曾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小说是最好写的,也是最难写的。这句充满着后现代主义文学色彩的话语深深的击中了我,我在内心想着,快别给我瞎扯了。

诚然,正如这个人所说,小说似乎确实是最好写的,你只要认识字,有丰富的想象力似乎就可以了,换言之,你只要能编就行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国内的网站上,全是些几百万字起步的网络文学小说,甚至这些小说还传到了国外,小范围的形成了一股中国网络小说热潮。似乎现在门槛变低了,你只要在一个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每天定时发上一两个篇章,就算一个网络小说创作者了。

但,这真的就是小说的最好创作环境吗?

经常被爆出的某某网络小说抄袭,某某网络小说雷同的事件新闻,我们几乎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诚然,面对那点微弱的网站稿费(甚至没有),创作者们必须无时无刻的都在创作状态中,可是想象力总会赶不上这些硬性要求的,那怎么办,从别人那选一两个情节,重新编排一下似乎是最方便,最低成本的方法。

另一点,面对每天日更的小说,以及庞大的网络读者,模式化的创作似乎是最安全的,读者因为你的某一本小说变成了你的读者粉丝,如果你突然改变创作风格,可能会流失一大批的读者粉丝,对自己的实际收益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长此以往,小说的创作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变成了某种公式效果叠加出来的。就如同我周边一个曾经的同学说的一样,现在看这种小说已经无感了,以前看到一个人炸掉了一座房子觉得好牛啊,到了现在呢?主人公一个意念,银河系炸了......

大面积网络小说的冲击下,大家对小说的刺激变得越来越没有反应,为了更加刺激读者,创作者只能重复的叠加效果冲击,现在银河系因为主角脑子一想就炸了,下一步呢?炸谁?

另一方面来说,小说真的只能像商业大片这样,轰轰炸炸就过去了吗?显然是不能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都说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的,中国的四大名著就是明清时期创作出来的,就所有的文学形式中,小说是最容易打入大众的一种,是最能为大家接受的一种。

可是,这种容易接受不代表就没有门槛了,我们在创作一部小说的时候,除了故事情节的设置以外,更应该思索这本书传达了什么,而不是单单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的曲折从一定程度上是创作的经验带来的,创作经验带来的只能是创作风格上的统一,但是对小说主旨来说,并无其他用处。

我比较奉承的创作思路是,小说是对人类社会的高度浓缩与暴力解构。

一定程度上,某一时代的优秀小说反应了当时代的社会问题,是对当时代社会问题的一种高度提取,或者说是对当时代人类生活状态、生活态度的一种高度浓缩。

2007年,小说作家六六写出一本名叫《蜗居》的小说,2009年被滕华涛拍摄成一部都市题材电视剧,并取得了不小的反响。反观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似乎被蜗居做了高度概括。我没有看过这本小说,这部电视剧倒是在11年看过两遍,里面很巧妙的设置了海萍、海藻两姐妹的形象,一个每天叫嚷着要攒钱买房子的姐姐,一个背叛恋人与成熟许多并给自己提供优越生活的宋思明恋爱的妹妹,两姐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阶层中的许多人,一种励志努力工作挣钱,却还是买不起一套房;另一种找到一个有钱的情人却可以衣食无忧。这种生活态度的挣扎就准确的反应出了城市年轻人生活惨状的泥沼。里面文章饰演的名叫小贝的小年轻,一定程度上让很多大城市工作的底层年轻人产生了强大的共鸣,所以,这本小说成为了当时的现象级作品。

这种,在我看来就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高度浓缩。

另一方面,大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改编自马丁老爷子的小说《冰与火之歌》,如果我们细细回味的话,会发现这部作品并不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杀杀杀、死死死的故事,我们甚至能在里面看到中世纪欧洲时代里教皇与国王的各种争斗,将宗教的演变及其与政权之间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这些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被马丁老爷子解构之后放进了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里。这种解构,让时代、地域限制变得微乎其微,让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

甚至斯蒂芬·金这样一位世界惊悚小说大师,在他的作品《四季奇谭》中的第二篇《夏日沉沦·纳粹高徒》中,通过一位对纳粹文化痴迷的孩子和一位年事已高隐姓埋名的纳粹军官的故事,将二战中的纳粹思想进行暴力的解构重组,投射到了一老一少两个主人公身上,可以说挖出了人类心底残忍的欲望,也一定程度上对二战时期纳粹军队被纳粹思想侵蚀进行了细致总结。(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翻出来看一下,相信我,这篇短篇小说会让你在夏日里脊背发凉。)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小说创作,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没法再对小说有任何不敬之感,不敢再去觉得小说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文化意义远不如散文、诗歌来的沉重。

所以,对于小说的创作者而言,一个系统化的训练变得十分必要,甚至是不可或缺。

这个训练可能不需要你上课一样拿出笔记本一字一句的记下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却要求创作者们在创作前期,拥有对生活对社会的细腻感知与反复思考。

当我们在看到一件社会事件的形成时,要花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这件事的成因,并不断的推敲,甚至要求创作者去思考出这些事件背后的时代意义。当我们生活在这世上的时候,我们要思索这个时代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把这些放进小说里,那么小说的灵魂才能勉强站得住。

这个训练是一种自我感知的修行。

你炽热灼人的爱、你撕心裂肺的痛、你的迷茫、甚至你的嫉妒,都应该被你在强烈的自我感知后记录下来,而后将这种感受以你个人角度出发,再现在你的作品里,这样的作品才能一定程度上对大众形成情感共振,或者说很强的代入感。而这些,是公式计算,套路情节所撰写不出的。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要做的是让一个从未离开过钢铁森林城市的人在书中嗅到田园潮湿泥土的气味、让读者在漫天飘雪的寒夜感受到夏日树荫下耀眼的光斑、亦或者是将一段隐秘的爱情抖搂给一个从未如此的人,让他们在深夜紧抱棉被读至此处的时候觉得那就是他们爱情的样子。

例如,我最喜爱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他最为众人熟知的代表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以一个女生的视角,描绘了一场悸动、隐秘、痴迷的暗恋,书中的一段描写令我至今都叹服不已,他在书中写到“我的心紧张得像根琴弦,你一出现,它就颤个不停。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而这些,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很好的总结的话,是确实需要一个人给作者做一个系统的导向的。

文学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每个写作者似乎都有自己最爱的作家,有自己偏爱的文风,但是可能自己并无察觉,导师的作用就是让写作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些。所以,导师的资质就变得极为重要,一个对文学历史认知不够,或者说对文学创作经验不足的人极有可能会将新生创作者引入歧途,因此,想要学习写作或者对写作感兴趣的朋友,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理性看待,最不会存在的一种可能就是,你上了某个老师的课就能变得十分精通写作之道,就一定能写出百世流芳的作品来。

把老师辅导你的东西作为你创作的基石去写作,不要为了完成什么去写作。在你想表达的时候再去思考,去写,这才是写作该有的样子。

引一句简书的标语结尾吧: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简书版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829评论 1 3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603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846评论 0 22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600评论 0 1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80评论 3 27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95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36评论 2 2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2评论 0 18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53评论 0 22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42评论 2 2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47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90评论 2 2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93评论 3 22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3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8评论 0 18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64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623评论 2 2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