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看了我写的一篇日更,告诉我:“这个写的能唤起别人的思考,比你写的那些空洞的有意义。”
我说:“看前半句刚想夸你学会了看别人的长处,后半句就露出了本质。为什么是引起别人的思考,你自己却没有思考呢?”“还有就是不要比较,一有比较就有了烦恼。”
朋友思考之后说:“我只对别人指指点点,对自己视而不见,这就是我痛苦的根源。”
能有如此感悟也是在经历了太多的痛苦折磨之后才会有的。因为我们长着一双眼睛,只能向外去观看,看到的就是别人的不足,也可能是别人最不堪的东西。但只要是人就会有优点,也会有着他独特的长处,如果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学习过来,这样,把所有人的优点集中到自己身上,自己也就优秀了。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有着挑剔的心就有着挑剔的眼睛,有着柔和的心也就有温柔的眼睛。当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堪的,内心也就是不堪的,当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美好的,心灵也是美好的,只有美的心灵才会发现美好的存在。
“静坐常观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是极难做到的。就是因为内心的焦灼,就是眼睛的外观,尽收眼底的都是他人过,很难把眼光内敛,回过眼神来看自己,因为这需要反观自照的能力,而这又是很难得的能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朋友是亲近的,就像家人之间爱之深责之切,用爱的角度来希望家人更好。每当看到孩子成长的时候,很多人不是鼓励,而是继续挑不足,这时候,他内心是柔软而高兴的,但怕孩子乐而忘本,所以总是以敲打的声音提醒着,要进步,要继续进步。
这已经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国人在教育当中最常见的打击思维模式。
其实,赞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最好的修行法门,就像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经文中记载的普贤菩萨为菩萨众所说的十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能以赞美之心来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世界的美好,当然,赞美并不是虚假的空话,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夸赞。以此为修行法门,终将会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