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感的营养来自哪?但来自每个人身上的活力有趣。
当一个家庭,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没有什么交流,没有什么乐趣,整个家庭氛围压抑,孩子当然就不可能好好的成长,就好像土壤就是贫脊的,没有营养的,种子怎么能够长好呢?那在家里也是一样,夫妻关系如果不好,那家庭系统出问题,孩子肯定是那个最后买单的人。
爱军在家沉默寡言,他信奉沉默是金,也觉得没啥可说的,在家里,好像就是吃饭睡觉看手机。他否认自己有情感需求,认为婚姻生活大多都如此平淡如水。而他的妻子,对他抱有种种的期待,像孩子对父母般的,这也让爱军不能承受之重,他妻子对他非常的不满,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失眠,抑郁。而爱军觉得特别无能为力,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妻子还是不满意,妻子感受不到他的爱,觉得自己被当做宠物来对待,婚姻了的虚无冷漠绝望,不知从何说起。
终于,孩子不上学了,让他们有机会去审视这个家庭。孩子从这个家庭里面得到的关爱真的是少的可怜,孩子一方面需要做父亲没有做的部分,也就是讨好妈妈,关心妈妈,另外一方面,他也不认可父亲,所以他对自己的男性身份也有点不认可,这都让他感到痛苦。
问题出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不能去上学,根在哪里?其实是在夫妻的亲密关系上,如果,父母能够有一些改变,做好自己,开开心心的,孩子心里也就没有了负担。
如果父亲生了病,如果母亲经常不开心,我不认为孩子会觉得这一切与自己无关,相反,他觉得好像是自己造成的,他有责任去摆平这一切,但是他又小,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能量,所以他就生病了。
让家庭归位,父亲在父亲的位置,母亲在母亲的位置,各自行事,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孩子自然也会到他的位置,做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童,最起码他不会有那么重的心理负担。
各自归位的前提是各自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有执行力和胜任力,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希望每个父母都能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孩子和爱人的身上,努力去提升,完善自己。这是唯一能做的,其他的都是妄想,不仅不会有好处,反而会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