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那不勒斯四部曲”漫步

童年的倆女主奔跑在那不勒斯贫民区的街道

【前言】

这是一篇支离破碎的读后感,完全不想承担荐书的责任。它更像是把“那不勒斯四部曲”放在某个广场的中心,以它为原点的漫步。我有时围着它,有时会走远一点,买个冰淇淋,再回来坐一会儿,再出发。。。。。。距离我上一篇写作已有整整一年,期间偶发的思考与无序的准备不值一提,好歹产出一篇聊以慰藉。


【济慈说诗歌并不在诗人身上】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封面

我们先来到广场中心,俯身看下这四部曲。

“那不勒斯四部曲”(The Neapolitan Quartet) 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 (Elena Ferrante)。费兰特只是笔名,多年来她从未抛头露面,媒体采访或读者联络均经由出版社,且只作书信往来。坊间不停猜测她的真实身份、性别,甚至一度怀疑这个笔名是一群人的代称。四部曲之后我又读了她的《碎片》—— 一本收集了费兰特与编辑、媒体、导演等的书信合集,这才略略满足了我对她写作生涯的好奇,得以管中窥豹。可以想象她的这种神秘做派也难免被大众揣测成故作姿态或是一种营销策略。媒体始终不解,反复多次探寻、引导、诱惑,可费兰特在隐匿真实身份这件事上长久以来秉持一贯的态度,“我相信书写出来之后,就不需要作者了,它会走上自己的道路”, “写出来、摆脱它、不受它的干扰,不做它的囚徒。”因此她拒绝任何形式的宣传,她的作品也没有作者照片,刻意地与作品保持距离。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写出经典作品的作家,唯一能代表他们的是他们的文字,他们的个人生活无关紧要。甚至是托尔斯泰,他和他笔下的人物安娜·卡列尼娜放在一起,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影子。”

名声大噪,本尊成谜,像一个都市传说。我想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也可能恶俗)的小说开头吗?

少女期的莉拉和莱农

【当文字被消解于光影声画】

第一次漫步,向东。

“那不勒斯四部曲”依序于2011-2014出版,尽管在此之前,费兰特的其他作品也曾被搬上荧幕,但这次的“热度”是现象级的。几个有趣的标志:全球原著党惊人一致地对电视剧交口称赞,场面感人;四部曲一跃成为畅销书,也在国内一些圈层里被作为时髦话题来讨论与女性主义相关的种种;那不勒斯城里“费兰特披萨店”都开起来了。对此,无疑HBO的良心制作功不可没,但我不确定这些对于费兰特来讲算不算纯粹的好消息。

四部曲目前只播了前两部《我的天才女友》和《新名字的故事》,2020年因疫情停摆,眼下第三部正在拍摄中。前两部播出时我都是先看书再追剧,为的就是进行比对,试图探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文字的边界和影视的局限。暂时只能想到这几个探讨的维度:受众对象、主题内容提炼和想象空间。

先说第一点:“受众”是一个重要的标尺,是动力,也是束缚。很多事情要围绕着它做,从前期到后期,尤其在影视这头。“娱乐化”风头正劲,如果说之前还有挤眉弄眼的扭捏之态,现在开始大大方方地登堂入室了。有意思的是国内文化界意见领袖们在近两年访谈中也纷纷为“娱乐化”正名,表情平和,态度恳切。那么费兰特在写作时的目标受众又是谁?她在《碎片》里给出了答案,“出版一本书意味着以最合适的形式,向别人展示作者内心的东西。如果考虑读者需要什么,那完全是南辕北辙。” 所以在做文学作品影视化时,这里面一定是有差距的,或为鸿沟、或为缝隙,需要双方去探讨、填平。当然“娱乐化”也有高级之作,对原作不曲解、不辱没、在某种程度上反添异彩。HBO为四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制作了一个片头,这是一个制造第一印象的关键时刻,它传递了一些信息:“我们知道你们很热爱这部小说,甚至会有些挑剔,你们中有人很了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那不勒斯,你们会去思考和鉴别。来吧,我们会满足你们的需求。” 第二部出来,制作方换了一个新片头:“放心吧,我们会延续第一部的品质,但也非一成不变,两个女主在成长,五六十年代的那不勒斯也有了变化,我们需要调整一下风格。” 自然这样的片头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内容满怀信心、充满期待。创作者与接收者是一体的,他们心意相通、相互理解、一起汇聚、一起排他,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然后他们彼此之间会更紧密

第二点“主题内容提炼”当然也与受众有关。作者在谋划小说布局时心里是有一条主题线的,其他皆为背景,为其服务。而这个最核心的东西有可能为了娱乐的目的或是制作上、内容审查上的种种原因被削弱,甚至被消解。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会被刻意强调,占据视线。对于这种本末倒置,有时心痛的只有原著作者。大众在娱乐,大众不知情,大众很高兴。另一种情况和读者的个体体验有关,即便某些情节引起个体读者的特别共鸣,也未必会被选进影视改编里,总有遗憾。比如我很喜欢莉拉突然坐在母亲腿上的那个细节描述,但显然这对于即将发生在伊斯基亚岛上的事件而言是无足轻重的。读者是盲人摸象、不见天地,各取所需;而影视剧时间有限,导演需要纵观全局,大刀阔斧地作出取舍。

莉拉的自制肖像海报被挂在广场新开张的鞋店里

第三点“想象空间”是我最有兴趣聊的,因为它直指文字和影视这两种形式本质上的不同。我做不了专业的分析比较,只想来尝试聊聊两个词:控制体验

节奏感是创作者们都很在意的事情,这个词也与作为受众的我们是否感到控制力有关。影视作品在创作期已经对我们的反射弧做了预判并进行操控,观影时,当我们真正与创作者同频共振时会产生恰到好处的强烈体验,反之,会觉得无趣或受辱。但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是失控的,被设计好的节奏带着走,尽管失控本身也可以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体验 ——如同坐过山车俯冲前的心悬一线,或是慢镜下的弯道漂移。好的文字当然也有自己的节奏,但相较观众,读者可以有更多的控制力,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阅读没有时间限制,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我最好的阅读体验往往伴随着很多次的中止,有琢磨、感慨、联想,甚至是傻乎乎的会心一笑,想与作者击掌。小说类的读物自然会被情节牵引,但这种一气呵成式的阅读也会产生很多顿点,因人而异。费兰特在四部曲中有一个明显的写作风格:往往最惊心动魄之处,只寥寥几笔。这有点像她笔下的女主莉拉惯用的说话风格:直戳本质、不给情面,把你猛地推入一个无限延伸的黑洞,读者要费很大劲才能爬出来。这是一种意图叵测但是充满力量的留白。我有时会被震动,甚至在腹部和心脏有隐隐的感觉。

文学中的留白不仅体现在节奏上,还有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人物的欲言又止、弦外之音,以及大量隐喻的运用,这些都给影视化带来了挑战。翻译是一种二次创作,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但语言不仅仅是语言,它背后是一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淀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四部曲的中文译者陈英教授也提到哪怕是那不勒斯方言和标准意大利语在中文翻译上也要做区分调整。影视化也是一种“翻译”,是从文字到光影声画的质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难度更高的翻译。它背后是电影百年历史中对影像和声音技术的一次次探索和变革。而好的影视创作组,也会努力向“信、达、雅”靠近。HBO的这次创作就是一次相当成功的翻译。

莉拉和莱侬在莉拉新婚的公寓里

影视化最大的“翻译”功能是从抽象到具象。它需要极具品味的想象力、精妙恰当的筹划和一丝不苟的执行。选角是对“有品位的想象力”的一个代表性测试,这也是我看完原著后再看剧的乐趣之一,看角色一一亮相,来印证我的想象:我注意到饰演莉拉的演员有着原始的前额和高耸的山根,一股子野性不驯扑面而来,饰演莱农的演员在纪录片采访里体现出和角色惊人相似的个性,然后是农齐亚的状态,米凯拉的眼神,尼诺的骨架,还有恩佐的发色。。。。。。自此这些纸上的人物都有了脉搏呼吸,她们的舞步、衣角、环抱书本、点心或是孩子的胳膊都有了新的意义。时间有了刻度、空间有了转角,暴力留下了证据,贫穷露出了颜色,鞋店里争吵不断,新年烟火散去,隧道外依然是倾盆大雨。

故事里的街区是摄制组从无到有搭建的

HBO这次的诚意出品在选角、置景、拍摄、表演指导、电影原声音乐、服化道等一切方面的品味与执行给观众提供了一种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观赏体验,但与此同时, 其他可能的、更有活力的、天才般的想象被默默地扼杀了。如同网恋多年终于奔现,发现姑娘比你想象得更美,但这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姑娘,她满足但也同时终结了你的幻想。所谓“还原”或“忠实于”原著这种说法本就是个略带偏狭的观点,影视给你呈现的那个世界斑斓迷人,从此你被圈宥于此。

文字和影视这两种形式,很难说谁的边界更大,谁比谁更有前途。对于作家来讲,当你的文学作品出版时,她即从你脑子里、身体里剥离出去,开始自己成长,如同年满18搬出去住的孩子。她当然还是你的孩子,一个独立的孩子,无论她走到弗洛伦萨、纽约还是北京。当你把作品的影视改编权卖出去时,如同亲手结束了亲子关系,把孩子交给了养父母,交接时你会啰里八嗦地交代很多,养父母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你们可能通讯一阵子,然后孩子被改了名字,被带去整容,之后或流落街头或养尊处优。忽然某一天你被路人告知那孩子现在在念剑桥,恭喜啊!你也许会涕泪横流,感叹基因之伟大;你也可能淡淡地回一句蛮好,然后转身离开。费兰特属于后者。

她不喜欢自己的作品只被导演和编剧当作纯粹的灵感来源。在《碎片》里,她向之前翻拍她另一部作品《烦人的爱》的导演坦言她觉得电影拍得很棒,但她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文字终将被消解于光影声画,“文字在屏幕上会变得无关紧要,几乎看不见,但每样东西的生命力会迸发出来。”

两个独立的生命,都想不朽。

成年的莱农和父母

【离开的、留下的】

第二次漫步,向西,去吃冰淇淋。

因为暂时追不到剧,我决定趁假期先把后两部读完。“那不勒斯四部曲”被书商贴的最典型的标签是“一部讲述跨越六十年友谊战争的女性史诗。” 我也看了一些书评,有些很艰深,重点写到了小说结构套路的发展,然后将它与其他名著做了自以为是的平行对比;有些紧密平实,谈到了对费兰特影响至深的作家莫兰黛;有些铺陈了费兰特不同时期作品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些浮于浅表,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这些那些情节,然后说好喜欢、很感人。

先打个岔。两位女主人公之一,四部曲中作为叙述者的女主也叫埃莱娜(Elena), 这和费兰特的first name是一样的。人们自然又会去猜测作品里到底有多少作者自传的成分。我相信在其他公众号文章或短视频里对人物性格和主要情节都已经有很具体的介绍,不赘述了。莉拉无疑很抓眼球,无论是角色性格还是演员本人,我只想说在幕后纪录片里我的一个感受:整个摄制组在片场对于饰演莱农(Elena的小名)的演员时时的关注、保护与支持。是不是因为跟莉拉不同,莱农这个角色不是外放型,很多思想感受是通过内心独白(画外音)或细微的肢体动作来呈现,需要用一种沉静、内敛甚至是压抑的表演手法,所以一直在帮助演员营造和维持这种情绪?或者作为全篇故事的叙述者,观众更容易对莱农有代入感?或者这个角色真的承担了作者的情感投射?答案无从知晓,但导演和摄制组对莱农饰演者的格外保护和关注对我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剧火了,莉拉的饰演者已经决意要做演员了。莱农的饰演者说我还不知道,不想这么早决定,也许我还会继续读书。多成功的选角啊,仿佛她️倆就是本色出演,一个会留下,而另一个会离开

在给电视剧做宣传的两位女主演

打岔结束。四部曲最打动我的是什么呢?我想首先是费兰特的写作态度:她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文学真实”—— 清晰、诚实、接近事实。而它的对立面是慵懒、害怕、图方便、息事宁人、自圆其说、以及大家都容易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她有很多已经完成却决定不出版的作品,只因它们徒有文采,缺乏真相。

但真诚是一种折磨,需要作家付出高昂的代价。它并非一张暴露出痘痘和细纹的素颜照,也不是袒胸露乳式的身体写作,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操刀手术,主动把陈年伤口撕裂,甚至于割皮剔骨,无麻醉,也不许哭泣、把病变的部分取出后反复仔细地研究,然后写出一篇深度分析报告。费兰特的手术刀很锋利,它划过女性最卑微的渴望、最隐秘的诅咒、经过矫饰的虚荣、情爱里玉石俱焚的力量、阶层跨越中和家庭、男性、城市、社会政治的共生与对抗。这不仅需要作者有表达的智慧与技巧,更重要的是对写作这件事情的定义与品味、坚持与自律。

费兰特坦言她笔下很多女性人物的故事来自于她和她过往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些灵感碎片在记忆里交汇杂糅在一起、形成新的印象,所以这里面没有所谓“自传”,却处处流淌着作家的个人体验。“文学的虚构可以让人去说真话”——这让我想起听过的另一句,原文不记得了,大意是“没有什么比小说更需要逻辑的了。”  真是妙得很:世界之阔,荒诞不经、光怪陆离,而文学创作是万象“集成”,抽丝剥茧后发现原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人还是一样的人。我们喜欢在黑暗的剧场里体面地哭笑,而很多人生感悟的开头都是“我有一个朋友。。。。。。”对于生活在上世纪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这两个女人,我不认识她们,我也可以是她们。

莱农去香肠工厂看望莉拉

喜欢费兰特的第二个原因是她偏爱的一些写作主题:母与女、被遗弃的女人、城市、个人与政治的关系,而这次书写的女性友谊更是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从不把自己定义为女权或女性主义作家,不回避、不高抬、不凑趣,对于一些自己不甚了解却充满营销噱头的标签保持敬意和距离。少年时代她曾立志模仿卓越的男性作家,因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构建性的东西,而后来接触女性文学让她逐渐长成一个成熟的女性。她对于性别差异和男权社会下女性处境的体悟极其敏锐,这点在她的作品里处处可见,但她的“反抗”却是豁达、深省和有力量的:“作为女性,我们要建立一个强大、丰富和广阔的文学世界,必须深入挖掘我们的不同,尤其是不能放弃自由,不能受到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要摆脱所有主流、正确的路线和思想指导。不用遵照任何准则,甚至不用遵从同一个阵线的女性。写作需要极大的野心,也需要一种有计划的反抗。”

世界各地的女性读者写信给费兰特,惊叹她对于她们的感同身受,惊叹她将种种难以名状的体验、情绪都诚实有力地诉诸笔端。我也着迷于费兰特的一些写作主题,有时会有一些零散的、既没有源头也没有结论的想法,某一瞬间这些想法会有颜色,但很快它们都归于海上稍纵即逝的白色泡沫,一旦有兴致要认真探究,就必会窘迫于自己贫瘠的积累,脑子里的经纬线像拉不开的韧带。

比如写女性友谊,“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前,很少典范。它不像男性友谊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没有被认真剖析过、没有被赋予如此多的复杂性。刷剧时我看到很多弹幕很自然地选边站,有人喜欢勤奋、节制、积极参与世界、努力实现阶层变化的莱农;有人喜欢莉拉决绝的“自我消除”,她更底层、更发自肺腑。女性友谊不是只有简单的两个人物肖像,也不会像脑残剧里描述的只关于资源的共享或抢夺。牢固的关系总是基于动态的平衡,两者互相给予能量,也会在对方身上捕食。阴晴不定、聚合有时。有人固守、有人离场。不要试图去找自己更像莉拉还是莱农,她们只是文学上的“集成”,重要的是费兰特让我们在此时或彼时、这里或那里看到自己。她在《碎片》里分享了一句意大利谚语 ,“上帝替我看着朋友,我自己看着敌人”。

作为读者,我坐在暗处、看自己。


好了,冰淇淋吃完了,踱步回到广场中心。

总之看完四部曲,我有我自己的收获,能力有限、此篇无法穷尽我的想法。最后回到开头那点,作品出版后就开始了它自己独立的生命,读者各取养分,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正确的阅读”,所以,一直想对过去的语文作业说一句—— 去他的“归纳中心思想”、去他的“分段写段意”!

如果你也对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有兴趣,就祝你阅读愉快!一起追剧啊!

俩人用第一笔财富买了一本《小妇人》



搁笔、夜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