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手记#阳光落在东山上

四川省青神县,靠近县城东部的几个乡镇被统称为“东山”。我的家乡在其中属于最东边,一进场口就能看见一块石头,上面写着“东山第一镇”。

我对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能讲出好多只有老东山人才知道的故事。一条通往邻市的的公路与城镇擦肩而过,沿路像血管一样形成分杈又分杈,通向各个村组。几年以前,跟中国大大小小的城镇乡村一样,东山的青壮年一齐外出打工。挣了钱回来两件事:造新房、修路。不过两三年,水泥路像青色的毛细脉管,伸入到田野和山上,不少路的终点就是某一户的家门前。得益于这些路,今年我回老家才能这么方便。

顺着其中某一条分杈,我在大年三十这天回到了杨店村黄家冲。这条公路从宽阔的平坝中间横穿,杨店村的村民沿路聚居,我奶奶家只是其中普通的一户。不例外,我们家也算改修了新房,在原来院子的基础上糊了满地的水泥。但除开水泥地以外,我的老家并没有其他改变。

砖墙与土墙
墙下的猫儿洞,方便家里猫的进出

这并不奇怪。像我奶奶这样,一定要回老家住,不和子女住在城里的老人其实不多。如果问我奶奶要不要把屋子重新修一修,装个宽带之类的,我奶奶就会嗤之以鼻,觉得没用。而那些跟着子女搬去城里住的农村父母,家里的老屋也就随之荒废。留在杨店村的屋子,还有第三种更为普遍的情况,外出打工的家人挣了钱,回来把老屋推倒,建起新房。那些墙面新贴着瓷砖的二层小楼里,住着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他们其中多数是爷爷奶奶,给孩子的作业签名有时也是一件难事。

前两种属于“旧农村”,第三种看上去才是“新农村”的主要组成部分。再过几年,打工的人或许会回来继续种地、种果树。那时候杨店的“新农村”算是终于形成了。只是还有“或许”,他们挣了更多的钱,会在县城和市里买了新房,一家人住过去。“新农村”的雏形变成城市人口增长的最新数据,等到如果有一天城市的边疆膨胀到了杨店这个地方,那又是“城镇化”了。

我奶奶的“旧农村”有好多柴堆。尽管沼气和天然气的使用在杨店村已经相当推广,但我奶奶在家还是用着柴堆。柴堆的来源多数是山上果树的树枝和竹叶,于是不同季节能用的柴也不一样。这次回家,墙角和大梁上堆着的大部分是柑橘树的树枝,青黑色的,并不很耐烧。我仔细地回忆,发现奶奶年纪大了,绾的柴也没有以前大把,许多细细的枝条也用干草捆在里面。

柴堆
柴堆

在农村,干柴是每家每户必须的储备。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必须,但只要还保留着土灶的人家总会备着一些。烧柴是有气味的,不同的柴有不同的味道,混在饭菜里,有的人能吃出来。柴火烧饭、柴火烧鸡,据说也比别的烧法更好吃。

粮食,也是农村人家需要储备的。现在不少人家里已经装上了冰箱,大米和油盐的采买也比以前方便很多。以前的粮食在农忙季节收获,晒干之后用手摇的风车“吹”出来,卖掉一部分,留一部分。以前的猪在年前腊月杀掉,杀猪匠的杀猪刀,一般人使不来。尖刀往猪脖子的某处一捅,猪血汩汩地流出。再找来打气枪把气针扎到猪腿上给猪打气,气打足了猪皮鼓起来,才好刮去猪毛。现在在杨店村仍有不少人养猪、杀年猪,杀猪的办法跟从前大致相同,只是意义没有以往重大。因为别说猪肉,什么肉现在也都不再稀奇。

家用的粮仓
腊肉挂在屋子里

我奶奶的吃穿用度,都爱照着以前的来,老年人这样不一定都是守旧、固执。也许只是觉得不必要罢了。就像翻新房子其实不必要的,装wifi装了也是白装,以前的布鞋能穿便穿,灶头砧板,都是几十年的岁数了。有时候我也想问问自己,真的需要那么多新的东西吗?

走出奶奶家的院门,迎面是一地的果树,背后是一山的果树。果树不是种了好看,是为着结果挣钱。这个季节树上的柑橘每一个外面都包着一层纸壳,保护它的同时能推迟它卖出去的日期,价钱也就高。

无论种什么,土地都是一等一的重要。以前的农民常记在心:土地是不会动的,种树的人只能将就土地,种它该种的树。但现在不一样了,土地是可以改变的。譬如我记忆里老家背后的山,今年回来就已经被铲得像个秃子,种满了桃树和李树的小树苗。又譬如说挖掘机顺着新修的公路开进来,给每座山做个大改造,那些山上没有人管的孤坟,也就当个小土包三两下挖走了。对此,我不敢随口褒贬。就算我比较喜欢从前的竹林和枞树,但杨店村的土质松软肥沃,不种果树和蔬菜属于浪费资源。人要挣钱,天经地义。旁人可别冒失评论。

奶奶家的墙上挂着老布鞋
土壤

不过,在东山的山里,又是另一种景象。顺着杨店村公路倒回去,经过两个水泥路的分杈,沿路的风景渐渐从平原变成青色的群山,大大小小的鱼塘错落在其间,林下鸡养殖基地和跑山猪场各占山头,那便是黄莺岭村。

黄莺岭的土地,不如说是山地吧,主要是由“黄码石”构成。这样的土地在山上,除了松树和竹林很少能长起来别的。再者,黄莺岭的山比较高,比较大,要铲走铲平有些困难。今年正月我回到黄莺岭走亲戚,走在里面总有种穿越回十五年前的错觉。

土壤

黄莺岭村在山里,山里的人家外出打工的比平坝上的更加多,外出打工不再回来的,也更加多。一间一间的老房子废弃,从前山上人走的路大多已经长满野草。林下鸡和跑山猪自不必说,就是野鸡跟野猪,那里面也肯定有的。

再回到杨店村,日头西沉了,“旧农村”的家里袅袅升起炊烟。四周时不时地响起一串鞭炮声,那是在除夕这天上坟的人们。我今年,照旧是陪奶奶吃过年夜饭就要连夜开车回到城里。往年过年那几天总是下雨,只有今年天气好,太阳高照,于是我才有机会里里外外仔细看看,写下这篇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