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曾国藩传

一、“尚拙”的人生哲学

曾国藩从小资质普通,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这个期间,他一直很用功,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他对自己的认知也很清楚,所以他不气馁,反而让他越挫越勇,最后,终于功成名就。

面对别人的嘲笑,他也能淡然置之,他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所以他人的评价和眼光并不会影响他。这样的经历恰恰磨炼了他的心智,可以在复杂的生活中越来越强大。

“尚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肯下笨功夫。这样有三点好处:一是让人更谦卑,愿意付出。二是逆商高,能在困境中越挫越勇。三是不走捷径,做事踏实。

科举考试的经历,让曾国藩的知识和心性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后来才能走得更顺、更远。

二、学做圣人

曾国藩在三十岁的年纪,痛下决心,学做圣人。

之所以要这样立志,源于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从湖南到京城做官,他的天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更大的世界里,他发现了自己的渺小。

闭塞的环境让人狭隘偏执,只有走出去才能打开眼界,更好地看见自己,看见他人。

过去接触的人都是乡亲,学识修养一般;读的书都是应试书籍,其他的智慧无从获得,跟京城里的人一比,相形见绌。因此,他陷入了自卑和焦虑中。

同时,他发现自己性格上也很多缺点,浮躁、傲慢、虚伪,以及有些好色。他想改变自己,通过身边优秀之人的引导,他看到了自我升级的希望,那就从当下开始努力学习。

由此开始,他坚持记日记,目的是反省自己。学习他人的日记之法,并把日记公开来,让别人点评,更好地约束自己,改正缺点。

在改变的路上,曾国藩戒掉了烟瘾,与根深蒂固的性格缺陷做斗争,一点点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些都是痛苦的,开始要“猛火煮”,过程中持之以恒地“慢火温”,才能慢慢化解。这是自我磨砺的必经之道。

立志,让曾国藩开始了成长路上的蜕变,这是人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给我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三、进阶之路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期,可谓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1、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有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标准,通过自我约束,让自己在行为习惯和综合能力上不断突破。早起、静坐、保身、谨言,让他修身养性;读书、练字、作文让他才情跃升。这些都是他给自己攒下的能力财富,奠定了扎实的内在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只有通过自律的践行,才能掌控前进的方向。对于这样的榜样,我们能获取到光辉力量,对比自身,学习践行。

2、广交朋友,乐于助人。

人脉是人生进阶的一大利器。曾国藩在京城交友广阔,且有选择的结交有质量的朋友,不超越规矩,不攀附权贵。这让他收获了好人缘,自然能得到更多的推荐机会。

同时,立志“学做圣人”之后,他处处替人着想,帮助他人,受到恩惠的朋友,也会对他感恩,尽力地帮助他,助力了他的整个仕途。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去链接他人,朋友越多,路也宽敞,但需要有自己的标准,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多给他人提供帮助,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从而助人达己,自然会收到福报。

3、深得皇帝欣赏。

道光皇帝就是曾国藩的贵人,而且还是绝对的最高层级的贵人。两人性格相投,理念相同,加之曾国藩的做事风格踏实认真,让皇帝放心,当然要为之重用。

面对我们生命中出现的贵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跟着贵人,找到成事儿的方向,并积极向上,不断打磨自己,让能力匹配得上别人的信任。

四、官场愣头青

1、郁闷的“副部长”

当曾国藩生补礼部右侍郎之后,算是有了实权,这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一展宏图,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

雄心勃勃的他没过多久就陷入了困境,愈发郁闷。晚清帝国,内部腐朽,外部受敌,高官们都在混日子,没人愿意冲破表面的安逸,任由国家的衰败。

曾国藩痛恨官场的污浊之气,但发现自己位卑权轻,想要做大事,进行变革,没有任何可能,即使偶尔提些主张,也会被弃置一旁。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一天天腐烂下去,自己憋屈难受。

2、开罪咸丰皇帝

新帝上任,仿佛带来了转机。咸丰帝罢黜无能之人,下旨求言,曾国藩觉得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开始上疏奏言,直指官场问题,让咸丰帝大为欣赏,也兼任了更多的职务。

但摆出雄才大略姿态的咸丰帝只是个平庸的主子,没过多久,一开始的精神头耗光之后,就没有任何的雄心壮志,加之刚愎自用和强烈的自卑心,让他听不进别人的话,拘泥于小事,疏于大计。

天真的曾国藩仍想用当头棒喝的方式警醒皇帝,大胆上疏,直接坦率地批评皇帝。敏感脆弱的皇帝大发雷霆,对他有了戒心,不再信任他。

3、艰难的北京时刻

曾国藩不仅得罪了皇帝,更得罪了某些大人物。面对有罪之臣,坚持原则,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让很多人对他颇有微词,因而孤立他。

他憨头憨脑的言行,也让普通同僚看不惯。上疏的奏折中,他大骂京官,有一种人人皆浊我独醒的境界,因此,他成了人人唾骂的人物。

曾国藩的日子愈发难过,精神十分痛苦,多次萌生退志,但他却拿不出回家的路费,这也缘由他“学做圣人”,低薪的他从不谋灰色收入。

终于喜从天降,皇帝派他去江西任乡试正考官,他可以离开京城,并获得假期回老家探亲。

五、长沙之辱

1、赴任路上遭遇家庭变故

曾国藩赴任江西路上,就得知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母亲与他及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伟大的支柱,一生劳苦,无私奉献。镇定之后,他做了最合适的计划,绕道江西,回家奔丧。

2、再出山

丧事料理完之后,曾国藩决心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学习。但朝廷再次想起了他,安排他协助地方官员兴办“团练”。本打算拒绝,但朋友的一番话点醒了他,这正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拯救天下的机会。他再次出山。

3、成为众矢之的

到长沙之后,曾国藩大展身手,剿匪、打击黑恶势力,用铁腕手段进行社会治理,略显残忍的政策之下,社会秩序的确得到了安定。但他一系列的组合拳,撼动了当地整个官场的利益,一心要打破腐败官风的他,遭到了湖南省其他官员的一致痛恨。

4、遭遇生死劫

大兴练兵的曾国藩要锻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惜得罪了当地驻军。即使上疏奏折批判武将,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却实实在在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与文官形于辞色的痛恨不同,武将们直接付诸行动,开始闹事。一次军队私斗之风,经过推波助澜,就演变成了聚乱争斗,曾国藩的公馆被围攻,自己也差点被杀。

如此之辱,曾国藩并没有因此作出冲动的事,而是冷静思考,不断反思。

六、牛气的湘军

1、创建初心

曾国藩忍着长沙之辱,赤手空拳创立湘军。皇帝本是让他帮办团练,但他志不在此。

面对腐朽的正规军,早已没有了战斗力,而根深蒂固的军风,也无法改造,因此,他想创建自己的军队,挽救朝廷,再造国家。

这是一步险棋,他的出发点挑战了国家提防汉人掌握兵权的根本原则,有着毁家灭族的危险。

但曾国藩还有另一方面的考量,太平军不是普通的敌人,他们代表了异质文化,以西方基督教为基础,到处消灭中国文化,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敌人。而曾国藩是理学家,崇尚儒学,他要竭尽全力捍卫心中的信仰。

2、迎难而上

创建军队,谈何容易。一无所有的曾国藩要解决用人、筹饷、购械、建制,以及与皇帝的博弈。

他的初心,皇帝岂能知晓。还没练兵多久,皇帝就让他去增援镇压太平军。不成气候的军队,出兵肯定是送死,所有心血必付之东流。

权衡利弊之后,他只能找各种借口推脱,与皇帝周旋,哪怕面对恩师与挚友的求援,他也只能忍痛回绝,按兵不动。

终于在重重困难中,他用“挺”的精神,愣是练成了一支万人湘军。

3、首战的悲与喜

当太平军挥师南下,攻打湖南时,曾国藩亲率大军迎战。经过周密布局,兵分几路。一心想首战必胜的他,在靖港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惨败,损失严重,千头万绪中,一心求死,跳入河中,幸亏被护卫们及时救起。

当带着残兵回到长沙后,受到了众人嘲骂,心灰意冷的他不吃不喝,起早遗折。此时,喜从天降,前方传来自己的另一路部队在湘潭大胜太平军,且是清军第一次取得的胜利。这让他重获信心。

4、湘军的团队建设

湘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来源于曾国藩的反向思考,把正规军弱的原因分析出来,然后反着来,在制度上进行建设。

正规军实行低饷制,军人钱少,为了谋生只能做其他副业,不会好好练兵。还有军队本身极其腐败,没有任何的凝聚力。

曾国藩就实行厚饷制,解决士兵的生存问题,让大家愿意积极投入,加入军队。

同时选人的原则是“将必亲选,兵必自募”、“选士人领山农”。一方面大家知根知底,有助于相互协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军队的素养会很好,纪律严明。

曾国藩非常注重精神力量,在军队中大力倡导政治教育,让军队有信仰,创造昂扬的士气。

曾国藩竭尽全力,一心为国为民,凭着韧劲和智慧,终于成就了一支牛气的湘军。

七、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

曾国藩取得了重大胜利,按理说应该被大大嘉奖,提升官职,可偏偏有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皇帝听到消息之后的确很高兴,立马任命他为湖北巡抚。当召集军机大臣后,一位曾国藩的宿敌开始献言,认为他有可能对国家安定造成威胁,让皇帝谨慎提防。

毫无远见的皇帝马上出尔反尔,收回成命,甚至还在小节上指责曾国藩,倒打一耙,彻底凉了曾国藩的心。同时,皇帝自己不顾实情,对镇压太平天国瞎指挥,完全打乱了曾国藩的计划。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队,领袖必须要有战略远见。像咸丰皇帝这样,刚愎自用,目光短浅,让身边人大失所望,最后个个只求自保,以至于国家不得不走向更腐朽的深渊,人民苦不堪言。

有如此的皇帝,曾国藩依然能坚守自己的初心,他要改变国家,更要维护文化道统,真的是国之大幸,不愧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人。

八、大悔大悟

曾国藩在江西陷入困境,军队在九江大败,差点自杀。同时政治上也孤立无援,没有实权,军饷得不到保障,当地官员处处与湘军为敌。痛苦万分中,父亲去世,干脆回了老家,皇帝顺势拿掉了他的兵权。

蛰伏在家,曾国藩从气急败坏的状态慢慢开始平静,研究老庄之道,不断反思,自我革新,大彻大悟后,决心一改过去的处事风格,以弱势强,静待再次出山。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因环境而变化,所有的艰难困苦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关键是要能找到自己进取的方向。

曾国藩的这段蜕变经历,让我们知道了在恶劣环境中,我们不能只有刚强和反抗,而是要改变自身心态,能容忍普世与自身的差异,能把小小的自己安好地放进社会大熔炉里,在迂回中盘旋上升。

九、​拿下安庆

安庆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曾国藩带领军队,势必拿下安庆,它采用的战术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以静制动。

虽然这个战术,风格就是笨,但却是最稳的一种方式。重视扎营,每天半天行军,半天扎营,稳扎稳打。在安庆城外,通过挖战壕,把城围住,困住对方,同时,在城外打击援兵。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曾国藩终于拿下了安庆。但就在此时,咸丰皇帝驾崩,自己最好的朋友胡林翼也去世,让他悲痛不已。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有定力的人,在攻打安庆期间,遭遇过很多的阻碍。既有来自外部皇帝的瞎指挥,也有内部之间的战略观点不同,但最后他都一一克服了下来,依靠强大的定力和决心,最终拿下安庆。

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很多时候因为定力不够,即使有目标,但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就会轻易地被其他因素影响,过于关注外界,最后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拿到想要的结果。

以后一定要坚定信念,在行动中坚守最初的目标,有一个有始有终的人。

十、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

拿下安庆之后,曾国藩获得了两江总督的职位,既有了政治实权,又手握湘军军权,权势地位有了绝对的优势。

此时,朝中发生了宫廷政变,坚持支持湘军的肃顺被诛杀,曾国藩不但没受影响,反而被进一步提升,成为了节制四省的总督,并帮办军务。

由此,曾国藩借助朝廷的信任,开始清除宿敌何桂清集团的残余势力。何桂清集团在过往,处处与湘军做对,害死了很多忠良,让曾国藩恨得咬牙切齿。终于,自己可以慢慢扳回局势,一点点扫除障碍。

最后,曾国藩集团成功完胜,痛痛快快出了一口气。

十一、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拿下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是太平天国战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攻坚战。曾国藩布下了四路用兵之策,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弟弟曾国荃部,直插南京城下。

但南京城原地想像的要难攻打太多。面对其他几路援兵无法按期到达,加之瘟疫横行,曾国荃只能顽强死守在南京城下。四十六天的雨花台大战,是曾家兄弟人生最焦灼的日子,湘军靠着坚定的意志力挺了过来。

而后,为了拿下南京,曾国荃想尽了一切办法,曾国藩也不断向南京增兵,但粮饷供应却无法跟上来,偏偏此时,曾国藩一手举荐的沈葆桢恩将仇报,不再把江西全省的厘金提供给曾国藩,这让曾国藩忍无可忍,决定上奏还击。

但此次争斗以沈葆桢的胜利而告终,这让曾国藩意识到,朝廷已经在有意制衡他了。各方压力下,曾氏兄弟陷入漫长的苦熬之中。

十二、树大招风,需自剪枝叶

南京城被攻破,湘军终于太平天国,曾氏兄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以为会得到朝廷超大奖赏,等到的却是两记闷棍,朝廷竟严厉指责其他不当之处。这让曾国藩不得不警醒。

他们曾氏兄弟权势达到巅峰,面对朝廷的猜忌,他不得不做出安排,让自己全身而退。

因此,他一方面安排自己的弟弟离职,另一方面,裁撤湘军,这让朝廷颇为放心,终化险为夷。

在湘军内部,曾国藩也遇到了另一个危机,自己一手提拔看中的湘军领袖左宗棠,与自己公开决裂。

左宗棠虽然曾仰仗于曾国藩,但他内心一直看不起曾国藩,觉得对方资质平庸,不及自己。后来在南京攻克之后,因为在追捕太平天国幼天王的事情上,将了曾国藩一军,让曾国藩不得不还击。

即便如此,曾国藩事后从没说左宗棠一句坏话,更是在左需要西征军费的时候,极力帮他,这让左大为感动,也是第一次真正打心眼儿里佩服曾国藩的为人。

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后,没有膨胀,而是自知地退守,真正乃圣贤之人。

十三、两江总督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期间,专心民生和吏治,在他的一手治理之下,江南很快恢复了生气,重现繁华景象。

在任期间,曾国藩一方面做一个清官,绝不中饱私囊。不讲大排场,只收小礼物,裁撤陋规,以身作则,问心无愧。另一方面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遵守官场本分,融入官场大环境,不做极端的传统清官,调动一切力量,成就大事业。

曾国藩通过不断地摸排滚打,看清官场的黑暗与光明,始终遵循自己的做事哲学,在清浊之间做出最合适的取舍,既能不违背本心,也能为天下谋福利,深得后世颂扬。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审时度势,不能一味地锐意进取,在不改变初心的情况下,审视自身问题,适当改进方式方法,曲折前行也是一种智慧。

十四、洋人也是人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看待洋人的观点就发生了彻底变化,不再认为洋人是粗鄙的蛮夷,而是武力和技术都特别强大的西方列强。

因此,曾国藩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先进的西方技术,购买武器装备,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致力于军事工业,走自强之道。

在与洋人打交道中,曾国藩也总结了三个与时俱进的外交观念。

一是平等。过去的中国政府都轻视洋人,觉得自己是天朝之国,唯我独尊的思想特别严重,在心里上就鄙视洋人,即使国门被坚船利炮攻下,仍自欺欺人的不反省,在腐朽中风雨飘摇。

二是诚信。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都需要诚信,这样才能合作共赢,友谊长存。即使被迫签下求和的不平等条约,处于劣势的清政府还耍滑头,不信守约定,让强大的敌人更加愤怒。

三是不争面子,争里子。本就弱势,不能再好面子,让国家走向崩溃,但涉及主权的事不能让步,哪怕损失金钱,也要据理力争。

十五、曾国藩的师者风范                                                                                                                           

一个人能成才成事业,离不开名师的栽培,而名师本身,比人才更重要。

曾国藩一生重视人才培养,赏识人才、提拔人才、重用人才,他的接班人——李鸿章,就是他传帮带造就国之栋梁的最顶级成果。

李鸿章能文能武,才智过人,曾国藩就给他各种机会,让他建功立业。针对其德行上的弱点,则躬身示范,耐心引领,磨炼李鸿章的心性,教他做人。

李鸿章本身慧根不浅,情商也高,懂得进退,所以成长得很快,成为了曾国藩心中最佳的事业接班人。

曾国藩,一生通透,作为文官,能为国分忧;作为武将,能带兵平乱;作为师者,能授业传道,此乃真正的民族圣贤。

十六、挑起办理“天津教案”的大梁

曾国藩在升为直隶总督之后,决心对官场痛加整顿,清理积案,呕心沥血之下,吏治有了很大起色,就在此时,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发生了,需要有人挑大梁,收拾这复杂、凶险的局面。

曾国藩本可以以病拒绝,但为了家国人民,他再度挑起大梁,勉力为国分忧。

果然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国民的情绪仍在高涨,洋人的武装力量持续逼近,如何避免战争、避免国家陷入更深的深渊,以及如何抚平民众的情绪,都是极大的困难。

此时的曾国藩早已顾不得自己是否会留下骂名和污点,为国为民才是他一生追求的道义。

尽管他想尽了办法,兼顾各方面诉求,但现实的残酷,以及朝廷的故意搅浑水,让他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

他的无奈和苦心无人理解,最后,心力交瘁,身体愈发不支,精神也大受打击。

在国家危难之际,曾国藩毅然从大局出发,从未考虑过个人得失,这是真正的大义,如此之人,值得我们世代敬仰。

十七、穷尽一生,为国为民奋斗至终点

曾国藩在最后的岁月,身体早已风烛残年,精神上因天津教案而痛苦不堪,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自己忠诚奋斗一生的兴国兴民事业,根本无法扭转时代的衰败局面,大清王朝已经无可挽救了。

即使这样,曾国藩仍然尽己所能,兴办洋务,推动留学计划,从技术和人才上让国家振兴起来,至少这是最能行得通的希望。

曾国藩除了资质平庸,其身体素质也是极其差的,患有多种疾病,眼睛、耳朵都早衰,尤其皮肤病,一直困扰着他,发作时,身上奇痒无比。

加之行军打仗多年,身体得不到养护,官场的各种精神压力,都不断侵蚀他孱弱的身体,最后油尽灯枯,60多岁时,走向了人生终点。

曾国藩的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一介书生,在官场励精图治,徒手创建湘军,救国家及传统文化与水火中;在个人修养上,从立志做圣人开始,不断自我反省,克制欲望,改正缺点,被敬仰为圣贤;在学术修为上,发扬儒家思想,钻研理学,以身作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家属语录等著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