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才军名师《语文问道》之“让灵魂在古诗中穿行”,说自己对《静夜思》的教学设计

    很有信能在这次的语文名师之路的研讨会中听到了罗才军名师的课例,便从那堂课开始,我对他有种向往和敬佩,他是真的有才,那“才”是“溢”出来的。他从此便成了我心目中的小语男神。不仅在于他的有才,从他的课例和书中,我觉得他是个求真务实,见微知著的行动者,他的书是行动中做出来的,是一个文体一个文体地琢磨,一个课例一个课例地实践,他这样的研究姿态,值得每一个热爱语文、研究语文的人学习。

    读过他对古诗这一文体教学的探究,让我对惯用的古诗教学流程有种心生不安,总觉得这样的教法忽略了诗歌最价值的语文内容,使课堂徘徊在诗歌的心门之外(了解作者和诗歌背景—诗歌的理解—诗歌的情感—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很多老师进入诗歌教学后,往往因其经典让人讳莫如深,语用的目的大多定位在熟读成诵上。诚然,与现代文相比,古诗用字凝练,意境深远,诗歌语言并不适合仿作运用,这是因为诗歌是独特的意象编织出的情思,其中蕴含着诗人的审美格调和文字品味,简单的模仿与运用很有可能上演东施效颦的闹剧,而仅仅熟读成诵似乎又造成诗歌教学极大的课程资源浪费。罗才军名师在一次又一次的课例打磨、试教、改进以及各地展示研讨来告诉我们:古诗最为核心的语文价值在意象。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情操,扩展想象力。意象它是诗歌本身,是诗歌音韵组成,是诗歌意境构建,情思表达要素,诗人将自己独特的情思附着在这些鲜活可感的意象之上,才能展现出别样情愫。学习诗歌,找到其意象,也就追到了根,溯到了源,诗歌意境的领略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读了罗才军《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和他对诗歌核心价值的定位,让我对诗歌有了一种重新认识,下面我谈谈我自己对诗歌教学一些浅尝辄止的心得(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静夜思》为例):

      一、走进诗人

        1.出示已学过的诗歌《赠汪伦》和《古朗月行》,朗读。师:你有什么发现?生:作者都是李白。

      2.走进作者: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了解李白,你们了解到了什么?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的美名。师:为什么它具有“诗仙”美名?生:因为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而奇特,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3.引出诗题《静夜思》。

        二、解诗题,

            1、给“静”组词,(安静、宁静)。题目中有两个反映时间的词语是什么?(“夜”告诉我们是夜晚。)诗人在干什么?(“思”,思什么?思念家乡)。

        三、读古诗

            1、请会读、会背的小朋友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正确评价。

            2、朗读指导:朗读古诗,首先要读正确,其次要读出古诗韵律: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重点标出“光、霜、乡”三个字。读了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有后鼻韵母ang)师:这三个字被称为这首诗的韵脚,他们押的“ang”韵。试着在读这首诗,感受古诗朗朗上口的韵律美。

        过渡:同学们,读诗读出节奏和韵律还不是最高境界,你知道读诗最高境界是什么吗?“诗人内心情感”。也就是说要读的和诗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四:品读字,抓意象,知其情

        1、读古诗,学生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说说诗的意思。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几个字注释:如:疑:好像  举:抬  思:思念。古诗意思大致对即可。

        2、品读字,出示前两句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明月光:月光明亮,出示图片对比,说一说是()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又大又圆的月亮)感受明月。师:这又大又圆的月亮总会让外出的游子不由想到家乡,想和家人团聚。

      (2)介绍背景:此时是农历九月十五,扬州的深秋季节,李白25岁独自一人离开了故乡已有一年,到达扬州后,离开家乡一年的李白身上银两都用光了,又得了一场重病,此时他独自一人住在客栈,没有人照顾他,没有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人给他生火取暖,更没有人陪他说说话。

      (3)“霜”字品读:师:看到这样月圆之夜的明亮月光,他好像看到了什么?生:“霜”。“霜”:联系第一单元识字教学教过的秋霜降,回忆到了深秋,地面温度低,水蒸气浴冷凝结成小冰晶附在地面上。师:为什么是“霜”?生:洁白的月光像白霜。生:当时深秋季节,表达了季节的寒冷。师:只是季节寒冷吗?此时,生了一场重病的他,没有银钱,没有亲人在旁边。生:无人照顾的清冷。师:“霜”字用得很妙,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季节的寒冷,离乡的清冷。

      (4)“疑”品读情感:出示:“又疑瑶台镜”“疑是地上霜”,这两个诗句中的“疑”,李白是同一种心情吗?师:这里的“疑”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生病睡梦初醒,迷离恍惚将清冷月光误作地面浓霜。

      (5)体会“低头”和诗的意象,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抬头望着空中的明月,想到正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而自己却远游在外,又饥又冷,不由得心生感慨:生:低头思故乡。师:我们常常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认真学习时,总会低头沉思。这里李白在低头思什么?生:“低头思故乡”

          (6)带感情朗读,读出诗人思念的心境。师:看来诗人已经陷入无限得深深思念之中,是啊,故乡,那是李白曾经住过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亲人,有爱他的山水,还有他经历的一幕幕往事,更何况在这月明之夜,在这明月如霜的秋夜,在这饥冷交迫之夜,让我们借助明月力量来传递思念家乡的情感吧!指名读,配乐读,带动作读。

          五.拓展延伸

          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把故乡的思念情歌深深藏在心底,但是,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推荐阅读:《月下独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