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计较什么?
前面,因看到了素云分享的文章《如何让孩子快速写作业》,我看到了一颗很纯净的金子般的心。内心很是赞叹、折服,也很惭愧。我不由问自己,我能做到吗?
好几年了,我一直有个困惑,就是我的冷漠。
明明,我很想成为一个无私有爱的人,但是,哪怕在一个别人看来无私大爱的行为背后,我看到的是自己的斤斤计较和冷漠,我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将时间、精力、心思投放到别人的事情上,我不愿意分享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信息。
我在计较什么?我在计较,怕别人超过我,怕别人比我优秀。我的嫉妒心很重。
(2.找个时间继续理理。
我有个标准在那里竖着:我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大爱无私的人。
我不允许自己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和行为。行为还好说,这想法就无处不见了。只要深入,就会有个“我”在。这个“我”让我不能释怀。
我不接纳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随时都会在心里贬自己一下,这种感觉有点难受。
特别是,当我将这种状态与别人比的时候。
上次参加一个团队的课程做义工,我看到其他人的付出,我虽然也在付出,但我看到自己的付出不是那么全心全意,有保留,会偷懒,选择事情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而其中有一个义工会选择别人都不愿意做的。我内心真的觉得很赞叹,要是安排我做我也会做,但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在她面前,我看到了自己的私心。很惭愧。
有时我很想问问那些被我认为是大爱无私的人,你们内心有纠结吗?有权衡吗?可是我不敢问,我怕我的提问会玷污他们的纯净。(3.其实是怕被别人看到我的纠结和权衡。天啦,这自己骗起自己来还真的是……突然觉得好好笑。我要找个时间专门理一理自己骗自己的把戏)
无论金钱、时间,我都是这样。愿意付出,因为我认为那是高尚的。但是会对付出斤斤计较,所以即便付出也不满意自己的付出。
似乎,我看到了付出背后的索取。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如此想要付出?
学佛的时候,付出是积累福报。心灵成长领域,爱出者爱返;再往后,当你有所求地付出,背后还是匮乏。
对了,就是这个。我口口声声要高尚要大爱,其实,我很清楚我所谓高尚大爱背后都是在索取,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匮乏,却又拼命想要掩饰。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对了。就是这个。我哪是在意什么有私的爱啊,我在意的是挥之不去的匮乏感。
绕了这么久,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把自己骗的。
是啊,我就匮乏,就想要得到。怎么了?干嘛还装着要付出要大爱呢?折腾了好几年。
真实的我就是匮乏,却妄想披着高尚大爱的外衣,能舒坦吗?
OK,这一层我满意了。
起码以后不会纠结在一个虚假的命题上了。)
(3.感觉还有点什么。再理理吧。
最早,我是纠结于自己内心没有爱没有热情——因为哪怕我想奉献爱我都会斤斤计较——我斤斤计较的是“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的金钱”——背后是内在的匮乏,是我特别想得到。
我的匮乏点,不仅仅是金钱,包括时间和精力,我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精力不够,我内心总有一杆称不断地在衡量哪件事重要,而重要性又以得到别人认同为原则,匮乏和被认同如同一对双胞胎紧密相连。
金钱,也是。这个另找时间专门整理了。
所以,不要看你在做什么,行为语言是有欺骗性的,真正要看的是你在在意什么,那会泄露你的真实内心。)
似乎这还不是今天我想探究的。又偏了。
我为什么如此冷漠?
哪些事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冷漠?看不到心中的爱?
1、好东西不愿意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担心自己没有了竞争合优势)
2、原本自己可以帮助到别人,但是,对时间、金钱、精力斤斤计较。(总是感觉到这些资源很有限,用在自己身上都还嫌不够)
今天没时间了,先写到这,找空再续。
(3.这两点还是与上面一致的。好东西不愿意分享,担心自己失去竞争优势。还是匮乏和求认同。就这样了。)
接下来要面对的:
1、金钱
2、与先生的互动
3、认出每一个感受到匮乏、求认同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