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58-害怕错过

2017.10.26日 星期四 天气晴

10月26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58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害怕错过”。

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刷屏,争相参与每一个热点?

在西方世界中,近年来有一个名词来描述这种行为——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为“害怕错过”,在2013年被加入牛津词典。它指的是害怕会错过社交媒体上发生的事情(比如活动和八卦),从而产生焦虑和烦恼。

FOMO最初的研究者、牛津大学教授Andy Przybylski认为,FOMO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但社交媒体让我们更容易感知他人的生活——不但更即时,而且我们会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些人重复不断地发出post,简直无法忽视。因此,FOMO这种现象才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了现代人的现代病。今天我们来谈谈:FOMO的背后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心理,它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坏?

“资讯癖”(Infomania):

我们为什么喜欢“一心多用”的生活?

Infomania,译作“资讯癖”或“资讯强迫症”,是一个和FOMO密切相关的概念。它说的是我们不愿错过所能接受到的任何信息,因而会忍不住整日查看手机和电脑。我们害怕被发现“这个东西我没看过/没听说过/没见过”。

这个概念是Elizabeth Ferrarini在1984年提出的。当时,电子邮件刚刚兴起,Ferrarini认为,Email带来的信息碎片使得一些人成为“资讯癖”:他们不愿意错过每一封邮件的信息,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回复所有的邮件。她认为,这使得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我们似乎很难再像从前那样,区分“上班”和“下班”。

但Infomania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也是在移动社交时代。而它在智能手机普及后带来的结果就是,“分心”越来越成为可能,我们几乎在所有时候都拿着手机,习惯于一边开电话会议,一边浏览手机上的新闻;一边听老板训话,一边偷偷淘宝。

但资讯癖的心理动力还不仅于此。《一起孤独》的作者Sherry Turkle认为,我们之所以享受每时每刻都在“多线程”的生活,是受金发姑娘原则(Goldilocks principle)的影响。有一个童话故事叫作《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在这个童话故事中,金发姑娘误入了小熊的房子,发现有三张床,她无法决定睡哪一张,所以依次在三张床上都睡了一遍,从而发现了最小的那张最适合自己。金发女郎原则后来就被用来指代我们总希望在一个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状态。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希望既和此地的人在一起,但同时也在别处;给每个方面的注意力都不太多,也不太少。这种状态的本质是我们对于掌控的渴求,“我不会过度专注于某一段关系,我随时有很多退路”,是这样一种安全感。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甚至在为自己能够“一心多用”而自豪。但“分心”真的更好吗?

2005年,Hewlett Packard在英国发表了一篇引起激烈争议的研究,1100名“资讯癖”被试每时每刻都在检查邮件和信息,包括在电话、会议和进餐期间。结果显示,“资讯癖”不仅工作效率降低,睡眠问题更加严重,智商还平均下降了10个点,研究者认为其对智力的影响甚于大麻。

明尼苏达大学的Sophie Leroy教授则对那些习惯多线程的人进行了研究,她在实验中发现,比起那些在一段时间内放下手机,不查信息和邮件,专心于某一项任务的状态,多线程的工作效率实际上会更低。

她认为,这是因为在不同任务间转换的人,每当停下对一件未完成的事情的思考,转而着手另一项任务(哪怕你仅仅是瞄了一眼手机上的弹窗新闻)时,都会存在注意残留(attention residue)的问题,即当开始一件新的事情时,我们的脑海中还有一部分注意力分配给前一个任务。这也是为什么,当你在本该好好过马路或者专心开车的时候,忍不住刷一下手机,会比较容易出事故;因为这会降低注意的效率。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一心多用的生活并不美好。

我们害怕错过的到底是什么?

那么,我们乐此不疲地刷屏,到底是在害怕错过什么呢?

Andy Przybylski认为,我们是害怕错过“未知”所包含的更多可能性,害怕错过了最新、最好玩的消息,或者错过了与人交往的可能。这就好像是在接一个电话的过程中,如果有新的电话进来,我们总会忍不住暂停通话,切换到新的来电,因为那个来电所包含的信息是未知的。朋友圈也是如此,那些还没有查阅的消息、没有跟上的热点都是未知的,我们在潜意识里觉得,也许从一条状态、一封信息开始,就有可能遇到工作机会、人生伴侣,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比现在更好。

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Dan Ariely说,从另一方面来说,FOMO还源于我们内心的一种恐慌:害怕自己在闲暇时间的安排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从而过得不如别人丰富多彩。所以我们会说,在法定假期时没几张蓝天白云的出游照,“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但其实,什么才是“正确的时间安排”呢?你经过了辛苦的一周工作,决定放弃参加一个聚会,窝在家里的沙发上看剧,结果不小心在朋友圈里看到了那个聚会的照片,立刻感到自己浪费了一个周末。但也许,你选择了出游,却发现这周有一部新剧热播,上班时每个人都在议论,你又会因为没有跟上话题而懊悔。似乎不管怎么样,你都不那么容易开心。

Dan Ariely说,由于社交媒体使获取信息变得容易,拉近了你与信息的距离,因此会使你更加恐慌。与很难获得信息的时代相比,就好像是迟到2分钟的误机和晚到2小时的误机相比,2分钟的错过会令人懊悔得多,“因为你会觉得,你和赶上飞机的差距只有那么一点点。”Dan Ariely说,很多时候,在朋友圈里得到的信息带给人的遗憾,就是这种微小而强烈的悔恨之情。

朋友圈让我们更不容易快乐

1996年,Sherry Turkle第一次在TED演讲时,她的题目是“庆祝我们在互联网上的生活”,但如今,她认为网络正在“带我们去到我们不愿意去的地方”。

她认为,社交媒体使我们产生了三个幻想:

1.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收获关注。

2. 我们总是能够被听到。

3. 我们永远不必独处。

而这些幻想,正在使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快乐。这首先是因为,当我们觉得自己在被关注、被注意时,就会更注意自我形象,强化与他人的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 人天生就有评估自己的欲望,需要依靠外界的反馈来维持一个稳定、准确的自我形象。即便有量化的指标, 人们也倾向于通过和他人比较,来得出对自我的评估。

而当我们在比较时,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在接受真实的评判,而是无意识、选择性地比较。当他们需要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提升自信,就会有意识地去和较差的人比较(下行比较);当他们需要激励自己、自我提高时, 就会和比自己好的人比较(上行比较)。一般情况下,和那些“稍微比自己好一点的人”比较是最健康的。

社交媒体的出现,不仅使这种比较变得频繁,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圈里我们并不能选择合适的比较人选, 而是只能被动接受他人积极完美的自我形象(在朋友圈里展示的那一面),并有意无意地,以这种过高的比较标准来评估真实的自己。从而,我们就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

而那些只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很酷的事情的人,也有着他们的焦虑。通过发布的状态和照片来加深自我认同感(self-affirmation)的人,在现实中往往是脆弱的。那些美好的照片和状态是他们建立一个好的自我形象(self-image)的手段,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好的。久而久之,Ta会倾向于相信,那个完美的自己就是现实的自己。

2015年11月,一个澳洲的18岁网红姑娘Essena O'Neill宣布退出社交网络,把拥有57万粉丝的instagram、25万粉丝的YouTube都清空了(虽然之后也被质疑该行为为炒作)。她开始给过去三年的旧照加上注解:

“像抓拍一样自然的比基尼照,其实我在努力收缩小腹、扭曲身体、挤胸”;

“一整天没有吃东西,拍了100多张,才有一张没有小肚子的”;

“拍这张照片时,我化妆、卷发、穿紧身衣、戴着很不舒服的项链,拍了50次才挑出一张修到最好,拜托你们点赞吧”;

……

她在YouTube新上传了一个视频,叫做“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我”。

在Festinger的理论中, 这是由于在比较中,占据有利位置的一方拥有的越多,就越怕失去现有的位置。就像原本排名较高的更害怕考试失利一样。所以,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你也许能够活得更快乐。

Sherry Turkle说,我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及对社交媒体上形成的关系的认识和维护还处在婴儿期。我们并不真的知道如何有意识、有意义地去与人互动。这就像每当新事物(比如电脑、互联网)出现的时候,我们总因为还无法完全掌控它而目眩神迷,反为之所掌控。

因此,人们正在慢慢丧失一些基本的交流能力,很多人都更喜欢用短信、邮件沟通,因为在面对面谈话时,无法对说出来的话进行编辑,也就“无法展现我想给人看的那一面”。而短信、邮件进行的碎片化交流,虽然字句都经过了精心编辑,却失去了那种用交谈来真正理解彼此的能力。

社交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强社交属性的媒介,让我们彻底放弃朋友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并不能真的从朋友圈里获得所有的信息,不能真的跟上所有的潮流,不能真的告别孤独,也不能真的成为精心装扮出来的那个你。也许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真的满足于现实世界里所拥有的——当我们能够做到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不被虚拟世界控制的开始。

今日电影推荐:《社交网络》导演:大卫芬奇 豆瓣评分8.1





10月26日读书心得

《我的叔叔于勒》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主要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信息及验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圣玛洛船回来,以免再次碰上于勒回来吃他们。最后再也没见过他。

作品赏析:

知识点补充:圆形人物、扇形人物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圆形人物基本特征是: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

圆形人物的性格比较丰满、复杂、立体感强。这种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个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独立自足、气象万千的“世界”。如阿Q、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等。圆形人物是作者花大笔墨着力描写的对象,其性格轴心及多侧面、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因而人物性格稳定而不凝固,给人一种流动感。这是一种动态型或发展型的人物塑造方式,她要求空间感和强调色彩。因此,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必然是一个闪烁着各种色彩的多面体,它容量大,具有说不尽的性格内涵、多方面的审美意义,显示出多质、多向、多义的特点。

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型指人物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

文学创作上有“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或“复杂性格”和“简单性格”之说。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之称为“扁形人物”。“扁形人物”一般说来,“只具备一种气质,甚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性格固定,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动只会更显示出其性格的一成不变,在整个小说中性格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这种人物的某一种性格特征被突出地强调出来,其他性格侧面则往往被压倒、吸收,似乎仅仅成了表现这一种性格特征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静态”的塑造人物的方式,它只表现“人物身上占统治地位的或在社交中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因而扁形人物虽置身于各种环境,面对各种关系,却只和对方发生一种矛盾联系,其性格始终如一,稳定性极强,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变化。如,阿巴贡——吝啬,答尔丢夫——虚伪。以这种方式塑造人物,必然造成人物单质、单向、单义的特点。扁形人物显然是一种极度夸张的性格表现。因其夸张,人物性格往往有悖于常规常情而导致漫画化,从而产生喜剧效果。同时,这种极度夸张的性格表现,还往往导致人物性格的抽象化,使人物成为某种品格的象征而达到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超越使扁形人物貌似远离生活,而实质上却又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对某种生活内容的深刻把握,并因此而获得一定的典型意义。其作用为可与圆形人物形成一种繁简对照的辨证关系;烘托圆形人物。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分析

先说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克拉丽丝(菲利普夫人)。她无疑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是作者入木三分地刻画的一个势利虚荣、刻薄冷酷的妇人形象。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她作为圆形人物所具有的“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如相反相成型性格”这一点。比如开头交代道:“我母亲对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都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姐姐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当菲利普提出要去吃牡蛎时,菲利普夫人有点迟疑不决,怕花钱,由于两个姐姐赞成,她只好很不痛快地答应,并特意交代若瑟夫就不必了;当若瑟夫把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的时候,她马上诧异地问道:“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这些都体现出她节俭持家、生活经验丰富的特质。又如当菲利普神态慌张地怀疑卖牡蛎的人是于勒时,她虽然哆嗦了,但是很快地布置了让丈夫去找船长确认的任务。当菲利普神色惊惶、脸色煞白地回来报告确实是于勒的时候,她的表现却异常镇定:首先提醒丈夫先坐下来,别让其他人看出来;紧接着交代丈夫去把孩子们领开,并特意交代别让女婿起疑心。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她心思缜密、处变不惊、当机立断的特质,与丈夫菲利普的唯唯诺诺、谨慎顺从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菲利普同样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相比克拉丽丝,菲利普作为圆形人物,其性格内容的多侧面性和性格的发展性则更容易被忽略。作品在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小职员的同时,还体现出他对亲情的渴盼。比如文中有个细节写道:“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以此可以思考:如果菲利普不重视兄弟情谊,他怎么会借钱给于勒?更何况家里还有一个“母老虎”——当然或许那时克拉丽丝还不是那么势利和冷酷无情。再比如文中有个极具玩味和亟待填补“空白”的细节:当若瑟夫把买完牡蛎找回来的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开始追问是不可能花这么多钱的。而从前文叙述中可以明确知道,最初的五法郎银币是母亲给的,那么,为什么若瑟夫不直接把钱还给母亲?为什么给了父亲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花了多少?细细思索后,一切疑团都烟消云散,因为母亲克拉丽丝的节俭、抠门和精明算计是若瑟夫所熟悉的,若瑟夫既然为了亲情敢于冒险自作主张给叔叔小费,便很清楚一定会被母亲发现,而父亲可能不知道,也或许能悄悄地“默许”给于勒小费。因此这个细节非常真切地反映出三者对于落难潦倒的于勒的态度。其次,从叙述称谓和叙述态度上分析也能确认这一点。当怀疑并确定卖牡蛎的人是于勒的时候,菲利普对于勒的称呼变化和克拉丽丝截然不同。他对于勒的称呼有“我的弟弟”“他”“这个家伙”等;克拉丽丝的称呼则是“他”“这个小子”“贼”“讨饭的”“那人”“流氓”;到了若瑟夫这里称呼则变成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样,三者对待亲情的态度就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于勒作为圆形人物,其性格的发展性则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在文中他基本上是作为线索出现的次要人物,但是恰恰是这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浪荡公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变迁,转变成为一个重视亲情、自食其力、替人着想的好人;相反,起初人格正常的菲利普夫妇,却逐渐被金钱和生活的压力彻底地毒害和压垮。这样,作品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在对比中达到了巅峰。早先因为挥霍无度、侵占财物被称为“混蛋”“无赖”的于勒,却是作品中渴盼亲情的化身,内心并未受到金钱的扭曲和毒害,他被逐至南美发财之后,立即写信要求归还菲利普的财产,并许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之前被无情地扫地出门,发财后却“不计前嫌”,连续写了两封信,连被金钱淹没的菲利普夫妇都备受感动,称赞他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在两相比较中我们发现,于勒的前后变化和菲利普夫妇的前后变化,形成了反正、正反的对应式结局。尤其是于勒生意失败后宁愿独自过着孤苦伶仃、漂泊无依的水手生活,也不愿再回去拖累亲人,富则归来同享,穷则默默承受,显示出于勒对于客观冷酷事实的清醒直觉,同时又闪现着可贵的人性之光。

最后我们来看看若瑟夫吧。这是一位“特殊”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性格固定不变的扁平人物。之所以把他塑造成与上述三位人物相异的类型,一是短篇小说篇幅有限,为了集中笔墨更鲜明地体现主要人物的主导性格无法对其深度描写;二是因为作者表达主题的需要——精选他作为整篇文章的叙述者。现代叙述学家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他往往体现着作家的某些思想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被称为“隐含的作者”。叙述者在小说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主要有三种:叙述代言人、戏剧化叙述者、旁观者。如《水浒传》中无所不能的说书人的口吻就是替代了作者在小说里的位置而成为叙述代言人。戏剧化叙述者则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被精心挑选出来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并被深深地卷入到小说中人物的冲突里,若瑟夫就是这样的角色。他是一个充满温情、善良正义,尽力去帮助亲人和弱者的理想人物,没有被生活的压力所击垮,坚持理想,高扬人道主义的旗帜。这点在原文中得到了确凿的验证。

人物关系的深层解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分为三类: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辅助性人物。主要人物是作品的核心,承担着作品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次要人物是和主人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群体,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作为主要人物的陪衬和补充,是主人公性格的延伸;辅助性人物主要指背景式人物和穿插式人物,他们虽然在作品中常常连姓名也没有,却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背景式人物构成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活动的现实社会背景,从宏观的角度体现着时代和历史的真实氛围,在情节发展中穿针引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整篇小说来看,菲利普和克拉丽丝是主要人物,若瑟夫和于勒属于次要人物,两个姐姐、青年公务员、船长则是辅助性人物。如文本中次要人物——两个姐姐等人的出现就通过婚事——旅游——买牡蛎——确认卖牡蛎的水手的身份这样的情节发展逻辑来逐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时代氛围和背景,就连爱情也蒙上了铜臭的阴影。

人物的性格也常常是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显示出来,他们之间主要是对立、对应、对比、补充关系。深刻思索和审视作品中的各类人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存在着五组对比的关系:

1. 于勒自身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形成对比;

2. 菲利普夫妇自身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形成对比;

3. 菲利普和克拉丽丝之间对待亲情的不同态度形成对比;

4. 于勒性格的前后变化和菲利普夫妇性格的前后变化形成对比;

5. 若瑟夫始终坚持美好追求的不变和菲利普夫妇、于勒的性格变化之间形成对比。

而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之间的价值追求,一正一反,看似形成鲜明的对立,实际上是互为补充和延伸,相辅相成为社会各类人物群体的集合:在生活压力下向理想彻底缴械的一类人;在生活压力下并没有彻底缴械还心存希望,游离于中间的大多数人;在生活压力下没有屈服,始终高扬人性温情之光旗帜的人。

综上所述,透过复杂人性的深度解读,我们不难领悟到:作品不仅仅意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拜金主义的盛行、人与人关系异化,更是通过作品中若瑟夫这一人物的言行巧妙地传达出对美好人性的呼唤,深刻表达了对于隐含其中的人情、人性、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由这种思考所产生的文本意蕴的深化。

引用王富仁先生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一段解读作为结尾:“它可以让一代代的儿童都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并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骑马》

内容简介:

故事讲述了一名小职员因为一笔意外的财富而组织了一次郊游,因为虚荣装作会骑马,导致撞伤了一名老妇人,致使全家被妇人讹诈。

《骑马》的主人公埃克托尔是一个小职员,因为一桩额外的工作偶然得到了一笔特别酬劳费,于是就为全家组织了唯一的一次郊游,准备像阔人一样享受一番。郊游当天,妻子和孩子们坐着马车,但他因一时虚荣和想出风头的渴望,故意装作会骑马,结果在回程的路上非常尴尬地把一个老妇人撞伤。而那个老妇人赖在医院里不肯出来,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使他背上了摆脱不掉的负担,被迫担当起赡养老人终身的责任,弄得从此以后不得不精打细算地过更为艰苦的生活。而这对于生活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作品鉴赏:

莫泊桑的《骑马》讲述了出身没落贵族的小职员埃克托尔因得到三百法郎奖金,带全家郊游,骑马撞伤一位老人,从此无法摆脱只好接到家中赡养的故事。《骑马》常常和《项链》等作品一起被解读为“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但其实,围绕埃克托尔“梦想——实现——突转”的情节,作者安排了典型的反讽情境,指向的并不是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而是没落贵族残存的美丽幻梦和面对现实的怯懦无能;同时,围绕两个主要人物作者又设置了互相作用的两种反讽形式,对底层民众提出了含蓄的批评,表达了对人类生活的悲观认识。

一、情节设置中的反讽

(一)梦想

埃克托尔虽是小职员,但作者更强调的是其没落贵族的身份,他的一切悲喜剧都源于没落贵族的一次骑马出行的梦想。

作品一开始就用白描手法再现了埃克托尔艰难灰暗的生活,那是“一种自卑的、藏藏掖掖的、自觉羞惭的穷困生活,一种没落的贵族硬要支撑门面的艰苦生活”。正因为他曾有过贵族体验却再不能恢复荣光,所以更留恋过去,既自卑又自傲。这也是整个没落贵族的特点,莫泊桑只选择了他们的住所来表现:“他们住在贵族住的街上,圣日耳曼区的那些凄凉的街上;……这些楼房里,从上到下的住户全是有贵族封号的;不过从二楼到七楼,都似乎是不大有钱。这些当初盛极一时,但因游手好闲而衰败的人家,念念不忘的是他们的阶级偏见,日夜操心的是怎样维护门第,保持家声。”

就在这样压抑的情形下,命运突然垂顾了埃克托尔,让他有了重温“贵”梦的机会。他意外得到了三百法郎,于是决定带全家郊游,并要骑马经过香榭丽舍大街,风光一程。对埃克托尔来说,这次骑马有很多含义:可以展示骑马技术,他热切地盼望着,每晚都要将孩子放在膝头颠动,预演骑马;可以显示贵族素养和英勇品质,他“大谈他的骑马术,讲述他当年在父亲家里的种种英勇事迹”;能使他受到重视,“只凭这一手,就能得到长官们的重视”。正因为他在现实争斗中没有实力,受人轻贱,所以骑马带给他的除了虚荣的满足,更多的则是生存的实际利益。

他充满信心地盼望着骑马出行,而这恰恰构成反讽的基础。埃克托尔的梦想不断推动情节向其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梦想早已成为被嘲弄的理由。

(二)实现

埃克托尔的梦想越来越强烈,终于到了实现的这一天。出行前,他不忘炫耀其相马技术,因为这是贵族素养的一部分,“他把马的四条腿一一扳起来捺一遍,他按了按马的脖子、两肋和飞节;用一个手指头试了试它的腰;他掰开它的嘴,检查了牙齿,立刻说出了马的年龄”。去郊外的路上,他还不忘炫耀骑马技术,“他故意在马背上大起大落按照英国人骑马的姿势小跑着。屁股刚一挨着鞍子,他立刻就仿佛要升入天空似的向上蹿起来”。其实他根本无力驾驭马,“两只眼老是向前盯着,脸上的筋都绷得很紧,没有一丝血色”。更讽刺的是,家人误把他的狼狈看作技术高超,“两个小孩在车的颠动、心中的快乐和新鲜空气等等陶醉之下不住地尖了嗓子大叫。马听见喊声害了怕,就狂奔起来”。马越是狂奔,他越是在马背上颠动;孩子越是大叫,马越是狂奔……就这样,他侥幸到达了目的地。

但是埃克托尔并没有承认自己无能,而是坚持按原计划绕道香榭丽舍大街返回。因为这是最繁华的大街,会让一家人的虚荣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香榭丽舍大街果然热闹非凡,人越多,一家人的虚荣感越强烈,越兴奋异常;但从另一方面说,骑马越危险。其实,他们的虚荣正成为反讽的对象,“如果我们把反讽看作一个从属性的环节,那么它就是能看透生存中的乖戾、谬误以及虚荣的锐利眼光。……但就其做观察的方式而言,它却并不摧毁虚荣,不像正义摧毁罪恶那样,它也不像戏剧那样具有和解的因素,它强化虚荣,使虚荣者更虚荣,使疯狂者更疯狂”。

(三)突转

正当全家人陶醉在荣耀中时,马突然狂奔起来,撞倒了一位老太太!情节的“突转”与之前的“梦想——实现”结合,恰好形成完整的反讽,因为“事件反讽的受嘲弄者多少明确地表示依恋未来,而始料不及的事态变化使他的计划、企盼、希求、忧虑或者热望发生逆转或遭到挫折”。

围绕埃克托尔“梦想——实现——突转”的反讽情境,作者展示了没落贵族的迷梦及其破灭。骑马只是一次“贵”梦重温,现实生活中越无力,梦想越具有魅人的力量;出行越光辉绚烂,撞人事件造成的“突转”越富有反讽效果。

二、人物关系中的反讽

围绕老太太和埃克托尔,作者又安排了互相作用的两种反讽:一种是“过分自信式”反讽,即“有的人似乎很自信,或者说,被刻画得让我们看上去很自信,他们相信万事皆不出他们所料,而在我们看来,他们的料想却大错特错”;另一种是“自我贬抑式”反讽,即“反讽者戴着假面具,但那是作为伪装或‘代言人’(persona)而起积极作用的假面具”,他“在扮演一个无知、轻信、诚恳或过于热情的人物”,“给人以低能的印象”。在两人交手的过程中,貌似愚钝的老太太其实异常狡猾,而自认为聪明的埃克托尔其实天真幼稚,恰好构成这两种反讽。

一开始,“那老婆子看上去好像已经死了,脸色蜡黄”,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同情。埃克托尔从医生那里知道的真实情况却是无甚大碍,他天真地告诉家人,“干系不大”。老太太被送进病房,“苏醒过来,不过据她说,内部非常疼痛”。埃克托尔“一听说她没死,立刻恢复了希望,他答应替她负担治疗的费用”。他付了巨额医药费,虽然医生诊断她休息几天就会好,但老太太就是不承认已经复原。埃克托尔只好把她送进疗养院。在疗养院,埃克托尔不在场时,她“很满意地在喝油腻的肉汤”“面色也照常了,眼睛也有神了”,但埃克托尔在时,她却说“毫无希望了,并没有见好”;医生明明知道她没事,但“只要一扶她,她就鬼哭狼嚎。连挪动一下她的椅子,都不能不使她发出悲惨的叫声”;她从早到晚不停地吃,“很快活地跟别的病人聊天说地,好像已习惯于这种不走不动的生活,就仿佛经过了五十年的上下楼梯,拍打褥垫,上楼送煤炭,这儿扫扫那儿刷刷的生活,这是她所应得的休息”;埃克托尔希望通过医疗鉴定了结此事,“约请了四位大名医替这位老婆子会诊”,可是“她听凭他们检查、听凭他们摸、按,一面睁着刁钻的眼睛偷偷看他们。……他们只好万分小心地又把她抬到她的原座上”。这样,过分自信实则无能的埃克托尔变得“万分颓丧”“走投无路”,再也不能摆脱老太太,要赡养她到终老,而看似愚钝的老太太结束了五十年的洒扫生涯,预备到埃克托尔家安享晚年。

从两人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莫泊桑的嘲讽和同情。在他笔下,埃克托尔是怯懦无能的没落贵族的典型,当他们面对社会的争斗时,特别是与狡诈的底层民众交涉时,丝毫没有防守与反攻的能力,而底层民众也绝不像传统作品表现得全都那么善良坚强。

三、总体反讽

莫泊桑并未就此止笔,而是将反讽深入到形而上的高度,因为反讽“不是对这个或那个现象,而是对存在的总体从反讽的角度予以观察”。通过埃克托尔,莫泊桑既讽刺了贵族迷梦,又指向生活现象的不可知、人的痛苦的挣扎,以及一切希望和努力的徒劳。因为从本源上说,人类存在即含有反讽的成分,一方面是“地道的或原始的反讽者”上帝,“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超越凡俗,独揽一切,永不泯灭,无拘无束”;另一方面是人,他“深陷在时间和事务之中,盲目行动,临时应付,生命短暂,不得自由——而且自信得竟不知道这即是他的窘境”。

作者借助埃克托尔骑马出行的“梦想——实现——突转”最终指出了整个人类生活的悲剧性质。“这种孤独的人深信,他来到世界上只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快活和享受;他以自己的整个生命冲向这种幸福。但是莫泊桑指明,对于这种人说来,幸福是悲剧性的不可企及的,《骑马》展示了没有反讽者的反讽:生活充满隐秘的奸诈和狠毒,设下圈套和陷阱,人们就处于这样可笑又可悲的境地;热情和梦想蒙蔽了理智,造成可怕的灾难。这种思想源于莫泊桑对生活的悲观态度。他说:“生活是由最相异,最意外,最相矛盾,最不调和的事物组成的;它是粗糙的,没有次序,没有连贯,充满了不可理解的变故。”对于本质上即为矛盾的世界,唯有爱恨交织的态度方可把握,即如莫泊桑小说《一生》中的女主人公的使女罗莎丽所说:“人生从来不像意想中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那么坏。”輥輳訛可以说,莫泊桑已上升到爱一切不幸者的人道主义的高度。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58天,今日小理论是:害怕错过,社交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强社交属性的媒介,让我们彻底放弃朋友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并不能真的从朋友圈里获得所有的信息,不能真的跟上所有的潮流,不能真的告别孤独,也不能真的成为精心装扮出来的那个你。也许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真的满足于现实世界里所拥有的——当我们能够做到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不被虚拟世界控制的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298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701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078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87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01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410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29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12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24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9评论 2 24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03评论 1 25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68评论 2 2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94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4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7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35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312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编者按:我们学了《我的叔叔于勒》,文中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的金钱至上的丑态跃然于纸上,孩子们在课堂上对文中人物的分...
    执笔溢情阅读 1,785评论 0 3
  •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怦然心动 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暗恋一个小男孩...
    Dorae鱼阅读 649评论 0 1
  • 积极的看待工作,这句话可能会给你带来快乐的心情吧! 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工作是消极的,一个同事跟我说:“我干了那么多活...
    OO碰到OO阅读 193评论 0 1
  • 两个孩子,只有一个苹果,母亲怎么办?第一位母亲让大儿子学孔融,让梨给弟弟,第三位将苹果一分为二,二人均摊;第二位母...
    二班班阅读 257评论 0 0
  • 秦空没有来上课。 到了学校苏杭才告诉骆月她昨天下午忘记告诉秦空骆月已经先走了,骆月皱了皱眉头,怪不得秦空好像生气了...
    宁我阅读 2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