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度分割理论

六度分割理论又称六度分离理论、六度人脉理论或小世界理论。它认为在现代社会关系中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通过至多六人建立起联系,换言之,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六度分割理论最早于1967年由Stanley Milgram提出。他描述了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场景:

Fred Jones of Peoris, sittingin a sidewalk café in Tunis, and needing a light for his cigarette, asks the manat the next table for a match. They fall into conversation; the stranger is anEnglishman who, it turns out. Spent several months in Detroit studying theoperation of an Interchangeable-bottlecap-factory, “I know it’s a foolishquestion,” says Jones, “but did you ever by any chance run into a fellow named BenArkadian? He’s an old friend of mine, manages a chain of supermarkets in Detroit… ”

“Arkadian, Arkadian”, theEnglishman mutters. “Why, upon my soul, I believe I do! Small chap, veryenergetic, raised merry hell with the factory over a shipment of defectivebottlecaps.”

“”No kidding!”, Jones exclaimsin amazenment.

“Good Iord, It’s a smallworld, isn’t it?”

的确,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似乎经常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一些和我们距离很远但又拥有一些共同好友的新朋友,Stanley大胆猜测,是不是我们所处的人数众多的庞大社会可以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被划分为极为简单的小世界,而在这些小世界中,任意两人间的间隔都是极小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设计了著名的连锁信实验。

他招募了296位来自Kansas和Nebraska的志愿者,要求他们将一封信分别转寄给一位Cambridge和Boston的他的朋友。该实验有以下三个要求:一、虽然目标人物的身份是已知的,但是志愿者只能通过相互认识的私人关系进行信件投递;二、如果当前保存信件的人不认识投递目标,他应当将信寄给自己认识的更有可能认识目标人物的人;三、试验者每进行一次转寄都要将寄信信息反馈给实验者,以便其追踪信件路径。最终,在实验中,共有64人成功将信件转寄给了目标人物,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所经历的平均节点为五个。因此Milgram得出结论,任意两位陌生人之间的节点数在2至10之间,而平均节点数为5,这说明短路径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短路径快速地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除了Milgram之外,还有很多人也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相关研究。

邓巴数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概是150人,故该结论又被称为150人定律。根据150人定律,我们可以大胆做出假设。若经过6个节点,我们可建立联系的人数最多可达到150^6,即1.14\times 10^{13}  人。远多于地球的人数总和,当然在实际情况下,我们无法保证路径中每个人认识的150人没有重合部分,也无法保证每个人的社交数量都能达到150,但即便考虑到种种限制因素,仍然不得不承认,我们通过6个节点后所能认识的人数是极为庞大的。这丛某种程度上也为六人定律提供了支持。

而现在一个名为Last.fm的音乐网站所提供的插件功能,也从侧面证实了六人定律的正确性。这个名为好友关系链的插件可以显示你和任何用户最快串联起来的关系链。Last.fm在09年3月即拥有超过3000万注册用户,而大部分用户之间的关系链的确在6人以内,这还是在有很多用户都只有一位好友的情况下。知乎网早起采取邀请方式注册,在只有两层关注链深度的情况下,便轻松达到了4万多用户。

Erdos和Renyi所提出的Erdos-Renyi 模型亦可以说明问题。假设共有N个人,每个人都和其他m个人随机相连,那么根据Erdos-Renyi 定理,其中任意两人间最长的距离有极大可能小于2[Log(N)/2Log(m)]+1([]为向下取整)。世界上共有70亿人,每个人平均有150名联系人,那么N=7000000000,m=150,代入其中可解得该最长距离为5。考虑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语言文化隔阂,地理壁垒等因素,网络并不可能实现完全随机,最终结果应该略大于5,但是仍满足6人分割理论。

2003年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者们又利用email系统复刻了Milgram的寄信实验。他们邀请了超过24000名志愿者参与实验。这些志愿者被要求通过依次寄电子邮件给认识的人,最终将邮件寄送给来自13个国家的18位目标人物,他们包括来自澳大利亚警察局的公务员、来自挪威的兽医和美国常青藤大学的教授等等。最终有384人只用4个节点人物就完成了任务,而志愿者们所用到的平均节点人物数在5至7之间。

2008年英国《卫报》更是报道,Microsoft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了六度理论。他们研究了来自超过1.8亿人300亿的电子通讯记录,这份数据几乎涵盖了在2006年六月使用Microsoft Messenger服务的所有用户。如果两名用户通过该软件相互发送过至少一则消息,则他们被判定为熟人。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在任意两个陌生人之间所存在的分隔点最小值的平均值为6.6,其中78%的用户用到了七步或少于七步的连接,但也有极少数的人被分开了多打29个节点。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可以通过不超过7个人的“熟人网络”与别人建立联系。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六度分割理论也有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开始出现。

第一,寄信实验的实验对象全部是居住于文明社会中,与其他人建立有稳定联系的人。但如果考虑到世界存在许许多多的孤立小社会,如原始部落或偏远地区的村庄等,这些小社会中即使有超过150人且每个人都有150个朋友,他们的一度空间的确有150人,但二度空间、三度空间仍然会是这150人,无限度空间也还是会是这些人,社会网络根本无法扩展出去,更不用说希望实现六度分割理论所依靠的那种指数增长。故这个理论实际只在传播学和社交范围内适用,比如SNS、豆瓣、email用户等。果壳网用户艾斯昆就曾基于豆瓣用户数据绘制单向关注的人际数据,如下所示,分别是他关注列表的一度空间、二度空间和三度空间。可以发现其实在二度空间之后的数据量已十分惊人。所以不得不承认六度分割理论在SNS系统中仍然是吻合的很好的。

第二,六度分割理论的本质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第三人传递,然而这种第三人的连接强弱本身说没有被量化的。一方面,我们没有办法定义这个“熟人”的界限在哪里,相识多年可以促膝长谈的老友和只在聚会上见过一面交换了联系方式的人,在这个实验中都一概被当作一个节点处理。但显然经过6位前者建立起的关系链的强度和经历6位后者建立起的关系链的强度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在庞大的社会网络中的节点是有强弱之分的。某些名人的关联数可以达到普通人的几倍之多,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强节点。对于他们而言,要建立起与陌生人的连接步骤会大大减少。而对于许多不善交际的普通人来说,要建立起与相同目标的联系显然需要更多的节点加入。所以我们最终得到的6人的概念只是基于平均值,并不能代表每个人的社交水平。比如寄信实验中大部分的传递都是由那些极少数的明星人物完成的。在另一个5%的飞行员实验中,实验者还发现2/3成功的传递是由同一些“明星”来完成的。因此不难发现,在建立社交链的过程中最难的不是建立起普通人与名人的联系,而是建立起普通人与名人之间的联系。普通人与名人的联系是自下而上的,越至上层所经历的节点强度越高。但是要建立起普通人与普通人间的联系,如果选择全部在下层的路径,则节点强度弱,不易实现连接,如果选择自下而上然后再自上而下的路径,又会不可避免地增加节点个数。

第三,我们对六度分割理论的假设基于最小路径,它假设传递链条中所有的实验者都完全有能力发掘链条终端的两个人传递的有效性,而这个最小路径的成功率是很低的。比如当年Milgram的寄信实验,在296位志愿者中只有64位最终成功。因为最小路径多是唯一的,尽管我们在进行理论假设时可以进行准确的判定,确认最小路径所需经历的节点是那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判断谁是最有可能认识目标人物的这一步骤需要由人们自行判定,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条经历6个节点的路径中只要有一人判断错误,就会导致路径变长。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理想情况下,六人分割定律有数学计算的可能性,却不能说在社会网络中存在普遍的六人分割定律。

第四,六人分割理论提出于五十多年前,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我们的通讯方式大大改变,与陌生人建立起联系可能早已不再需要6步之多。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已经变小了。有社会学家研究了所有Facebook用户之间的联系,发现每两人之间最多只间隔四个人。可经由网络社交建立起的节点和我们所说的节点还是同一种意义吗,这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比如,如果不依靠社交软件我们想要与马云建立起联系,需要经过逐层向上的节点,但通过微博等软件,我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私信与他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可能是单向的,但我们仍不可否定社交软件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六度分割理论建立起的联系媒介成本较高,传递效率更高,二通过社交网络建立起的连接媒介成本较低,传递效率也相应较低,同时实现低媒介成本和高传递效率仍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六度分割理论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尽管六度分割理论并不能适用于全球,但在某个特定世界中人与人间的距离的确可以很小;其次,由于种种实际情况的限制,六度分割理论是一种现象而非定理,它拥有数学上的可证明性,却不在现实中具有普适性,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其加以运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六人分割理论努力拓展自己的社交圈,与更多的人建立起联系。同时它在计算机互联网、万维网、食物链网络、电力网络、好莱坞的演员关系网、科学家合作网络等等都有类似的表现。小世界效应如此普遍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等选择沿着最短路径距离长度,则可以获得最快的传递速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度理论 所谓六度分割理论是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哈佛大学心...
    穆秦楚阅读 5,331评论 1 2
  • 网上扒来的好文,俺只是好文的搬运工。 作者:郝培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
    花间墨阅读 2,352评论 0 6
  •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现象(又称为“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
    汶静儿阅读 1,276评论 0 0
  • 你有一个好点子, 你有强大的人脉资源, 你认识很多大牛、大咖, 但是,你至今仍未成功。 某天凌晨,你突然惊醒在床头...
    一只小白blanc阅读 419评论 0 0
  • 早上醒来,三个少年要出去吃牛肉面,被我叫住了我,我给他们一人煮了一碗螺蛳粉。 饭端上来,他们一会儿吃了个碗底朝天点...
    常春静阅读 30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