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74-拥抱脆弱-第15周总结

2017.11.17 星期五 天气晴

11月17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74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拥抱脆弱”。

先来听一句名言:“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曾以为,等我们长大,我们就会不再脆弱。然而长大就是一个接纳脆弱的过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脆弱。”

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为什么说人际关系中“脆弱” 是一种必要的存在。什么是“保持脆弱”?为什么要保持脆弱?你可能不知道,这是你拉近和别人的关系,以及提升别人眼里你的吸引力的一个方法。

脆弱是什么?

脆弱是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在需要情感投入时,容易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与一些其它的情绪状态不同(如幸福、恐惧等),人们不太容易长时间地让自己感受到脆弱这种情绪本身。人们比较多在一瞬间感到脆弱,然后立刻转化为由脆弱唤起的自我防御。

这种防御状态会表现为其它的情绪状态。而不同的人,在感到脆弱时表现出来的主要情绪状态也有不同。我们在这里提出两种不同的类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情绪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只讨论哪一种占据更主要、更核心的位置):

第一种人,在感到脆弱之后,随之体验到的核心情绪状态是恐惧,即对“被剥夺”、“被伤害”以及“被孤立”的恐惧。他们脆弱时,常有的想法是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害怕对方冷眼相待,害怕得不到肯定。比起“我是不是值得”,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有没有人会来帮助我,爱我,或者哪怕只是安慰我”。

当他们感到脆弱时,他们会主动去寻求关系,以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安慰,从而能化解自己的脆弱感。

第二种人,在感到脆弱之后感受到的核心情绪状态是羞耻,即对自身价值的羞耻。他们不仅担心别人帮不了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别人的关心。

他们不会像第一种人那样愿意主动去索取。甚至坦然告白自己内心的想法都是非常困难的。当他们感到脆弱时,他们倾向于自我隔绝,不与他人发生联系。那些能够提升他们对自身价值感的认同的事,才能化解他们脆弱感。

脆弱时表现为两类不同情绪表现的人,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容易感到恐惧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情愿接受那些可能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以避免恐惧(例如放低姿态哀求);

容易感到羞耻的人,则宁愿担惊受怕也不作出让自己羞耻的行为(例如主动询问对方对自己的感觉)。同时,二者又是“互斥”的,不容易互相理解。

无论是哪种人,脆弱都还会产生一个有趣的作用,让我们把自己的脆弱当作别人的问题来感知——“投射”。例如,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个体因为“害怕自己的真心没有好回报”而有所保留,却常常责怪对方没有坦诚相待。这就是把自己的脆弱投射于对方身上的一种表现。

我们为什么需要保持“脆弱”?

在完全信任的人面前,我们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恐惧或羞耻(尽管后者还是相对比较难)。

但是,对于那些我们想要走近,却还不信任的人,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这样冒险,在他们的面前仍然保持我们的“脆弱”呢?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告诉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1. 保持“脆弱”的人更有吸引力

比起伪装,人本能地更喜欢真实的事物,同时其实每个成年人内心都知道世界本就是混乱且不完美的。

生活中,那些保持脆弱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一个群体最受欢迎的几个人之一。因为他们往往更放松,在人际间更随和,也显得更完整和真实。在这样的人面前,其他人也会感到更小的压力,不需要担心“冒犯”,也不容易觉得“被评价”,这种真实会让其他人更容易信任,也让其他人有了空间和许可去同样地保持脆弱。

2. 保持脆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关键

“脆弱”让彼此可以更真诚的交流,并建立更深层的联结。为此,社会心理学家Althur Aron做了一项研究,将互相不认识的人随机两两组合,并根据给定问题进行45分钟的你问我答。其中一组人得到了一些较为浅层次)的问题,例如,“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你喜欢的节日”等。而另一组人则得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爱在你生命中的角色”,“你上一次和别人分享的最难过的事是什么?”等。

问题结束后,每一个组合中的双方都需要对彼此的亲密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发现,第二组人(回答更深层次问题的人)中的组合对于彼此亲密程度评分比第一组人的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第二组人的评分甚至比那些原本就是好朋友的人当中的30%对于亲密程度的评分更高。更有趣的是,参与研究的第二组人当中,很多人在此项研究结束之后,成为了朋友,甚至恋人。

除此之外,Medical News Today的调查也发现,坦诚地互相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Brené Brown在经过数千人的访谈之后也发现,保持脆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关键。

3. 压抑脆弱可能取得反效果

为了接近他人刻意地展现完美和强大往往会取得反效果。

在James Gross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当我们刻意地隐藏自己的感受,表现出不真诚的一面时,对方是能够感知到的。虽然ta不一定会拆穿(人艰不拆啊…),但他们的生理反应——血压上升,却很诚实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生理反应也解释了当我们在和虚伪的人相处时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

此外,被压抑的脆弱并不会彻底消失,它可能转化为其他的情绪表现,例如愤怒。在亲密关系当中,那些不允许自己脆弱的人,在感到脆弱的时刻,会对那些令他们产生恐慌或羞耻的人表示愤怒。而且这种脆弱时的表达常常是对人不对事的。这种愤怒会我们的关系长期陷入不和谐和冲突之中。

对脆弱的常见误解

脆弱是人们正常、普遍的一种情绪状态。但人们常常对脆弱有过多的误解,其中最常见的有:

误解1:  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选择不脆弱

脆弱不止存在于爱情里,事实上脆弱无处不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包括工作关系中,都会有让人脆弱的时刻;而即便不在人际关系中,仅仅由于自身的经历和行为也会产生脆弱的感觉,例如独自外出、尝试有挑战的任务等。可以说,脆弱感就是活着的一部分。

因此,脆弱并不是一种选择。我们所能选择的只有,当我们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是压抑脆弱,还是正视脆弱。事实上,研究发现,能够接纳脆弱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反而更坚韧,也更容易修复自身。

误解2: 脆弱等于虚弱

很多人以为,允许自己脆弱,是一种虚弱的表现。其实不然。允许自己脆弱的人,是那些在新进入一个人群,愿意主动笑着介绍自己、结识新朋友的人;是那些没有十足把握,但愿意接受挑战、尝试不曾做过的任务的人。

就好像清晰地看清并承认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很有能力的表现;允许自己脆弱是充满勇气的状态,是一种很有力量的状态。

误解3: 不掩饰脆弱就意味着自曝其短

有些人认为,所谓“允许自己脆弱”就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自己的秘密,大谈其谈自己的痛苦。其实恰恰相反,脆弱是有边界的。脆弱也是有程度的。成熟的方式是,你在不同的人面前,根据你们之间的边界,让自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循序渐进。那些我们愿意在ta面前毫不掩饰自己脆弱的人,都是已经赢得我们信任的人。否则,的确是你自己让自己处在了更容易受伤的位置。

习惯了自我防备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脆弱”?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自我肯定和自我宽慰这两种能够帮助我们卸下防备的重要手段。

1. 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指我们不会因为失败和错误而否定自己,也不让行为的后果定义自我价值。要理解到,你是一个比你所做的事更大的整体,“you are more than your past mistakes”.

这种自我肯定并不是赞同我们所做的一切(再次强调接纳和赞同的区别),也并不是鼓励我们无视道德和良心,而是把“我”从我所遭遇的失败的事中抽离开的一种方式。

我所做的事不再是我本身,而是我在面对当时的情境下的一个决定和选择。当我们能把我们的失败仅仅当作行为和事件来理解,我们就不再需要寻求借口,也可以不用陷入永恒的自我否定中。

2. 自我宽慰

当自己感到负面情绪时,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到了xxx的情绪,是因为xxx。

鼓励自己“表达情绪”(哪怕只是对自己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情绪。表达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于“这种情绪产生的合理性”的认可,进而我们会重新获得一种对自己情绪的掌控感。

3. 分享,但要注意由浅入深

当人们处在互相了解的阶段时,真诚和过度自我暴露可能仅仅只是一线之隔。保持脆弱,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一段感情的开始阶段就毫无保留地向对方袒露所有。社会心理学家Stan Trefer的研究发现,逐步地与对方分享自我更有利于关系的发展。

4. 展现不加“滤镜”的真实人生

在关系开始的初期,我们常常想要向对方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但在不断相处的过程中,那些真实的我们难免会暴露出来。同时,维持完美形象,对于一段长期关系中的个体而言,是一件很容易让人精疲力竭的事。

如果你想要的是短期的愉悦,那么经营完美的第一印象可能能帮你获得你想要的,但如果你想要的是长期的伴侣,就要在生活里展现真实的样子。

保持脆弱,大有可能让我们因此陷入窘境,甚至受到伤害。但它有利于我们获得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我们人格的发展和成熟。保持脆弱还能让一个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取得更高的成就——这些人更愿意不断学习未知事物,接受更大的挑战。

少年不怕。Let’s live dangerously.

今日电影推荐:《西雅图夜未眠》1993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7.9 汤姆·汉克斯主演




11月17日阅读心得:

《梁文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终身学习”?》

原标题:《教育自己的必要》作者梁文道

1.为什么全世界小孩都要上学

2.还缺个“假鸡蛋专业”

3.鱼没有了,还能钓螃蟹

4.儒家教我们“决定自己的人生”

5.我们自我膨胀到没有自我

网络牛人谈写作

和菜头篇

公众号“槽边往事”2017年4月5日的推送《同学们,交作业了》

一共汇集了和菜头12篇关于写作的文章。

关于微信公众号的开局:

1.起一个好的微信号。中文名、英文ID、和自己的ID最好全部统一,方便粉丝查找。

2.选择一个固定的主题。无所不谈的微信号没有任何价值,需要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对特定的话题发言。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可以获得一群特定的用户。

3.每天只有一次机会,且你的文章出现在微信订阅号里,那里有大一堆正在更新的账号,你没有那么重要,用户不会仔细看你每一个字,所以请学会起标题,短一点,学会写带诱导性质的按语。

4.微信是完全开放竞争的态势,必须做到足够好,令人足够满意,才能形成媒体形态的二次传播。微信不是媒体,而是朋友和熟人之间联系的平台,所以怎么对待你的朋友,就怎么对待你的读者。

5.用简单的图文模式。

关于微信公众号的格式:

1.请在段落间空行!

2.首行缩进去死!

3.记事本万岁!

公众号创作指南:

1.主动将公号内容分享到群,让朋友帮你的内容点赞,可加快拿原创标的速度。

2.在微信的特殊传播机制中,先让自己的文章打动自己的亲朋好友,透过层层人际关系,向外传播。永远不要忘记,在文末写上“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并附上你的公众号二维码。鼓励读者长按二维码关注。

3.掉粉再正常不过,往往不是内容原因。但一定要保证,有一批铁杆粉和粘性读者。

4.不用关心红利期的问题,迄今为止,微信公众号里依然缺乏足够多优秀的内容。红利期是猪都能飞,而对于一只鸟来讲,什么时候都可以飞。

5.动手写下来。

公众号创作指南(续)

想走得远,势必要考虑社会价值。简单说就是(有用的内容),哪怕一个公众号只谈做饭做菜,只要抱持更新,最终也能吸引到一批读者。

别在他人休息时间发布更新。

许多人给我留言,告诉我说“我已经坚持每日更新了XX天”。停!不要那么做,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天天见面,难免生厌。对作者压力很大,对读者压力更大,不点开不舒服,给对方每天增加了劳动量。

每周两三篇,读者就会感觉到“作者好勤奋啊,随时都看到有他的新文章。”

否则,读者一旦你的名字下有一堆未读的数字,那么读者就会想:反正也看不完,就让他继续啰嗦去吧。

持续创作,时光会帮你消灭百分之九十九的对手。

真正认识你价值的人,最终才会成为你价值的一部分。技术上应该考虑拟定吸引人的标题,和能抓住眼球的题图,价值上应该服务你自己,和极少数能够理解你,肯为你花时间的人。

培养出一批能常伴左右的铁杆粉很重要。

《怎样写好游记》掌握好理性的叙述和感性的抒情之间的平衡。掌握好写作者以自己为主的主观视角和以旁观者为主的客观视角中取得的平衡。

《求你了,请努力写好说明文》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能力: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把一件事情按照对方能理解的方式给讲解清楚。

《普通人的妙笔》真实,生活化,温暖动人,诚实,不要刻意用文辞做修饰,不要在乎文笔,写下来就好,真实自有其力量。

李笑来篇

2017年3月12日——3月17日 李笑来得到APP专栏,用五篇文字讨论“为什么你一定要学会写作”

写作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也是相对来看最容易成为普通人起步的台阶之一。(给一个人讲道理,和给一群人讲道理的差别)

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与沟通能力,有这些能力的人不写,吃哑巴亏

肚子里没货,写不出来怎么办?不要等到完全准备好再开始,目前我们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为后面的每一篇文章做准备。

怎样锻炼让自己写出来的内容让他人也有感触?说得足够清楚,对他人足够有用,则能体会到反馈的感觉。

作家不能凭借灵感才写作。写得不好不要太在意,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慢慢就成了能力。

如果一直保持勤动笔的习惯,就会不自主地去观察生活,输出倒逼着输入,进而发现一些在没看到写作重要性时过去,所忽视掉的东西。

没货,缺练。

演讲与写作,都是比私下交流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有效沟通方式,说话谁都会,写字谁都会,但,同时面对很多人发表文字,其实并不是谁都会,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

万维钢篇:他没有写关于写作的事,但本人就是个榜样。

古典篇:

许荣哲的故事公式:只要在启动一个故事的时候,问七个问题,故事自己就出来了。

(1)目标(2)阻碍(3)努力(4)挫败(5)意外(6)转弯(7)结局

4月16日到4月22日的超级个体专栏中,详细介绍了写作。

写作确实让人思想精进,语言是一维的,只需要5秒钟检测逻辑自洽,而写作是二维的。

三种写作:罗曼蒂克式、记录式、影响和传播式,都可以,但就怕混着用。

五个问题,写出好文:

1.最近有特别想分享给别人的事儿,或者观点吗?

2.这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让你觉得有价值?

3.知道了这个观点,有哪些概念是需要确认的?

4.好,如果我接受这个观念,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5.你的观点是什么?

建议:初学者没货,可以先练转述。

不要希望一气呵成写成文章,从编与设计开始。(先列出大纲和分问题(5问)然后寻找资料,把所有资料堆在一个文档里,有机结合起来。)







第15周总结

1.尴尬感

是什么——尴尬,与内疚、羞耻等类似,都是人的一种情感。当体验到尴尬感时,人们会明显的感觉到不适、觉得自己笨拙,通常也会有脸红、出汗、坐立难安、结巴等生理与行为上的反应。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感到“自己被评估”或“自己被暴露”时,尴尬感会产生。

三种发生情形:

因感到被评估而尴尬——如衣服有污渍,当中出丑

作用原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会根据一些社会准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文化中对于每个角色身份的定位,对其他人的言谈举止做出一些积极或消极的评价。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把这些准则和规范内化,形成一些想象中的观众(超我)。

我们也会因为感到“那些和我们有关系的人被评价了”,而感到尴尬。孩子为父母的一些行为感到尴尬(哪怕是被表扬……)

因自我暴露而感到尴尬——身体的暴露,如走光;情感的暴露,如被要求在公开场合表达情感;私有物品的暴露,如同事忽然来到不整洁的家中;都属于自我暴露带来的尴尬。

作用原理:当我们内心极度想要“展示”或“希望被别人了解”的东西不被自己的超我(代表道德感的我)所接受时,原本的冲动与渴望就会被压抑,取而代之的就会是一种尴尬感。

共情尴尬——因他人的尴尬而尴尬

哪些人更容易感到尴尬?

(1)有虐待性的超我:超我,指的是那些被我们内化了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因而,它也被认为是人格结构中的约束者。一个有虐待性的超我,会过度地以规范和准则对自我进行评判和约束,这就会使人不停地指责和贬低自己,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对自尊造成伤害。

那些有着“有虐待性的超我”的人,同时又会渴望通过他人的肯定与赞扬,来弥补严苛的超我对自尊所造成的伤害,这会使这些人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或总觉得别人在关注自己,从而使他们觉得自己“永远处于”他人的评价之中。

(2)更有能力与他人共情的人更容易感到尴尬

尴尬感的影响:越容易感到尴尬的人,越少表现出攻击性。越容易感到尴尬的人,因为害怕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尴尬也会变得越谨慎,从而不能真正投入和放开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怎么做:1. 认识自己的尴尬感2.临场技巧:承认;承担;补救;愤怒;逃避;自我接纳、自我关怀(价值评判不来自于外界)

电影——《叫我第一名》

2.策略性坚持

坚持是什么:

从一而终的追求和持久不变的努力

坚持坚持目标,但调整对目标的期望值(逃离北上广,调整期限,改变实现程度)

目标,但改变目标实现的道路和方式(本质不变形式变)

世界上不止存在着坚持与放弃两种按钮,它们并非非黑即白,是一个连续的谱

哪些人容易陷入不健康的坚持?

恐惧未知的人;头脑僵化的人;被传统观念所绑架的人;

如何做到有策略地坚持呢?

你首先需要知道,哪些目标是值得坚持的:你的目标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保证坚持的动力;你的目标要符合自己的能力。--提高目标的可行性;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只有放弃那些无谓的坚持,我们才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坚持正确的事。

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眼下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坚持下去呢?有以下几条标准可以供大家参考:

你所坚持的是否有成功的可能;这件事的成败取决于他人;这件事让你已经无法活在当下;你所坚持的事让你开始怀疑自己;你好像对坚持的过程本身上了瘾。

你经常看到的,做出了任性选择、坚持并最终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的人,大都是找到了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目标,然后持久地努力下去。

愿你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坚持正确的目标,然后再尽你所能做到最好。

电影:《百万美元宝贝》

3“出轨现象”

为什么出轨变成一种普遍现象?

1. 出轨似乎是人类(动物)的天性。2.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出轨的渠道和机会越来越多,出轨的定义也在不断扩大。3. 人们对性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不过,在人群中,总有一些人似乎比起其他人来更容易习惯性出轨。

容易出轨的生理性原因——有些人的基因可能就会导致更容易出轨。新的研究发现,有一些固定的基因变体,导致某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出轨,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出轨,更多时候是心理性的诉求——有时候,出轨其实是为了解决出轨以外的问题。

(1)有的人出于一种强迫性的渴望而出轨,出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法自控的强迫性行为模式,他们需要不断的“蜜月期”或者新鲜的性的刺激,来满足自己对性和爱的渴望。

(2)低自尊(缺乏安全感)

(3)自恋(他们需要通过吸引他人的程度、性伴侣的数量、出轨对象的外表和地位,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真的被出轨对象吸引。)

(4)对自身现状感到不满意/厌恶

(5)在这里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人对现有的亲密关系感到不满意,但又无力解决亲密关系本身存在的问题时,他们便会采用出轨作为一种解决的手段。

如何面对习惯性出轨——对方:确认对方出轨的实质。 明确自己的底线。最终,你们的关系是否继续、如何继续,是由你们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第三个人; 引入第三方

电影:《理智与情感》

4.性误解

关于性满意度的误解/迷思

误解1:“性只存在于性交的时刻”

误解2:“性只关于生殖器”

误解3:“性的唯一目的就是性高潮”

误解4:“性生活频率越高,双方对于性的满意度会更高”

误解5:“性的满意度更受到生理因素的决定”

影响性满意度的五大因素

1. “纵欲过度”,可能让你对性越来越不满意

2. 对性的误解,会让你“不敢”或“无法”对性感到满意

3. 不良的情绪状态,让你无法对性感到满意

4. 自我坚定,让性更令人满意

5. 以“逃避”为目的的性,很难让人满意

如何更好地做与性有关的沟通?

1. 尝试了解对方并表达自己对性爱及其频率的喜好、对性的价值观与态度,不要总以为对方很了解自己,也不要觉得自己对对方了若指掌。

2. 明确用语言提出或拒绝要求

3. 在性的沟通中,你也需要做到自我坚定。

4. 在“事前”和“事后”进行沟通。

学者Wells认为,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不断成长,每个人的“性”(Sexuality)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不要设想通过一次的沟通就能获得长久的效果,伴侣之间保持对彼此的“好奇”才是关键。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5. 拥抱脆弱

脆弱是什么——脆弱是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在需要情感投入时,容易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与一些其它的情绪状态不同(如幸福、恐惧等),人们不太容易长时间地让自己感受到脆弱这种情绪本身。人们比较多在一瞬间感到脆弱,然后立刻转化为由脆弱唤起的自我防御。

这种防御状态会表现为其它的情绪状态。而不同的人,在感到脆弱时表现出来的主要情绪状态也有不同。

我们为什么需要保持“脆弱”?

1.保持“脆弱”的人更有吸引力

比起伪装,人本能地更喜欢真实的事物,同时其实每个成年人内心都知道世界本就是混乱且不完美的。生活中,那些保持脆弱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一个群体最受欢迎的几个人之一。因为他们往往更放松,在人际间更随和,也显得更完整和真实。在这样的人面前,其他人也会感到更小的压力,不需要担心“冒犯”,也不容易觉得“被评价”,这种真实会让其他人更容易信任,也让其他人有了空间和许可去同样地保持脆弱。

2. 保持脆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关键

“脆弱”让彼此可以更真诚的交流,并建立更深层的联结。(问答实验)

3.压抑脆弱可能取得反效果

为了接近他人刻意地展现完美和强大往往会取得反效果。

在James Gross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当我们刻意地隐藏自己的感受,表现出不真诚的一面时,对方是能够感知到的。虽然ta不一定会拆穿(人艰不拆啊…),但他们的生理反应——血压上升,却很诚实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生理反应也解释了当我们在和虚伪的人相处时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此外,被压抑的脆弱并不会彻底消失,它可能转化为其他的情绪表现,例如愤怒。在亲密关系当中,那些不允许自己脆弱的人,在感到脆弱的时刻,会对那些令他们产生恐慌或羞耻的人表示愤怒。而且这种脆弱时的表达常常是对人不对事的。这种愤怒会我们的关系长期陷入不和谐和冲突之中。

对脆弱的常见误解

误解1:  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选择不脆弱

误解2: 脆弱等于虚弱——允许自己脆弱的人,是那些在新进入一个人群,愿意主动笑着介绍自己、结识新朋友的人;是那些没有十足把握,但愿意接受挑战、尝试不曾做过的任务的人。就好像清晰地看清并承认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很有能力的表现;允许自己脆弱是充满勇气的状态,是一种很有力量的状态。

误解3:不掩饰脆弱就意味着自曝其短。

习惯了自我防备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脆弱”?

1. 自我肯定2. 自我宽慰3. 分享,但要注意由浅入深4. 展现不加“滤镜”的真实人生

电影——《西雅图夜未眠》

第一天:咪蒙日

为什么你的年薪,只是别人的月薪

男生一说这10句话,我就想报警

男生一说这10句话,我就想报警

我在朋友圈,悄悄爱过你

第二天:入江之鲸日

《你一辈子也不会变成女神的》

《你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

《看你朋友圈,觉得你过得真好》

《下班以后,你在做什么》

第三天:拾遗日

《活到极致的人,必是雌雄同体》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日常生活是一份尊贵的工作》

《你们反鸡汤,我反反鸡汤》

第四天:槽边往事日

《你身边的隐形人》

《奋进着,奋进着,人就焦虑了》

《人生压力守恒定律》

《写给应届毕业生的99条人生箴言》

第五天:收官日

《梁文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终身学习”?》

原标题:《教育自己的必要》作者梁文道

四位牛人谈互联网写作

和菜头、李笑来、万维钢、古典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74天,今日小理论是:拥抱脆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