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的杠子面馒头

那天走出小区去五期北边买馒头,哪儿的馒头味道不错!结果刚出小区门口,就看见一位姑娘推着三轮车在路口卖馒头,最吸引我的是挂在三轮靠背上的“真正杆子面馒头”这几个字,我顿感亲切,眼前立刻浮现出姥爷“压杠子”蒸馒头的身影……

我小时候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姥爷大字不识一个,却有一手“蒸馒头”的好手艺,他和姥姥用这份手艺养活了他们的四个孩子,同时也照顾着几个外甥和外甥女。

那时候还是在生产队,周边几个村,就姥爷一家“馒头房”。姥爷和姥姥通常是在凌晨四点钟起床,姥姥负责烧热水,姥爷就准备和面。首先往面盆里(我印象中那个面盆很大,足够一个成年人坐里面洗澡)放入头天就和好的“老酵子”,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酸,少了馒头会不发酵。接着往盆里放面粉,每天大约是30-----50斤,再多会卖不完。面粉倒进去后,姥爷往面粉中间刨一个坑,姥姥会端过来兑好的温水,往坑里倒,水几乎灌满坑时,姥爷就开始和面了。双手一插到盆底,争取尽快把“老酵子”和面粉搅拌均匀,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翻上上百下,姥姥在旁拿着毛巾不时的擦,生怕“汗滴盆中面”,等成面团时,面也和好了。双手一用力插,把这“大面团”插到旁边2米长1米宽的“案板”上,摊开,小姨和舅舅分站“案板”两边,拿个长杠子,一起压,同起同落,“大面团”被压的一道道印,姥姥会站在旁边撒上一些面粉,防止沾杠子和案板,压成面饼时,再卷起来,从新开始,直到“大面团”表面看起来光滑些,才算可以,而后拿起刀,把“大面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面盆里,用笼布盖上,防止皴皮。这时候,正真的“压杠子”才开始。

拿起切好的一块面团,放到“锤布石”上——那是用砖块垒起的一个四方垛,最上面放着一个四方的光滑的“锤布石”,大约有90厘米高,垛子的正后方栽着一个有圆孔的木桩,圆孔比“锤布石”稍稍高一点,把长杠子固定在圆孔里,做成一个杠杠的原理。右手抬起杠子,左手把面块放下去,而后用屁股往杠子上坐,用力向下压,循环往复,直到面块光滑不沾手。这是一个需要力气的技术活:杠子抬得太高,右手很快就会累;抬得低了,有时会压到左手指;而向下坐的太用力会把面沾到杠子上。一块面下来就会大汗淋漓。小姨、姥爷、舅舅、表哥会轮着来,小姨压的最快最漂亮,腰肢扭摆,双臂前后高低配合默契,行云流水如杠上的“雀之灵”。

姥爷会把压好的光滑的面团揉成长条,薅成面剂,揉成长条形的高馒头,这样馒头在醒的过程中不会太变形。有时候把面块揉成长条后,把接缝朝下,双手合起,大拇指并拢,把面压成方型,拿起刀,啪啪啪,刀片翻飞,案板上留下一个个大小一样的“卷子”。而后,用小方板把揉好的馒头、切好的卷子送到铺好的炕上,摆好,开始醒。我的活就是“摆馒头”,我能把送过来的馒头摆放的横平竖直,间距刚好!姥姥总是摸着我的头表扬我“真能干,一会给你吃新馒头”,姥爷也会不时的给我个钢镚,一分的,二分的,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我可以自豪的买糖吃。这是我小时候最得意的事情,记忆犹新!

馒头醒好后,就是“装笼”。把几扇竹笼一字排开,铺上笼布,馒头摆上去,间距不能低于一个手指的宽度,要达到不沾皮。竹笼在上锅时也是有讲究的,合缝对着合缝,哪一扇是“上笼”,哪一扇是“下笼”,谁挨着谁都标记着,不能错了。因为竹笼用久了会变形,变形后就会不严实,漏气,这样会造成“烟串”。“烟串”就是火苗里的烟雾,进入到笼中,馒头会染上一股烟味,就会很难吃。

蒸大约45分钟,就可以停火了。把院子打扫干净,点燃一小碗硫磺,放进一个小坑中,把带着馒头的笼摞到硫磺上,利用热气熏蒸。那时候都是自己磨得麦子,蒸出的馒头比较黑,用硫磺熏会让馒头变白一点,看起来好看。但我极其不喜欢硫磺的味道,所以一出锅,姥姥总是会专门给我先拿出两个。那种麦香的味道,在哪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真真是“玉盘珍羞直万钱”,不用吃菜也能吃完一个大馒头!

熏好的馒头被整齐的装进簸箩里,蒙上厚厚的被子,放在独轮车上,姥爷会推着独轮车沿街叫卖,每走到一个路口都会吹起“牛角嗡子”,那声音会传很远,需要买馒头的人就会出来。那时候人们做一天的活,才能挣到五分工钱。所以即使是3角钱一斤的馒头,一般都买不起,走亲访友大都用麦子换几个。当时,有一户人家来亲戚了,就用麦子换了了五个馒头,结果亲戚还未吃,三个孩子连吃带藏的把馒头弄没了。他含着泪把孩子打了一顿,只好又出来买,姥爷就赊账给他,让他什么时候宽裕了,再还!只要有人赊账,姥爷从来不拒绝,到了年底,送进家里就收,不送也不要账,所以姥爷的人缘特别好。

后来,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活条件好了,但小姨出嫁了,姥爷的身体也因为长期透支,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嘴里的牙齿也因长久吹“嗡子”都脱落了!馒头也就不能卖了!但我假期还愿意去姥姥家住,美其名曰“姥姥蒸的馒头好吃”。我是他们惯出来的“疯”丫头,再怎么上蹿下跳,他们也不会骂我,那份被捧在手心的感觉,是我童年最美的颜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馒头房”也如雨后春笋,唰唰唰的起来了!一个村里有两三个很正常,一个馒头房一天能蒸一千斤面。也不用沿街叫卖,固定一个路口,一到饭点,买馒头的排着队。

压面再也不用杠子了,通通换上了机器,省时省力,铝制的笼能比竹笼大一倍,不变形,易清洗,再也不用费心费力的给笼“排队”了!

馒头比过去白多了,真真的雪白雪白的。

但我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麦香了!大量增白剂的加入,让馒头失去了劲道,松松垮垮的,没有口感!故而常常怀念姥姥家的“杠子面”馒头。

或许怀念的不是馒头,而是温馨,亲情和幸福的思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