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北京为什么会折叠?

《北京折叠》的横空出世,就像孙杨后面的宁泽涛一样,占尽了文艺界的眼球。但是被科幻噱头吸引的人们恐怕要失望了,因为这部作品并非是一部科技含量很足的小说,相反她只是套用了科幻的类型来述说社会的分化罢了,因此其在社科文化的意义上是大于应用科技的。


有人说,女子有美貌就好了,这样估计这位文学新星将要成为文艺界宁泽涛了

那么我就来侃谈一下《北京折叠》这部作品。描述之前,我先来帮助大家整理一下这个简短的故事。

故事围绕的人物不多,情节也很简单,主人公老刀,48岁看似已经像是中老年的男人为了给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糖糖)报上幼儿园需要筹集一笔巨款。而世界当时分为三个空间,第一个空间是白领们和他们的随从(高级蓝领)的世界,第二个空间是普通蓝领,包括学生等的世界,第三个世界就是底层的垃圾处理者和一群底层生活者(小摊贩之类的人物)。第一个空间占有24小时,而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共有24小时,但是每个空间之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不可逾越,三个空间其实处在同一个立体空间内,但是当第一空间展开的时候,第二和第三空间就休眠收拢了,反之亦然。主人公老刀为了赚取巨额费用答应帮一个第二空间的大学生秦天送信到第一空间的依言,并且带来回信。而到了第一空间之后,老刀又接受第一空间依言的委托(因为她已经和老公订婚了,她其实欺骗了秦天),所以她要求他隐瞒这个事实,并给了大笔钱款。而在老刀疏于防范被第一空间的人抓住时候,被一个从第三空间升级到第一空间的老葛(高级蓝领)给解救了。老葛带领着他参加了一个第一空间的庆典大会,并听到了关于他们第三世界垃圾工或许会被替换的消息,几经坎坷最终回到第三空间。在租房里看到自己认识的年轻女孩还在和包租婆争吵,他就抽出了一万化解了问题,而他回到了刚醒来的糖糖身边。

炫酷的名字,英文版更有味道。

其实故事简单,没有什么过多的情节起伏和波动,就连主人公老刀的情绪起伏也并非很大,小说指向的其实就是一个社会问题——阶级的分化。

而所谓的折叠空间,不过就是阶级分化的象征表现。可以说这篇作品很有卡夫卡的风格。

那么小说呈现这些的意义在那里呢?

一、阶级分化的危机感

二、阶级界限固化的恐怖感

三、机械取代人类

从商周时代的出土资料来看,那个时代还有奴隶,奴隶等于活动的财富和驴子一样。奴隶不可僭越,奴隶生下奴隶源源不断。而平民就是平民,士族、公卿、天子。这些都是阶级次序不可乱。所谓周礼。而这个礼的意义就在于规范不得僭越,除非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例如战国后期商鞅变法时战争杀敌封侯),但是越到上层越困难。每个阶层有自己恪守的准则。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但是这只是由于血缘产生的一种更为严格的分化,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阶级分化。因为他们曾拥立了自己的领导,例如商代的成汤带领了自己的族人打败了夏王,于是众人尊奉他为王。而之前的王也正是由此而来。(其实颇像以前的英雄称王的程序),这其实暗合了伊壁鸠鲁、霍布斯以及后来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比如,后羿射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世界。小民欢腾,推举后羿做了王。换成学术性的话,就是后羿和普通人民达成契约,后羿提供了秩序管理和保护,人民则为其提供劳动服务,

射掉那么多太阳,我为什么还不当王?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其实从侧面说明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

所谓的领导由此产生,但是在古代血缘论统治时代,因此龙生来是龙,加上大量迷信色彩浓厚的观念。一旦领导不提供秩序和保护,单方面毁约,人民很难推翻他(类似霍布斯提出的“授权不悔”的观念),从现实意义上讲,因为秩序结构已经形成,领导已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阶层,并伴有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从迷信色彩上,小民更不愿意接受改变,因为物质积累会因此损耗或者直接消失。所以敢于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就只有陈胜、吴广这些底层人民了。

“授权不悔“论,君主设立后,其大臣和民众成了缔约双方,一旦国家出问题,大臣负责。(君主立宪制度原型)

而到了现代社会,某些事物代替血缘,阶层渐渐转化为阶级。生产力成了最为关键的东西。因此血缘论被粉碎。《汤姆叔叔的小屋》、《为奴十二年》等等呼之欲出,生产力得到解放。而生产力成了世界划分的依据。由此清末时期,生产力一下子落后的中国,沦为了底层。大量劳工输出,为上阶层的洋人服务,为什么?

还是很不错的小说

阶级为什么会产生呢?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表明,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产品剩余,产品剩余的情况下就要出现,由此而来走入了一个分配问题。那么分配按什么来呢,倘若按实际的劳动时间算的,那么恐怕底层人民就会获取更多财富。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所以,你说小四为什么组一个最世文化出来呢?

比如北京某人开一家公司,集合10个人为自己服务劳动,这10个人单独工作,每天赚取300工资,但是公司因为有大额订单以及员工高效配合运转,公司营业额,高达10,000。由此这10人的工资上升为每人500。公司除去开支1000,每天赚取4000。

马克思就称之为剥削。因为资本家控制了工人的剩余时间。简单的说,公司老总其实没有付出劳动,他只是做了投资,开启了公司。1000元的费用里肯定包含了秘书等人的费用。公司作为一个桥梁,架构了劳动力和劳动需求。很显然工资水平上涨,那么整体生活水平自然上升了。

那么这就是第一空间的人存在的意义了,带动我们走向致富的道路。

所以说北京为什么会折叠起来,就是因为我们要走向致富的道路,生产力推动着阶级分化。

可是阶级分化的危机就来了。

大老板下面有小老板,小老板下面有工人。

人们怎么共存,我是资本拥有者我天天入账4000,而工人我每天入账500。我们享有的社会资源不一样,工人和资本拥有者必然开始对立起来。因为资本家实际上获取的是工人创造的产品。只因为资本拥有者掌握生产资料。那工人阶级就要夺取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资本,工人阶级就要夺取资本。这不行,社会必须有国家机器控制,不许触犯私有制法则,东西各有归属。于是阶级就只能走向对立。

而入账4000的人上面有入账8000的,剥削实际上是是一层层下来的。所以唯有快速实现资本积累才是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快捷之路。

于是原本只有一个公司的地方出现了两个公司。B 公司说1万的订单我们只收8000。而最终导致10个工人只收到400。但是B 公司接到了订单,A公司没有。所以工人们只能到B公司来。当然在只有一个公司的情况下,工人数量越多,公司便选择压低工资价格,工人们依旧只能默默承受,毕竟这比他们原有的工资高。当然当生产资料完全被资本拥有者控制的时候,工人们只能选择接受任何剥削。所以最后剥削下来,最底层反而是最严重的被剥削者。


“我们必将走上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又迟早要完”

这不单单导致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危机,同样导致上层人的危机,因为一旦底层人民在严重剥削下生活困难,革命就此爆发,工人集体罢工,没有劳动力,社会就停摆了。上层人民的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转瞬也会编制,安全保障也即刻消失。社会陷于动乱。

因此如何保障社会稳定运转,这历来是个问题。

最好的方式就是阶级固化,当然阶级固化是一个程度问题。也不是绝对的。

在《北京折叠》中第一空间和第二、第三空间在人口上有极大的限制,为什么?和当年美国29年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一样。一旦劳动力增加,而劳动需求不变,必然会导致阶级剥削加重。在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写的那样,我只招100个采摘工人,每个工人2便士,但是突然涌来了1000个工人,于是我降价到1便士。然而又涌来了10000个工人,他们说只要喂饱就好了,于是我便在葡萄园设立一个便利铺,维持一些基本粗糙的食物,于是每个工人都不用钱了。剥削者就能赚取好多。但是问题又来了,水果谁来买呢,工人都没有钱来消费了。上层阶级又不需要那么多消费。因此水果价格下降了,这导致底层生活水平继续下降,于是资本主义的悲剧诞生了。


很好玩的书名,很现实的故事

有人说,那么为什么工厂主要降低工人价格呢,他给了工人2便士,工人就能用钱消费,消费促进生产,于是水果价格维持稳定并且还能上升,那么就能保持良性运转。但是要知道投资者追求的是回报而不是短暂的社会效益。

因为社会在竞争,倘若你不加速资本积累,那么你就会渐渐沦为被剥削者。

由此,保证了第三空间的底层人民的人数,以及第二空间和第一空间的人数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在《雪国列车》这部电影里其实解释清楚了,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因为不断繁殖,势必会有人挨饿,因为上面的劳动需求暂时是定额的,由此。最前一节车厢的领导者和最后一节车厢的暗中领导者就达成一个协议,最后一节车厢人民的起义后使得一部分多余的人被消灭,由此促成了社会的稳定和等量守恒。


总有一批人要死,不然哪里来空余的空间

由此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务必需要存在定额的人数,因为一旦多出来,城市的社会结构就会发生奔溃。所以一方面,人数要稳定。所以三个空间不能随意转换,为了维持稳定,三个空间的流通必然会更加受到限制。

《北京折叠》里指出了,第一空间是500万人口,而第二空间是2500万人口,第三空间是5000万人口,其实里面不难保证有老葛这样从第三空间跳到第一空间的,但是绝对不能出现大的波动。因为一旦发生变化,社会秩序就乱了。正好比处在战争的年代,生命朝不保夕,生产力极速下降,人们又都退回到原点。

相信我,战争是可怕的,不信你从手上割一刀试试,看看疼不疼。

还忘记提醒各位,这就是现实。

那么固化之后,社会怎样继续前进呢,两个方向,净化和进化。基本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一要可持续,而要发展。怎么发展呢——机器取代。

《北京折叠》里的吴闻主任其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一旦底层5000万人由机器取代,垃圾由溶液制剂消耗(虽然有些小污染,但是随着技术改良,必然会消失的)。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又能上升一部,而且上层人民就不会看到这些人受苦了。但是白头发老人却充满了人文关怀,那么这5000万人中至少3000万失去了就业岗位,他们不可能涌入第二空间。也不可能自动被消灭。这要怎么办。他们反而成了牵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问题了。

施瓦辛格嘿嘿一笑,世界颤抖。

而试想第三空间的人能够被取代,那么第二空间的那些蓝领为什么不能呢,既然第二空间也能被取代,那么第一空间的如老葛这样的高级蓝领能否被取代呢,也可以吧。既然如此,最后可能世界就只剩下第一世界的一批人了。而或许在他们的竞争下。只需要几个人留存在这个世界上享有最高资源,发展到生产力的顶端就好了。


So,世界真的成为了Lonely Planet。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好了,社会科学本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文学是反映生活的,因此我也不妨作一些诳语,与大家共赏,以上并没有涉及隐射政治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用简书,写出你的朋友圈专属图文| 有奖征文 除了自荐,日报也接受专题主编的推荐,快去找你的专题主编推荐自己的文章吧...
    简黛玉阅读 10,251评论 6 69
  • 另一种封面 皮埃尔·布迪厄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布迪厄,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法国...
    超net阅读 5,362评论 0 13
  • 我发誓,对天发誓。 我一分一秒都不想在这家公司待下去了——我换了上司,而新来的这个领导是一个色鬼。 我怒气冲冲地敲...
    半朽阅读 513评论 5 11
  • 正式加入简书,督促自己每天最少写一千字,不管是记录心得还是写文章短评,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坚持早起看书,不...
    nuanwy阅读 1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