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读过的十本让自己脑洞大开的心理学书籍

        偶然机会接触刘未鹏的《暗时间》     ,发现原来心理学并不是以往狭隘的观念。打开豆瓣搜罗了一大堆评分较高的心理学书籍,开始埋头苦读。这一看,一发不可收拾,发现自己大脑完全打开了一个新的疆域。到年底了,总结下今年读的十本收益最多的心理学书籍。


一,《暗时间》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沙漏,每个人沙漏里装的沙的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的人沙漏颈部比较细,有些人沙漏颈部比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定,但相对却有更长的生命。

      这本书是刘未鹏博文的合集,但浓缩了作者多年思想的精华。序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学点心理学”,用事例告诉大家,心理学不光只限制于“心理问题”、“抑郁症”、“读心术”等狭隘印象。一方面心理学和经济学联姻,已经创造大量财富;一方面,决策心理学部分能够帮助我们日常判断和决策;另外一方面,心理学通过改善我们思维,让大家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避免犯错。

       第二部分,讲如何利用暗时间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如何有效记忆和学习,作者讲:1,经常回顾。2,经常和别人讨论。3,经常整理笔记。4,要多书写。5,要努力设置别人的场景。6,要学会举一反三。    一些好的习惯推荐给读者:1,看书挑剔,只看经典。2,勤做读书笔记,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所学知识。3,多读一些心理学和思维的书。4,学习一项新知识时,问三个问题:本质是什么,第一原则是什么,知识结构是什么。5,学东西的时候,设想自己在讲给某人听。6,多读书,而不是一昧接受网络零碎知识。7,勤做总结

       第三部分,作者把人的思维比作“肖申克”监狱。因为进化、生存、情绪、思维习惯、条件反射、认知偏差等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有不理性的心智模式。这一部分,有点类似《思维·快与慢》的快点,即人们存在两条思维,一条是感性快捷的,另一条是理性富有的逻辑性的。但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采取捷径思维,而造成最终决策的失误。


二,《思考·快与慢》

    自己看来,本书知识量丰富,但是豆瓣评分一般,国外作家的书相对比较严谨生涩,可能与语言相对乏味有点关系。人的思维可以被分为两条系统:系统一,快速、省力、自主、无意识;系统二,缓慢、复杂、需要主观控制。通俗来讲,也就类似于大家平时讲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本书第一部分,系统描述了两个思维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强调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受一号系统思维的控制。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会存在认知放松的现象,这使得我们相信“眼见为实”,导致思维上的懒惰;第二部分讲启发法与偏见。指的是我们受系统一的影响,在生活判断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偏见。我们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会在脑子里联想出一个类似的、更简单的题目来解答。例如,我们通过个人态度上的喜好,而不是据于事实,来乐观地评价一件事物。例如,我们在商场购物时,容易受“隐形价格”的“锚”暗示,来影响自己嗯估价。又比如,我们容易从不权威的“小概率”事件中,来推断事实;第三部分讲我们系统一思维,让我们“过度自信”而影响我们做决策。我们看待某一个事,某一个人会受“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第一印象”等思维影响,我们判定事情,通常会有“事后诸葛亮”的轻浮想法,我们在做计划,做规划,通常过于自信,导致最后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使得计划折戟;第四部分,讲的是我们做选择时候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引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这条著名的理论引申出几天平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决策思维:一,我们在收益过程中,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简单的例子就是,你期盼的很爽的事情,随着愿望的满足,你的幸福感,增加得并不多。所以我们平时早追求些精神上的享受。二,我们对损失是极度厌恶的,我们内心极其渴望“确定性”的事件,所以商家直接送礼,要比抽奖来的效果更好,三,普通人存在着“厌恶损失”心理,损失一件物品,要比得到一件东西给内心带来的震撼要强很多。

        两种思维,让我想起了最近胡歌两部热剧,《伪装者》和《琅琊榜》。《伪装者》里的明台聪明,果敢,是典型的系统一思维。《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冷静、深谋远虑,是典型的系统二思维。


三,《不做正常的傻瓜

      相比老外的严谨,中国人写出来的东西要好读和实用了许多。理还是那些理,但作者一道道生动的例子,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理性者”来决策我们生活中,如何购买商品,和什么人结婚,雇佣什么工人,投资什么股票。最后一章节还厚黑了一把,教大家如何送礼,简直有趣。

           第一章讲,心理账户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的消费的。在大多数人心中,我们对钱的看法随着情形的不一样是怀着不一样观念的。我们收入来源不一样,导致花钱不一样,捡来的钱花得快,辛苦来的钱不舍得花。信用卡消费就是买!买!买!换成现金大家还是会掂量掂量。上大学时,一百元大钞,一旦被拆了,立马哗哗哗,花光。第二章,讲心理学里的交易偏见,导致我们经常买一些用不到的东西。姑娘们经常因为商品的折扣,而买了些没用的商品。第三章,引出“沉没成本”的概念,告诉大家坚持到底不一定就是胜利。可以解释为什么“不见棺材不流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又例如买股票时,很多人明明大跌,却不懂及时止损,总认为自己已经亏了应该不会再掉。姑娘们要套住男神,就是想办法让他多投入时间和精力,等最后男神觉得都投资这么多,还不如凑合在一块时,你就成功了。第四章,讲人们考虑问题时的自信,让我们不能理性看待自己。大学里打游戏的人会高估玩游戏的群体,觉得反正大学就是混。人们在做计划时,总会觉得自己能完成很好,到最后却总是自己打自己脸。第五章,讲我们内心强大的适应性能力。任何分手的痛,都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淡化;我们对物质性东西很容易产生适应性,所以大家不要羡慕富豪们的生活,其实他们真的并不很幸福。第六章到第八章,就是大篇幅讲我们著名的决策“前景理论”了。第九到第十一章,讲的是概率对生活的印象,以及如何不要受结果的偏见。

       所以在明年的“剁手节”里,你要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


四,《决策与判断》


      之前讲过,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问题的好坏,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了解我们决策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的,并提高我们决策过程的质量。人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建立在数学和逻辑基础上的,而且建立在感情,理念和经验上的。我们做出的决策,也并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最佳选择,而是建立在人类心理上的第一满意原则。

         第一部分介绍了我们判断决策的基本要素:知觉、记忆、情境和提问方式。并详细阐述了,我们是如何受这些因素影响的。关于“知觉”,影响我们最大的就是“选择性知觉”,即我们不是先定义再看见,而且先看见再定义。我们在做判断之前,很有可能,受我们预期愿望的影响。关于“知觉”的第二个话题,就是“认知失调”,我们内心强烈的失衡感,有时候无形中迫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心理学里的“承诺一致效应”“登门槛效应”都是认知失调感造成。关于“记忆”,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就是任何记忆都是我们在提取它的时候重建的,因此才会有很多人从来不为自己“马后炮”诳语反省下。关于“情境”影响决策,通常的心理学效应有:对比效应、初始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问题的形式对人们回答的影响。这一点自己深有体会,在测评过程中,优、良、及格不及格的合格率,要远远大学“合格、不合格”类型测评的合格率。

        第三部分决策的经典模型,再一次引出著名嗯“前景理论”。并提出了“沉没成本”、“损失规避”、“边际效应”、“禀赋效应”“虚假确定效应”等,影响我们生活决策的观点。

        第四部分提出一些生活中常出现的偏差。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生活事例:“代表性偏差”、“小数法则”、“赌徒谬误”、“手热现象”“锚定”“归因理论”“过度自信”等。

    第五部分探讨团体做出的判断和关于团体的判断。这一部分的观点包括“社会易化”、“社会性懈怠”、“社会比较理论”、“群体偏差”、“群体计划”五个观点。有点类似于《乌合之众》的观点。

五,《影响力》

      决策心理学一直阐述一个观点:人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并不是遵循理性人的合理选择,而且遵循大脑里的第一“满意”选择的。作者在观察人们消费过程中大量事例后,总结出生活中常被商家忽悠的六种陷阱:互惠、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

        举个例子吧,走近商场。一般情况下,商家常用免费试穿,免费试用来招来顾客,一般情况下,自己接受服务员殷勤的服务越多,自己潜意识里就想找一个机会“互惠”对方,最后只能购买了。高级的销售人员,永远是想尽办法让顾客自己说说“喜欢”,而一旦自己说出“喜欢”后,后续的行为和语言都要维持自己许下的承诺,以避免认知上失调,这就是“承诺一致效应”的影响;之前到重庆磁器口旅游,比较有名的一条街卖各种各样的“陈麻花”,有一家店生意特别火,我仔细品尝了下,其实几家店口味真都差不多。后来有个当地朋友告诉我,每天早上那家店都要请一帮人来排队,游客们不熟悉就冲着那家人多的店买,最终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这就是利用了“社会认同效应”来影响游客的行为习惯。姑娘们虽然早知道商家的一些管用套路,但是淘宝天猫双十一“限时折扣”,“限时秒杀”的噱头每年都让购物狂们乖乖掏腰包,购置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这就是利用人们对“短缺”的吸引。

六《社会性动物》

      人一生的成长就是社会性的过程,归根究底,整本书还是围绕人的社会性所展开,大概错过社会心理学这个版块对于人的知识结构而言还是有些许可惜的。《社会性动物》难能可贵在于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得,易读的同时又常可见专业性的闪光。我们经常通过小说,诗歌等纯粹的文艺作品来了解人性幽微,也读史明鉴,从非虚构性读物中获取经验。但学术性教材,是用实证式的手段进行或量化或定性的分析。其间关于对于人本身的观察,在社会群体中的表现,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待检阅。书中有所常听闻的“ 旁观者效应”、“首因效应”等,都通过实际案例一一解析。在纷繁的现代社会,社会心理学既可以帮助了解自身行为,又可以用来解读社会性事件背后的心理缘由。

      怎样才能使我们相信自己的生存不是荒谬的呢?也就是说, 我们怎样才能减少认知的不协调呢?这就需要改变一个或同时改变两个认知使它们相互更协调、更一致,或者增加新的认知以缩短与原有认知之间的鸿沟。

      人们有努力使自己正确的倾向,而且当信念和价值观正确时,人们就将其内化。正是这种使自己正确的努力激发人们密切关注他人的一举一动,听取专家意见及令人信赖的宣传者的建议,这些都是非常理智的行为。

      但也有些力量与这种理性行为背道而驰。认知不协调理论没有把人描 写为有理性的动物,而是把人描写为理由化的动物。根据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人类希望自己正确的动机弱于相信自己正确的 (和聪明的、完善的、公平正派的)动机。

七,《学会提问》

     中国人总是偏感性的,人们总是倾向于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东西,选择与自己经历和背景相同的东西。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着个人的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习惯。在媒体垄断视听的今天,我们似乎习惯于不经思索,不经批判地跟风起哄妄下言论。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行为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基础上的,也不应该成为公众的傀儡。

      是时候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了,这种批判性思维不是去寻找论据去固守我们固有的观点,而是以一种强批判思维尝试去怀疑自己。只有在这种新旧答案的相互影响下,我们才能去完成我们的进步。

学会关注的应该是那些抽象词汇和观点里隐藏的潜在价值观。它们其实一直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对结论的判断,学会寻找和辨别那些敏感和抽象的词汇,学会寻找和辨别隐藏在作者笔下潜在的价值观对我们批判性看待问题有很大帮助。

       原来一直以来,那些政客、广告商和那些煽动家都在用一些“骗术”来说服我们,利用我们公众的情感,利用我们潜意识里的漏洞。甚至我们平时习以为常,从不怀疑的证据都值得我们去怀疑:那些我们觉得不容置喙的自觉,那些看上去栩栩如生的典型事例,那些不会质疑的证人证词,那些看上去绝对权威的科学研究。。。。。。

      学会提问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应该学会批判型思维,学会用批判型眼光看待,评价问题,理性地思考,扩展我们的思维和眼界,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八,《乌合之众》


      全书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总体十分精彩,凭我短短的社会阅历,深感不能完全领会,直接摘录一些作者的观点,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记录如下:      个体与群体,就好比细胞与生物体,生物体虽由细胞组成,但具有很多细胞没有的特性,而我们作为个体来研究群体,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奈,是研究不清楚的。

      个体融入群体之后,个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情感和思想会转向群体所有的公共方向,甚至和自己原有的相反。

      群体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专横、感性、极端化、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存在,好比生物的低等状态……这与组成群体的个体素质无关,这时候其决定作用的是本能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层面,而不是理性,所以高端人士与凡夫俗子组成的群里,差别不大。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只是一个被动的产物,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但具体是谁成了英雄,是偶然的。       群体的道德,会比个人的更好或更坏。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九,《路西法效应》


      这个不多说了,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为什么优秀的美国女兵会对伊拉克战俘做出虐囚的性游戏?为什么护士明知医生处方超剂量,却仍遵从指示开药?为什么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许,属下却惟命是从和变本加厉?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十,《引爆点》


下列三种人导致了流行的发生。

---联系员:就是那种“认识了很多人的人”,这类人把朋友当作邮票一样地搜集,随时与人保持联系。这个角色可以把信息快速的散布出去。

---内行:就是那种“什么都懂的人”他对某一种知识可以说是“达人”,不厌其烦地把相关的知识与朋友分享,但是却没有很好的说服力。这个角色对某件事情的狂热,使他所发掘出来的事情成为有价值的。

---推销员:就是那种“什么人都能够说服的人”这种人没有很深的知识,但是有特殊的能力让见到面的人在短暂的时间就交付信任。这个角色能够把内行发现的东西与人们以简易的语言沟通。

附着力法则

有些话让我们“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另一些却让我们听过了再也忘不掉。附着力法则所说的就是当被传播的信息是容易被注意、记忆的,则容易形成流行。

环境威力法则

流行的趋势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当一个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实验证明,在一个非作弊不可的环境中,不论是哪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会作弊。

综合以上,只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念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风潮,而掌握到了这个趋势,就可以让一个趋势引爆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发展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
    Daiir_y阅读 13,496评论 4 166
  • 投资心理学 (...
    小龙脱口秀阅读 5,071评论 0 30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撩裙大叔阅读 261评论 3 19
  • 又到了一年两度最尴尬的班聚时刻,有人沉默不语,有人郁郁寡欢,几个没办法容许尴尬沉默的同学使劲浑身解数拼命带动气氛...
    我是杨小猫阅读 443评论 0 1
  • 妈妈,您在哪边还好吗? 您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感觉就是在一晃之间,好多好多的情景似乎就在昨天。又感...
    淡淡的季风阅读 2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