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有了陈晓旭,人间遍寻林妹妹。

文 / 菲拉兔

永远的林妹妹

——仅以此文缅怀林妹妹陈晓旭,写在逝世10周年纪念日之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1.荒唐事促成难得情

今天是2017年5月13日,是2017年母亲节的前一天,也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此刻是22:11分,和往常一样,在写篇文字之前,我习惯于交代下时间和地点,请你不要惊讶,今天,我无意中来到了一个并不适合写文字的地方——网吧。

说来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本来21:00左右骑着自己的小电驴打算去公司写这篇文字的,因为公司比较安静,且笔记本在那里,可谁知走到半路,才想到竟然忘了带公司的门禁卡。要是这么折回家去取一趟再去公司,时间上就不尝失了;要是直接原路返回家去,等周一补写,就更是不合时宜了,所以一念之间,想到在地图app里搜了一家附近家网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写作地点。

2.难得情写就念念事

如果时间回到整整1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7年5月13日,是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离开人世的日子,掐指一算,有意无意的,10年时间一晃而过,而今年又恰好是87版红楼梦开播三十周年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

朋友圈的一些朋友慢慢地把我称为小骚年,是文艺的那种,我觉得更应该称为大骚年,毕竟我已经是近24岁的孤寡老人了。

后来遂了他们的愿,我索性就趁着这股半老不老的文艺劲儿,潇洒地从文字里当起了文艺大骚年,并乐此不疲地敲着代码,码着文字,从此过上了一个人一个世界的文艺小生活,开心就好。

既然如此,为了不辜负这个称号,我就趁着今天这个难得的特殊日子,彻底文艺一把,还望各位看官勿要见怪。

3.念念事勾起流年忆
87版红楼梦

说起陈晓旭版的林妹妹,就不得不提下与《红楼梦》的故事,记得与《红楼梦》结缘,是小学3、4年级时候的事了。

我从小就借过大伯家的《水浒传》和《西游记》来看,后来从老爸那才得知这2部书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而《红楼梦》恰是这四大名著之首,可惜那时候太小,只能勉强读懂水浒和西游这种简单易懂又热闹好玩的书中故事。

到了后来的3年级左右,有一天晚上我趴在炕上看电视,突然看到家里的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着黄梅戏版的《红楼梦》片段,是经典的“黛玉葬花”片段,看着看着,竟然也就看懂了,可能是打小我就有点早熟的缘故。

再后来,就是从高中的语文课本里读到的“宝黛初会”、“黛玉葬花”等经典片段,那时也才知道了87版《红楼梦》电视剧,而真正看完整部剧,是在大四快要毕业的时候,因为那段日子有的是空闲时间,除了睡觉就是刷剧,而作为一名对韩剧不感冒的货,这部剧算是对了胃口,所以索性就完完整整看完了一遍,才算是对陈晓旭版的林黛玉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那以后也看了2012年的蒋梦婕版的红楼梦,但都不尽如人意。

而我真正开始通读文本,把它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来细细品味,爱上里边诗词并诵读,然后找各种关于后40回的“探轶”资料来看,应是工作以后的事了。那段时间包括现在,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选择读1-2回的同行版文本,并背诵其中的诗句,我习惯于也喜欢边听着音频边看文字,然后再回想87版剧中相应的情节,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也就是那时候,我才彻彻底底读懂了红楼背后的那种隐含的“辛酸”和人物心理,才真正深有体会地理解到了黛玉从小失去父母,又无兄弟姐妹,孤独一身寄人篱下,住在舅舅家的那种不得不事事小心,处处留意的不自在和孤苦伶仃的感受了。

当然,正如86版西游记造就了六小龄童版孙悟空的经典,也成就了六小龄童,87版红楼梦造就了经典的陈晓旭版林妹妹形象,而正是这种经典形象,让多少国人更加形象更加容易地从视觉上读懂了国学经典名著《红楼梦》,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陈晓旭演活了林黛玉,太多太多的红迷把18岁的陈晓旭当成了林妹妹,因为爱上了林妹妹而爱上了《红楼梦》,这正是一种无人可以取代的经典的价值所在。

可,天不遂人愿的是,正如剧中的林妹妹一样,现实中的陈晓旭也是英年早逝,无不令人痛楚叹息。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千古路人独我痴
陈晓旭林妹妹

说来也是难得,今年的某一天我在查询《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知识时,偶然见看到陈晓旭的相关报道,进一步了解到了当年《红楼梦》剧组选角等新闻资料,看了更让人惋惜她的早早离世。

特别喜欢她写的那一段文字:

当世人已将我名字淡忘的时候
你是否会在心底
悄悄地为我唱一首
忧伤的歌

人生在世,只能活一辈子,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等到百年之后,化成一缕青烟,剩下的灰烬或漂流进河海湖泊,或融归土地化进泥土,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有的人,她走了,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或为她的事迹,或为她塑造的经典形象,而陈晓旭的林妹妹形象,无疑是永远地留在了亿万粉丝们的心里。

北京昌平天寿园

“天堂有了陈晓旭,人间遍寻林黛玉”,这是多么厚爱的评价和极其感性的“呐喊”。

而作为一名落单的红学爱好者,和陈晓旭林妹妹的粉丝,我今天更是做了一件可能让我这辈子想起来都会感到自豪的事,全世界应该只有我一人这么做了——今天独自到陈晓旭陵园祭拜。

2.一场幽梦同谁近
纪念牌

早在去年,我就加入了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的QQ群,最初是本着寻找组织的念头去和群里的人打交道,后来发现真的是入对了组织,因为群里的成员上到40岁,下到14岁,无一不是礼貌和善,客气友好,知书达礼,恪守群规,他们会每天举行诗词讨论、猜题答题等《红楼梦》文学知识竞赛活动,让人觉得雅趣横生。

今年3月份左右,偶然一次机会我得知了今年5月13日是陈晓旭10周年纪念日,所以就萌发了想去陵园亲自祭拜下的念头,刚好群里有异地的朋友也提出请求要我替他们也拜祭下,所以,这次难得去也算是为了众多红迷群友,圆了他们一个心愿。

今天一早的时候,北京的外边刮着7级左右的大风,我躺在床上懒懒的将起未起,想着这么大风还能不能出去,好在午后,风速小了好多,甚至是到了2级左右,看来,这是天意要我去。

而真正出发,差不多是3点左右了,从13号线到地铁昌平线,再坐昌11路公交车,前后差不多花了2个多小时,直到5点多才来到昌平天寿山陵园,我起初还担心他们会不让擅自出入拜访,后来发现管理员大叔还是很和善,前后为我指了路和卖花的地方,表示感谢。

陈晓旭纪念雕塑

17点31分,我来到了陈晓旭的墓碑前,看到那里早有许许多多的花篮围成的一片花海,旁边立着一块由粉丝定制的纪念牌,上面印着的是林黛玉的剧照和陈晓旭的写真照,再走近是许多粉丝写的文字印刷成的报纸折叠放在花上面,还有远道而来的全国各地的粉丝写的纪念卡片和心愿瓶挂在边上的小树上,在小风的吹动下左摇右摆。

陈晓旭纪念雕塑

我独拿着一株大白菊,拜了三拜,然后将花插进了香炉里,接着看了看粉丝们印的报纸上的文字,然后就找了路边的一块阴凉处坐了下来,一来歇歇乏,二来静静心,三来陪陪林妹妹,当然肯定有人会觉得第三点是我有点矫情了,可也是,不矫情怎么能叫文艺青年。

山西运城网友大叔写的纪念诗
网友自印的纪念文报纸

我坐在旁边,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犹如一颗颗寿桃,近处雕塑各异神态隽秀,草坪里的松柏葱葱郁郁,头顶上蓝天白云,眼前是微风和煦,那一刻的宁静和惬意真让人有一种想长眠于那里的想法,奈何在北京像这样的风水宝地,地皮何其昂贵,其实普通人能得长眠的。

难得一处清静

我着盘腿,擦了擦汗,然后打开了手机,播放着陈力演唱王立平作词曲的《葬花吟》,将音量调到合适,听着熟悉的旋律,望着眼前的春草摆柳,有着一种很难得的而且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那一刻竟然感觉与陵园里那种天然的恐怖阴森,沉重压抑的氛围截然相反,也许是因为眼前的不是别人,这地方也不是什么荒郊野岭,而是众所周知人人熟悉的喜爱的林妹妹陈晓旭,正如她留在剧中的形象一样,虽然她走了,她可爱调皮的音容笑貌依然留在我们的脑海,她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哪有什么可怕压抑之说。而我播放的歌曲,就是给她听的,想她泉下有知,听到这么熟悉的旋律,想着会有这么一位“痴”的路人,正因为她的林妹妹形象,此刻正做着一场幽梦,一场远离了都市的喧哗和吵闹之后的脱俗的、干净的、清澈的、宁静的、纯洁的梦,这是一种少有的情怀和享受。

我只身坐在那里,听着歌,不知不自觉中居然静静的呆了整整29分钟,期间有一只身白尾黑的小猫在远处的草坪上转来转去,有时我一呼叫,它就扭头一看,眼神中带着一种似曾相识的忧郁,直盯着我看了3秒钟,然后远远离去,对它来说,我毕竟是路人,对陈晓旭林妹妹来说,又何尝不是,素未谋面,却记挂于心,这是人生莫大的价值所在。请放心,“当世人已将你名字淡忘的时候,我会在心底,悄悄地为你唱一首,思念的歌。”

北京昌平天寿园

18:00时分,我准时离开了天寿园,而我这一去,等到下个10年,又会是什么光景,也许那时候对于34岁的我来说,没有了像现在的这种年少轻狂劲儿,也没有了现在的这么多闲暇时间和多余精力,可以让我得以来亲自拜拜她了。但我敢肯定的是,不管再过多少个10年,我们都不会忘记她,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林妹妹,万古长存。

因为陈晓旭,所以林妹妹,因为林妹妹,所以陈晓旭,红楼未完且黛玉,潇湘不灭因有魂。

柳影繁初合,莺声涩渐稀。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归。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陈晓旭林妹妹

既然这篇文字,是写给陈晓旭林妹妹的,且属纪念性的散文,我就不妨再文艺点,写首诗:

《于十载悼晓旭》
青山依云花柳繁,五月人间絮纷纷。
清风白月常相伴,传得万古是名门。
可怜花冢傍水立,不见他年葬花人。
十载春去众里寻,人间可有妹妹陈。

并一首:

《幽梦如风》

那远处的山风
携着那萦绕于柳枝间的喜鹊声
叽叽叽叽的
徐徐的柔柔的向你吹来


那漫天的柳絮
悠随着那白透的天上的云朵儿
纷纷扬扬的
依依的轻轻的飘过头顶


那花上的文字
跳跃在那思念的纸上的行间里
嘤嘤呀呀的
隐隐的若若的散在碑前


那水边的思念
穿梭于那摇摆的柳枝的叶子间
呜呜咽咽的
浓浓的厚厚的游在水里


那飘香的春榭
那落絮的绣帘
那埋花的香冢
那阶前葬花人
那......


原是一场幽梦,
正所谓:
无我原非你,
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
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
到如今,
回头恰如一场梦!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一如往昔,那个调皮又多愁善感的曹老笔下的林妹妹,犹如14岁的陈晓旭一样,注定要把自己活成现实中的林妹妹。

这里整理了一些陈晓旭早年的诗词,以此纪念:

陈晓旭生前诗作
1. 《我是一朵柳絮》

1983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时,18岁的陈晓旭拿着一张背面抄着一首小诗《我是一朵柳絮》的照片打动了导演王扶林,出演林黛玉。读着陈晓旭写的诗作,朴素无华,让人真切感受到了陈晓旭宁静的心灵。她的一举一动很像林黛玉,瘦弱的她手抚着胸前的辫梢,恬静、秀美间有种淡淡的忧郁。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2. 《梦里三年已是秋》

因为怕你在鲜艳的人群中把我迷失
所以我变得如此苍白柔弱
因为想对你低诉的话语太多太多
所以我只能静默
因为每一条苦涩的泉
正在我的胸中婉转流成爱河
所以我的泪水也日渐干涸
我不知道明天是否依然执着
一如我十五岁时的日记

把夏夜留给梦
把心留给爱情
我等待着你
当窗外淡色的晨曦
穿过我白色的窗帘
镜子里的我
早已编好了
那条粗大的辫子
还系上了你喜欢的那条红丝带
我们同样被爱情的网
深深缠住
我终于这样近
这样近地看到
你那双噙满泪水的双眼

3.《给十七岁》

我忽然想起
一个淡忘已久的角落
滚滚红尘淹没的足迹
尘封在书架上的17岁和错过的花季
阳光里晒着被雨淋湿的记忆
也许不该拿出来晒
让它永远沉浸在心里
树梢上挂着结冰的月亮
仿佛要在某个黄昏凋零
而她始终不肯弃枝而去
17岁啊可怜的17岁
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冷酷

把17支蜡烛一口吹熄
也许我应该在大脑里
另缝一只口袋
把17岁的梦全装进去
那样即使在无人的世界独旅
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孤寂
而现在我只能在清明时节
燃17只檀香
奠祭我的17岁
祈告所有的梦到天堂相聚

陈晓旭林妹妹
4. 《无题》

我梦见我去了
乘着一缕灰色的云
过那片阴暗低吼着的海
那荒凉的,悄无声息的彼岸停下

这里是忘川
没有金色的海滩
没有海鸟的哀鸣
没有阳光没有月亮没有星星
没有绿色的椰子林
没有湖水拍打礁石的声音
没有风掠过海面留下的踪影
没有呼吸没有眼泪没有歌唱
没有恋人温柔的目光

我在思维里哭了
忘川这死的世界里没有声音
没有泪水没有心的痛疼
只有记忆的精灵在长夜里游动
暝暝之中我忆起了人间
清晨的露珠傍晚的倚云
正午的骄阳和雨打在窗棂上的声响

接着,又忆起了爱情
月下的誓盟眼睛的默许
离别的泪珠和浸满相思的红豆
然后,我又忆起了车站
缓缓启动的车轮强作的欢颜
颤抖的再见和玻璃窗上渐渐消失的苍白的脸
红围巾依依飘落在黑色的铁轨上
汽笛声竭烟雾散尽
车轮碾过之后
你只拾到几块红色的碎片

这是一个可怕的漫长的梦
天亮了我还没有醒
在梦中我决定醒来后去南方霸王祠旅行
南方有竹林有瀑布有开不完的桂花
还有缠绵哀婉的洞萧声
在那幽静的峡谷有明亮的星星
象一双真诚的眼睛在天边闪动

5. 《石竹》

虚怀亮节生石隙,
春露秋霜染青衣。
风骨不朽作书简,
留与人间写传奇。

6. 《幽兰》

敛身幽谷远尘埃,
天光云影任徘徊。
不须天风来相催,
自在花儿静静开。

7. 《无题》

如果我死了
你是否失掉一些欢乐
为了我,是否会让你哀伤
在心头上停留片刻
在灯火辉煌的舞会上
你是否会感到孤独
在朋友们热烈交谈中
你是否会在角落里沉默
在甜梦萦萦的仲夏之夜
你是否会感到一丝凉意
在冬日雪花纷飞的清晨
你是否会感到寂寞
当世人已将我名字淡忘的时候
你是否会在心底
悄悄地为我唱一首
忧伤的歌

陈晓旭林妹妹
8.《小麻雀》

停一停吧小雨,
难道你不见妈妈为我觅食去?
假如你打湿了妈妈的翅膀,
她就会掉在冰冷的雨水里。
呵,妈妈她回来了,
羽毛还带着点点雨滴。
我问妈妈冷不冷?
她却笑着把小虫喂到了我的嘴里。

9.《人淡如菊》

我从广寒来,孤芳何人赏。
居傲不媚春,偏爱秋色凉。
纤纤淡鹅黄,倩倩素心长。
犹慰深闺寂,且伴一缕香。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是啊,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是啊,叹人间,哪有林妹妹?

“天堂有了陈晓旭,人间遍寻林黛玉。”

另附曹老《葬花吟》,献给逝去的永远的陈晓旭林妹妹,下个10年,再会:

黛玉葬花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死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017年5月14日 01:01 于京某网吧

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幸福开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