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前几日看过一篇文章,说日本年轻一代的生育率很低,只有不到1%,是世界最低。---来自大西洋月刊。
文章分析,之所以会成为这样是因为日本的年轻人没有稳定的工作。原来进入公司可以干到退休的日子没有了,年轻人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这样出现了两种情况:
打零工的年轻人:
-->在日本这样的男权社会很难找到结婚对象
-->没有人愿意嫁给打零工的人,更别提生孩子。
另一面与企业正式签约的年轻人:
-->在找结婚对象的这种事情上有了优势
-->然而工作不敢随便辞职,必须任劳任怨,企业随便逼迫他们长年加班
-->出现”过老死“
-->没有人再有心情去生孩子。
看完这篇文章,我是震惊的,因为我似乎看到了中国的工作者将来会成为的样子,因为现在的我们,不就都在追求职业自由进而财务自由吗?虽然大多数的我们并没有在财务方面有太多进展,只是时间更加自由了而已。
我们很快就会变成这样打零工的样子。
有的人还在评论中写到“好庆幸自己生在中国不是日本”我很想和她说,爱国心是该有的,但是至于工作的形势,我们其实正在变成这样。
02
约翰*布德罗的书《未来的工作-传统雇佣时代的终结》里面提到:“未来90%的全职工作岗位会消失,企业也会把重心转移到外包公司和合作伙伴中去。“你还期待的铁饭碗,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传统工作模式渐渐的会被自由职业疯狂的替代。这不是耸人听闻,更可怕的还没有说呢,比如人工智能会让更多的人失业。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我们该如何做?
如果你是企业的在职员工:
你需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第二职业),如果有一天你遭抛弃,你可以沿着第二职业走下去。
如果你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你们就更不用怕了,而且你们需要进入到各种公司去真正投入的工作三年,然后你才会了解一个公司是如何运营的,你喜欢的是哪方面的工作,你能胜任的是什么工作。不要一毕业就创业,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没有当过士兵就想当将军的士兵只会是拔苗助长,于事无补。
03
另外,在人工智能的趋势下,也不是人就活不下去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会被取代。人工智能再牛,他也只是冰冷的机器,它没有感情,没有灵性,它完美无瑕就是它最致命的弱点。人类的不完美和粗糙必将成为这世间最后的艺术。就像你在城市里吃惯了超市里长短一致卖相不错的蔬菜,却依然想念遥远的家乡小菜园里的生菜一样,它们参差不齐,却入口甘甜。
如果各个职业都像机器一样理性,那这个世界就缺少了再进一步的创造力,这不是职业的尽头,而是人类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