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国际巨头,成功靠的是什么?

一、海尔模式的背景到底是什么

1、海尔模式是中国人总结的第一个世界级管理经验:以成功为背书的“普世经验”

海尔模式是与世界开放对话的产物。海尔管理模式是吸收世界各国管理经验的产物。它回应的问题,是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问题。其变革和颠覆很符合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的观点。其组织模式,是与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加里·哈默(Gary Hamel)进行探讨进一步明晰的。海尔的战略损益表吸引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关注与合作。甚至海尔战略损益表四个象限的名称缩写 ZEUS(宙斯),都是国外的学者直接起的。其激励机制是按照诺贝尔奖获得者、被称为”机制设计之父”的美国教授赫维茨(LeonidHurwicz)的原则设计的。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和加里·哈默都从战略层面上认可海尔模式创新的方向。沃顿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学者一直在追踪研究这一模式创新。国际管理界认为,海尔的自主经营体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自主治理模式。

当然,最主要的是,海尔模式是中国人干出来的。海尔作为连续三年的“全球白电第一品牌”(国际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评选),确实对得起“中国成功”这一名头。海尔模式作为中国经验的代表,正好起到了透视甚至复制中国成功的价值。相信不久之后,海尔模式在企业管理领域会取代丰田模式的风头,在世人眼中逐渐成为有中国经济成功作为背书的新的“普世价值”。沃顿商学院的迈尔教授(MarshallMeyer)跟踪研究海尔模式已有很多年,甚至专门提出海尔模式如何能让美国人也接受的问题。

可见世界正在做好心理准备,等待来自中国的世界级管理经验。

2、海尔模式代表世界管理思潮的升级:“信息化企业”标志第三代管理思想的形成

海尔模式是世界管理思潮本身升级的产物。同以往中国在管理思潮上只是跟随者不同,这一回中国走到了引领者的位置上。

沃顿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学者从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角度认为海尔模式是对传统管理的突破,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领先于美国、日本和欧洲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核心就是信息化企业理念。这个与时代结合的管理理念的提出,标志着第三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所谓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最重要和最难的就是在时代这一点上的突破。日本管理理念失去引导位置,除了日本经济走低的原因,从内因看,就在于理念停留在工业时代,没有概括出这样一个体现互联网时代共识的核心理念。

而信息化企业这一理念,在中国已经成为所有主流企业的普遍共识。可以说,在中国,不知道信息化企业的,几乎都是不入流企业。海尔就是中国“信息化企业”理念的首倡企业之一。2009年6月12日,张瑞敏在沃顿全球校友论坛上指出,在这个奉行互联网的时代,对企业提出的挑战就是“速度”,企业要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的需求。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就要求企业要先“信息 化”,然后,再到成为“信息化的企业”。半年后,他发表了《从“企业的信息化”到“信息化的企业”》。海尔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信息化企业模式。自主经营体和人单合一,只是海尔模式的实现方式;信息化企业昭示的是海尔模式在企业本质上的现代化实质。人们说的“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新模式”,则是对企业本质在管理层面上的形容与描述。

中国在企业管理和信息化理念上,从跟随美国,到形成独立见解,经过了十多年的过程。从最初推出联想、海尔和斯达经验,到今天锁定在海尔模式上,政府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拿蒋黔贵的认识来说,她作为经贸委副主任时,在 2001年的现场会上还只是谈“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而在今年学习海尔的讲话中,已三次提到做大做强做活,站得非常高,把信息化与企业本身完全融为一体了。

3、海尔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模式

当然,海尔模式还有不同于其它中国企业模式的地方。互联网就是其鲜明特征。正如蒋黔贵说的:“海尔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将创新聚焦到互联网的企业。”“海尔为应对互联网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颠覆性系统性的变革,可以说,海尔正在进行一次具有原创性的伟大实验。”

确实如此,海尔模式属于真正的21世纪的企业模式,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讲到互联网,一般人往往误以为企业上了网,就算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海尔模式告诉人们,只有把互联网、信息化内生于企业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才算真的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回想曾显赫一时的联想经验,如今已不再有人提起。事后反思,联想经验当时强调的是“数据的电子化、流程的电子化、决策的电子化”。电子化只是技术,在管理中对这些技术进行应用,在10年前还算先进理念,但今天,只谈应用已经不够了。在历史上,张之洞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十分强调应用,但当时代要求转型质变时,光提应用,就会有局限。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不仅用变,而且体变。不仅需要应用,还需要转型。

高新民曾对两化深度融合所要求的企业转型提出两条判断标准,一是战略创新,一是模式创新。前者是指,企业发展战略驱动,不仅是应用,应用是融合基础。融合要成为常态,要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战略;后者是指生产经营模式要有根本性变化。

二、海尔模式的核心价值

海尔这次推出的《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在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以总分第一被评为一等成果,张瑞敏在大会上做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的精彩报告。全国企业听了都大开眼界。我初步学习以后,总的印象,第一是道行很深,第二是非常实在。当然,丰田模式不是一天就总结出来的,海尔模式正如蒋黔贵所说“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个人更关心的是,从张瑞敏展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绝世武功招式中,提炼出一些超越海尔家电特色,而为其他企业通识的东西来。我按我个人理解重新进行了一些归纳,与大家共同学习。

1、海尔模式的经济学依据

海尔模式说的“人单合一”,属于招的范围,招背后的道还需要进一步提炼。

1)基本经济层面:融合创造财富

张瑞敏自己的提炼,是在战略层面回应德鲁克那个经典问题:“你的客户战略是否与你的经营战略配合得很好?”配合不好,就会造成人单分离;配合得好,就是人单合一。

张瑞敏自己解释说:“其实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很多时候客户战略和经营战略是不一致的,比如客户战略是创造用户价值,但是经营战略很可能是背离的,追求的可能是市场份额、营业额等。这样的经营战略很可能会导致打价格战,事实上是把用户需求放在一边了。”

比战略更深的是基本经济关系。经营战略映射的是生产者,客户战略映射的是消费者。二者不一致,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脱节,反映出的不光是战略,而是工业化经济的根本局限。这是自亚当.斯密“分工创造财富”一提出,就先天带来的问题。庞巴维克的迂回经济,迂回到中间看不清楚了,就会造成客户战略与经营战略的不一致。德鲁克在这里是想到根子上去了。

我个人以为,客户战略和经营战略不一致的背后,是工业化技术与分工特性的内在联系造成的。互联网技术就不是这样,它更倾向于融合。互联网模式的核心,用托夫勒的话讲,就是产消合一,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融合。这才是人单合一的根本。我在十五年前,管这叫直接经济,主张融合创造财富。现在看来,直接经济不一定要取消分工,融合应理解为贴近。人单合一也是直接经济。海尔模式对我的启发是,中间环节本身,也可以实现人单合一。合一只是形式,根子上还是说生产要与消费最大限度地贴近。理解了这一点,学习海尔要不要学人单合一,就纯属招式问题。你要是真的能做到产消合一,采用DIY、SNS或BIG DATA,等等,都无不可。所以海尔模式在这一层面,主要应理解为产消融合这样一种方式。

2)产业经济层面:低成本差异化战略

至于战略,并非经济学基础理论问题,属于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的具体问题。这是波特理论所处的层面。在战略层面,有成本领先(也就是张瑞敏说的打价格战)、差异化、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定制几种基本竞争战略。假设客户战略和经营战略一致,仍然会有在互联网条件下,采取哪种战略更加有利的问题。比如不打价格战,还有成本较高的差异化战略(如雷克汉姆所讲“顾问型营销”),未必是海尔的本意。

从海尔实践来看,大规模定制,包括个性化(例如与国美的合作)更加符合海尔的战略要求,也较能发挥互联网所长。这意味着,海尔模式中还要提炼出这一条:当客户战略与经营战略配合得很好时,还要选择最能发挥互联网作用的战略,实现低成本差异化,即低成本差异化的客户战略和低成本差异化的经营战略。因此要有别于波特的差异化竞争理论(波特倾向认为差异化只能高成本,不能低成本)。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2、海尔模式的企业观:

利用互联网,恢复企业的精气神

比经济、产业再具体的层面就是企业。海尔关于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谈得十分详细,几乎毫无保留。但去过海尔学习的人曾反映,海尔把经验都具体到标签了,但自己反而弄不清摸的是头大象还是别的什么了。怎样才能结合本企业实际,把海尔的真经学到神髓上?关键是提炼。我把过于具体的东西归拢一下,建议重点学习以下精气神三个方面。神是指从管理的总原则上,把握“做活”这个灵魂;气是指通过修正管理的前提假设,复归第一驱动力;精是指通过网络化,为企业做活舒筋活血通经络。

1)企业转型的总路线:从做大做强,到做活

总结海尔模式,首先要把做的事,提炼为做事的总路线、总纲领。信息化企业的核心是从做大做强,转向做活。这要高于海尔早期的流程再造。流程再造与做活,是机制变化与体制变化的关系。做活是企业本质的变化,是从工业化这个质,转变为信息化这个质。我个人认为,海尔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做大做强后进一步做活。也就是完成了工业化意义的第一次企业现代化后,继续进行信息化意义上的第二次企业现代化。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工业化带来的大企业病,成功应对了企业内部管理挑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

张瑞敏自己也说:“管理3.0最大的特点即一切组织不但都是网络而且应将组织 看成生命系统而不是机器,即动态的可根据外部市场需求灵活应变,而非冷冰冰的官僚机构。”“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克服了传统损益表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这直指工业化目的与手段分离,机制僵化的要害,是针对工业化的本质而进行的思想解放,是中国管理思想的一次质的飞跃,预示着中国管理思想从落后到领先的战略转折。

海尔模式最大的颠覆性就在这里。以往做大做强,是工业化的企业理念,其负面影响是以官僚主义僵化为特征的大企业病。做活才是信息化企业理念,它解决的是大象可以跳舞的问题。七年前,我提出做大做强要转向做活(见2005年《“重塑企业”——企业转型的总路线》一文)时,听到有人反对说,小企业才适合做活,大企业不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太灵活非乱了不可。这是把做活,同改行混为一谈了。IBM确实改过几次行,但它的做活, 除了大的方向调整外,更表现在做同一行的时候贴近客户的灵活性上。用张瑞敏的话说,叫“打中飞靶”。

海尔的战略创新与模式创新,是高度吻合的,吻合点就在做活上。做活是企业本质的变化,是从工业化企业向信息化企业的质变,客户战略与经营战略的合一,指向的就是这个方向;海尔的商业模式创新, 包括人单合一管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是做活在经营模式、产销模式和营销模式上的具体体现;海尔打破市场与企业界限的自主经营体创新,是做活在组织模式上的具体体现,强调自主经营体的自创新、自驱动、自运转这些自组织特征。抓住做活这个“纲”,海尔模式的一系列“目”就张 开了。

当我们说信息化企业的时候,意思是说企业的本质变了,变成21世纪企业了。21世纪企业与20世纪企业的最大区别,就是从机械体,变成生命体了。海尔模式谈组织变革,从头到尾说的就是这个。抓住了这个要点,具体怎么做并不重要。书摊上随便抓本台湾人写的企业仿生学,也可以当海尔模式来学。在中央企业的信息化A级企业中找到任何一个,都可以学到如何利用做活克服大企业病的真经(只不过中央企业把“做活”称为“做优”)。

2)管理3.0:超越管理的前提假设,回到管理本身

张瑞敏把第三代管理,称为能本管理,以区别于第二代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日本管理模式),值得高度重视。海尔模式实际是对日本管理模式在现代化水平上的整体超越。

以往,在粗放的中国制造阶段,中国企业十分崇拜日本管理经验,例如TQM。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把TQM发挥到极致。但在互联网时代,包括TQM在内的日本工业时代管理理念,面临过时的问题。按说,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同属东方文化,中国管理与日本管理在适应新一轮管理现代化方面,会有什么差异呢?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张瑞敏关于管理3.0讲了许多,我认为要提炼出一个核来。这个核,需要总结在反映现代化本质的层级上,而不止是现象上。管理本质从异化到复归的转变,这是上一代管理与下一代管理的根本区别所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与资本对立的扬弃。

日式管理虽然强调以人为本,但仍保留了老板是老板,劳动力是劳动力这种现代性基本特征。要害是张瑞敏说的,“虽然效率提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却没有了”。而海尔模式超越了这一点。突出表现为自主经营体是自主劳动者,而不是劳动力。从形式上看,是企业管理的领导机制变化了,为一线员工授权,在听到炮声的地方决策,抢单进入……

但这些只是现象,本质性的规律在于:第一,管理的人性假设变了。从以人为本的“社会人”假设,变为“自我实现人” 假设,对应政治经济学概念,就是把劳动力,复归到劳动(自主劳动、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第二,所有制变了。从资本所有者控制,变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劳动者控制生产资料。我过去称之为知本家,就是劳动者与资本所有人身份的一体化。在这方面,我认为海尔模式还有再发展的空间。因为云计算将来会带来所有制内部支配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在企业内外关系打通上,走得比海尔更远(如APP Store模式、众包模式)。第三,分配变了。海尔人单酬表的基本要求是缴足利润,挣够费用,超利分成,落实到人,使劳动者有效参与到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一点突破日式管理的底线。工业化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生产力条件不具备,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隔着十万八千里,现在互联网来了,企业的前提假设变了,用张瑞敏的话说,就是只有“时代企业”,没有“成功企业”了。

资本向劳动复归,产生了生物体自激励、自组织的效应,引发一系列管理上的连锁反应。海尔模式充分展示了这些连锁反应的细枝末节。

二是委托与代理对立的扬弃。

美式管理的局限,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然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在整体上难以实现信息化企业遇到的一个天花板,就是美国管理理念天然设定了委托与代理分离这个工业时代的教条。这种美式教条主义在互联网时代早晚会害了美国企业。金融危机表明,不对委托-代理机制进行彻底创新,信息化和互联网都会被代理人利用,更有效地反对委托者。房地美、房利美就是例子。这引发了针对代理人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管理理念对此缺乏回应,只是从加强监管,甚至诉诸道德角度应对,显得软弱无力。在管理效果上表现为,一边节省交易费用,一边却在放大激励成本。萨班斯法令企业难以承担监管成本,说明美国管理理念到了要解放思想的时候。

问题的症结在于,互联网时代以前的管理,割裂了人的目的与人的手段之间的联系,只管是什么,而容易忘记为什么,演化成“委托-代理”恶性对立这种异化。传统的价值显示系统如财务报表,没有体现人(委托人)的最终价值,体现的只是物化的中间价值。正如张瑞敏把脉的那样:“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克服了传统损益表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的问题。因为传统损益表当中数字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清楚,但数与人之间却没有关系,即不能从差的数中找到其人为的因素。” 海尔的战略损益表吸引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关注。他们认为海尔这种战略损益表和传统损益表最大的不同是关注了表外资产。表外资产主要指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理解的方向是对的,但仍然是西方式思维。从东方文化看,传统报表存在上气不接下气,人气接不上来的问题,因此企业容易断气。表外最大资产, 就是人活一口气。要用互联网这个经络,来理气通神,才能把血液(利润)的问题解决得更好。

张瑞敏可以说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他关于在人单合一中,把客户当作激励源的天才想法,是治本之策。一旦实现,说不定将引发“管理的终结”(套用福山的语句),因为它将彻底改变现代性管理的前提假设,使管理变成以另一次现代化为本质的管理。其核心要旨在于,不是默认委托人与代理人对峙,然后加大对代理人的监管;而是把代理人改造成委托人,方法就是搞直接经济,让原来作为代理人的企业人员,与客户、市场零距离地贴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正是张瑞敏指出的:“海尔的契约是全员的,每个员工都和用户签订契约,这样就会变成整体内在的驱动力,所有人都会自驱动,整个系统也会围绕用户运转。”实质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接人气。气接上了,人就活了, 企业就活了,活了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自激励,自己动了。就像舞剧《葛蓓莉娅》中的那个木偶,接上气变活人了,就不用人操纵,或用萨班斯法费劲巴拉监督,自己就动了,就舞动出精彩来了。

海尔模式在这里表现出的实质,就是变“委托-代理”对立,为“委托-代理”合一。其创新的革命性是颠覆性的。这种委托-代理合一的思路,一定让经济学教授跳脚大骂,因为这会改写教科书,让这些教授失业(想想看,信息经济学取消了委托代理对立,还剩下什么)。但海尔的业绩摆在那里,不认也得认。钱就是这么无情,你不尊重钱,钱就不管你是教授还是教材。

3)企业组织要通经络

如果说做活是招魂,复归是接气,接下来让企业活起来,就要通经络。有了这三样,企业就有了精气神。

海尔模式中最让人佩服的,不光是对道的领悟;海尔最厉害的,是能把领悟的道,变成让一般人可操作的方法。在这方面,就不是理论家的强项了。德鲁克和凯文·凯利在悟道上都很强,都知道在复杂条件下系统与环境互动时生命活性的重要性。但要让他们具体操作一个企业,真把企业养活,恐怕都不灵。至于波特,连领悟海尔模式都有困难,因为他有个思维盲区,就是不理解互联网与做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战略上难以把握低成本差异化或海尔的大规模定制的落地问题。

张瑞敏注意到,“美国企业文化是契约文化,核心是委托代理激励契约,所有者是委托方,管理者是代理方, 委托人以期权激励契约鼓励代理人为其创造利润,这种期权激励容易带来短期化的弊端。而海尔的契约是全员的,每个员工都和用户签订契约,这样就会变成整体内在的驱动力,所有人都会自驱动,整个系统也会围绕用户运转。”这就属于既有道,更有术或招的例子。

再比如,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对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从属于战略。这是德鲁克说过的,但企业一上战场全忘了,事到临头,照死不误。而海尔却有招,他发明了个自主经营体架构:“我们把八万多员工变成了两千多个自主经营体。自主经营体改变了原来学习日本企业所建立的事业部制,其本质则是打破了传统的层级结构,大家都面向市场。”事先想不出,但事后诸葛亮想想,确实有道理。当然,不是说这些招妙,大家都来抄。举一反三地想,它实质上不过是在企业市场化,市场企业化方面,发挥了网络的专长(既扁平化,又结构化)。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海尔之外想同类的招,比如宝洁公司(建设创新中心借助外力)、阿里巴巴(网商生态系统)等等。

比如,海尔把一般企业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改造成自主经营体的损益表、保证事前算赢的日清表和每个员工的人单酬表。也属于有道又有术的。妙在传统损益表是以中间价值损益为导向的,战略损益表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采用日清表这种招数,一下就在管理上解决了中间环节的产消合一难题。而利用人单酬表,则有效体现出“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的战略意图。

海尔结构中,对第一线、第二线和第三线的划分,也独出心裁,敢为他人所不敢。在第一线发现用户需求,二线支持平台马上就要提供支持,全流程协同起来,最快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又考虑到主动创造用户需求,而在第三线进行客 户价值创造研究。既大胆又周密。当然,这些经验适合不适合别的行业,可以通过实践检验。

海尔模式中一些具体做法,有些是海尔能做,而其它人做不了的。比如“实网做深”,要想象海尔那样在二十多万个村里有联络员和销售终端,难度是相当大的。但虚实网结合这个思路,与当前的O2O大方向是合拍的。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这方面的创新还比较多,学海尔的企业自己也可以像海尔那样大胆创新。

对海尔来说,也有个持续创新的问题。海尔需要把企业核心价值与禀赋,进行更合理的切割,以保证基业常青。展望已经逼近眼前的未来,如何像苹果、腾讯那样,不仅把数据作为工具,而且做成核心业务,通过数据核心业务瞄向500亿美元量级以上的新机会,在互联网时代的下一个阶段即大数据时代, 继续领先,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挑战。任何人都不能停步,停下来就意味着落后。

海尔是说不尽的,全面研究需要专门课题,在一篇文章中,只能是凭感觉,列出一些印象深的。我们会同中国企业、世界企业一样,持续学习和关注海尔模式,关注来自中国企业的普世价值,随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能否成为新商业文明中共同的精神文明财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829评论 1 3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603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846评论 0 22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600评论 0 1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80评论 3 27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95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36评论 2 2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2评论 0 18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53评论 0 22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42评论 2 2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47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90评论 2 2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93评论 3 22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39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8评论 0 18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64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623评论 2 2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