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女儿学古诗1春晓:官迷孟浩然的小忧虑

女儿过了暑假就上二年级了,一年来陪她学习,读小学课本上的古诗,虽然这都是一些启蒙级古诗,但却是经典中的经典,同时因为知识和阅历的变化,在重读时,蟹丁也体会到了比学生时代更深的意味,真正有了一种“品诗”的感觉。今天,蟹丁就来品一品这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只是惜春?

这首小诗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初读好像很普通,但越读越有味道。袁枚《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这首诗占全了,既是诗,也是画,用语极白,意境却隐秀曲折。

简单的20字,描写了一份心情之变:前两句写春睡后的愉快心情,一觉睡到自然醒,这种舒服,你懂的!耳边还有跳跃的鸟鸣,这等春日清晨,怎一个“好”字了得?但后两句情绪突变,作者开始担忧起花儿来了。

对此,历来有三种解读:一是惜花。当代著名诗词学家刘永济所著的《唐人绝句精华》评道,“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二是惜春。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评道:“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三是惜时。近代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评道:“描写春晓,而含有一种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都有道理,但只是如此吗?蟹丁认为,诗由情变,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情志的表达和反射。这首诗在惜春的背后,很可能还隐含着一种忧虑,就是对命运之变的忧虑。

(二)浩然的小忧虑

孟浩然的生活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读书:唐永昌元年(689年) --唐景云一年(710年),22岁以前,在襄阳的书香之家中成长读书学剑。第二阶段,隐居鹿门:唐景云二年(711年) ---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孟浩然与好友张子容一同隐居鹿门山。第三阶段,漫游求仕:开元二年(714年)--唐开元十六年(728年),25到40岁间,辞亲远行,漫游交友,干谒名流,以求进身之机,后又赴长安参加了两次科举,均没有中第。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不才明主弃”的故事,孟浩然求仕失败。第四阶段,隐居山水: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求仕失败离开长安后,辗转于襄阳、洛阳、江浙、蜀、荆州各地,畅游山水,会友作诗,最后逝于家乡襄阳,完成了人生的循环。

《春晓》这首小诗,就写于孟浩然与好友张子容在鹿门山中隐居时期,但这个隐居不是真正的隐居,不是那种历经沧桑、看破红尘的隐于江湖。这时的孟浩然,还是有着青云之志的热血青年,从他给自己取的字“浩然”中可见一斑,这显然取自于他的本家、亚圣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时孟浩然隐居鹿门,为得是在求仕前进一步锤炼心性、锤炼学识,大概相当于现在学生高考前的冲刺班。

张子容的经历可以作为侧证。孟浩然和张子容是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又是一生的知己,两人年青时结伴隐居鹿门山,是有共同志向的,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712年冬天,张子容率先出山,赴京科举,一考就中了个进士,后来辗转各地做官,虽然官都不大,但比起一生布衣的孟浩然来说,他应该说还是部分实现了年轻时的志向吧!

因此,虽然《春晓》历来被认为是一首隐居闲适的咏春诗,但在蟹丁看来,《春晓》初看活泼灵动,但细品则有一股凄凉之意、肃杀之情,很有可能是当时孟浩然另外一种情绪的隐晦表达:就是对即将出世试剑、求仕做官、前途未知的一份忧虑。

因为历史上,文人一身抱负但怀才不遇、穷困无途的事情太多了,文人一腔热血却摔得头破血流的前例也不胜枚举。做官就是政治,政治在文人心中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高大上的纯洁理想,然而实际上,这里面却充斥着尔虞我诈、鬼魅魍魉、营营苟苟、冷酷残忍。聪明博学的孟浩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这就像高考前的学子,如果写个人日记、写诗,表达的情绪一定是既憧憬前程又担忧前途,既恨不得明天就考试获得解脱又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这样一种焦虑、矛盾的心理,在每个人重要的人生选择关口都是存在的,在诗人手里,会表达得更加隐晦、更加艺术化。

从这个视角来读这首《春晓》,译文是否可以这样解读嘞――

春眠不觉晓(昨晚挑灯夜读圣贤书太晚了,不好意思,睡过了);

处处闻啼鸟(这声声鸟叫似乎是朝廷和民众对我这个天纵奇才、鹿门卧龙、未来国之栋梁的召唤---出山吧,少年!)

夜来风雨声(历史的风雨、官场的风雨,一直没有停歇过)

花落知多少(读书人出山求仕就走出了温室,走向了斗争的江湖,被这官场风雨吹打散落的读书人不知道有多少,而我是否是够顶住风雨、见得彩虹呢?)

(三)“官迷”孟浩然

可能看到这里,有的童鞋就会讥笑:牵强附会,乱解一气,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

其实,还有比蟹丁解得更离谱的呢!我看过一篇博文,把这首诗解成了一首黄诗:春天来了,万物怀春,很多情人共度春宵,如果扒窗来听,就会听到很多女子的床上“啼”声。这一夜云雨下来,有多少女子(处子)花落蕊摧?

呵呵,有意思吧?与这种“胡解”比起来,蟹丁自认解释还是相当靠谱的。在人们心目中,孟浩然是一位性情旷达的高人隐士、田园山水诗人,李白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但在骨子里,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官迷”!

孟浩然有三个著名的典故:

1、不才明主弃。孟浩然落榜后留在长安,经常住在王维那里,有一天唐玄宗李隆基突然驾临,孟浩然躲藏不及,只好钻在床底下。但唐玄宗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王维不敢隐瞒,也借机把孟浩然推荐给了李隆基。李隆基早就听说过孟浩然的才华,让他念一首自己写的诗,按说这是能显露才华的大好机会,可孟夫子选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唐玄宗一听老大高兴,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还襄阳。孟夫子一念之差,断送了前程。这与后来柳永的“且去填词”异曲同工,真是一对伤心人呐!

2、不爱做官爱美酒。孟浩然46岁的时候,当时任襄州刺史的韩朝宗想帮他,决定带他再入长安,向皇帝举荐,二人约好在某地某时不见不散。孟夫子恰巧有朋友来,一起纵情喝酒,眼看时间就要到了,那位朋友提醒他韩朝宗还有约呢,孟夫子半醉半醒之间,喝叱道:“这酒正喝在兴头上,管其他的事做什么!”韩朝宗大怒而去,发誓再也不管孟浩然,而孟浩然却也不后悔。

3、为友情死也值。公元740年,孟浩然52岁,在襄阳家中隐居,好友王昌龄来访,两人相见甚欢,畅饮无度。孟浩然当时背长毒疮,本来快好了,但他是性情中人,见到好友也顾不得许多了,由于大量饮酒和吃鲜物,毒疮重发,病亡而去。


这三个典故,历来被人津津乐道,作为孟夫子性情旷达、好酒豪爽、不慕功名的证据,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第一个典故说明了两件事:一是孟浩然虽然科举失败了,但当时求仕心依然很重,留在长安想靠张九龄、王维这些朋友的举荐走上仕途。二是孟浩然性情直爽,但情商确实比较低,不适合做官。第二个、第三个典故展示了孟夫子的名士风流,但要注意,这两件事都是在孟浩然晚年看透官场、堪破红尘后发生的。

事实上,孟浩然绝对是个“官迷”,他在《书怀赠京邑同好》诗中曾这样表白过:“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出仕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千古名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其实是一首干谒诗,是到长安后写给张九龄的自荐。

他这一生,其实都没有放弃过求仕的念头,在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他病死的前四年,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孟浩然担任了张九龄的幕府,大约一年时间,终于算是沾了仕途的边,但后来因不习惯在官府的生活或身体原因回到家乡养病。你看,即使前面遭遇了多少挫折,即使在江湖山水间退隐好久,有了机会,他还是想试试。

在这里,蟹丁丝毫没有贬低孟浩然的意思,反倒对他很是敬佩,这是一个外表旷达但初心不改的真诚文人。事实上,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深”思想浸润的中国文人,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的矛盾体,像仙谪天下的李白,“官念”就是很强烈的,一生放浪不羁,但终其一生没有放弃入朝为官的念想,年老时还因为误入永王府做幕府,犯了政治路线错误。很多文人,都是政治志向远大,但政治智慧有限、纯真性情张扬,不懂得委曲求全、不善于卑躬屈膝,注定要成为求仕路上的失意者。

这是文人的永恒悲剧。

初心美好,抵不过人生索萧。

生活就是这样,可能跟理想、抱负根本不在一个轨道上,你我都有过这种无奈。这时,还是用孟夫子的诗自勉吧--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198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6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985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73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9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99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1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12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1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91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55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81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4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12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99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