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读懂贫穷

这是一部由印度人和法国人写的"小部头",全书不到300页,讨论的却是一个困扰全球政治家、经济学家的难题——贫穷的本质。本书的两位作者在6岁的时候就了解到贫穷的存在,所不同的是,作者之一的法国人埃斯特•迪弗洛从课本上的只言片语与简单图片得到了对加尔各答贫穷的第一印象,而另一位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则生活在一群加尔各答穷人周围。当埃斯特•迪弗洛成年之后踏上加尔各答的土地寻觅所谓的穷人时,却发现那些从课本上映入他大脑的穷人早已不知去向。

《贫穷的本质》
《贫穷的本质》

穷人到哪里了?当我们在讨论贫穷时又在讨论什么?

人类对于贫穷的认知依然走不出中国古代晋惠帝的愚钝。传闻晋惠帝曾对经历大灾填不满肚子的灾民说: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我们现代人也会陷入某种自我设置的假设里:他们为什么不去读书呢?他们为什么不去挣钱呢?诸如以上的误判让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贫穷存在的原因。

迪弗洛和班纳吉正是带着这些疑问,踏上了寻找答案的征程。他们走访全球18个贫穷地区,并以每天收入不足0.99美元为标准(这些钱只能让人处在半饱半饿的状态),在全球范围内划出10亿穷人,再进一步去探寻真正导致贫穷的原因。一开始,两位作者展示了两个有趣的实验:

研究人员给学生们一个向穷人捐款的机会。在第一个实验里,捐款之前,学生们会分为两组,两组人会看到关于这部分穷人不同角度的报道:A组人看到是这些穷人的总体介绍,并配有数字和图片;B组人则看到一个当地小女孩的贫困生活介绍。看完报道后,两组人开始捐款,结果显示:A组人的捐款要远远小于B组人,这说明了我们对于所谓贫穷或者说所谓穷人时的一种无奈:我们愿意为个体慷慨解囊,但对一个全局问题表现的无能为力。

第二个实验也是让两组学生捐款,同样要先看两个不同风格的贫穷纪录片,但看这些纪录片的同时,研究人员会告诉学生一个背景资料:即第一个实验里的结果——人们对个体贫穷的关注远远胜过对全局贫穷的焦虑。接下来的捐款结果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A组人的捐款数量变化不大,但B组人却大幅下降。这两个实验真实了表达人类目前对于解决贫穷问题的无奈——我们或许可以解救一个穷人,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所谓的贫穷。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管是联合国顾问、贫穷问题研究专家萨克斯还是写过《在增长的迷雾中探索》的埃斯特利,都试图证明自己的方案正确而对方的方案是错误的。在萨克斯看来,贫穷的根本原因是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致,因此给予当地政府援助,从而增加改善环境的资金,从而解决贫穷。但埃斯特利并不认同,埃氏强调,援助只会降低当地政府机构的"造血"功能,只有依靠市场才能最大限度激活穷人的创造性。这两种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相信谁?

两位作者似乎并不认同上述两种解决方案。举个例子来说,非洲国家卢旺达在大屠杀之后接受国际援助,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来卢旺达减少接受援助的金额,经济继续发展,穷人数量大幅减少,这个案例说明萨克斯的理论正确还是艾斯特里的立场正确?还是说两者都正确呢?

接下来,埃斯特•迪弗洛和阿比吉特•班纳吉试图通过一些调查中的发现去推翻一些看似和理由合情的推论。比如在非洲某些疟疾盛行的地区,一个蚊帐就可能救下几个人的命,但蚊帐是否应该付费或免费呢?从理论上看,似乎免费和付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迪弗洛和班纳吉实际观察的结果却出乎很多人意料,两位作者指出: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和免费得到蚊帐的人,他们的表现常常不一样,而且无论那种结果,都无法证明上述两个理论的正确性。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通常很富有,收到良好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因为贫穷,才会被非政府组织选中。”

倘若上述结果还算正常,那么相反的结果则会让致力于解决贫穷问题的人有些失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自己全价购买。"

从这个结果里,两位作者进一步谈到穷人贫穷的最大原因——缺乏信息。由于缺乏信息,也缺乏正确信息,导致决策的失败,比如在买蚊帐这件事情上,由于不知道非政府组织会免费发放蚊帐,因而自己"错误"的购买。这种事情俯拾即是,再比如穷人们需要娱乐,他们需要一台电视,但信息的缺乏导致他们却买了一台电视,原本贫穷的家庭更加贫穷。

缺乏信息的第二个表现就是缺乏远见。书中举了一个关注吃的例子:在中国两个地区随机选定一些贫穷家庭,给予他们大量的主食价格补贴。主食价格便宜了,但主食消费量却减少了,而虾和肉的消费却提升了。作者认为:对于非常贫穷的家庭而言,如果收入有所上涨,他们会花更多的钱在食物上,但他们并非多吃主食,而是多吃味道好的食物。穷人们并不是优选选择获取更多的能量,而是获取味道更好的能量。由于花费了太多金钱在食物上,穷人们已经无力支付教育、读书上的开销,这导致他们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毫无责任感,因而一代代的穷人就像遗传一样"传染"下去。

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一些互联网公司正在推动的"免费接入互联网"方案,像Google就计划用热气球搭载Wi-Fi信号,发送到一些偏远贫穷地区,并和一些非政府机构合作,让当地穷人免费使用互联网。抛去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商业阴谋,这些举措客观上会推动当地穷人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随着信息的增多,穷人群体也有了更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这也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某种途径。这种思路在国内也有一些典型案例,比如遍布全国各地的淘宝村,就是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利用信息,让农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让他们找到了除种地之外的新出路。

最后,作者还探讨了加剧穷人更穷的几个不可避免因素: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全面向穷人说不(这也是印度人尤努斯毕生努力建设小额贷款的初衷),还有医疗保险市场拒绝为穷人服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并不能真正实现统一,大多数穷人分布到第三世界国家,不健全的体制因素使得政策的执行总是出错,这也让第三世界国家的扶贫脱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很多人希望从这本书里找到解决贫穷的根本办法,但两位作者并没有继续解决问题的决心。因此,本书更像是一份调查报告,让广大读者从报告里找到下一步行动的灵感。就如作者所言:"我们拒绝慵懒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我们倾听穷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逻辑....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贫穷的原因,并找到真正解决的办法。"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924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02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716评论 0 23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783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166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10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84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76评论 0 19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96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59评论 2 24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7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1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64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4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3评论 0 193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30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20评论 2 26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