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参与出了一本书后,我成了重度阅读患者

今天我想聊聊读书。

当然,「阅读能提升自我」、「读书是B格很高的爱好」这样人尽皆知的屁话不会出现在这篇文章中,我是作为一个参与了一年出书工作的人,来重新审视读纸质书这件事的价值。

去年这个时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说你们的公众号内容很不错,要不要集结起来出一本书?

我说好啊,这个简单,文章都是现成的,整理一下改改错别字应该很快。

编辑右侧的嘴角浮出了难以察觉的微笑,嗯,也不是特别简单,总之开始行动吧。

于是一年过去,我们的团队,加上出版社的编辑们,林林总总十几个人参与进来,到今年8月,才算把书弄上了架。

经历这一年的事情,我得到了一个结论:买一本书,哪怕是不怎么好的一本书,花上十几个小时阅读,无论是从金钱还是时间成本来看,都是世界上最划算的买卖,没有之一。

先简单说说我一个写公众号的人,是怎么把现成的文字变成一本书的吧。

首先是像预想的那样,把公众号里现成的文字罗列到一起,一键排版。

马上发现,这样根本不算一本书嘛。在公众号写文章的时候,选题随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罗列到一起,整本书连一个基本的主旨都没有。这本书想表达什么主要观点?用哪些次要观点来支撑?有哪些数据和证据?它们的来源是哪里?

所有的文字都像是未经训练的农民,拿着锄头冲向战场,一片散沙。就这么印刷成一本书,摆在读者的桌子上,实在是砸招牌的一件事。

于是就现有的内容,重新整理整本书的大纲,列出了三个大章节,觉得太少,又分为五个章节。把每篇独立的文章放到它应该归属的章节,然后逐一核查文章里的内容,欠缺的地方做标记,多余的文字则转移到其他章节,或是干脆删除。

这么一整理,发现每个大章节都至少欠缺三到五篇文章,大概八九万字的内容。于是在大纲上面先把需要写的内容起一个标红的标题,然后发给编辑。

编辑对整体目录提了很多的意见,比如哪些内容还需要深入多讲一些,哪些内容需要作为重点从后边的章节挪到前面。

这么来往了几轮,大纲确定下来,我开始有目的地补写欠缺的文章,团队其他人则对已有的文章做大手术。

这两项工作都不容易完成。补写的文章既然重要,又一直没写,当然是因为这几个题材不好写,或者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而现有的文章也是标准的「公众号文」,离出版物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比如,文章里出现的卖萌和段子,一律需要删除,然后加一些内容把上下文串联起来。再比如,「这个话题今天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说了,改天再给大家聊」这种话出现在书里,可是要让人骂娘的——书的篇幅可没有限制,不能让人家去自行了解,更不能「改天再说」,必须认认真真展开说。

就这么两个多月过去,初稿出来了,发给了编辑。编辑一边修改文字,一边继续提出不少「大动」的任务。比如几句话说的事,对于读者可能需要进一步展开解释。原来在公众号里用GIF动图展示的内容,在书里改成了静态图,就需要补足更多的图片和文字加以说明。

光是查错别字和非书面用语,就把内容从头到尾精读了不下五遍——想象一下你读一本书需要花多长时间,乘以五(还不够,因为是一字不落的精读)。

这个过程的工作极其繁复冗杂,参与其中的编辑们自然见怪不怪,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头一次知道,把文字转变成一本好读的书,要付出多少努力。期间的内心独白从「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逐渐变成了「还有这么多问题,只要不砸招牌就万事大吉了,赶快结束吧」。

这之后又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打样、挑毛病、重拍版、再打样,加上封面设计、找人写序写推荐、印刷和铺货,就这么忙活了一年。

收到成书的时候,我只粗略地翻了一下,再没细读里面的任何一个章节——每一页的内容我都滚瓜烂熟,已经恶心到这辈子也不想再读了。

但从收到书那天起,我从一个中度阅读者(每年50到70本),变成了一个重度阅读者(不间断地3~5天阅读一本书)。

因为经历这次的出书,我意识到文章一开始的那个结论:这实在是一笔太赚的买卖。

我们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从他人那里吸收一些想法、知识,或者听一些七七八八的故事。人们习惯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看不同的人写的文章;第二种就是和有意思的人认识,当面和他聊天(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两种方式我们每天都在频繁使用,也从来不觉得是一种「为了自我提升而必须坚持的好习惯」,我们只是这么做了——和朋友聊天,在公众号里阅读文章。

先说读短文章。

戈德史密斯在《如何不在网上虚度人生》中说:

很多人觉得上网看杂七杂八的东西是浪费时间,但其实不然,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看别人的生活、阅读短文章,就像传统的读书一样,是在参与协作、参与创造,并自我提升。

但经历了这一年的我,却有些不认同这个观点了。

作为一个坚持写了三年公众号的人,我深知什么样的文章会讨读者的喜欢——文章不能太长,超过5000字哪怕不情愿也要把话精简压缩,偶尔扯淡,有些小包袱,还要有些互动,内容一定要小心翼翼地迎合一部分人的观点,最好能引起一些争议,如果能追个热点什么的更是再好不过。

这些努力全都指向一个目标——提高点击量和转发量。

而当把这些文字转移到书里的时候,这些目标全部土崩瓦解——不需要点击,不需要转发,不需要吸引眼球,不需要压缩文字,不需要都没用的段子,也不需要追热点,唯一重要的就是提供思路清晰的好内容。

这不是简单的思路转换的问题,而是目的变了,内容就得变,否则就会拿出一本烂书,即便作者犯懒确实这么做了,出版社的编辑也不会同意。

即便是已经有现成的文字和观点,这个转化的过程也要投入很多人几个月的时间,何况大部分书在出版之前并没有事先写好的内容。

写公众号的时间,加上整理出版的时间,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两年,反复斟酌,改了又改,集成几十万字,凝练在不到500克的物体上,然后经过书店或者快递物流,一本书就这样来到你的手中。

它不是什么艺术品,也不是什么高逼格的物件,用老马的话来说,它就是凝结了几个到十几个人、超过一年的无差别劳动价值的商品——哪怕是用参与者的最低工资来算,也是一个成本超过几十万的商品——伟大的出版业把这个巨大的成本分摊到几万本书里,而你只需要花几十块钱,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换来了这些人长时间的工作成果。

把一件这样精美的商品(现在的书确实制作得越来越精美)捧在手里,就完成自己和作者之间的交接仪式:对方付出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赚取6~10%的稿费以及个人影响力,而你付出的是几十块钱和接下来几十个小时的聆听。

比起电子书,纸质书更能让我读下去,或许原因并非来自什么虚幻的「手感」,而是这种交换的仪式感。

再说获取知识和故事的另一个手段:和真实的人认识,然后听他一席「胜读十年书」的话。

先不说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人脉去认识许许多多的行业专家、历史学家、会讲故事的人,单说你认识这样一个人,他也不可能拿出超过一小时的时间来专门准备和你的交谈。

你们至多在一个雅致的茶室,或者一个喧闹的酒桌,彼此交换最近一个月的想法和见闻。他也许会告诉你一个很有启发的观点,但这个观点背后的数据和逻辑链却说不清楚,因为他并没有花实实在在的时间、专门为了给你讲这个观点而做准备。

至少从我的经历来说,曾经有切实彻底改变我想法的书出现,却从未有彻底改变我想法的人——哪怕我和他吃饭聊天的时候多么醍醐灌顶、五体投地,都会在第二天照射到枕边的阳光中变淡,然后回归自己的生活轨迹。

下次当你走进书店的时候,不妨想象自己是一位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帝王,上千本书躺在那里,就像是上千位学富五车的臣子跪在你的面前,捧着自己精心准备几个月、增了又减、删了又改的奏折,战战兢兢地对你说:鄙人不才,把若干年的认真思索写到这件小东西里,还请您抽出一点点时间查阅。

当我说到时间的时候,不仅代表作者为了说清一件事所付出的时间,也包括读者为了接纳这个观点所花费的时间。一个人既不可能花十几个小时去读一篇手机里的文章,也不可能和某位朋友两天两夜就一个话题促膝长谈。

尝试回忆三天前你阅读的一篇公众号文章的内容和感受,或是和上一位有智慧的朋友具体聊了哪些,你就会发现那是何等的模糊。

文字一个接一个铺在纸上,你只能一个一个地装进脑子里,不能快上哪怕一分钟。阅读是一件低效的事,但不巧,我们的脑袋也是这样一部低效的机器。你必须在数万次移动眼球的过程中,才能然自己逐渐进入作者的视角,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用对方的脑子去思考。

所以,小屏上的阅读是不会替代出版业的,前者高效舒适的阅读感,背后藏着更低效的知识吸纳方式——因为短文章作者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让你爽,而不是让你有所收获。

也许,下一个正式干掉出版业的技术应该是脑机接口,那才是真正的高效。

在把知识一股脑的灌进我们脑袋的技术出现之前,阅读,仍然是最划算的买卖和最高效的方式。就像丘吉尔所说:「民主是最糟糕的制度,除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制度。」

这也是我很反对喜欢书的人去订阅那种「半小时给你讲透一本书」的节目,尝试过,过了几天甚至书名都不会记得,连拿出来跟别人吹嘘「我曾经读过某某书」的目标都达不到。

直到现在,我也不觉得读书是一件值得拿来夸耀的优良习惯,因为它既不能换来金钱,也不能换来尊重,甚至很多时候连像样的谈资都不能带来多少。单就产出的结果来说,甚至不如花时间去健身房更加立竿见影。

如果非说读书有什么用, 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读书读到一定程度,是可以提升一个人气场的。但这不是书本的作用,是思考的作用;又或者这不是思考的作用,是主见的作用。

胸中有丘壑之人,总是格外清楚自己该作何选择,怎样去做。这种隐然的自信,就是一种气场。它意味着你即使不跟随众人也不会惴惴不安。

在我看,或许所谓「不跟随众人也不会惴惴不安」的信心,恰恰因为读书人的背后已经有了众人——那是为他花费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觐见的、众位未曾谋面的老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maven中scope的作用 - 风火一回,一生不毁 - CSDN博客
    任嘉平生愿阅读 84评论 0 0
  • 生者构建的世界 在死去时崩塌 他看到他的妻儿扑到他的床沿 泪如泉涌 他看到他的朋友围在四周 神色肃穆 他看到他养的...
    择若阅读 349评论 0 2
  • 致十八岁: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
    摘橘阅读 391评论 1 1
  • 【21天精力升级课·第2.4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4月18日“崔律精时力”之“21天精力升级课”第2.4讲(...
    和盼妈一起学阅读阅读 5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