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一族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曾这样赞美收藏家:“很多传记文献都对收藏家们的故事施以重墨,只要一提到成功的收藏家,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们拥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鉴赏力。”

的确,收藏是一种薪尽火传的文化活动,如生命之火,生生不息地延续着历史的基因,更承担着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

随着水流云去,代代更迭,历史的沧桑于今成谜。而我们所熟知的历史,除了史书和古籍善本给我们提供文字的凭据外,更多是靠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推进、通过文物的时代性来修正历史的偏差。

众所周知,史上刚直如齐太史冒死直笔、太史令司马迁虽遭厄运也决不放弃的毕竟是少数。二十四史中,除极少数外,几乎都是由后世编纂。由于朝代更迭,或是不敢写,或是不能写,必然会淹诸多真相。有道是成王败寇,谁执这支千秋笔,少不得都要对胜利者歌功颂德一番。最后呈现在后世眼前的,就是一部带着主观意识的历史。

而考古和收藏这对双生花,却依靠着文物这根历史的链条,在雪泥鸿爪中引领着我们去拨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迷雾,找寻已经丢失的记忆,再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真相。

在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几次收藏热的高峰,它们都恰逢历史上的几次盛世。

第一次收藏热出现在北宋未年。这一时期士大夫们主要流行收藏赏玩奇石,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宋代词人苏东坡写的《怪石供》等名篇最有名,宋代书法家“米芾拜石”的故事,影响甚远。

第二次出现在晚明。明“隆庆开关”之后,海外大量的珍贵木材、犀牛角、象牙的进口,古玩杂项工艺制作名人辈出。名篇《核舟记》就很有代表性。文人字画、古玩杂项的收藏在这一时期最为盛行。

第三次出现在康乾时期。几代帝王非常重视瓷器。康熙派督陶官郎廷极去景德镇督导烧瓷,雍正亲自参与瓷器纹样设计。这一时期为我国陶瓷工艺的顶峰,也是官窑瓷器收藏的鼎盛期。

第四次是民国。随着清王朝覆灭,众多太监偷盗宫廷古器变卖,没落王爷贱卖宫廷遗珍。文物流落民间,带动了市场。故清末年间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一度兴旺,日本欧美古玩商闻风而动觅商机。这一时期,金石碑帖书画依然流行,官窑瓷器、历代石刻佛像、古钱币等也为本土的买办、资本家们所热衷。

第五次收藏热,就在当今盛世。当经济增速加快,人们对精神领域的追求加剧,收藏的雅好渐入寻常百姓家。大收藏家马未都说了一个现象级的收藏盛况:北京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有两个地方万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大家都在举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市场,大家都在低头捡国宝。如今,艺术品市场、古玩城、各种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各类拍卖公司数万家。

而我,正是收藏大军中的一员。

一直相信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老灵魂。

而我的脑子里,一直住着从一个从历史中穿越而来的老灵魂。

无法想象,一个九岁的孩子就醉心收藏,热爱历史的心思从何而来。

那时,我不过才读小学三年级。同桌是一位男生,挺厌恶学习那种,上课不是搞别,便是睡觉。常常因为不能及时交作业而被家访,几次下来,同桌学乖了,便向我借作业抄,从此,他上课的内容又增加了一项,抄作业。

一期下来,居然也蒙混过了关。同桌怀着对我的满心感激,从家里找来一枚清代圆形方孔小钱送我。

这枚钱币,成为了我开启人生另一个时空的钥匙。怀着对这枚古钱币的热爱,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向古玩市场的专家请教。这枚清康熙通宝背“昌”的罗汉钱,成为我收藏的第一枚古币。

自此我踏入收藏界,成为一名古泉爱好者,一路至今。

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去西安,古玩市场上满大街用竹编的箩筐装着宋钱,如白菜价论斤卖。而与送宋同一时期的西夏、辽、金国的一些钱币,却万金难求。心里不免感叹一番。原因无他,因为古钱币的稀有程度决定着它的价格。汉族传统的丧葬习惯是喜欢把铜钱带进棺材中,一并厚葬。而契丹、女真、党项族的习惯是薄葬,同时,因为战争频繁,少数民族基本把不流通的铜钱全部融为兵器,用于作战。所以剩下来的极其稀有,价格也就节节攀升。

然而,在古泉收藏的路上,注定走不远。因为“古泉五十珍”就是古钱币收藏的一道门槛。这道门槛太高,是所有古泉收藏者的瓶颈。“古泉五十珍”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五十种极其珍贵的钱币,很多已经失传或是仅有一枚躺在博物馆。只有期待更多考古的发掘,才能填补这个空白。否则,谁想要集齐历代的钱币,那就是一个白日梦。

于是,我把目光放到了盐商鸡翅木家具上。

鸡翅木是硬木五强之一,排名仅次于紫檀、黄花梨、酸枝。从家具历史看,把木质纹理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上,唯一以纹理之美而取胜的木材,只有鸡翅木。因而明代,备受文人推崇。

历史上,自贡盐商们特爱炫耀。无论是薄有祖业的“前四家”,还是起于蒿莱的“后四家”,都在发家后广置田产房舍,家具陈设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奢侈品。他们使用过的鸡翅木家具便构成盐商文化金字塔的制高点。这些专注手工制作的各式鸡翅木家具作品作为中国木艺奇迹,既谓之盐场文化繁荣的有力见证,也成为川派家具历史的经典诠释。

为求揽胜,我走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博物馆。然而四川以外,除了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其余各大博物馆几乎看不到鸡翅木家具的身影。

有资料说:“如果说鸡翅木较紫檀、黄花梨更为奇缺,倒是事实。”清宫也曾用过鸡翅木,只是数量极少。清史中曾记载雍正年所制家具:有紫檀木牙红豆木案2张,红豆木转木桌、红豆木条桌、红豆木小颂床各1张,红豆木矮宝座2张。可见,在故宫也是极其稀少的。

况且,四川历来就因“蜀道难”而与中原隔绝,与金丝楠木并称的鸡翅木,同样面临运输困难,造成此树种很难为北方人所知。

在一次次参观、学习,购买,交换中,慢慢结识了南北的古玩藏家,也更加清晰认识到,只有本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此,我执着地追寻着本土的鸡翅木家具遗珍,一次次地挽回被淹没在红尘中的美品。

一位著名收藏专家曾对我说:“在我眼里,一件艺术藏品,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了的历史,决不能因此在我们的手里毁损,我们就是那个抓住历史的链条的人,有责任让文物代代传承有序地流传下去。”

而我,正践行着这个使命,只为故乡历史的辉煌而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298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701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078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87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01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410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29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12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24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9评论 2 24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03评论 1 25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68评论 2 25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94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4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7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35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312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